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止观综合」与「定慧分别」(释性广)
 
{返回 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80
性广法师:「止观综合」与「定慧分别」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与《清净道论》「定、慧」二品处理定慧二学之比较(第五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印顺长老与人间佛教」学术研讨会文章)
 
「止观综合」与「定慧分别」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与《清净道论》「定、慧」二品处理定慧二学之比较
 
释性广(佛教弘誓学院院长)
 
  佛法指出,众生烦恼的根源在于自我的妄执,惟有「无我」的智慧,才能灭除错误的观念,依于正见以引导正行,而终能臻至圆满智证的境界。断执的证慧由现观诸法因缘生、无自性的胜义空慧而得;而观慧的现证依于定力而发,但孤定不能成慧,惟有止观兼学且互为扶持方能证得。有关定慧二学的修习,无论是圣典结集、师资传承与个人修持,都可见到不同的风格、学风与偏向。
 
  禅者修持的对治需求与根性取向,影响了止观师承的分立,也反映在禅学典籍的编着风格上;流风所及,更开展出声闻、大乘禅法的不同气象。印顺导师依此提出「定慧综合」与「定慧分别」两个概念,以标示《杂阿含经》与《中阿含经》结集定慧二学的不同重点。本文以《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与《清净道论》「定、慧」二品,作为「综合」与「分别」论者的代表,解析彼等对于定慧二学的演变与应用,以此分别南北传声闻(部派)禅法的不同学风。
 
 
一、引论 [1]
 
  1.南北传声闻禅法之界定
 
  讨论佛教止观修持的根源与流变,自以原始与部派二期佛教为重要的线索。原始佛教圣典是三乘共依之思想根源,笔者曾为文讨论《阿含经》禅观修持的宗旨。[2]部派佛教则为原始佛教发展到大乘佛教的桥梁,各部派论书中的许多观点与主张,成为禅法承先启后的重要关键。本论延续前文,进一步探讨南北传声闻禅法的代表著作,藉以了解部派声闻禅法的特色。
 
  佛世时,听闻佛陀音声教法而修证者,称为「声闻」--(佛)弟子;及至部派时代,「声闻」仍为(出家)学佛者之通称。然自大乘佛法兴,倡说自利利他之菩萨行,乃贬称自求解脱者(声闻)为「小乘」。本文为避免自赞抑他之嫌,以「声闻乘」指称相对于大乘的部派佛教(含原始佛教)教法。
 
  从历史分期,印度佛教先有佛陀在世时的「根本佛教」,自佛灭后至学派未分裂前的「原始佛教」(亦有合称二期为「原始佛教」者,本文采用此说)。此后各派学说竞立,到大乘兴起并蔚为主流之前,称为「部派佛教」。以后则渐入大乘佛教与秘密大乘佛教时代。此中,虽然大乘佛教已兴起,但是亦无碍部派之流传。大乘与部派分立且竞争的情形是:公元前三○○年顷部派正式分裂,大乘佛教则于公元前五○年初兴而后来居上,到公元一、二世纪时已风行全印;然而后者虽盛行而前者仍不绝如缕,至今锡兰、缅甸、泰国等地,声闻佛教仍为主流。
 
  依地理区别,若以佛陀教化之恒河中下游两岸为「佛教中土」,部派时代重法与重禅的说一切有部师资们向北传禅,终于在西北印的罽宾[3]蔚为大流。再者,《瑜伽师地论》中所说的颉隶伐多,是佛灭百年的七百结集时西方有名的禅师,其禅法影响有部与大乘瑜伽行至为深远。声闻禅法往南方传布者,虽有大寺派与无畏山寺派之争,最后则以觉音所著之《清净道论》传习最广,影响最大,这是属于上座铜鍱部的修行代表著作。
 
  部派佛教初分为上座与大众二部,讨论部派佛教禅法,自以各部之代表论书为依据。依现有资料,汉译以有部论最多,巴利语的赤铜鍱部七论亦颇完整,二者都属于上座部系统。此因上座部重视义理解析,对于圣典分别抉择,精严分判,终于形成部秩庞大的阿毗达摩论。而大众部学风重视经典,一切以经说为依准,融合旧闻新说,以结集经典方式纂集所闻,并不重视论典之撰着。
 
  本文依据现有文献,从禅法传承的方位区隔,分为「南传声闻禅法」与「北传声闻禅法」两个不同系统。其中较为大家所熟知的,是上座赤铜鍱部为主的南传巴利语系佛教。而后者,以有部为主的部派禅法,曾流传于西北印与西域地区[4]而大盛,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两地诸多师资曾远至中国翻译经典,传授禅法。南北传声闻禅法皆出于上座部,但是同源而异流,无论是定慧二学的修习,还是修道次第的安立,内容差异很大,故加以比较与讨论。
 
 
  2.「止观综合」与「定慧分别」之定义
 
  在佛法的修学中,禅定有扶助慧力,开发观智的重要功能,故曰:「依定发慧」。然而从原始圣典的比对中,已经发现了定慧的「综合说」与「分别论」两种不同发展倾向。亦即,定学与慧学可以有两种修学方式,一、二者是不可分的主从关系:如《杂阿含经》秉持佛法的根本修证义,采取慧主定从的主从关系,称之为「定慧综合」说。二、虽然以修慧为最终目的,但是采取定慧各自分别说明与修持的分合关系,如《中阿含经》因应实修的需要,分别解析二学,并着重对治方法的讨论,可说是修止与修观的「定慧分别」论。[5]
 
  本文以此禅学的两个对比概念,来标示《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与《清净道论》「定、慧」二品的禅法风格,即:前者是「止观综合」,后者是「定慧分别」的特色。
 
  定慧二学之「综合说」与「分别论」的区分,源自于印顺导师的分析,本文标题之一的「定慧分别」,直接援引其说。另一则标以「止观综合」,原因是:止观与定慧之意义可以相通;再者,如《杂阿含经》中用语:「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6],又如《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以奢摩他(止)与毗婆奢那(观)为主要的禅修用语,故本文采用之。
 
 
二、止观综合:北传声闻禅法之特色--以《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为代表
 
  1.师资传承与文献选取[7]
 
  自阿育王(Acoka,公元前三世纪人)时期以来,佛教部派不断分化,在中印度的说一切有部渐向北方发展,更远至西北边区传法,并于罽宾而大盛。罽宾地区自公元三、四世纪以来,渐又有声闻、大乘与秘密乘等瑜伽行之同源异流,各自独立发展。
 
  说一切有部特重论义,传译于中国的部派论书,也以有部最多,如《发智论》[8],《大毗婆娑论》[9]等,体例完整,论证严密,成为有部义学的最高成就,然而对于实修而言,不免流于琐碎支离。故有部另一论书《甘露味论》[10],即从精要简约与劝发实践的角度来编纂法义,以弥补阿毗达磨偏向论义知解的缺失,可惜没有得到后来论师们的重视。再如有部之集大成论书《俱舍论》[11],以及经部之《成实论》[12],皆重于法义分别,并非以修行实践为主。故以上诸论书,不适合做为讨论禅法的代表文献。
 
  《瑜伽师地论》[13] 虽属大乘论典,但除了〈本地分〉中的「菩萨地」与〈抉择分〉之外,其余内容不出声闻论义的范围。其思想主要以经部论义为主,并涵摄说一切有部与分别说系的观点。尤其是「瑜伽行」[14]中止观部份的说明,更是以颉隶伐多所传之禅法为本,整理成为大乘瑜伽行法。
 
  颉隶伐多(Revata),《中阿含经》称其为佛弟子中坐禅第一,这是佛灭百年后,第二次七百结集时的西方领袖,[15]对于西北印罽宾有部的禅法,有相当的影响。西域佛教灭绝之后,以罽宾为主的北传声闻禅法,被保留在中国早期的禅经中,并对天台禅学产生影响,故本文以颉隶伐多所传禅法内容为主,探讨北传声闻禅法中止观综合的修持特色。
 
  2.止观俱修,观慧为主
 
  《杂阿含经》云:「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这是从远离恶与不善法所得的心解脱与慧解脱;前者是以定伏心,暂离烦恼,后者是以慧断惑,究竟解脱。在《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记载:
 
  佛告长老颉隶伐多:「……诸有比丘勤修观行,是瑜伽师,能于所缘安住其心。或乐净行,或乐善巧,或乐令心解脱诸漏:于相称缘安住其心,于相似缘安住其心,于缘无倒安住其心,能于其中不舍静虑。」[16]
 
  诸比丘精勤修习禅观,止观相应,能以诸所缘境,安住心意。文中之「净行」、「善巧」等(内容于下一段说明),为瑜伽行者的修观所缘,主要是选择适合自己根性,或有助于对治烦恼,或趋向无漏的禅观所缘,故曰「于相称缘安住其心」。当修行时,透过止观二力的等持观察,于所缘境得胜解[17]成就,名「于相似缘安住其心」;此中,「相似缘」指呈现于心中之影像,是心念缘于对象而摄取于心的相似境相,故名「相似缘」。进修到如实知见所缘境的自相、共相,而不起颠倒错误想,称为「于缘无倒安住其心」。最后,臻于世间禅乐,乃至于出世解脱的证境,称「能于其中不舍静虑」,这是依于静虑 --定力而有的观慧成就。如上所说,从一连串依于相称所缘修学,到胜解成就的相似(所缘)现前(于心),最后得以如实了知诸法,证得圣果;这些修持过程,即是声闻瑜伽行的修行纲领与次第。[18]
 
  另外,「声闻地」亦强调增上心学[19]是修持增上慧学的基础,这也是《杂阿含经》一贯的修持重点。如说:
 
  云何增上心学?谓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安住,乃至能入第四静虑,具足安住,是名增上心学。又诸无色及余所有等持、等至,亦皆名为增上心学。然依静虑,能最初入圣谛,现观正性离生,非全远离一切静虑。能成此事,是故静虑最为殊胜,故偏说为增上心学。[20]
 
  「等持」是摄念专一,平等持心的精神状态,为「三昧」(samadhi)之意译。「等至」,是三摩底(samapatti)的意译,旧译为「正受」,当心意专念而得定力现前时,能远离邪想,使身、心领受平等安和的状态。「等持」与「等至」皆为定心的种类之一,唯范围有广狭,前者包含不与正法相应的世间散定,后者多指与净善正法相应所起的正定。论中「等持」与「等至」并举,可见「增上心学」是共世间的定法。
 
  「正性离生」[21]谓入于见道位,因为证得圣道涅槃--正性,故一切烦恼皆得断除,究竟灭尽--离生。论中从「增上心学」的角度,凸显修习奢摩他对观慧的助益,故云「非全远离一切静虑,能成此事」,然而修学静虑 --禅定的最终目的,是指向「正性离生」的智证解脱。
 
  3.「净治烦恼」与「如实谛观」
 
    (1)四种所缘境事
 
  本于趋向慧证的正确修定目标,「声闻地」整理成四类修习止观的所缘境,即「四种所缘境事」:
 
  谓有「四种所缘境事」。何等为四?一者「遍满所缘境事」,二者「净行所缘境事」,三者「善巧所缘境事」,四者「净惑所缘境事」[22]。
 
  第一项「遍满所缘」之内容有四:一、「有分别影像」,于亲近善士,闻思(如后所说三种所缘境事等)正法中,起正思惟,观察简择,此即修观慧。二、「无分别影像」,即心念专注,摄取影像,不加思维分别而得三昧,这是修定。「有分别」与「无分别」是就心意了别和认知境界的功能而言,前者是指觉证诸法实相的「观慧」,其特色是简择与分别诸法,故云「有分别」;「无分别」是识心不觉了分别所缘地摄意专念,置心一处的定心,所以说是「无分别」。而「影像」是指所缘映现于心者。三、「事边际」,即于所观对象,如五蕴、六界等,遍观彼等之自相与共相。四、「所作成办」,意指从修习止观中,通达诸法谛理而成就者,可证世间之现法定乐与出世间之三乘果德。「遍满所缘境事」可说是依于后面三项声闻禅法的止观内容,进而建构禅观行门的止观原理、内容与效果之普遍性理论。
 
  声闻禅法之止观所缘,经整理而列为三项,即:一、「净行所缘」,内容有「不净、慈愍、缘性缘起、界差别、阿那波那念等所缘差别。」[23]这是对治各种深重烦恼的禅修所缘,故名「净行」––––净治烦恼之意。如以不净观对治贪欲,以慈悲观对治瞋恚,以观三世十二缘起对治无明我执,以观地水火风空识六界而破除我慢,以持息念对治散乱、昏沉与掉举。《阿含经》中亦说此对治法门,但内容是:「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瞋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24]等「四法」。不净、慈心与持息三项,二者相同。「我慢」之对治,《阿含经》是观无常,「净行所缘」则说观缘起去我执,观六界去我慢两项。二、「善巧所缘」有五项:是蕴、界、处、缘起、处非处等五善巧。[25]这是对于五蕴、六处、六界、缘起、因果报应等内容,能善观察,善了知其自相与共相而无差谬的修学。三、「净惑所缘」是依世间道与出世道净除惑障。世间净惑之道是从观察下地粗性,上地静性中,以「厌下欣上」之心,从欲界定,色、无色界定,依次起修,从得禅定现法乐而得烦恼之「暂断」;出世间净惑之道,是观苦、集、灭、道四圣谛,依此次第断尽烦恼,而得解脱。两者分别是修止以暂离三界烦恼 --厌下欣上的定学,以及觉观四谛十六行相而根除烦恼的慧学。三者均不外乎是「遍满所缘境事」,首尾合计为声闻禅观的「四种所缘」。
 
(2)「净治烦恼」与「谛观真实」
 
总结上面所说四种所缘的内容特性,可以归纳为止观修行的两大重点,即:「净治烦恼」与「谛观真实」。
「净治烦恼」是针对各种障碍修行的深重烦恼,提出具体有效的对治方法,以减除修行的障碍。如「净行所缘」之内容,多是因初学者常为粗重的五盖 [26]烦恼所扰乱,使心意不得宁静安住,故提供矫治深重业习的对治法门,这亦即是「五停心观」的内容。
「谛观真实」是如实正观一切有为法的苦、空、无常、无我,依之而悟入毕竟空的胜义谛理,这是重视从禅定引向慧观的修行,以五蕴、六处、六界、业报、缘起等内容作自相、共相之观照,善巧导向胜义的观察,也是佛法不共世间的慧学重心。
 
 
三、定慧分别:南传声闻禅法之特色--以《清净道论》「定、慧」二品为代表
 
1.师资传承与文献选取[27]   
 
阿育王时期,(上座)分别说系向西南发展,摩哂陀(Mahinda,公元前三世纪)分化至楞伽岛(今斯里兰卡),称赤铜鍱部 [28]。此系以根本上座部自居,并流传于锡兰、缅甸、泰国、高棉等地,即今所称之「南传佛教」。公元五世纪,觉音三藏南来,以巴利语为四部(与四阿含相当)与律藏作注释,并以《解脱道论》[29]为底本,修正、补充后,成为著名的《清净道论》,这是南传佛教最完备的修道指南。
《清净道论》以七清净做为修道阶次,七清净于汉译《中阿含经》与南传《中部》皆有记载, [30]前二为戒清净与心清净,这是戒学与定学的内容,后五清净为慧学内容。然而将此作为修道阶次,则为其他部派所无。如《成实论》卷二「法聚品」,《瑜伽论》卷九四和《阿毗达磨杂集论》[31]卷十五等,皆以其为修持的项目而已。又,巴利长部《十上经》[32],则加「慧清净」与「解脱清净」二支而说为九清净;故七清净为道阶的说法,并非佛教界的共义,应属此论之特色。
本论重视禅修的实践,以三学为解说纲领,体例分明,结构完整,对于实修过程有具体而详尽的指导,为南传声闻禅法重要的修学指南。唯其止观名相与修道次第的内容,多与其他部派之共义不同,对于定慧二学的区别与分析,斧凿析分之痕很深。此论之种种定慧观点颇为特殊,加之与北传声闻禅法各擅胜场,故以本论为比较研究南北传禅法之范本。
 
  2.定慧分别,世出世间
 
  《清净道论》以戒定慧三学为纲领,依序讲说修证七清净的内容与过程,在「说取业处品」中,区分定境为「世间」与「出世间」两种 [33]。前者是离五盖,得诸禅支功德的心一境性––––定,这是与三界善心相应的世间禅定;后者是与圣道法相应生起的心一境性,是出世间正定。以世俗心或有漏慧所修得之禅定,称「世间定」,具体而言是有欲界定、色界四禅定、四无量心定与四无色界定等,为「出世间定」之对称。「出世间定」指能引发无漏慧,或由圣果位所入之禅定。如论中云:
 
  定……以世间、出世间…为二种。……三界内的善心一境性为「世间定」,与圣道相应的一境性为「出世间定」。[34]
 
  此论在说明慧的定义、特性与种类时,也同于定境的分析方式,将慧学分为世间与出世间,有漏与无漏两种:
 
  与世间的道相应的慧为「世间慧」,与出世间的道相应的慧为「出世慧」。……以有诸漏为所缘的慧为「有漏慧」,无彼等所缘的慧为「无漏慧」,此等(有漏慧与无漏慧)的意义也是世间出世间慧。(下册,页五)
 
  世间指有漏(烦恼)、变易之俗世法,出世间即无漏、解脱之正法;相应于生死流转为世间法,相应于涅槃解脱则为出世间法。以此区分观慧内容为世间慧与出世间慧;如于四谛、十二缘起中,苦、集二谛与缘起,观流转世间法的修道内容即是世间慧,而灭谛是还灭出世间慧。[35](下册,页一三四)又如说:「区别名色而摧破有身见等的种种烦恼,是为世间修慧的功德。于圣道的剎那,摧破结等的种种烦恼,是为出世修慧的功德。」(下册,页四三三)这是针对观慧内容的特性所作的区分。
 
  《阿含经》中曾有佛弟子修出世观慧,却堕入世间定乐果报的记载,[36]《清净道论》从「定慧分别」的立场看待止观修持,精密分析定慧境界中所蕴含的,趋向世间或出世间的面向,自有其根据。所以此论虽然也强调禅定是观慧的近因、助缘,如说:「定是(慧的)足处(近因 --直接因)」。(下册,页四)但是将定慧二学分别作平面或孤立的分析,视定与慧为可以俱修,[37]也可以各自独修,互不相涉的两个学门,显然与北传禅法「据定明慧」,以开发观慧为主的修学重点有所不同。
 
  3.「修定业处」与「修慧诸法」
 
    (1)修定四十业处
 
  《清净道论》从三至十三品为「定学」范围,而且特别申明是「世间定」的范围,论中明白指出:「与圣道相应的定(出世间定)的修习法,将包括于慧的修习法中叙述。因为修慧的时候,当然亦修习于彼(圣道相应定)了。所以关于彼(出世间定)的修习,在这里没有各别叙述的必要。」(上册,页一四六。)
 
  论中所列修定之种种「业处」[38](上册,页一七二。),应是详尽罗列《中阿含经》禅观所缘的结果。[39]「四十业处以所缘境的特性做归类,可分为七项,即:(一)十遍处:指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赤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虚空遍,这是以物质的四大与颜色为所缘,修习定心成就以为获得神变能力的禅法。(二)十不净:指膨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这即是「不净观」的内容。(三)十随念:指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死随念、身随念、入出息随念、寂静随念,这些是增长信心,去除怖畏的增善得力之法。(四)四梵住,指慈、悲、喜、舍;这是以护念无量众生为所缘的禅定,是从祝愿有情离苦得乐的善心中生起定力的行法。(五)四无色,指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这是以心识为所缘,超越色界质碍的甚深定境。(六)食厌想。这是从观想食物的种种浊秽,而达到对治贪着食欲的修行方法。(七)四界差别,「差别」是辨别而确定之义,当禅修者观察组成人身的四大成素,就能消除有情是独存个体的妄想。
 
  以上所有业处可分为两类,即「一切业处」与「应用业处」,前者是「慈念」与「死念」,或再加上「不净想」。论中说:禅修者对同住众、天人与邻居修慈念,可以使彼等生和乐敬护之心,有益于行者的安住与修行。第二,常怀「我必然会死」之「死念」,将使人增长警惕之心,断除懈怠放逸之行。再加上「不净想」,使人不恋慕净色与诸天界。这些都是有益道心增长的方法,适合于所有人修持,故曰「一切」。而「应用业处」则是针对个人性行(人格特质与根机性向),选择适合业处而修的所缘,较无普遍性。
 
    (2)修慧之诸法
 
  《清净道论》十至二十三品是慧学内容,其中:「于(慧)地诸法」[40],即是修慧的业处(所缘或对象)。计有「(一)蕴,(二)处,(三)界,(四)根,(五)谛,(六)缘起等种种法」(下册,页十一)。「蕴」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处」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加上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界」是六根、六识与六境等十八界;根有二十二根(下册,页九七),「谛」即是苦、集、灭、道四谛;「缘起」是十二缘起。这是《杂阿含经》中常见的修观所缘,为究竟断除烦恼的胜义观门。
 
  《清净道论》对于与出世间相应的定慧二学,采取严格定义方式,故在证入圣果之前的观慧,皆属世间、有漏慧,而出世间定则是与圣果相应之定。论中将四十业处所修得四禅四空定,皆判摄为「世间定」,然则「出世间定」的内容又是什么?原来在「慧地」修学中证入行舍智[41]时,曾说到与观慧力同起之定心的各类禅支[42],如说:「于一切(道)都有…禅支,(禅支等的)差别是依基本禅的决定及由观的决定。」(下册,页三七七至三七八。)其中之「基本禅」是指以初禅乃至四禅为辅助观力的禅定,并不特别指某一定境。
 
  再者,「圣果即须陀洹等的沙门果,……果定……即以灭(按:即涅槃)为所缘的圣果的安止(根本定)为果定。……一切凡夫不入彼定……因为他们未证得(此果定)之故。唯一切圣者入于彼定。」「欲入果定的圣弟子,当至空闲处与寂静处,依生灭等而观诸行。他的观智的次第转起,……由入果定而他的心安止于灭。」(下册,页四三四至四三七)这些与圣果相应的九次第定,即是「与圣道相应的一境性为『出世间定』」。
 
  再以道果次第而言,《清净道论》整理巴利七论与注释书内容,从实修的角度,以戒定慧三学纲领,安立七清净十六阶智。而其他部派,如北传说一切有部根本阿毗昙七论,以及后续的《大毗婆娑论》、《阿毗昙心论》,《杂阿毗昙心论》,乃至《俱舍论》等,又如经部之《成实论》,皆以「四谛说」为中心而论究,由此可见,南北传部派之修道次第显然有所不同。
 
 
四、结论
 
  1.「四种所缘」与「定慧业处」
 
  如前面第二、三节中的介绍,对于禅修所缘的处理与说明,《瑜伽论》说「四种所缘境事」,《清净道论》说修定与慧的诸种业处,在分析这二者的特色之前,先对「所缘」与「业处」的用法做一分析。
 
  「所缘」一词在《阿含经》是指认识主体(能缘)所认知的对象,是心、心所法之所以生起的条件,这是从被心识执取而产生认知的角度来说的。所缘(外境)分为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能缘之心识有眼等六识,所缘是被能缘所执取的对象。如经云:
 
  识有缘则生,无缘则灭,识随所缘生。即彼缘:说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生识,生识已说意识。[43]
 
  从《阿含经》到部派论书,「所缘」皆用以指称一切心识所分别的内容,通于染净法,如说「无明所缘……,缘四谛」[44]。而有关于修学止观的对象(所缘),《阿含经》则用「念处」。「念」指心意的忆持状态,此处之「念」强调的是「正念」,即专注于能增长善法与净智的所缘(对象);[45]「处」则为所观之境。经中所说的「念处」内容,如观身、受、心、法之「四念处」,又如佛、法、僧、戒、施、天的「六念处」。
 
  《瑜伽论》以「所缘」指称修习止观的对象,如「四种所缘境事」等,从「所缘」是包含染净法的定义而言,沿袭《阿含经》与诸部派的「所缘」意义,并以之指称禅修时所专注的对象,这是一般的用法。而《清净道论》称修定的对象为「业处」,修慧的诸法为「地」(亦即是业处),则是相当独特的,此一用法,除了巴利三藏注疏书之外,未尝见之于巴利三藏与其他部派或大乘学派的典籍中。
 
  接着分别解说「四种所缘境事」与「定慧业处」处理止观修持的立论特色。
 
  《瑜伽论》中说修习止观的「四种所缘境事」,第一项「遍满所缘」说明止与观的特性--无分别影像与有分别影像,并明确指出禅修的目的:也就是从诸法自相、共相的尽观无遗中,得证世出世间的定慧功德与三乘果证。第四项的「净惑所缘」,分别是从修诸禅定功德以暂离烦恼,以及渐观四谛而永断烦恼的两种禅观效果,这是说明循序渐进的,理想的修道过程,也就是《阿含经》中所强调的「法次法向」的意义。第二项「净行所缘」,是对治粗重修行障碍的「五停心观」。第三项的「善巧所缘」,是顺向胜义观的所缘,是佛法不共世间的修行内容。从这四类止观所缘的安立重心,可知以罽宾瑜伽师为主的北传声闻禅法,把握《杂阿含经》的止观精神,以观慧为主,故说「善巧所缘」;修止则不泛说所缘境,而重视禅定所缘能对治烦恼,并导引观慧的功能,故说「净行所缘」。
 
  总结《瑜于论》的四种所缘内容,「遍满所缘」是止观的总纲,「净行所缘」是对治烦恼,「善巧所缘」是顺向胜义,而归结到禅观修  行的目的,次第升进以净除惑障,是为「净惑所缘」;真正具体介绍止观所缘内容者,唯是「净行所缘」与「善巧所缘」二项。
 
  比对于《清净道论》,在总说「四十业处」之后,将其略分为两种,「一切业处」是慈念、死念(或加上不净想),另一是「应用业处」,有依于性行倾向而选择业处的意义,故云:这「是根据正对治与极适当而说。」(上册,页一七八)用意在对治贪嗔痴性行中的深重烦恼,如说:贪行者修十不净与身随念业处,瞋行者以四梵住(即四无量心)与四色遍为适宜之业处,痴行者应修入出息念等。并引经说:「应数数修习四种法:为除于贪当修不净,为除瞋恚当修于慈,为断于寻当修入出息念,为绝灭于我慢当修无常想。」(上册,页一七八)此与前面所引《杂阿含经》「四法」之内容相同。此论虽然提示选择业处有对治性行特质的考量,但这只是十个选择业处的依据之一,[46]并不能特别凸显修定以对治烦恼的意义。在修观部份,慧地内容则与《瑜伽论》之「善巧所缘」大同。再者,其所安立的慧学 --「五清净」与十六阶智的修道内容与次第,与北传声闻部派不同,如说一切有部之安立三贤、四善根,与见道、修道、无学位等修道阶次,与南传道次第内容有异。
 
  2.「止观综合」与「定慧分别」
 
  从上面的分析显示,《瑜伽论》与《清净道论》整理定慧二学各有特色。
 
  《瑜伽论》以净治烦恼,趋向胜义的修持目的为主,并不泛说所缘,故其所缘境的内容只有十个;其中「净行所缘」为五项,「善巧所缘」为五项。这是重视依定明慧的,「止观综合」的禅修学风。
 
  《清净道论》以三学为纲领,对于每一项下的内容,则搜罗列举,尤其是定学,总括《阿含经》念处项目,再加上后来学派增添者,极至四十业处之多。四十项之中,不乏可以定慧通修的业处,如「安般念」。
 
  以安般念为例,本论在定品中介绍安般念,重点放在修安般念能得四禅的定学,至于以安般念业处为修慧方法,只附带说明。如引《相应部》说「安般念」可修十六事之观行,[47]这是从修止到修观的进境,如说:「在持(出入息)时起身行,在初禅……乃至……在第四禅(安止)之时安息。这是一奢摩他(止)之时的(身行的)方法。次于毗婆舍那(观)之际……在(诸行无常苦无我等)相所缘观之时细(按:此指鼻息细)。」(中册,页六五)「(观无常)而出息入息者,此为「学观无常我将出息入息。」(中册,页八四)的慧学。
 
   由此可知,对于能够定慧通修的业处,本论以形式化的归类方式,全部编入修定品中,明显呈现「定慧分别」的编纂特色。
 
  3.北传声闻禅法与中国禅学
 
  以说一切有部为主的北传声闻禅法,曾于中国盛行一时,中国佛教早期许多重要的禅经译本,多与此地禅法师资有关。如竺法护译的《修行道地经》[48],鸠摩罗什集出的《坐禅三昧经》[49]等,都与说一切有部譬喻师中杰出的禅师––––僧伽罗叉的禅法与著作有关。又如佛陀跋陀罗(梵Buddhabhadra,359~429)所传之禅法,彼亦曾应庐山慧远(334~416)之请,译出《达磨多罗禅经》[50]。禅经内容有不净观,安般念二甘露门,再加上诸界分别,这是说一切有部旧传的禅法;不净,持息与界分别为「三度门」,若再加上慈心观与因缘观,即成「五停心观」。前后传去中国的罽宾禅法,多说此五门禅。[51]另外,在公元四世纪之前已经集出的《瑜伽师地论》,其中「净行所缘」的内容,亦大体相同。
 
  尔后中国佛教虽从判教时期的兼涵声闻,直至诸宗竞立时期的专弘大乘,然而源自北传声闻佛教中的「五停心观」与「止观综合」等禅法技巧与禅修特色,已为天台禅学所吸收,[52]而禅宗初学摄心往往亦以数息观入门。
 
  4.南传声闻禅法与南传佛教
 
  现今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南传佛教国家,在禅观的修习上,也有定慧俱修或偏向观慧的不同传承,然而彼等皆采取七清净十六阶智的修道次第,所以《清净道论》是南传禅法的共同修道指南。
 
  声闻佛教禅法,无论是定慧二学的「综合说」与「分别论」,无论是修道的次第与内容,早已南北异流,各自分化。汉传佛教早期经由西域佛教接触北传声闻系统,南传佛教则传习从印度本土南下之上座分别说部。此后,汉传佛教吸收「止观综合」的北传声闻禅风,而终于消融在各宗派的修行系统中;以斯里兰卡为主的南传佛教,虽然曾有弘扬声闻的大寺派与倾向声闻、大乘共学的无畏山寺派相互竞争,但是最后大寺派取得胜利,无畏山寺派消失,尔后南传佛教全以声闻为主。
 
  声闻禅法有南北传之异,本文以「止观综合」与「定慧分别」两个对比概念,分析定慧二学的不同修学倾向。以实修取向的《清净道论》,对于定慧二学的解说,以上座部重视论义的学风,充份发扬《中阿含经》「定慧分别」的特色;其中「修定四十业处」与「慧学五清净」的分类方式,更是各部派禅法中的异说与特见。而《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汇结北传声闻禅法,以「净行所缘」与「善巧所缘」,作为「止观综合」的修行特色。其中「五停心观」的止观所缘,被保留在汉传佛教早期传译的禅经,与后来的天台禅学中。
 
 
[ 注释 ]
 
[1]本段落相关史地与文献之说明,参考印顺导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台北:正闻,一九八七年,第四版,页三九四至四○七,六一一至六四五)。
[2]见拙著:〈阿含定慧二学之「综合说」与「分别论」〉,《弘誓双月刊》第六八期,桃园:弘誓,民国九三年四月,页十三至二十。
[3]罽宾,中国汉朝时之西域国名,乃古印度「迦湿弥罗国」之旧称,位于今日印度西北部,主要即今喀什米尔一带之地。然依时代之不同,所涵盖之范围亦有差异,西元二世纪前后部派佛教禅法大行的时代,则以迦湿弥罗西北之健驮罗为中心,广及其北与东南、西北之山区。
[4]史上所称之西域并无一定范围,且诸国名称亦随时代转换而屡有更易;佛教史中之西域,乃指佛教兴起于印度后,由陆路东传中国所经之地区。西域佛教之兴,始于西元前二六○年顷之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此后流传迅速,至西元四世纪为鼎盛时期,高昌甚至奉为国教。在此前后,佛教经由西域东传中国,而西域诸国古德名僧亦东入中国传译经典。西域佛教众国林立,在教义思想方面,也呈现专弘声闻或大乘,以及二种兼而有之等多种风貌。七世纪隋唐之际,穆罕默德创回教于大食,以兵力行教,马蹄所至,西域诸国佛教尽为所毁,至佛灭七百年至二千一百年(中国三国至明代)间,为祆教、回教全面侵并,西域佛教至此绝迹。
[5]有关《杂阿含经》与《中阿含经》对于定慧的「综合说」与「分别论」之详细分析,见拙著:〈阿含定慧二学之「综合说」与「分别论」〉,《弘誓双月刊》六八期,页二二至二三。
[6]止(梵camatha,音译「奢摩他」)是摄念专一,凝然不动;观(梵vipacyana,音译「毗婆舍那」)是深究分别,抉择诸法。止观俱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断除烦恼,证得解脱道果,经中所说内容与次第是:一、断界,二、无欲界,三、灭界。这是于见道、修道位上,断除过、现、未三时的行业烦恼,乃至得究竟涅槃的圣果。(出自《杂阿含经》,大正‧二册,页一一八。有关此段经文之详细说明,可参阅拙著:〈阿含定慧二学之「综合说」与「分别论」〉,《弘誓双月刊》六八期,页十三、十四。)
[7]本段落资料,参考印顺导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页四六九至五二七。
[8]迦多衍尼子造,玄奘译《说一切有部发智论》,略称《发智论》,收于大正藏二十六册。
[9]玄奘译:《阿毗达磨大毗婆娑论》,略称《大毗婆娑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七册。
[10]瞿沙(妙音)造,曹魏‧失译者名:《阿毗昙甘露味论》,略称《甘露味论》,收于大正藏二十八册。
[11]世亲着,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略称《俱舍论》,收于大正藏二十九册。
[12]诃梨跋摩着,鸠摩罗什译:《成实论》,收于大正藏三十二册。
[13]弥勒讲述,无着记,玄奘译:《瑜伽师地论》,略称《瑜伽论》,出自大正藏三十册,是大乘瑜伽行派的重要论典。
[14]「瑜伽」(梵yoga),意为相应、契合,意指修止观而得身心相应。「瑜伽行」,即止观法门之修习。
[15]印顺导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页六三四至六三七。
[16]《瑜伽论》,大正‧三十册,页四二八。
[17]「胜解」,是对于所观境起深刻意解,达到明确了然,坚定不移的精神状态。
[18]大乘瑜伽行与声闻禅法不同之处,除了般若深观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大悲心的长养与菩萨愿行的行践。
[19]有关定心从浅至深之心理活动状态,与色、无色界禅定的现法乐的进一步解说,见拙著:〈阿含定慧二学之「综合说」与「分别论」〉,《弘誓双月刊》六八期,页十六至十八。
[20]《瑜伽论》,页四三五至四三六。
[21]「正性离生」为「见道」之别名,又名「圣性离生」。「正性」即涅槃、圣道;「生」为烦恼之异名,烦恼能令有情入生死海中,不得出离。「离生」即出离烦恼,了断生死。如《大毗婆娑论》中云:「有诵名入正性离生。谓诸圣道,永灭颠倒,故名正性;离隔生故,复名离生。谓无始来,见修所断二分烦恼,展转和合,作诸恶事,性刚强故,说名为生;见道起已,断彼一分,令彼展转,永乖离故。」(玄奘译:《大毗婆娑论》,大正‧二七册,页十三。)
[22]《瑜伽论》,页四二七。又,「四种所缘境事」之各项细目,见页四二七至四三五。
[23]同上,页四二八。
[24]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二十九,大正‧二册,页二○九下至二一○上。又如《中阿含经》「即为比丘说经」(大正‧二册,页四九二上)中,亦如是说。
[25]「蕴善巧」之所观境为色、受、想、行、识五蕴。「界善巧」为六根、六尘、六识之十八界。「处善巧」乃于六根六尘之十二处中,善观皆由增上缘、所缘缘与等无间缘三缘而起流转,故应于诸内(六根)外(六尘)处,得善巧观察。「缘起善巧」乃善知十二因缘之流转。「处非处善巧」者,即能于诸缘起流转事象中,觉了感生善恶异熟之因果道理者称之。
[26]「五盖」,谓贪欲、瞋恚、犹疑、惛沉睡眠与掉举恶等,五种覆蔽心性,使善法不得生起之烦恼;盖,为「覆盖」意。
[27]本段参考平川彰着,庄昆木译:《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二○○二年初版,页一○六至一二四。水野弘元:《巴利论书研究》,台北:法鼓,二○○○年初版,页三九七至四九二。
[28]斯里兰卡古称铜叶洲,亦称楞伽岛、师子洲,位于印度半岛南端之岛屿国家。
[29]优波底沙造,南朝梁‧僧伽婆罗译:《解脱道论》,收于大正藏三十二册,自翻译以来,其禅法于中国大乘佛教中鲜少弘传。
[30]汉译《中阿含经》〈七车经〉,大正‧一册,页四二九以下,巴利本则出于〈传车经〉(M.24,Rathavinita-s.M.i,145ff.)。
[31]安慧造,玄奘译:《阿毗达磨杂集论》,出自大正藏三十一册。
[32]D. 34, Dasuttara-s. D. iii. P.268。
[33]「世间」,即毁坏之义;指三界中有为、有漏诸法的一切现象。又,「世」为迁流,「间」为间隔,世间即有成毁变异之世界。「出世间」是超出世间,能引向出离系缚的无漏解脱法,为「世间」之对称,略称「出世」。
[34]觉音着,叶均译:《清净道论》,台北:华宇,一九八七,上册,页一三九至一四○。以下径标页次。
[35]四谛之自相各别:如因果之别,修习与作证之别;故将四谛分为有漏的苦集二谛与无漏的灭道二谛,是就因地与修习而言,若从趋向胜义而论,则四谛是出世间慧。
[36]详阅拙著:《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页二○二至二一一。
[37]《清净道论》「说智见清净品」中亦说:「在修习世间的八等至(定)之时,则止的力为优胜,修无常随观等的时候,则观的力(为优胜)。然而在圣道的剎那,彼等(止观)之法则互相不超胜之义而一双结合而起。」(下册,页四○四。)
[38]「业处」(karma-sthana,巴kamma-tthana),即「行业之处所」,乃指修习止观之对象,《解脱道论》称为「行处」,类于《瑜伽论》之止观的「所缘(境)」。
[39]有关《杂阿含经》与《中阿含经》对禅观所缘境详略叙述的倾向与原因,可参阅拙著:〈阿含定慧二学之「综合说」与「分别论」〉。
[40]「于(慧)地诸法」(巴bhumibhutesu dhammesu)。「地」指处所。「慧地」之内容为蕴、处、界、根、谛、缘起等,即依之而生慧的处所(地),类于《瑜伽论》之「善巧所缘」,然含义稍有不同。
[41]「行舍智」在十六阶智中,是从「行道智见清净」入「智见清净」的重要门槛,是得证四声闻果的关键。主要以观空、无相、无愿三三昧而审察诸行,并舍断对诸行之怖畏与欢喜,于此远离我与我所之妄执,证入超越世间诸行之智见。
[42]禅支,是与四禅定相应生起之善心所,其内容随定力浅深而有不同,即:初禅有寻、伺、喜、乐与心一境性五支,二禅有喜、乐与心一境性三支,三禅有乐与心一境性二支,四禅有舍、心一境性二禅支。又,《清净道论》立「色界五禅」而与一般「四禅」之说法不同,这是在初禅之「有寻有伺」,与二禅之「无寻无伺」中,加一「无寻唯伺」的禅境而成为五禅。
[43]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卷五十四,大正‧一册,页七六七上。
[44]迦旃延子造,北凉‧浮陀跋摩等译:《阿毗昙毗婆沙论》卷二十,大正‧二八册,页一四七中。又如说:「所缘通杂不杂,若唯观法,名不杂缘;若于身等,二三或四,总而观察名为杂缘。」(世亲造,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三,大正‧二九册,页一一九上。
[45]如说:「念谓不忘所缘境。」(《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三,大正‧二九册,页一七八中。
[46]选择业处的十个考量依据是:依名称,依近行与安止的导入,依禅(定特性)的区别,依超越,依增不增,依所缘,依地,依执取,依缘,依性行的顺适等十项,此中,「依性行」是十中之一的选择所缘依据。(上册,页一七七)
[47]S. V, 322.
[48]僧伽罗剎着,西晋‧竺法护译:《修行道地经》,收于大正藏十五册。
[49]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十五册。
[50]东晋‧佛陀跋陀罗译:《达摩多罗禅经》,出自大正藏十五册。
[51]此段可进一步参考印顺导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页六一一至六三二。
[52]如《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中说二甘露门,又如《六妙门》中说安般念的十六胜行。(二书皆智顗着,收于大正藏四十六册)

{返回 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印顺导师的学行与人间净土(陈荣波)
下一篇:关于印顺长老「人间佛教」理论的几点思考(魏道儒)
 试论「菩萨僧团」——以「人菩萨行」为出发之立论(郭铠铭)
 意识改变──喜马拉雅山佛教文化中的女性宗教认同(释慧空)
 从北传论书窥探印顺导师所诠的《须深经》(开仁法师)
 人菩萨行的历史足履(释昭慧)
 当代台湾如来藏思想的诤议与回应(赖贤宗)
 佛教的女性,女性的佛教(李玉珍)
 人间佛教行者的「现身说法」(释昭慧)
 人间佛教的现代含义(宋立道)
 建立台湾女同志佛教徒的主体论述与女性生态学(杨惠南)
 《坛经》的作者与版本(丘敏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N+1就是无尽[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二十三章 妻子甚狱[栏目:自立法师]
 认真修学上师瑜伽非常重要[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结语2[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学佛为圆满佛性[栏目:传喜法师]
 为什么把佛法僧三宝称为“三救星”?[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富那夜奢与付法传承[栏目:徐文明教授]
 【地藏经】晚上可以读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道德与家庭[栏目:圣旭法师]
 《入菩萨行论》第82课[栏目: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