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打开心门
 
{返回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58
打开心门
 
  俗话说“活动,要活就要动”,所谓的保养不是休息,而是让身体多运动,但切莫让心灵的杂念蠢动;烦恼多来自“有一缺九”不满足的心,总是求不得苦,若能转换成“有十舍一”的心态,感觉我有余且可以付出一分力量,就会很快乐。
 
  人与人之间,若无法打开心门以真诚的心交流,反而彼此防备,自然压力很大,也容易引起心理问题。
 
  有人像温室里的花朵,需要妥善的照顾才能生存,一旦温室设备停摆,就经不起日晒雨淋,不久花朵就会雕萎。也有人追求物质享受,不断地向上比;或是想得太多、做太少,杂念太多、烦恼不断。由于对外在环境,乃至对自己都不满意……心就在不知不觉中生病了。
 
  放任心念看不开、想不透而烦恼充塞,就如在内心罩上层层迷茫的黑纱,无法显现智慧之光;也像是将眼睛蒙上黑布,光线透不进来,看不清外面的境界。
 
  一念无明,将遮蔽清净光明的智慧。心理偏差、人生方向错误,也会酿成心灵的灾难,造成社会危机。
 
  譬如欣赏3D立体电影,当灯光暗下,观众戴上特制的眼镜后,就能看到银幕上景物远近有致,风光优美,还有飞快的火车、盘旋的飞机朝自己冲撞过来,如真似幻。
 
  但拿掉眼镜,就会发现只是放映在一般银幕上的普通影片,关键就在那副特制的眼镜,让平面变立体,动作也有了速度感,“感觉”自己将被冲撞,眼见仿佛全是“真的”,其实这都是幻影。
 
  由此可知,当心眼戴上无明的墨镜,很容易被境界所迷失,怀疑人家对我有害,产生防护心态,而招惹很多烦恼,甚至导致灾难。
 
  我们必须懂得保护自己,照顾好自心,只要拿下遮蔽心智的眼镜,就能让智慧的眼目澄澈、看清境界,了解“烦恼”只不过是幻影,应该时时用爱来看待一切众生。
 
  记得多年前,有位百岁人瑞来精舍,和我闲谈间,老人家说,回忆年轻时生活虽然困苦,但把“吃苦”当“吃补”,每天都可以欢喜度日;现在仍是日日早起礼佛,世间没有什么事情好计较,不要求太多,平安就好。
 
  老人家的身心保养得如此良好,正是养生之道——身体健康,来自时时欢喜知足。
 
  俗话说“活动,要活就要动”,所谓的保养不是休息,而是让身体多运动,但切莫让心灵的杂念蠢动;烦恼多来自“有一缺九”不满足的心,总是求不得苦,若能转换成“有十舍一”的心态,感觉我有余且可以付出一分力量,就会很快乐。
 
  佛陀说:“一切唯心。”只要无欲无求少烦恼,就容易打开心门、拥有智慧的眼目。

{返回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慈心起欢喜
下一篇:“我”最大
 简单最好
 积压的瞋恨好可怕!
 清心寡欲存正念
 忘了加盐的菜
 三好合一调伏法
 真正的富有
 我本如此
 让大地自由呼吸
 抢救灵魂
 凡事用心,处处皆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觉者的生涯 第一章 为了众生的幸福与快乐,难道我不应该去探索真理吗?[栏目:觉者的生涯]
 布吒婆楼经第二十八[栏目:阿含典籍·长阿含经]
 密教双修必具的条件是什么?[栏目:陈兵教授]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栏目:真圆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0)[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第三届禅七开示 开悟的境界与悟后保任[栏目:净慧法师]
 华雨集第二册 中编「大乘佛法」第三章 大乘「念佛」法门[栏目:印顺法师]
 菩提达摩(Bodhidharma ?~536)[栏目:汉传佛教人物]
 猕猴王与采花人[栏目:佛本生故事]
 佛学会应注重于学[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