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想收获要先播种
 
{返回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19
想收获要先播种
 
  人生有时忙忙碌碌,只在一念之差、一心之妄,忘了过去是否勤播善种,一味地强求获得利益,这是了不可得的。我们要去除妄想、杂念,守持正念,时时恪守本分,为人群付出奉献,在人生的康庄大道上平稳地向前迈进。
 
  古云:“山中忘岁月。”我却是“闹中岁月忙”。古时修行人在深山中自修,不知岁月流逝,我是在红尘中忙碌,不觉时间已过。中国人造字,字义贴切,“忙”字,“心”字旁加个“亡”,可以解释为:心忘了一切,那就是“忙”。
 
  修行虽然要断除杂念,才能到达清净的心境;但是不能忘了自我本分,否则岂非埋没良知,忘了自心。
 
  我常说,心念停滞过去,叫做“杂念心”;时时空想未来,则是“妄想心”;我们应该放下过去与未来的烦恼,认清此刻的本分,把握当下。
 
  倘若能够认清眼前正在走的道路,方向正确,脚步不偏不倚,这样的人生,即使忙碌也能忙得去除杂念、不生妄想,反而能坚定勇往直前的道心。
 
  无论修行或是面对学业、事业,都必须认清目标,不可乱了人性、志向;否则方向错误,如何达成目标?
 
  《法句经》中有一则小故事:古时印度有个偏远的小国,有一回,国王的母亲病得很重,国王聘请许多名医为母亲诊治,却不见起色。
 
  群医束手无策,有人就建议国王:“医药既然无效,那是不是为王母卜个卦?”国王立即派人去请外道为王母观星卜卦。
 
  这位外道教徒断言必须大肆杀生祭祀,才能求得王母身体健康;国王一听,未及深思,立即下令全国准备举行祭祀法会。
 
  佛陀得知消息后,便千里迢迢赶来。国王看到佛陀的威仪风度,无形中生起欢喜、恭敬之心,不由自主就向佛陀跪拜、问讯,并问:“大德从何处来?”佛陀便自我介绍,国王听了,内心更加尊重。
 
  国王说:“很久以来,我就听说佛陀游化人间,只是苦无机会拜见佛陀。今日巧合,我国要举行大祭祀法会,请佛陀慈悲指导。”
 
  佛陀问:“为了什么事要杀生祭祀?”国王就将母亲的病情述说一次。
 
  佛陀说:“想要土地有收获就得先播下种子;人想要富有就要大布施;若要求得智慧就必须多学多问;想求取健康就要培养慈悲心。”
 
  国王听闻此言,顿如甘露灌顶。他又追问佛陀:“我杀生祭祀,能否求得母亲的健康?”
 
  佛陀说:“人人爱惜生命,众生也是一样,哪有杀害他人来增长自己生命之理?”
 
  国王听了深觉有理,立即取消杀生祭祀的命令,那些准备祭祀的生灵,在生死关头及时得到解脱。
 
  国王随后皈依佛、法、僧,也将这番道理禀明母亲,王母听了满心欢喜,身上的病痛顿时轻安许多。
 
  人生有时忙忙碌碌,只在一念之差、一心之妄,忘了过去是否勤播善种,一味地强求获得利益,这是了不可得的。我们要去除妄想、杂念,守持正念,时时恪守本分,为人群付出奉献,在人生的康庄大道上平稳地向前迈进。

{返回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创造生命的活水
下一篇:乐善好施的真义
 习贤良断恶行
 爱惜物命是慈悲是大爱
 羊群与虎子
 阿枝伯的善因缘
 让家庭充满温暖
 有智慧的信任
 以禅思开启大爱
 丰富人生
 欢喜自在一念心
 悲智双运的教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现在很多人认为打坐就是把心安住在一个无念的状态,请问仁波切对这方面有什么开示吗?[栏目:圣道光辉·答疑解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