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参禅--“念佛是谁”
 
{返回 悟演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58

二O一二年二月十六日观音佛七共修第四课

主讲:悟演法师

昨晚从南传佛教言语而说,禅相就是修行禅法过程中我们关注自己的业处。即所关注的点。今晚从汉传禅宗方面解释如何参禅。以“念佛是谁”学习如何参话头。

一、汉传佛教禅宗传承概况

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广东省韶关市的南华禅寺、广东省乳源县的云门寺、福建的鼓山涌泉寺、西禅寺以及宝林禅寺等等都是禅宗道场。在民间盛传的是临济宗,师父是临济宗第46代传人。禅宗一花开五叶,有五个宗派:临济宗、法眼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一花开五叶来自当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

二、文化历史梗概

释迦佛在灵鹫山拈花一笑,迦叶尊者直指佛心,佛把禅法传给迦叶尊者,成为西天东土第一代祖师。到达摩祖师为西天东土第二十八代祖师。传到中国一祖、二祖……兴旺发达于唐朝六祖慧能祖师时期。

三、六祖慧能的隋唐时期,有南禅与北禅的法门判教,形成当代禅学风范。

南顿——南禅,当下直指佛心明心见性。

北渐——北禅,神秀大和尚创立。

四、到隋唐时期六祖创立禅宗,有了宗风,开辟禅学道场,广传禅法,劝人坐禅,证悟禅法,从隋唐时期十分盛行。

六祖之前从严格学术角度上应属禅学是理论,没有宗风。达摩祖师面壁九年,开创达摩禅学,蔓延开了,由五祖传于六祖,六祖之后原来的衣钵传法由于历史争斗,改为只传衣传法,不传鉢。

真正接法,师父慈悲传法,并传法卷。师父会考核弟子修学,对佛见地以及实修、对禅机,这是传统文化。

五、禅相是南传佛教言语而说,汉传佛教多以参话头修持禅法。

六、如何参话头。借“今日念佛是谁”来告诉大家。

佛法本质是缘起性空,因此参话头不能违背法性三原则,即诸法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为什么要参话头,为什么要修禅相?因为我们累劫习气毛病、错误的思维方式,颠倒了新型,使我们妄念纷飞、昏沉掉举。因此,南传佛教注重禅相修行也就是禅法六事,汉传注重参话头、对禅机方法。

南传、汉传借此方法不假方便让大家悟入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的禅法境界。

“念佛是谁”参话头的原则:应关注“谁”字,不让自己妄想昏沉,这时候冥冥牢记“念佛是谁”的“谁”,盯住这个“谁”字,等到关注到没有妄想了,不昏沉瞌睡了,这个“谁”还不能忘。在此当下去关注,这一念起处,这个“谁”是我?是师父?这个念头的起处。等这个念头的起处都不存在了,就是无生,可看到一念无生。一念无生是名真看、真修!

因此,在坐禅时看到什么等很多境界并不是真看,不能停止在神通,最终的一念无生应是静寂状态。用此汉传法性根本原则去琢磨去面对生活的做义思维,做到无住而生心,即一念无生的一种示现、一种状态。若执着外相、求助神汉神婆的神通,当下的东西可能会了,但会转成其他问题。

法性具有相续性,相对性,没有绝对。不能用老眼光看新问题。

第七、希望大家禅心在当下,随缘而入行,法性不偏离,正念用不断,幻灭寂灭心,无住而生心。

这个偈诵务必牢记、运用,以此去生活、去思维、去降伏自心、面对困惑。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丹阳宝林禅寺)


{返回 悟演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觉悟
下一篇: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一课
 命运
 坐禅的重要性
 二O一二年九月十三日观音佛七共修第一课
 三止三观
 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二课
 二O一二年四月初七日佛七解七
 二O一二年四月初四日佛七共修第一课
 因果
 大家修行上不去的几大原因
 二O一二年九月十五日观音佛七共修第三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8-021业报与轮回[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九十一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一八 自欢喜经[栏目:长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世间法与佛法[栏目:仁焕法师]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九集[栏目:慈法法师]
 突然有象是被闪电电到的一阵触电的感觉,是怎么回事?[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如何进行胎教及产后教育?[栏目:教育孝道·净空法师问答]
 水陆法会源流略说(李小荣)[栏目:其它]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六十四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不需远送[栏目:明镜台·法清法师·诗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