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闻思修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35

闻思修 

宽见法师

有的人并不知道闻佛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闻佛法而闻佛法,为了舒服而闻佛法,为了感动而闻佛法。

我们学佛不是为了被佛法感动,而是为了把佛法变成自己的东西。很多人学佛很想找到一种被感动得东西,第一次很好,第二次很好,就像看同一本书总是在同一个地方被感动。当然,这样也好,但是要看看,它是否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呢?不要仅仅是被它感动,每次感动之后就又睡大觉去了。我们大多数人一生都在重复上演一出戏:做错一件事,忏悔,又再做错事,又忏悔;或者,看一本书,感动,忘记,又看到这本书,又感动,又忘记……我们得到一样东西却不能让它持久。我们常讲闻思修,当你闻到这些东西以后,要通过思和修把它消化掉。

为什么说闻思修三慧?你要把得到的东西坚固化,这就是忍,安住,这就是定慧、止观。我们都不能把它定下来,每次都要反反复复,比如过去出现了一个问题,师父告诉你应该怎样做,好,解决了;下次又犯同样一个问题。这就是没有真正把它坚固化。到师父这里学习佛法,不要每次来解决同样的问题,要学会每次解决一个问题之后,类似的问题就都解决了,下次是为一个新的问题来。

我们闻佛法只是想着沾光,很少想过这个光要自己把它发出来。我们遇到事了才想到我们需要佛法,可是很少想过我们学了佛法是要去解决事的。一有烦恼,就去请师父开示,一听开示,就好像吃了一剂补药,觉得舒服了。下次,遇到同样的烦恼,再去找师父,又好了……反反复复。其实要是真正把师父讲的佛法吃下去了,自己就会解决问题了嘛。其实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真不如拿个录音机录下来,烦恼的时候放一放。

有些人说师父来了住在城里吧,见面方便。见面是为了什么?见面不仅仅是为了见面。我宁愿大家一年不见面,然后一见面长进了,也不愿意大家天天见面,一年以后还是老样子。 

《大乘菩提道次第论》的每一小节、每一小节都要经过闻思修,先修“人身难得”,真正认识到“人身难得”,心相续之中都是“人身难得”,“人身难得”已经成了坚定不移的信念,成了潜移默化的东西,成了就是自己的东西了,才能进行下一步修行。每个阶段你都可以给自己打个成绩,“人身难得”在你的心相续里修得怎么样了?打个分。你们以为法师只是讲讲课给大家灌输灌输知识,你们就能得到佛法了吗?!

我们现在是什么都不想经过,一下子就想“空性”。你知道“空性”是通过什么垒起来的吗?我们连砖头都没见过,就一天到晚想那个高楼大厦!砖头在哪里?砖头都包到墙里头去了!就象问大米从哪里来?有的人说,大米就是从仓库里拿出来的呗!这就叫“躐等”!

闻佛法,目的在于哪里?心不能安,到处去攀缘,到处去闻法,你就是闻到了一大堆佛法也没有用,没有一样佛法真正装到你心里去了,你只是为了闻佛法而闻佛法,为了攀缘而攀缘,为了赶集而赶集。一窝蜂地跑去听这、听那,手里抓着一大堆的佛法,个个都让你感动,哪一样法你吃下去了?哪一样也没有真正吃下去。这样学习佛法,效果可想而知,明日复明日,一年又一年,去年遇到这个事烦恼,今年遇到这个事还烦恼,明年还是一样。问题还是那个问题,烦恼还是那个烦恼,就像那首歌唱的,“山还是那座山,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上辈子是个啥,这辈子还是个啥,这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只怕上辈子是个月亮,这辈子成了星星,下辈子成了个蜡烛!哪怕我们每次能消化一小点,每天能进步一小点,那n多世以前早已经成佛了!现在搞来搞去还在赶集,还在凑热闹,还是把佛法当成大补丸,当成我有烦恼的时候的一种调和剂,有没有想过要把佛法变成自己的?只是在想我要通过这个佛法满足我什么。所以无论怎么样跟他讲佛法,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去思维。这就是很多人学佛的真实现状。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谁知道生病的快乐
下一篇:关于皈依的开示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五 7 不偷盗的利益之善名流布
 做生命中的莲花
 学佛次第入门 第一章 做正信的佛教徒 第二节 仪式的意义——三皈依..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八 3 无畏施
 对一位离婚女子的开示
 学佛次第入门 第一章 做正信的佛教徒 第七节 报四重恩——建立服务的人..
 山后有山无尽头,视野渐开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八 2 法布施
 《修心八颂》讲文九 自受亏损 上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四 7 不杀生的利益之长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家饱暖千家怨[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众生、菩萨、佛(素全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佛教伦理:一种全球伦理资源的意义(圣凯法师)[栏目:佛教与伦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栏目:菩提道次第专题·根本论述]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决疑品第三之三 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栏目: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意乐人生[栏目:慈法法师]
 永明延寿禅师论念佛与修禅[栏目:吕有祥教授]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四十六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戒傲的臭豆腐[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八讲 上篇[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