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彻悟禅师语录卷下2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82

彻悟禅师语录卷下2

试论之,一念歇狂,顿也,不了则流为长劫。历劫勤修,渐也,究亦不离于一念。此念劫顿渐,似相悬而实不离也。况乃念性元空,时节无体。迷时似有隔异,悟后本自圆融。一念本不殊长劫,而长劫原只是一念。复何念劫顿渐之可疑哉。向使满慈不索妄因而执实有,阿难不溺多闻而废进修,则世尊顿歇渐修之说,亦不容拈出矣。

今试论之:一念狂心顿歇,歇即菩提,顿也。若不了之,则流为长劫修行。历劫勤修,渐也。虽说是渐,究竟也不离于一念,为什么?三心不可得,念劫圆融啊!可见一念为顿,历劫为渐,表面上顿渐相去悬殊,而实不相离。况念性元空(缘念性空),时节无体(三际本空,时无实法)迷时似乎有隔,悟后本自圆融。一念不异长劫,长劫只是一念。复何有念劫顿渐不能圆融之疑也。楞严会上,如果满慈不执世界为实有,向世尊提出: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之问?如果阿难不沉溺于多闻而荒疏进修,则世尊顿歇渐修的不同说教,也无从说起了。

金刚经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说

金刚经圆明五眼,洞彻三心一段。乃解上文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者之义。谓众生所以为众生者,为有妄心故也。三心既不可得,众生岂复可得。众生不可得,谁为能发之人。三心不可得,何为所发之心。故曰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者。

这段文,是彻祖解释金刚经“实无有法发菩提心之义。

《金刚经》如来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否?有天眼否?有慧眼否?有法眼否?有佛眼否?须菩提一一答以如来有肉眼,有天眼,有慧眼,有法眼,有佛眼。是为五眼圆明。佛以圆明五眼,一切法无所不见,无所不知。告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既三心俱不可得,则众生也不可得明矣。何以故?有妄心,才有众生。今三心既不可得。则岂复有众生可得。众生不可得,则生佛平等,实无众生可度,为谁而发菩提心。又:三心既本不可得。您用哪一个心去发菩提心啊!所以,佛告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又妄心不可得,则全妄即真。众生不可得,则全生即佛。果见到全妄即真,全生即佛。是为不发而发,称性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此发心,何更有法可得。故曰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者。

再说,妄心既不可得,则全妄即真。三心既不可得,则众生也不可得,全生即佛。果能透彻全妄即真,全生即佛之理,这就是不发而发,称合真如自性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此发菩提心,更有何法可得,不可得啊!故曰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楞严经知见无见说

知见无见一说,出《楞严经》:“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楞严经知见无见一语,至为要妙。总摄一切诸要妙句

什么是知见无见?知见二字,就是当人根尘相触,由尘发知,产生思虑分别的识性。识性虚妄,犹如空华。此知见与般若无分别智相违,所以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若能于根尘触对境上,不立知见,即不起分别之心,则此知见,即是不生不灭的涅槃妙性,所以说,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彻祖以为经中“知见无见”一语,至为要妙,它总摄经论中一切诸要妙句。

以其即是见犹离见也。

知见无见,即是楞严经上所说“见犹离见”也。于能见境上不起分别,此无分别心,即是般若妙智。

华屋之门也。

华屋之门,喻出本经。将华屋比喻菩提,门喻般若妙智。欲进华屋,须打开“知见无见”无分别的般若妙智之门,方可进入。

狂心顿歇也。

若能于一切境上不起分别,这就是“知见无见”,则“狂心顿歇”也。

不取无非幻也。

本经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自心取自心,即是知见立知,非幻成幻法。幻法,即无明本。不取无非幻,即是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文字不同,意思是一味的。

闻复翳根除也。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譬如击钟,击久声消,再一击钟,响声又起。声尘有生有灭,闻性实无生灭。若唯知声尘有响歇,即无明本。若知闻性常住,不因声尘起灭,则耳根之幻翳即除矣。

归无所得也。

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不生不灭之性,众生平等本有,则众生即涅槃相,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也。

灭妄名真也。

若能知见无见,即名妄灭真现也。

全修在性也。

知见无见。能于一切境上,不起分别,即是般若观照,依是而修,即是全修在性也。

觅心了不可得也。心空及第归也。

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涅槃岂有形相,即“觅心了不可得”也。(禅录:二祖慧可求初祖达摩为其安心。初祖云:“将心来,与汝安”。二祖思索有顷,答道:“觅心了不可得”。初祖云:与汝安心竟,二祖言下大悟)又:古德将禅堂比喻为考场,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若参禅明心见性,即是心空及第归。等于考取状元,荣归故里。若悟 “知见无见”之理,即心空及第归也。

子转身而就父也。

子喻始觉之智,父喻本觉之理。始本合一,即究竟觉。即子转身而就父也。知见无见,斯即涅槃。究竟觉是约智说,涅槃果是约理说,岂有二种道理也。

臣退位以朝君也。

臣喻般若、解脱二德,此为修德。君喻法身德,此为性德。臣退位以朝君,即是修德合乎性德也。知见无见,即修德与性德相合也。

父子投机也。君臣道合也

父子投机者,父喻性德,子喻修德,就是说,性德与修德相契也。君臣道合者,亦喻性德与修德相合也。

以少方便疾得成佛也。

若能于五尘境上,知见无见,此即般若观照,有般若观照,即是以少方便疾得成佛也。

缘起无生也。

若能观照缘起无生,顿超二乘权学等见,即是知见无见也。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也。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者,即是无分别之般若妙智,一切法门,皆从此般若妙智上起修,故云众妙之门也。

刹那而登正觉也。

知见无见,约三际不可得,当体即菩提涅槃相,故云刹那而登正觉也。

体得无心道也。

知见无见,不起一念分别,即是体得无心道也。

休也。

若能知见无见,则通体放下,一念万年去也。

诸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也。

诸圣所知,转相传授,没有别的,就是告诉您缘起性空,妄想无有自性。若能知见无见,即时时契会缘起性空也。

一超直入如来地,回头惭愧好儿孙也。

果能知见无见,即是一超直入如来地。回首从前知见立知,迷心逐境,如演若达多,迷头狂走,不胜惭愧者矣。故云:“回头惭愧好儿孙也”。

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也。

众生人人本具佛性,一念回光,还同本得。此即本地风光。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只要肯心,决不相赚。所以说,“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也”。

撒手到家何所似,更无一物献尊堂也。

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也。喻如到家以后,更无一物奉献高堂父母也。

知而无知,不是无知而说无知也。

彻祖说,我所说知而无知者,是从根尘触对,有般若观照,不起分别而说无知,不是从字面上解释,无知识而说无知也。

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也。

就在此见色闻声境上,离见闻分别,此即般若,非别有其他声色奥妙可奉献于君也。

根既不立,尘无所缘,根尘两亡,灵光独耀也。类此句义,不能尽举。唯此四句,摄尽无余。所谓紧要处佛法无多子也。

若能知见无见,则六根不立分别,六根既不立分别,则于六尘境无所缘虑,如此则根尘两脱,大光明藏独耀矣,类似此种形容句子,还能举出很多。唯此四句(即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摄尽无余。所谓紧要处,佛法无多子也。

果能一念相应,是为真转全经。

谓果能于一切六尘境上,念念与般若相应,不起一毫分别之心,是为真转全经。(所谓悟时转法华也。)

古德如慈明圆,权大道,栖贤舜,广道者等诸人,于大见道后,皆作此工夫。谓之无心体道,以其是还乡要路。归真秘诀也。

末引古德作证,如慈明圆(即石霜楚圆禅师)权大道,栖贤舜,广道者等人,于大悟之后,皆作此等工夫。称之谓无心体道。(谓离念体道也)以其即是还本有家乡之要路,返妄归之真秘诀也。

一乘决疑论说

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轮。此古德大慈悲心,泪出痛肠语也。良以我释迦如来,为众生故,修证此法,无央数劫,行诸一切难行法行。舍所爱之国城妻子,头目脑髓,不知其几千万亿。至于道成,仍以平等大悲,顺悉檀义而敷衍之。故凡一句一字,皆无明长夜之宝炬,生死苦海之慈航。凡在有情,孰不蒙益。而诸子以依通之见,肆口诋诃,障正法明,瞎将来眼,疑误众生,殊非小小。谓其无罪,宁有是处。兹以一乘之理,剖决群疑,正大光明,直截痛快。荡迷云而净尽,耀佛日以重光,诚为法门一大金汤矣。当是时也,诸子天眼法执,果得已通已忘,自能深生随喜。正使未忘未通,定当顿获胜益。故知此论之作,非特有益于法门,实则有益于诸子。不唯有益于诸子,且深有益于天下后世之学者。请即流通,以广法施。

此文是彻祖为流通《一乘决疑论》所作的序言。首先引古德“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轮”说起,认为这是古德大慈悲心,泪出痛肠之语。彻祖恳切地说:释迦世尊为度众生,修证此法(一乘大法)经无量劫,行一切难行苦行。舍所爱国城妻子(此为外财)头目脑髓,不知有几千万亿。今已成佛道,仍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以四悉檀利益(一世界悉檀,得欢喜益。二为人悉檀,得生善益。三对治悉檀,得灭恶益。四第一义悉檀,得入理益)而为众生应机说法。所以一句一字,皆无明长夜之宝炬,生死苦海之慈航。凡见闻读诵,谁不蒙益。而诸君以依通之见(依通,即依凭术法,任意无碍。如乘符往来,药饵灵变等神仙术)肆口诋毁,障正法昌明,瞎将来人眼,疑误众生,实非小可细事,若谓其无罪,岂有此理。此《一乘决疑论》,以一乘之理,剖决群疑,说理正大光阴,文辞直截痛快。诚能荡迷云于净尽,耀佛日以重光。实为捍卫法门金城汤池之作。当此书问世之时,倘诸君天眼已通,法执已忘,自能深生随喜。纵使法执天眼,犹未忘未通,阅之亦定当顿获胜益。故知此论之作,不但有益于法门,实则有益于诸君,不但有益于诸君,而且有益于天下后世之学者,请即流通,以广法施。

相相离相心心印心略解

原夫境逐念生,念泯则相相离相。妄依真起,达真则心心印心。惟其离也。有相皆归实相。即斯印矣。无心不属真心。是以滞相迷真,头头障碍。背尘合觉,法法圆通。心相大端,略申管见。精微详释,以俟多闻。

这篇短文是彻祖对《相相离相,心心印心略解》一书的题辞。开头原夫二字,乃是虚词,一般置于议论文之首,为下议论作张本,起到舒缓文气,避免开口直说之效果。一般不作解释。境逐念生者,一切境界唯心所现,有念头则境相生,所以说“境逐念生”。“念泯则相相离相”者,若能于一切境相上,不起念头,则即可当相离相。这就是空有圆融的实相境界。妄心依真心而起,不离真心(如波依水然)体达真心不变随缘,则念念不离真心,所以说“达真则心心印心”。正惟当相离相,则一一相,皆是实相,斯即实相正印。能作如是观,则全妄即真,无一念不是真心矣。须知心境不二,境即是心。若不知此理,为境相所滞,则迷背真心,头头障碍;果知心境不二,于五尘等境相上不被所转,则背尘合觉,法法圆通。心与境相关系,略申管见,大致如此。至于将心境关系,全面地加以论述,抉择精微,详加诠释,则有待于多闻卓识之学者。

净土津梁跋

乙巳仲秋,衍法志公和尚,会刻净土经论文集成,嘱跋数语。

乾隆五十年乙巳八月,衍法志公和尚会集净土三经及龙舒净土文、净土指归集、净土或问、净土法语、云栖发愿文、莲华世界诗等汇成一册,将付梓问世,请彻祖题个书名,并求为该书写几句话。此篇文字就是彻祖为《净土津梁》所写的跋语。

余因历观,三经,明因举果,大开净土之门。三论,显理破迷,的示唯心之要。龙舒文,导初机而精详曲尽。指归集,采众善于事理圆通。或问数纸,搜抉禅者孤陋之疑。法语一章,力振行人因循之弊。云栖愿文,自注戒杀放生等篇,莫非往生急务,助行要门。至若莲华世界诗,虽文出游戏,而理实圆常,况写境传神,引心入观,摄化门中为不可少。善哉念佛一门,得此诸说,无机不被,无路不通,统万流而归净土,诚为一大津梁矣。爰为题名曰净土津梁。

彻祖说:净土三经,《无量寿经》是教经,详明弥陀因地发四十八愿,行圆果满,自致成佛,开启净土大教;《观无量寿佛经》是理经,阐明净土唯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理。《佛说阿弥陀经》是行经,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总之,三经明因举果,大开净土之门。三论即《龙舒净土文》《净土指归集》《净土或问》皆是显理破迷,的示净土唯心之要书。龙舒净土文,引导初机,内容精详曲尽;净土指归集,采集有关经论重要而精到的净土论述,事理圆融,豁人心目,启人正信;净土或问,天如老人,搜抉禅者孤陋偏见,假立问答,而纠正之,于禅净二门,其功匪浅。传灯法师之净土法语,强调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力振净业行人因循怠惰之弊;云栖老人西方发愿文,事理圆融,为古今冠,自注戒杀放生等文,无非往生急务,助行要门;至于莲华世界诗,虽文出游戏,理实圆常。况描写西方净土依正,生动传神,引人因诗入观,弥增净土向往之心,实为摄化门中不可或缺之妙文。善哉!念佛一门,得以上诸书,无机不被,无路不通。总括万流而归净土,此书诚为一大津梁,于是题名曰《净土津梁》。

然而津梁虽设,履践在人。撩起便行,阿谁无分。所贵贾勇先登,占宝莲之上品。玄关直踏,获法忍于无生。佛记早承,愿轮速转。遍刹网而纵横应化,尽劫波以展转津梁。则苦海劳生,由是而蒙利济者,可复量哉。

这一段文是彻祖劝勉读此书者,自行化他,修行净土法门。彻悟老人说:然而净土之津梁虽已架设,肯不肯履践,在当人自己,若撩起衣裳便行,哪个无份。(都能往生极乐)所贵恃勇先登,占取宝莲之上品,玄关直踏,(称性起修)获证法忍于无生。若证无生法忍,即入圆教初住,破一品无明之位,即能于十方世界,承事诸佛,蒙诸佛授记,然后不违安养,乘本愿轮,分身尘刹,尽未来劫,展转以净土作津梁,化度有情。如是则苦海众生,由此蒙济度者,岂可限量哉!

如其逐世波而忘返,趋险道以苟安。或则玩津梁而不进,守津梁以自足。不惊汨没竛竮之苦,卒致问桥恋筏之讥。其何以慰集者之苦心。且深昧夫命名者之大义也矣。

这几句是彻祖警策读者的话:如果随逐世波而流连忘返;趋向险道(喻六道)而苟且偷安。或玩津梁而不肯前进,(喻虽读其书而不肯遵行)或守此津梁而自感满足。(喻读其书于净土之修,因循自满)不惊不怖汩没在苦海之中,竛竮于恶道之内,结果必致问桥恋筏之诮。(如人徒问桥梁所在,而心恋竹筏而不前行,怎么能到目的地。)果然是这样,何以告慰集此书者之一片苦心,且也辜负了此书命名为“净土津梁”之深意。

或曰,和尚秉单传之宗,以祖道自任,当依本分直截示人。夫唯心净土,当处现成,自性弥陀,觌体不隔。乃为是津梁之说,以起人心外有法,去来取舍之见乎。噫,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本分直截耶,去来取舍耶。于此缁素分明,许汝会唯心自性。如或未然,莫寐语好。

或者有人会说:和尚秉承禅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宗旨,以弘扬祖道自任,当依本分向上一著,直截示人。为何却去宣扬净土法门。夫唯心净土,当处就是;自性弥陀,觌体不隔。竟乃作此津梁之说,令人起心外有法,存去来取舍之见。(谓存去来相,舍东取西)彻祖答道:噫!通玄峰顶,(指本地风光)岂离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是什么,岂在心外!这是本分直截耶!还是去来取舍耶!于此境上,黑白分明(谓不致错认消息,颠倒黑白),承认您会得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如或不然,(尚未弄清)还是闭嘴,莫说梦话好。

跋德全禅人血书莲华经

此篇是彻祖为德全禅人血书法华经所写的跋语

无我而灵者,佛知见也。有我而昧者,众生知见也。生佛知见无殊,特一妄我间之耳

无我相而又灵知昭然,这是佛的知见;有我执而又迷昧自性,这是众生知见。众生与佛,知见的本体无殊,只是被一个妄我间隔罢了。

夫大迷之本存乎我,而我之最爱者莫过身。苟众生之身见不亡,我执不破,则生死轮回,曷能自已。

诚以大迷之本在于有我,而我之最爱莫过于自身,倘若众生身见不去,我执不破,则六道生死轮回,怎么能自止。

德禅人密发九品净愿,书成七轴莲经。以无情之霜刀,刺难出之身血。十指沥干,一心不动。伟矣哉,真无边苦海中顿空我见,直出生死之勇猛丈夫也。噫,禅人初发是念,莲华种植时也。日渐刺书,莲华增长时也。七卷功圆,莲华光香具足时也。如是则禅人之净因已成矣。但当莫忘本愿,系心念佛,直待此方报谢,彼土华开。即见佛闻法,因圆果满时也。

德全禅人密发往生西方,莲栖九品净愿,写成七轴(卷)妙法莲华经。毅然拿起雪亮的利刀,刺出别人所难的身血。虽十指沥干,一心不动,伟大哉!真是一个无边苦海中顿空我见,直出生死之勇猛丈夫也。啊,禅人初发血书莲经之念,乐邦莲华种植时也。日日刺血书经,莲华增长时也。七卷书成,莲华光香具足时也。如此说来,禅人生西之净因早已成就矣。但须莫忘往生本愿,一心念佛,直到此方报谢,彼土华开。即是见佛闻法,因圆果满之时也。

虽然,即今试问禅人,方金刀裂肉,血笔纵横时,其知疼痛而成点画者,灵耶昧耶,我耶非我耶,佛知见耶,众生知见耶。于此了然,则佛国非遥,宝莲正放。或犹未也,请分明记取,以质诸弥陀老子。

,话虽如上所说,现在试问禅人:当您利刀裂开皮肉,毛笔蘸血书写时,能够知疼痛,能书写成字者,是真心呢?还是妄心呢?是我呢?不是我呢?这是佛知见呢?还是众生知见呢?若于此明白,则极乐非遥,宝莲正开,就在眼前。倘犹未明白,请记取我的话,异日往生,向弥陀老子讨个分晓。

跋明初禅人血书莲华经

这是彻祖为明初禅人血书妙法莲华经所写的跋文。

金刀未举,斑管未拈。尽十方是部血淋淋的妙法华经。于斯见彻,谓灵山一会未散可也,谓灵山一会本不曾会亦可也。向当时喝散可也,于今日再会亦可也。大用现前,不存轨则,如王宝剑,杀活临时。如是刺血,如是书经,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可以畅本师出世之怀,可以来古佛泥洹之塔。直令十二类生,迎刃而命根顿断。无边法藏,点笔而文采全彰。莫不滴滴归源,言言得髓。奚止刺无能刺,书无所书,铺好华于锦上,指明月于天边也哉。

这一段文,富含禅意,乃宗门直指本地风光,从向上一著处著眼,道血书莲经事,不能就事论事,依文释句。否则,依旧围之打绕,为识者所笑。言外之意是:若能解得第一义谛,如是刺血,如是书经,正如妙经药王菩萨本事品所说:“善男子,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可以畅本师释迦如来出世本怀,可以使多宝佛塔从地涌出。令十二类生(即胎卵湿化、有色、无色、非有色、非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因迎刃出血而命根断,无边法藏,因下笔而文采全彰。……

明禅人年齿尚少,向道唯诚。刺血书经,归心乐土。果能闻是说而不生惊怖,是为解第一义,上品生因。

明禅人年龄尚少,慕道心切,刺血书经,求生极乐净土。若能闻我所说而不生惊怖,是为已解第一义谛,此乃莲华上品生因也。

如其未然,直须十二时中,四威仪内,以书经之念,念念忘缘。刺血之心,心心忆佛。管取金台可以坐待,妙谛不日亲闻。否则必见我为能书,经为所书。彼是刺血时,彼是书经处。以生灭心,取实相法。转不轻行,为我慢幢。不特全迷妙法,远背佛心。且深负此一点百劫千生不易发起之勇猛净信,为可惜矣。禅人其勉之。

若未能解我所说,则必须在十二时中,行住坐卧四威仪内,将写经之念,念念忘缘(不起一念)刺血之心,心心忆佛(务令心不离佛,佛不离心)果能如是,包管取金台往生,可以坐待,佛说妙谛,不日(不久将来)亲闻。若不如是,必定见我为能书,经为所书,能所情见分明。那是刺血时,那为写经处,分别之心炽然。是谓以生灭心,取实相法,转不轻(苦)行,为我慢幢。不但全迷妙法,远背佛心,而且深深辜负这一点百劫千生不易发起的勇猛净信。实为可惜矣。明初禅人,勉之哉。

书莲华经普门品后

这篇短文是彻祖题于默超居士装帙的《妙法莲华经普门品》后。

题标妙法,何法也。品号普门,何门也。说者谓一光东照,十界圆彰。随类现身,应念脱苦。未为非是,特其末耳。直须未举以前,向世尊开口不得处,大士回避不及时,亲见法法此法,门门此门。正与么时,不与么会。始具看经眼。否则入海算沙,执指为月。不唯埋没己灵,见惜明眼。将恐普门渐闭,而妙法终隐矣。

此经题标妙法,是何法也。品号普门,是何门也。有作如此说者,谓如来眉间白毫,一光东照,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一一世界,光中圆彰十法界形相。界界圆融无碍,此即妙法也。观音大士,三十二应,随类现身,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故名普门;又:大士悲愿宏深,寻声救苦,称其名号,各各应念脱苦。以无苦不度,故号普门也。作是说者,未为不是。但此仅是末,(相为末)不是本。然则何者是本?直须在未举扬之前,向世尊开口不得之处,观音大士回避不及时,亲见法法不离它,门门不隔它。正恁么时,不起一毫分别。方具看经眼。若不能如是,(看经)何异入海算沙,执指为月。不但埋没己灵,且被明眼人所痛惜。将恐普门渐渐封闭,妙法终归隐没矣。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彻悟禅师语录卷下3
下一篇:彻悟禅师语录卷下1
 《佛顶文句》摘要卷第九
 《佛顶文句》摘要卷第四
 法华经品题略解—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法华经的妙旨是什么?
 略述台宗五悔大意
 《妙法莲华经》题解
 《永嘉大师证道歌》简释2
 厌离行与欣求行
 法华经品题略解—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八识规矩颂》浅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宗的戒律观(慧净法师)[栏目:净土宗文集]
 平时,是对当下每一动作了了分明呢,还是去观呼吸...[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虚妄有与不可思议有[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表演 Dance Performance[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六波罗蜜多》讲记 六度之一:布施波罗蜜多[栏目:六波罗蜜多讲记]
 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栏目:苏行三博士]
 坐禅时腰部、背部觉得疼痛,及无法挺直,应如何调适?[栏目:佛光·禅修释疑]
 如履冰霜[栏目:妙祥法师]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二四卷[栏目:净界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0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