[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走在喜乐的大道上1
 
{返回 妙宝菩提心·嘎玛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08

走在喜乐的大道上1

首先,我们要知道,出离心对佛教的修行者很重要。有出离轮回的决心,修行才能有所成就,没有出离心,所学得的佛法只能成为世间法。所以听闻佛法时,我们应当如是思惟:我真的是为了脱离轮回,成就佛果而来闻思佛法的。除了赞叹自己有如此殊胜的因缘外,更要知道这是由于无始以来,自己所累积的善报成熟之故。

我们是大乘佛教徒,尤其现在又有机缘学习金刚乘,所以每次听闻佛法之前,必须学会发愿将所学到的点点滴滴,悉数纳为自己修行成就的来源。要有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所有众生都能脱离苦恼,究竟成佛而来听闻佛法的心;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若能在听闻佛法时生起菩提心,那么,无论是否能透彻地了解所听闻的内容,这一切都将成为无量的功德。在功德圆满后,记得回向给众生,这便是法布施。如此一来,此功德也将成为以菩提心所累积的无边福报。同样的,诵经、持咒、绕寺、绕塔等等修行之前,绝对不能忘记自己的菩提心。

大导师——遍知一切的佛

佛法广大深奥,佛陀的智慧与慈悲也是无量无边,所以能依循佛陀的教导而学习是我们的福报。谈到「为何要学佛」,首先要知道佛到底是谁?「佛陀」是印度语Buddha的译音,用中文解释,意思是「觉悟者」,而就原文的蕴义来说,有两层涵意:「觉醒」和「遍满」。所以「佛陀」可以解释为「遍知一切的大觉悟者」。

修道上的障碍

为何有所谓的「觉」?无始以来,因为无明而产生的贪、瞋、痴、嫉妒、傲慢的烦恼障,以及执著三种分别识,或称为三轮的所知障,将我们心的本性完全遮住了,使我们陷于轮回受苦而不自知。烦恼障使我们无法脱离轮回,所知障让我们无法遍知一切;烦恼和所知障,好似天空中的乌云,遮住了如太阳般的内在佛性。当佛性被遮住时,原本具备的真智便无法展现它的能力,也就是本具的慈悲及智慧无法如实地显现出来。

透过学习佛法,发觉原来是这两种障碍锁住了我们的心,因此,我们就逐渐地学会观察与分析。我们的思惟和情绪,大部分是透过眼、耳、鼻、舌、身而产生,但真正的主导者是「意」。换言之,主意识透过眼、耳、鼻、舌、身,产生色、声、香、味、触的对境。因为主意识已经习惯于它所确立的好坏之别,所以看到悦意的对境时,我们会产生欢喜之心;看到不悦意的对境时,我们会排斥。换句话说,我们的五根看到外境产生五识,最后由「意」产生二元对立;因为意识执着于二元对立,便产生了种种的痛苦与烦恼。

以六道当中的人来说,很多时候,我们心的本性被无明所遮;因为无明的存在,使我们不了解如何取舍善恶,往往就形成了实际作为与想要得到快乐的愿望背道而驰。我们认为可以带来福报、可以成就,或是让我们拥有智慧的思想和行为,很多时候反而带给我们痛苦。

当有一天我们明白所有一切的分别,只是因为意识执着而产生外境有好坏、对错的差别,其实在五根上并无所谓好与不好的差别时,执着便开始破除了。渐渐地,如同强风可以带走乌云一般,障蔽我们佛性的云层会越来越薄,到最后只剩下对三轮执着的所知障,直到我们明白三轮也不是实有存在而是空性时,云层完全消散,如太阳般的本觉光明就会露出来。那时候,我们就是从无明中「觉悟」的「觉」者。

小心「常边」与「断边」的危崖

在增长智慧以达遍知一切的过程中,第一步是理解所有一切有为法皆为空性,也就是破万物实有的「常」边;这也是最难的一环。但是,从破「执着有的常边」而落入「执着无的断边」也不是究竟的空性。所以还要破执着「无」的「断」边。然而,究竟的空正见,是超越「有」、「无」、「有无皆是」、「有无皆不是」,或是说超越「存在」、「不存在」、「不存在的存在」、「不存在的不存在」这四边;这是超越语言、思惟所能表达的境界。以这样的方式理解空性,称为「破四边,入中道」。而密法在以中观破四边而证悟空性后,不只停留在空的境界,而是「明」、「空」无别。「明」是将「空」以游戏虚幻的方式,安立在一切显相之上。

世尊之子罗睺罗说:「无言语、思惟,般若度;无生、无灭,如虚空之本质;各各自证智慧之所行,顶礼三世诸佛母。」对尚未证悟空性的人来说,所谓的「中观」,在世俗谛上是以如梦如幻、没有实体的方式来理解。但是在胜义谛上,它超越言语、思惟所能表达;虽然没有生灭,但却是在以智慧破除执着后,而可以各自证悟的道理;这就是「三世诸佛之母」的「般若」。

增长空性智慧

刚开始还未能真实理解空性时,我们可以学习如梦如幻地看待一切现象;慢慢的能够理解所有一切有为之法,并没有任何实体存在的理论后,对空性的理解也会慢慢的增长。随着修行愈来愈精进,于入定时能够理解这样的道理,慢慢的,在出定后也能够持续以此调伏自心;换句话说,在思惟上理解空性的道理之后,还能在实修上不断增长对空性的了解的话,我们的执着就会愈来愈减少。

从资粮道到加行道,对空性的理解程度慢慢增长,经过加行道「暖、顶、忍、世第一等」四个阶段,由模糊渐清晰,至初地菩萨时,证悟了空性,就如同看到了初一的月亮。初一、十五的月亮都是月亮,只是初一的月亮比起满月时的月亮,小了一点,亮光不够,照破黑暗的能力没有满月那么强。但是随着黑暗的部分慢慢消失,月亮会越来越亮。

一样的道理,初地以上的菩萨,当进入法性禅定的当下,各地之间没有差别;但是从三摩地出来后的后得位,面对世俗的色、声、香、味、触一切外在的景象时,是否能继续安住在空性的境界中,这是主要的差别。当我们的心安住于空性的时间愈来愈长,直到有一天,不论是入定或是出定,对所有一切有为法的认知,都能够停留在法性的境界,观一切都自在的时候就是佛。
 


{返回 妙宝菩提心·嘎玛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走在喜乐的大道上2
下一篇:滋长菩提心——四无量心 4 无上大乐 喜无量心
 妙宝菩提心5
 妙宝菩提心6
 走在喜乐的大道上4
 妙宝菩提心1
 走在喜乐的大道上5
 妙宝菩提心3
 妙宝菩提心4
 走在喜乐的大道上2
 妙宝菩提心2
 走在喜乐的大道上6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真实义品亲闻记[栏目:太虚法师]
 《入菩萨行论》讲记(六)[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跌倒的收获[栏目: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