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徒是内教徒,是向内观察,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做功德?
 
{返回 嘎玛仁波切·解疑答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01

问:佛教徒是内教徒,是向内观察,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做功德?

答:佛教徒是以观察自心为主,但并不是专注内心就可以,而是要检视自心情绪的起伏,如此便会发觉自心的贪瞋等烦恼非常粗重。如果已经没有贪瞋等烦恼,表示已经成就,便不需再做功德。可是,目前我们还是会让负面情绪去影响或伤害别人,即使明知很多行为不好,还是会去做,因而伤害很多其它的生命。所以要清净亏欠众生的债务,就要往外对众生做功德来偿还。例如,假设骂人,对方当然会不舒服,那要如何偿还这个亏欠呢?这时就可以多讲好话,以此弥补所造成的伤害。也就是说,因为自己曾向外伤害别人,当然就要往外做功德,以弥补这些伤害。


{返回 嘎玛仁波切·解疑答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何藏传佛教的修行者,有些是有家室的瑜珈士?
下一篇:学密需要有很大的福报吗?
 在修法时精神散乱,无法如法观想该怎么办?停下来回向,还是继续念诵?..
 九节佛风,每天做几次?什么时候做?
 为什么慈悲是证得空性最重要的原因?
 为什么要皈依上师?皈依上师在藏传佛教是不是很重要?
 俗世生活中如何培养出离心?世俗生活与修行如何抉择?
 象普贤十大愿里面“随顺众生”,我们用什么办法随顺众生?起了瞋心怎么办?..
 为何藏传佛教的修行者,有些是有家室的瑜珈士?
 上师考验弟子,要弟子做一些违反戒律的事情,如何应对?
 无论以什么语言念诵经文,无形的众生是否都听得懂?是否收得到?
 当遇到对于求布施的众生有怀疑,是否还要满足其所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竞争力[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2 礼赞文[栏目:法海集]
 福德日记6月2日─我们是业的随从[栏目:福德日记]
 附录二:应重视官风的化导[栏目:保富法]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二七)[栏目:杂阿含经]
 盗得道德与盗德[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2011百日共修 三特加行 特加行(四)[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入菩萨行》讲解 第八品 静虑(续三)[栏目:久美多杰堪布]
 新世纪人间佛教与佛教文化建设(杨曾文)[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真正的毒蛇[栏目:远凡法师·禅的世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