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依“蕴相应教”十一相向帕奥禅师请益记
 
{返回 昭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08

依“蕴相应教”十一相向帕奥禅师请益记

释昭慧

      九十七年三月十一日,笔者自台北返院,向正在接受学员小参的帕奥禅师顶礼销假,并向禅师请示法义。禅师的回答言简意赅,笔者法喜充满。兹忆述当日问答内容如下:

      1.《杂阿含经》蕴相应教中,佛陀教比丘正观五蕴,时常提到:“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远、若近、若麤、若细、若好、若丑。”以此十一个观照角度,来观照色等蕴之无常、无我,这是依四界分别观起修,还是要到十六阶智才能观成?

      答:依四界分别观起修。但必须待到名色分别观智,才能观照到究竟的色法与名法。这时观内身、外物(如袈裟、地板等)、外有情等,皆可观其硬、粗、重、软、滑、轻等特质。故先观其内、外等,然后才能观三世。

      2.可是名法也是这样观吗?如麤、细、好、丑?

      答:名法亦能于其中观善心与不善心之麤、细;而善、不善心所感得之乐异熟与苦异熟,亦有麤、细、好、丑。这时可从过、现、未观其因缘。详情可见《清净道论》“蕴品”。

      3.“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这三世如何作观?

      答:开始先观内、外色,由内至外,扩大而为众多色法。名法则是对外在名法作整体观照。于单一有情之名法起观,能得他心通。唯其能观内、外之名色法,方能观过去、未来。观三世与观外在五蕴,有相似的地方。

    依现在五蕴(异熟)观其过去是造何业所感得之名色,是为从果观因;复观过去五蕴亦参杂(乐、苦异熟)果与(善、不善业)因。此世为人,再观前世许多善业之中,是何种善业在临终成熟,导致此世的果报。观未来可依此类推。

      另一途径是:对那些阿毗达磨不熟的人而言,他们未必能辨解这么多名相,会觉得很复杂,因此可以就这十一项作全体综观。

      4.禅师昨晚的开示(指入堂首日的大堂开示),直指观蕴法生灭无常而生厌、离欲的关键处,是“观其灭灭不已”,让我豁然开解。我过去有一困惑:何以观到蕴法的生灭不已,即会生厌、离欲、灭尽、舍?因为科学家就着仪器,也已观察到粒子生灭不已,却不会就此而生厌等。

      答:科学家所见之色法的生灭不已,依然只是概念,而非观到究竟色法。而其依外色以作观察,也因“事不关己”而不易有苦迫感。


{返回 昭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博学、严谨、慈悲、自在的菩萨典范——侧写帕奥禅师
下一篇:超越宗教的宗教情操
 禅观教学的“传统”与“现代”禅观教学的“传统”与“现代”
 佛教与女性 -- 解构佛门男性沙文主义
 歧视的名称宛如烙印的牲畜——反对使用“尼姑”称谓原委
 虚怀若谷的大德风范
 灵修:一条美丽而险恶的幽径——掀开钱、权、性纠结不清的神圣帷幕..
 慈悲与正义--与昭慧法师晤谈
 如何看待女性在台湾佛教的崛起
 情欲解放,怎么解放?——节欲、纵欲与离欲
 堕胎影片风波——兼论宗教在生命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
 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发展之回顾与前瞻(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怎样才能提高企业家的环保意识?[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念佛人卧室供佛像是否不恭敬[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二十祖 阇夜多尊者[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禅道与养生 第三章 禅道与养生 第二节 禅的宗教观[栏目:印良法师]
 佛陀法语 三月[栏目:佛陀法语]
 附录三:主要参考书目[栏目:新译佛国记]
 怎么叫出佛身血?[栏目:宣化上人]
 增支部1集284经[栏目:增支部1集]
 关于“欢喜奉行”[栏目:雪漠]
 中国佛学 六、宗派鼎立[栏目:中国佛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