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今年是印光大师生西七十周年,缅怀大师硕德高行,深感我一生受大师文钞教育熏陶的法乳之恩,不禁感概万千,无以名状。我生也晚,大师生西之时,年仅十岁,未能见到大师德相,蒙其摄受皈依,抱憾终生。迨行年十八,始得读大师文钞。不禁如醍醐灌顶,欣喜无已。毛笔恭摘,反复阅读。顿萌出尘之志,终以时节因缘不具,未克如愿。今年届八十,以印祖文钞为圭臬,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未改初衷。爰自号慕印居士,以表私淑印祖之意。
全二十年来,弘扬佛法,以印祖文钞、菁华录为底本,讲授净土念佛法门为最多,或以印祖鉴定的《净土十要》本为内容,多次讲演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彻悟禅师语录》、《净土十疑论》、《净土或问》及《净土生无生论》等。以印祖在《文钞嘉言录》标应读典籍中,推崇十要为净宗学人所必读故也。为报印祖法乳之恩,故遵从师教,弘扬净土,不遗余力。虽曾学台宗,薄有悟解,然亦不敢以弘台教为己任。以不契当今时机故也。
弘扬净土,初机入门书,以印祖文钞为最要,有印祖的皈依弟子,曾问印祖:修学净土法门,先看何书?祖曰,当看光之文钞。此非师自诩。师淡于荣利,绝无我相,完全为众生得益,发自肺腑之诚言也。进而求之,则彻悟禅师语录为机理双契之净业良导。印祖读禅师语录,数数诵习,如读佛经然,真有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之作略。我亦反复研习文钞及彻悟语录,师法印祖,亦步亦趋。至于被印祖誉为纵古佛再世重解此经,也不能高出其上矣的蕅益《弥陀要解》,则看过不下十余遍。对印光、彻悟、蕅益三大师的名言警句,随读随抄,不惜工夫,汇编成《莲宗三大师开示录》由宁波居士林名义出版,初印三千册,告罄后,继又在天台国清寺再版,又印四千册,赠送结缘。区区之心,亦惟为报印祖法乳之恩于万一而已。
为了弥补我不及见印祖的遗憾。我之净室壁上,悬一桢印祖德相,圆顶海青,项挂数珠,手结弥陀印的大照片,面容慈详,目光炯炯。朝夕相对,真有面见德人,鄙念全消之喜悦。犹忆我十年前曾经赴灵岩山随喜参加佛七,在临时作为大餐厅的香光堂,正中陈列有印祖道影。我久久凝视。心怀渴慕。是夜忽得一梦。梦见一条河流,横在我的面前。我欲度河而不得。有一黑衣道人走来,授我一柄宝剑。言道,牢执此剑,即可度矣。我心无畏惧,擎剑下水。向对岸淌行。初涉,水齐脚踝,渐进,水齐腰,至河心,水齐胸。继前进,水又渐行渐浅矣,终抵对岸。梦遂醒。细详梦境。此宝剑,得非是象征一句万德洪名耶!古德原有执持名号,如执持金刚王宝剑相似之喻。此河,殆喻生死河流。此岸,殆喻此方秽土,彼岸,则喻极乐净土无疑矣。某来灵岩山参与佛七,得此嘉梦,亦可喜矣。然则梦中授宝剑者,果何人也。尽力回忆,竟不复记其面貌。继思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昔孔子未见过周公,以孺慕极切,曾见周公于梦。以理揆之,其事相类,或竟是印祖亦未可知。而况梦境所喻,亦与印祖文钞所说,苟具真信切愿,一句阿弥陀佛名号,行住坐卧,牢牢执持,临终决定往生西方的教导,若合符节,更何惑焉。
印祖之文钞,文章叙事简洁,说理透彻,以对机有异,故深浅互见。将宗教两途之界限,分得清清楚楚。自力与他力法门之难易,说得明明白白。通途法门聚出,断尽惑业方了生死。特别法门横超,带业往生亦登不退。条分缕析,委曲详尽。举事例则证据确实,谈理性则教眼圆明。而且行文往往以对偶句出之,一正一反,雄辩无方,有极强的说服力。读其文令人对所述事理、因果,孰是孰非,明若观火。取法有地,致疑无由。梁启超云:印光大师,文字三昧,当今群盲之眼,诚非过誉也。永嘉周孟由也曾说:法雨老人(印祖曾住普陀法雨寺,避其讳以寺为号,尊之也)禀善导专修之旨,阐永明料简之微。中正似莲池,(操行光明正大仿佛莲池大师)善巧如云谷,宪章灵峰(教理以蕅益老人为准)步武资福(熏修步随彻悟禅师)宏扬净土,密护诸宗,明昌佛法,潜挽世风。折(服)摄(受)皆具慈悲,语默无非教化。三百年来一人而已。诚为对印光大师一生最全面最确切之评价也。
《诗经,小雅》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印光大师的崇高德性,犹如一座高山,我们只有仰望的份,是学不到,也学不全的。印光大师的光辉操行,如日行中天,有目共睹,我们要努力去效法他。我们要以大师的一言一行,作为修持中的座右铭、奉之如金科玉律。一日三省,时时对照。明因识果,严持净戒。善则进之,恶则去之。牢记大师“圣贤之道,唯诚与明。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圣罔念则作狂,狂克念则作圣”之教导。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庶几生为贤人君子,没登极乐净邦。
最后,谨献一颂作结:
文钞六卷喜重温,私淑常怀雨露恩。今日灵岩开法会,心香一瓣拜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