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59

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说,“言执持名号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功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

散称为佛种者,不论有心无心,称一句南无佛,便为成佛种子,将来缘种成熟,毕竟因斯而得度脱。如佛世一老人,到精舍,求出家。舍利弗等五百圣众以他心道眼观之,此人八万劫内无善根,拒绝收留。老人恸哭而返。道逢佛陀。问彼缘何伤心落泪?老人具说前事。佛言,我度汝出家。因随佛至精舍,佛令舍利弗收留之。为之如法递度。老人出家后,精进修行。不久,得阿罗汉果。众圣弟子不解,问佛因由。佛言,此人无量劫前,曾为樵夫,山中采樵遇虎,为虎逼逐上树,失声称南无佛一声。今此善根成熟,值我得道。非汝等二乘道眼所知也。所以法华经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即其证也。

执持登不退者,执持此一句佛号,行住坐卧,念兹在兹。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何以能够如此?因为人之舍现阴受生阴投生规率,唯是“先来后去作主公”的第八阿赖耶识在起作用。什么种子最强烈,就先起现行。其他种子,自然悉皆退让,隐而不现。何以故?譬如,心绪多端,重处偏坠。如人欠债,强者先牵故。由于净业行人平时执持名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八识田中所熏变的念佛种子特别强烈,自然优先起现行。这既是弥陀慈光摄受之力,亦是行人执持佛号之力。故得弥陀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行人心识,不往而往,往生西方。然执持名号,有事持,理持。事持者,谓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不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求愿往生,如子忆母,无时暂忘。理持者,谓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可见理持仍不离开事持。明理而持,即为理持。不明理而持,即是事持也。既得往生,以与佛同寿故,必定圆证三种不退,一生便补佛位。故云“执持登不退”也。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观音登科,势至下第辩
下一篇: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无情也有佛性吗?
 能行四法,必得是经。
 心具十界,一念三千浅释
 净土生无生论会集辑要4
 法华经品题略解—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法华经》迹本二门大意略述
 《八识规矩颂》浅解
 厌离行与欣求行
 或有或无话授记
 彻悟禅师语录撷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随缘、随顺、随境[栏目:白云禅师]
 建设生活乐趣的人间佛教[栏目:人间佛教]
 佛说杂藏经[栏目:业道轮回经典选辑]
 法句经要义 第八品 千品 舍利弗尊者的一位朋友 礼敬贤圣是尊贵行[栏目:法句经要义]
 心系众生 肩挑佛法[栏目:索达吉堪布]
 学习观音菩萨的慈悲[栏目:禅林衲子心]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一卷 法戒录 劝医士(共二则,皆法)[栏目:欲海回狂白话解]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