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249

《广论奢摩他01》

讲授: 雪歌仁波切  2007-03-02

首先要产生菩提心的动机,思惟菩提心的内容,之后才听闻教法。关于调整动机的部份早上我们已经调整过了,这个部份就不必再说明了。现在要学习的内容,是后面两项各别的内涵,总体而言是菩萨行持的六度,最重要关键是后面二项,掌握关键要点是学习后面两项波罗密。这是现在所要谈到的内容。

对我们而言,应产生菩提心而学习六度,其中后面两项是最重要的关键重点,因此要掌握后面两项学习。当我们学习道次第广论的闻思修时,主要是提及菩萨行持的主要内容,因此产生菩提心来学习是比较好的。

现在所要学习的是奢摩他与毗钵舍那。奢摩他是安止;毗钵舍那是胜观,对正式的安止与胜观来学习。学习这个应当先产生造作菩提心,之后才学习正式的安止与胜观是比较好的。如果说随顺的止和观,我们在前面早就学过了,因为从依止善知识中的每个段落的产生,内心都需要有止和观,这些证悟的功德才能产生。但这些都是从依止善知识开始的止与观,都只是随顺的止和观。

现在我们在这段落所学习的止与观,其关键重点是产生正式的止与观,在这种正式的实修方式之前,若未产生造作的菩提心,是无法做如此的观修。因此之故,至尊仁波切讲述止与观的时候,是在菩提心产生之后,至少也要产生造作菩提心才进行开示的。就算没有产生菩提心,而来修持止和观,有没有这情形?有,外道也有。不要说是菩提心,就是没有皈依,也可以修止和观,外道也有,外道的内心也同样有产生止与观。但我们如果像外道这种学习方式,连造作菩提心也没有产生,就修止和观,因而引发神通,导致造作许多利已害他的恶业,是会有这种危险产生的,因只以自己的利益为目标。

若以造作菩提心为基础,那么学习胜观之后,利己害他的业就不会造作,就不致发生这种危险,因为前面已有造作菩提心做为基础之故,这就是为什么在开示菩提心后,才要讲述止与观的实修。如果内心产生了造作菩提心之后,再学习止观,因此对止观有所了悟,内心将以这个做为后面主要学习的内容。

正式的止观,在内心若没有产生,岂就不必学习密咒乘门?岂不慢慢等待了吗?那倒也不是。即使尚未产生正式止观,随顺的部份也要学习也要产生,虽没产生正式的安止,但类似的或普普通通的安止,前面也曾学习过,内心总该生起,总要有的。虽然没有正式的胜观,但类似的、一般的、普通的胜观在内心也要学习也要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是正式的,普通的止观,也可学密咒乘门。

如何可以知道呢?在咒乘的地道里面曾经提到过,就密咒乘门的方式止与观要在内心产生而言,这方面的实修比显教乘门还更容易,威力还更强,也就是更加容易产生,有这种特色存在,因此,我们并不需要花长久时间等待的。

在显教乘门中,生起了造作菩提心后,接下来就算是道次第广论里提到正式的止和观的证悟若还没产生,也不必一直在那边等待,甚至暂时等待也不需要的,因内心总有一些普通能力、普通等持产生,就算是没有产生胜观,内心对空性也有一些了解,这是了空慧。在这样一种了空慧之下,也可以趋入密咒乘门。在密咒乘门的道路上,想得到止和观,还更加容易,像这样有更好的方法可用,我们当然用它了。

前面谈的是造作菩提心,大家要了解一下,所谓造作菩提心,就是菩提心的性相还没有齐备,要是性相都齐备了,就是不造作的菩提心,这时菩提心的性相就是完全齐备了。当不造作的菩提心产生前,我们是不是要等很久,才可以进入密咒乘门的道路?也不是这样,产生造作菩提心的同时,即可进入密咒乘门的道路,之后,即可逐渐产生不造作菩提心。

造作菩提心产生后就可学习止与观了。而不造作的菩提心就不是这样了,因为前面必需先有止和观,才能产生不造作的菩提心。而造作菩提心就不需要止和观。当不造作菩提心产生时,是很自自然然流露出来的,并不需要花多大力气,内心只要稍为思惟,就很自然流露,这就是不造作菩提心。

像这样子,透由前面的仔细分析,可知内心必须要有非常坚固的安定能力,否则内心常常受到烦恼而散乱,那么坚固的安定力就无法存在了。所以前面所说的粗分烦恼要先灭掉。之后,内心方面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这就是安止,这应当要先有的,而且菩提心的内容也以「思择修」为主。此「思择修」就是要在没有散乱,稳定坚固可以安住的情形下,还能进行思惟。

思惟利益众生的事,为什么有必要做?这是胜慧;思惟爱我执有什么毛病?这是胜慧;思惟自己能够成佛的原因何在?这也是胜慧。有各种各类无量无边的胜慧,可以无碍趋入无量无边的胜慧,在这种内心坚固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思惟,这些都是胜慧。这个胜慧一定要有胜观做为基础,以上是胜观的部份。

产生不造作菩提心的前面就要先思惟:爱我执有何过失?利他有何好处?为何我要成佛?这些原因在那里呢?要有无量无边的逻辑推理,好好作个分析,即使是在一剎那一剎那中,都可以进行此无量无边的逻辑推理思惟,所以这个胜慧是非常广大的,这就是胜观的本质。

产生(不造作)菩提心之前,一定要先产生胜观这一部份,且要有无量无边的逻辑推理思惟。这个思惟要是做不到,是不可能产生(不造作)菩提心的。在产生这种思惟之前,因粗分烦恼所导致的散乱不应该存在,内心要在稳定安住的情形下才能够进行这种思惟。假如内心不能稳定安住,而是处在散乱之情形下,怎可能进行这种思惟呢?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假造作菩提心产生之前,要先有胜观;胜观之前要有安止,这些都要依次得到的。

我们可能要先了解安止的性相,假使不了解安止的性相,即使做许多解释,总感到很别扭,而且不太容易懂。(广论)后面有一个安止的性相,这部份需先了解,(以及)胜观的性相(均)先了解后,才能进行广论的大纲所谈到的修安止和修胜观有什么好处。如果连止和观到底是什么都不了解,说要了解修止或修观有什么好处,那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先了解修止和修观的性相、定义是什么?再去讲解修持它们的好处在那里。

讲解内文前,我们先把大纲内容做一简略解释。如何成就安止?首先,先谈到一般的等持。一般的等持的实修关键重点共有九项,平常称「九住心」(住心九法,安住内心的九种方法)。九住心是成就安止的一种方法或者说是道路,也就是有九条道路,按照这九条道路一段一段的走上去就会成就安止了。

当我们按照次第学习时,前面要先得到一个没有污垢的等持,之后,这个无垢等持的威力将会慢慢增强,威力加强过程中,会经过九个段落,这就是九住心,九个段落都结束了之后,才能得到安止。如何得到安止呢?当第九住心完成后,会得到心轻安,此时的心是专一安住在对境上,这是九住心结束后的事了。

心轻安会引发身轻安,再由身轻安引发身轻安的乐;身轻安的乐再引发心轻安的乐,这时候身和心都处在身、心轻安乐之中了。在身、心轻安乐之下,若还有等持存在的话,那么这个等持就称为安止。我们看大纲就可了解了。

《广论》346页:「第六 各别学法分三:.学奢摩他法二.学毗钵舍那法三.学双运法。初又分三:一.修止资粮二.依止资粮修奢摩他三.修已成就奢摩他量」

这里有三项说明:Œ修止的资粮是什么?依止安止资粮后,如何修安止?Ž修安止后,成就安止的标准在那里?三个大纲中第二项的「依止安止资粮后,如何修安止」分二项:加行和正行。正行也分二项:Œ身的威仪是什么?正式解释它修习的次第是什么?在这个正释修习次第里谈到,引生无过三摩地。

《广论》349页:「此又分二:一、引生无过三摩地法. 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 初又分三. 一、系心所缘先如何修 二、住所缘时应如何修 三、住所缘后应如何修」三摩地就是等持。怎样才能产生没有过失的等持?依于无过失等持产生九住心之次第?这部份就须要先了解,从大纲来看是这个意思。

若要修安止,我们前面已谈过了。要先经过九住心这些段落。九住心之后,即会产生安止,因此必得先了解九住心,而九住心之前,要先得到无过三摩地(无过的等持)。先将无过等持作解释说明,然后由无过等持引发九住心,再将九住心的内容作解释,经由九住心内容之后才能得到安止。九住心之后如何得到安止呢?就是我们刚刚讨论的,到了第九住心时,已是心一境性的情况。(九住心:第八住心-专注一境,第九住心-平等住)

心能够专一安住在对境,才能引发轻安,心轻安引发身轻安,再引发身轻安乐,进而再引发心轻安乐,如此循序渐进,在身、心皆轻安乐之下,所摄受的等持就是安止,修安止的方式就像爬楼梯一般,是一段一段上去的。

前面谈到,在身心轻安乐摄持的情况之下所存在的等持就是安止,就是得到安止了,但此时所得到的安止并不是欲界众生的心。安止的这一个等持本身不是欲界的心。安止前所得到的九住心都属于欲界心。

譬如第九住心称为欲界专一心。因为属于欲界,所以称为欲界专一心。不过在更后面得到安止的时候,就属于上界的心了,不再是欲界之心,因为它是上界地所摄,是上界地所摄的心。一般说法是初静虑“近得”得到的时候(近分),就是得到了安止。所以安止属于静虑的禅定,是上二界的心,不是欲界心,因为脱离欲界的烦恼、束缚的心,所以不是欲界的心。

等持能够安住坚固,才有办法进行分析,所以等持必须坚固。坚固的意思是不动乱。不动乱,是在自由自主有把握的情况下,能够于对境进行分析,这个不能称为动乱。譬如说,从不由自主的涣散到对境去而胡思乱想,这才是散乱、动乱,但在自由自主的情况下,趋入于对境进行分析,就不能称为动乱。这时候的等持已经坚固了。能够安住在等持坚固情况下,可以对对境慢慢的、逐渐的分析,这就是胜观的练习啊!

要产生胜观证悟方面的练习时,内心进行分析时当然非常劳累的,其实在前面安住于等持的时候就已经很累了,比起安住等持来,于对境进行分析还要更劳累呢。前面的等持坚固,情形只是安住,现在要在坚固安住的条件下,还要再进行对于对境的分析,对于这个分析思惟还不能够散乱、动乱,且要能够自由自主,就是非常劳累了。比起来,心能够不散乱于它境,就是心不散乱到别的对境,而安住在一个对境之上,并且还要进行对它的分析,就表示内心必须完全专注、集中在这里,完全的专注在这里,是非常困难的啊 !

这样不断学习和分析。一般来讲,最初在安住时都很辛苦,更不要说分析了。等到对于安住不再感辛苦,但分析还是很辛苦,这样子,慢慢达到安住也不辛苦,分析也不辛苦的时候,在这样安住的情况之下进行分析。当分析时,不再感到辛苦,此时,才能够产生心轻安,身轻安,身轻安乐,再引发心轻安乐,这个时候所产生的胜慧,就是得到了胜观。以上,我们对于「安止」跟「胜观」的内容,大纲做一个简略讲解。

《广论》336页:『敬礼胜尊具大悲者足。第二别学后二波罗蜜多,谓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如其次第即是静虑及慧波罗蜜多之所摄故』这是菩萨的行持,在菩提心产生之后才学习的。菩萨行持在六度波罗蜜多,前面讲解了。六度波罗蜜,其实已经完完整整全部讲解完毕了。可是把后面两项还要各别来做一个说明,因为后面两个波罗蜜是实修最重要的关键重点之故,所以后面各别再把这两项做一个讨论,因此需要讲解一下。

“止”跟“观”的观修的方式是怎么来进行的?止、观,仍然属于六度波罗蜜里面,因为安止列入静虑波罗蜜多中,胜观列入胜慧波罗蜜多中,其实还是包括在里面的,后面谈到「如其次第」按照“止”跟“观”的顺序来讲的话,如其次第,即是「静虑波罗蜜」以及「胜观波罗蜜」所摄。

“所摄”是指归纳在里面,意思是指静虑波罗蜜,包括安止波罗蜜。静虑波罗蜜是六度里面的一项,凡是静虑不一定是安止,因为静虑波罗蜜的范围非常广大,所以静虑波罗蜜可以包括安止;胜慧波罗蜜可以包括胜观,但胜慧波罗蜜是否都是胜观,就不一定了,因为胜慧波罗蜜的范围非常广大,胜观是里面的一个范围,所以将它归纳在里面。

这里分成六项:1.修习止观之胜利-修止、修观有什么功德利益(有什么好处呢?) 2.显示此二摄一切定,一切定是指等持,一切等持都包括在止和观之中。 3.止、观的自性-定义怎么讲 ? 4.应当要止跟观双运来做学习。 5.止跟观的次第是什么样子 ?  6.各别实修的方式是什么 ? 这里面的第一个要讲的止、观实修的好处是什么 ? 这段要好好的了解一下。如果不知道它的利益好处,不会产生欣喜、渇求之心,如果没有欣喜渴求之心,不会去学习、不必去学习,因没有欣喜和渇求。

首先了解它的功德利益,有这么一个好处,当然要努力去学习。 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止、观有什么利益,所以仅仅只是学习前面的下士、中士,对于后面止、观都没有学习呢 ! 因为不知道它的功德、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们先了解一下,它有什么利益好处,之后才会产生欣喜想要去学它。

首先引经据典说明。引《解深密经》和《修信大乘经》,里面都有谈到,「三乘功德证悟、世间、出世间功德,这一切都是止观所包括(止观所摄)」,佛经里做此开示。引经据典所谈述的内容是指:因为修止观之故,对我们有所帮助,还有许多功德,都可以得到,这是经文所谈到的。

经文里说修止观有功德利益,除了可以产生内心专ㄧ安住的能力,还有别择慧也能产生,对于所缘的对境内心能够专ㄧ安住在上面,也可个别作思惟的别择慧,这些虽不是正式的安止,也不是正式的胜观,不过算是它的一部份。

因为心能够专ㄧ安住在对境上,这当然是属于安止的一部份,还有能够用别择慧来思择分析对境,这是属于胜观的一部份。因此之故,可以把它说为止观之果,观修止观的一个果或一个成效,这是普通的别择慧,或是心能够专一安住对境的普通能力,这些功德都还不是正式的止和观。如果有这种功德,那么修正式的止和观,得到的功德利益当然更加广大。

或者有人这样想,大、小乘门、世间、出世间的功德,都是止观之果,在佛经里面所讲的都还不是正式止观的成效和果!这只是讲到对于对境心能够专一安住的等持,还有别择慧的果。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功德,无论如何都是止观的果,这里面没有谈到正式的功德利益。这是讲一般的止,心能够专一安住在对境的等持,还有观一般的别择慧都具有这种功德利益,世间和出世间的功德都由此产生的话,正式的止和观的功德利益就更加广大,就不用再说了。

课本里提到《广论》336页:「大小二乘、世出世间的一切功德,都是止观之果。」解深密经云:「慈氏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

这句话有两种解释:「小乘的功德、大乘的功德、世间的功德、出世间的功德都是止观之果」;或是,「大乘世间资粮道、加行道的功德;大乘出世间见道、无学道的功德;小乘的世间资粮道、加行道的功德;小乘出世间的见道、无学道的功德」,这一切的道路、一切的段落里,内心所产生证悟的功德,都是止观之果。

或许还有一个疑问,如果这样的话,为何谈到「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世间出世间的功德,他都齐备都是止观之果呢?」一般来讲,谈到菩萨或如来,世间和出世间的功德,譬如外道内心也有安止这个功德,如来会不会齐备?如来会齐备。外道也有许多神通,这个神通威力,如来也会齐备,所以这里谈到菩萨还有声闻许多的功德,这些都是止观之果。

首先谈到,若诸声闻,指小乘的功德;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指大乘的功德。以声闻、菩萨、如来这三者的世间、出世间功德来说,如来有何世间的功德?外道的安止、神通,如来当然都有,这些都是世间功德。声闻、菩萨、如来这三者的世间、出世间功德,无论如何都是止观的成效。

《解深密经》云:「慈氏,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这句经文和至尊仁波切前面的句子是完全的配合在一起。至尊仁波切前面说大小二乘、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这两个是配合在一起的。

这个经文之后有一个疑问,这里谈到大小乘之门证悟功德如何都是止观之果。不过一般谈到止观,就是很高的证悟,这是实修很高的时候才有,不是马上就可以得到,当然不可能,所以前面所得到的就不是大小乘的功德了吗?大小乘门都是止观的果,那么在止观的前面所产生的功德,就不是大小乘的功德吗?于是产生了这么一个问题:「若谓止观,岂非已得修所成者身中功德,今说彼一切功德皆止观之果,云何应理」。修所成指上界心,止观指修所成,是很高的证悟。

一般来讲,欲界心经过不断的观修,心已经非常的坚固,已得到正式安止,就是上界心,不是欲界心了。得到正式的安止,称为修所成,表示这个证悟已经很高了,前面应该还有很多的功德才对,可是这里讲大小乘的功德都是止观之果,就是止观之后才产生这些功德,而止观又是这么高的证悟,那么止观之前的那些功德算什么呢?不算大小乘门的功德吗?仔细分析,不应该说都是大小乘功德,因此产生了这么一个诤论。

在止和观之前应当也有证悟产生。例如我们学习广论时,前面当然还没有学止观,可是已经学了依止善知识到六度四摄之间的教法,这些都有许多大小乘的功德。还没学到止观,就说这些功德是止观之果,不是很奇怪?因此,对方提出这个问题,止观证悟前面那些功德就不是大小乘的功德吗?因为它是在止观的前面,怎么说一切功德都是止观之果?

至尊仁波切回答:「如下所说真实止观实是已得修所成之功德,则大小乘一切功德,非尽彼二之果。」如下所说真实止观,此止观是正式止观。佛法一般讲真实都是指空性,若按照藏文翻译,应该是合乎性相的止观,就很容易了解了。随顺的、和合乎性相的,如果要产生正式的止观,至尊仁波切说你讲得非常有道理。

如果说合乎性相的止观,就不能说大小乘一切功德都是正式止观的果,就不能够这样讲;若把大小乘一切功德都是止观之果,此止观若解释为合乎性相的止观,这句话就有问题,不能这样讲。不过这里所说的不是正式的止和观。

以下谈到「然以善缘心一境性,诸三摩地,悉皆摄为奢摩他品,及凡拣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诸妙善慧,悉皆摄为毗钵舍那品。」这是指即使没有产生合乎性相的止观,但是缘取一个善所缘的对境,心专一安住在上面的等持,把这个列入止。

其次,凡拣择、分析、思惟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诸妙善慧,对于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进行分析观察,抉择的胜慧。胜慧里面还要是善的胜慧,因为五种见地都是属于胜慧,可是五种见地中,边见和邪见排除在外(边见和邪见不会有善的胜慧),另外三个有属于不善的胜慧(坏聚见、见取见、戒近取见善的、不善的都有),这里是要把不善的胜慧排除,只剩善的胜慧,并且抉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这些法的内容意义是什么做一个分析思惟,这种善的胜慧,把它摄在胜观里面,这些不是正式的止和观,是随顺的止观。

「故密意说三乘所有一切功德,皆止观之果,(无相违过)。」密意,是考虑的意思,考虑到这一点。针对一个善所缘境,心能够安住的等持,称它为止;考虑到抉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的意义,进行抉择分析的善慧,称为胜观。因考虑到这些,所以,佛经才讲「三乘所有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是考虑到相随顺的止观来做解释的。这并非说正式的止观有其特别的考虑,而是考虑止是指整个对善所缘,心能够专一等持;考虑观是指对如所有性、尽所有性的意义,能够个别分开来做抉择思惟的一种善的胜慧,因此称为止观。

《修信大乘经》也是这样解释:「善男子由此异门,说诸菩萨尽其所有大乘信解、大乘出生,应知皆是无散乱心,正思法义之所出生。」这是指善男子对大乘有信解之心;指依于大乘能产生很多功德。对于这些功德,能完全相信的人,他所相信的对境是大乘的这些功德,而这些大乘的功德从何而来?「应知皆是无散乱心,正思法义之所出生。」无散乱心,就是心于善所缘能够专一的等持;正思法义,指心能够专一安住等持之后,对于对境如所有性、尽所有性的意义能够个别分开来作思惟。

首先,以某一法作为基础(差别基),心能够专一安住在这个法上之后,由这个差别基之法,引申的如所有性、尽所有性个别的意义,也能够单独的个别分析清楚,这就是正思法义,这是胜慧。因此前面所谈到的,「及凡抉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诸妙善慧」

《修信大乘经》也是考虑到止是对善所缘境专一安住的等持,以止作为基础之后所产生的胜观,是指对于对境的意义作一个纯正的分析,由此胜观产生大乘的功德,所以《修信大乘经》也是考虑到这一点作开示。

后面这个段落是至尊仁波切趁这个机会破除对方的主张。「无散乱心,谓奢摩他品心一境性。」无散乱心是安止,心一境性;「正思法义(谓毗钵舍那品,妙观察慧)」指的是胜观、是观察慧。「故大小乘一切功德皆以观慧思择而修,及于所缘心一境性,二所成办。非唯止修或唯观修一分而成」

有一些人主张,止修只有安住修;观修只有思择修,这都是各自偏颇的,只有安住修没有思择修,只有思择修没有安住修,是各自分开的。至尊仁波切主张二者应双运结合在一起。假设止观没有双运,没有结合一起,不可能产生一切功德。至尊仁波切引经文挑出对方的毛病指出错误。

「又《解深密经》云」讨论止观用了二段解释。广论336页「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都是止观所得之果」,337页又说明一次,「众生为相缚,及为粗重缚,要勤修止观,尔乃得解脱。」这两项要配合一起,修止去除相缚;修观去除粗重缚。众生如果修胜观,则粗重束缚就能去除,好好修安止,则行相执着导致的束缚就能去除掉,这是一项配一项。

之后是名词的解释:

言粗重者,谓心相续中所有习气,增长内心颠倒堪能」是说我们心相续中某些习气,能增长内心颠倒的执取,这种习气称之为粗重。我们内心有很多妄念,这些妄念为什么会增广、增长呢?表示内心存在一些习气,因为这些内心习气之故,才会使颠倒的妄念增广、增长,这些内心存在的有能力的习气称之为粗重。

「言相者,谓于外境前后所生颠倒习气」相,指有境本身。有境本身,对于对境会有颠倒的耽着,譬如说谛实不能成立,而我在内心里却把它执为谛实成立,这种想法不仅仅会继续存在,本身还会去滋润以前所存在的习气,这种情况就称之为相。对于外境前后所生颠倒的习气,譬如谛实成立的执着,执着正进行时,不是只有执着谛实成立,而是正在执着时,这个执着本身还会去滋润滋养以前的习气,使以前的习气累积更多,这就称之为「相」。

假使有安止的话,就不会趣入颠倒的对境。《功德之本颂》谈到,于对境的去除散乱心,于正义(纯正的义理)如理而作分析,在止观双运的道路上,祈请加持能够迅速在我内心产生。若能够得到安止的话,则散乱的内心趣入颠倒的对境,就不致于发生了,这部分是把「相」的束缚去除掉,若能得到胜观的话,则粗重的束缚就不会存在。

当我们对于对境颠倒而趣入,谛实不存在,但我却执它存在,这种颠倒趣入的时候,其根本就是无明,无明的对治是「胜观」,有了胜观,就能把烦恼的根本拔掉,当然粗重的束缚就不存在。粗重就是我们前面所谈到的习气,会让我们有境本身颠倒的妄念不断地加强,这种来源的能力习气,就称之为粗重。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论》说:「前者为观所断,后者为止所断」。前者是粗重,为观所断;后者是相,为止所断。此上是引有止观名者所有胜利。前面谈到的是引经据典的。譬如《解深密经》有二个段落,有一个段落说:「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善法都是止观之果」;另一段说:「众生为相缚及为粗重缚,要勤修止观,尔乃得解脱」。这些都是直接指出,止跟观这些名称,然后讲它的功德利益。

 「余未说止观名者,凡说静虑般若胜利,其义同故。」般若就是胜慧。凡是说到静虑或胜慧的好处,其意义是一样的,应知皆是止观的功德利益。前面引经据典的时候,有直接讲到止和观之名词,有时不用止观这个名词,但所解释的内容本身就有止的意义和观的意义。譬如当解释静虑时,会说明静虑有什么功德利益;讨论胜慧时,也会说明胜慧有什么功德利益,有时用静虑胜慧,有时用止观,有时不用这些名称,但他们的意义其实是一样的,这些都可以将它当成是止观的功德利益。

◎问:这个段落应是讲止观之胜利,但好像没有讲到,只讲止的等持,对善的所缘心能专一安住的等持及此等持之功德利益,并没讲到止的功德利益。其次也没讲到观的功德利益,讲的是别择慧,对如所有性、尽所有性之各别意义作分析,未对如此之胜观或别择慧之功德利益作解释,这并不是讲止观的功德利益,只是讲一般的等持,对善的所缘心能专一安住的等持,也不是讲胜观,只讲一般善的别择慧和它的功德好处,也没有讲止观之果及其功德利益,但此段之大纲,讲的是修习止观之胜利,为什么没说明呢?

◎答:现在虽没有讲正式的止跟观的功德利益,但我们了解了一般的等持--「对善的所缘,心能专一安住的等持。」这一般的等持,就已经有这些功德利益了。即使暂不讲正式的胜观,只讲一般的别择慧,对如所有性、尽所有性之各别意义能区分清楚的别择慧,其功德利益就有这些。一般的等持、别择慧就有如此的功德利益,那么正式的止观之果及其功德利益,还要更加广大,推理便知,这样也可以说明止观的功德利益。

第二、显示此二摄一切定。这里的定是等持。这二个(止观)是摄一切的等持。我们前面谈到的功德利益,大小乘门的功德,还有它的大小功德,这些指的是世间跟出世间的功德,既然是世间跟出世间的功德,那就有高低之别了,所以大的功德或小的功德,这一切都是止观之果,除此之外,这是指普通的功德哦。另外,不是还有一些特别的等持吗?特别的禅定等持吗?比较殊胜的、特别的禅定等持,难道它们也是止观之果吗?是啊,所以,这里谈到此二摄一切的等持,不要说一般的功德是由前面所谈的止跟观的果,还有无量无边非常稀有奇特的等持,仍然是由这二止观所产生,也是以这个止观作为基础。

《广论》337页「第二、显示此二摄一切定。譬如一树,虽有无边枝叶花果,然总摄彼一切扼要厥唯根本。如是经说大小乘无边三摩地,然总摄一切之宗要厥为止观。」                                                                     

宗要,是指关键跟重点。此二摄一切的等持,底下又引《解深密经》做解释。为什么这里和前面都引用《解深密经》?因为广大行持的传承,来自于圣者无着的传承。而圣者无着主要的根据是《解深密经》,于是这里所提到内容,都是用《解深密经》来做解释,到后面讲胜观时,会引甚深见的传承,一直到安止为止。因为前面是圣者无着的传承、广大行的传承之故,当然都是根据或顺着无着的根据,而引用《解深密经》。《解深密经》的经文内容又怎样作解释呢?内容跟前面很类似的。

《解深密经》云:「如我所说,无量声闻菩萨如来,有无量种胜三摩地,当知一切皆此所摄。」一切都是止跟观所摄。前面已经谈到声闻、菩萨、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皆是止跟观二者之果,这个意思是很类似的。前面谈到有法声闻、菩萨、如来等等,这里也同样谈的,无量声闻、菩萨、如来也还是一样,因此,止观可以摄一切等持,意思就是止和观的实修,还包括无量无边的其他者。

如果现在不把基础止观做一个实修,反而去实修其他者,不管你怎么努力,都很难达成的。其他的实修太广大无边,太多太多了,就好像要掌握盘踞错综的树根一样,(前面用树根来做比喻),基于这个原因,莲花戒所写的《修次下篇》也谈到了,「故欲求定者,不能寻求无边差别,应求一切等持总聚止观二品,一切时中恒应修学故欲求定者,欲学习等持的实修者,不能寻求无边差别。等持里面的类型,内容是无量无边的,应该求取一切等持之总收摄,求总归纳即止观二品,必须,一切时中恒应修学。

如《修次下篇》云:「世尊虽说诸菩萨众无量无数等持差别,然止观二品,能遍一切胜三摩地,当说止观双运转道」。等持就是由观修止观之后,内心所产生的证悟。这个等持的种类太多了。若有一人要学习等持,是不是要追求这些无量无边的等持呢?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能力不够,也要花很多时间,因此应当学习它的总归纳或总摄(像树根一样),即是止和观二者,且应当恒常学习这二个项目。另外掌握根本去学习的话,其它的殊胜等持也很容易的产生呢!所以《修次中篇》亦云:「由此二品能摄一切三摩地故,诸瑜伽师一切时中应修止观」。

「第三,止观自性分二。」 从止和观的本质上来讨论的话,它的性质是什么?是「初奢摩他自性」。(《广论》338页L.1-L.3)如「《解深密经》云:即于如是善思惟法,独处空间内正安住,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 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

不仅有前面谈过止跟观的功德利益,还有许多奇特殊胜的等持,也是靠止观而来的,这二项讲的都是止跟观的功德利益。具有这么好功德利益的止和观,那么它的性质、它的本质和它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这里又做了一个解释。

文字上讲的虽是身轻安跟心轻安,实际上指的是乐,是身轻安的乐以及心轻安的乐。心轻安在前面已解释过了。轻安与乐两者要分开。透由身轻安的乐产生了心轻安的乐,在心轻安的快乐所摄持之下的等持,才能称之为安止,我们是由它的内容了解并简略说明。实际上讲的是,身轻安乐后,将引发心轻安乐。

如果讲轻安的话,心轻安要在前面,之后才能引发身轻安;但是如果讲乐的话,是身轻安乐在前面,才引发心轻安乐。《解深密经》所谈到的「即于如是善思惟法,独处空间内正安住」和「善思惟法」的意思是这样子讲的。

安止所缘的对境,应当不是根门识(前五识)的对境,而是意识的对境。譬如说,修安止,观想一尊佛像,眼睛看着这尊佛像,不过眼睛(眼识)所看到的佛像,并不是修安止的对境。修安止的对境,是眼睛看到这尊佛像后,内心的意识里所出现的一尊佛像,要一心专注在这尊佛像上面,这个内心意识所出现的对境,才是修安止的对境。

安止是用我们用意识来观修,并不是用眼识做观修。所以,眼识所看到的对境,不是修安止的对境;意识所缘的对境,才是安止所缘的对境。这一点要说明,所以才说「如是善思惟法」,法是对象,妥善的去思惟那个对象,讲的是意识的对境。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讲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0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 一、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之差异[栏目:张曼涛教授]
 现代化的迷失[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南传法句经 第十四:佛陀品[栏目:南传法句经[文言版]]
 与一切善神护法相应的善巧方便[栏目:达真堪布]
 浅谈中国佛教医学[栏目:佛教与医学]
 当证入第四禅呼吸停止之后,是否智慧之光也会跟着消失?[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福德日记6月25日─不错失任何修善的机会[栏目:福德日记]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五上 一 佛学与学佛[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佛教里的和谐[栏目:楼宇烈教授]
 无死的金刚心 第26章 耶舍尊者[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