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不瞋得清凉
 
{返回 圣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23
不瞋得清凉

圣开导师
 
瞋恚如猛火,能使众生生起大烦热恼的苦,烧毁功德之林。惟学佛行菩萨之道,才能断此瞋恚,转为清凉。所以普贤菩萨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曾说:「我不见一法为大过失,如诸菩萨于他菩萨起瞋心者。」不但如此,凡学菩萨道的人,对一切众生,没有瞋恚之心。因为菩萨的心量是广大无边的,慈悲和祥的。菩萨看人,皆是菩萨。早发心的,是已成就的菩萨;已发心的,是将成就的菩萨;未发心的,也是未来的菩萨。菩萨既是有情的觉者,而觉有情的行人,绝对没有瞋恚的事发生,所以佛陀于《十善业道经》中说,若离瞋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喜和悦是心情上的清凉和愉快之表现。
 
八种喜悦心法是:
 
一、无损恼心:人与人之间,或国与国之间,敌人与敌人之间,一旦成了敌对的状态,即因之起了瞋恚仇恨之心,故时时刻刻,处心积虑,都在想方设法来破坏对方,恼害
 
对方,使对方受到莫大的损失,发生灾难和痛苦而后快;但如果发心做了菩萨,与人无仇无怨,化干戈为玉帛,视人如己,冤亲平等,那里还有损恼心呢!
 
二、无瞋恚心:修习菩萨的人,若已经离了瞋恚之心,早已充满了慈悲、平等、和平、安乐、清凉、自在、及怜愍利济众生之心,那里还有瞋恚心呢!
 
三、无诤讼心:在理论上的争辩叫诤,因事情或财产上的争执不清则发生诉讼;但修学菩萨,远离瞋恚的人,早已无我执,去法执,舍己为人,布施利众还怕做不到,那里还有诤讼之心呢!
 
四、柔和质直心:修学菩萨道的人,在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温柔、吉祥、和乐的,待人接物都是敦厚、质朴、谦恭、正直、善良、真诚、实在的,绝对没有勾心斗角、谄曲贪瞋不直的心。
 
五、得圣者慈心:所谓圣者,乃佛教大小乘见道以上,断惑证得真理的人,故佛菩萨才能够尊为圣人;佛菩萨的心量如虚空,对一切众生是仁慈大悲的。除瞋恚的人,学菩萨,成菩萨,故得圣者慈心。
 
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离瞋恚,学菩萨之行,常行布施,利益众生,安慰众生,使众生能得安稳,离苦得乐。
 
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远离瞋恚,断除烦恼,心无颠倒恐怖,除恶生善,自然能使身体健美,面相端秀庄严,众生见了,无不尊仰恭敬。
 
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因离瞋恚,得慈和忍辱,所得清净无垢,在此世间报尽,身坏命终,即可转生于清净的梵天世界。
 
人们假如修此离瞋,得诸妙乐,而再发愿回向菩提,将来成佛之时,得佛无碍智心,众生看见,皆大欢喜。
 

{返回 圣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乘修士十八愿文
下一篇:人乘佛教推行宗旨
 圣开法师 法语
 什么叫三轮体空
 弘扬人乘佛教的原因
 人有四十二种灾患
 什么叫无明
 五盖覆真心
 山鸡也学菩萨道
 二十亿耳
 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
 小人之恩不可不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门开悟诗200首 第二十二章 丹霞烧木佛[栏目:禅门开悟诗200首]
 佛子当自强——二〇〇七二时头陀学习体会(释亲行 比丘)[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般若经讲记’导读[栏目:黄国达居士]
 觉悟业果人生[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Insight by the Nature Method[栏目:Handbook for Mankind]
 修习前行堪为法器[栏目:传喜法师]
 以现代知识解读佛经中的各种世界[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上师不是弟子的“打工仔”[栏目:雪漠]
 「贪」源自内心不足[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如何接引眷属学佛[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