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86

《广论奢摩他 02》

讲授: 雪歌仁波切 2007-03-09

【前行】

思惟利益遍满虚空的如母有情众生,因此应当得到所得的果位之中,究竟圆满的佛果珍贵宝,就佛果珍贵宝而言,如果要得到的话,应当按照次第,进行闻思修,之后按照道次第逐渐进步、进步。

首先一开始就学习止修,是不可能的,若想要立刻进行观修,当然也不可能。在观修的前面要先做思惟,最初立刻进行思惟也不对,前面应当要做听闻。所以首先对于佛陀成就佛果这个最主要道路-止观的道路当然要进行闻思修。就闻思修而言,先听闻,其次思惟,再做观修之后,止观的证悟能在内心产生,产生之后逐渐趋入道之中,进步而获得佛果。希望以如此产生动机,来听闻教法。

【正行】

就我们学习的止观而言,首先要了解他的重要性何在?因为它有广大利益,而且也非常必要的,所以首先要说明观修止观有什么样的好处?这些都要先说明的。要观修止观,止、能摄一切等持,这些要先说明。

大纲主要有六项,前面解释过的二项就是,修行止跟观的胜利功德好处是什么?这里所谈到的止观,它能摄一切的等持,这个定就是等持。中国人讲定是一个浮泛的泛称辞,如果仔细讲定,里面有很多名词。这里的定是指等持。有时,止也翻译成定。将等持也翻译成定的情形很多,这个定就是等持的意思。

显示此二摄一切定」止观具足如此广大利益,又有必要进行实修,它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给它做一个界定?上次谈到安止的本质是什么,就是第338页到第三行为止,安止的本质是什么呢?根据《解深密经》已经解释完毕了。

引用《解深密经》是因为圣无著菩萨的思想主要根据《解深密经》而来,这是祂思想的发源之处。圣无著菩萨是广大行传承的祖师爷,广大行从祂这里而来的。当然广大行的主要教法是由慈氏所流传,但是将补处慈氏弥勒菩萨(补处慈氏怙主)化成人的形相,宏扬教法就是圣无著菩萨。而甚深见的传承,本尊是圣文殊菩萨,化成人的形相,广大宏扬这个教法的是怙主龙树菩萨。

教法中,把教法归纳成广大行传承,以人的形相来宏杨的是圣无著菩萨;把教法归纳成甚深见的传承及实修方式,而以人的形相来发扬光大的就是怙主龙树菩萨。我们讲到止观「止」的这个段落,是属于广大行的内容。它的来源祖师是圣无著菩萨,主要根据是《解深密经》。这里也引用这部经典,后面还要再三引用《声闻地》,这是到安止这个段落。

现在所要进行的段落除了引用圣无著菩萨的教法,他所根据的典籍之外,后面还要引用莲花戒的《修次第初篇、中篇跟后篇》,为什么再三引用呢?这是印度教法最初传到西藏时,有一些不很纯正的思想,像大乘和尚摩诃衍、「支那堪布」的教法就不纯正,把它纯正、净化的,就是靠莲花戒祖师爷所写的《修次第初篇、中篇、后篇》。这是很重要的教法,后面还要再三引用这本书。

所引用的《解深密经》经文里面所要讲的意义是什么呢?至尊仁波切做了一个解释,「义谓随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蕴等义为所缘境。」义谓,指经文里面的意义所指的是什么?首先要讲所缘对象和所缘内容。义谓随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蕴等等的意义。举例说明五蕴等等意义做为所缘境。将十二分教教法里面的意义(五蕴等等的意义)作为所缘对境就是所缘境,之后「由念跟正知令能缘心于所缘境,相续安住而不散乱。故心于境能任运住」这是方法、方式。

首先要有所缘境。缘取一个所缘境之后,在最初修安止的时候,当然不可能立刻得到安止,住在对境上面,所以要靠一个方法,靠什么方法?就是由念跟正知。念是忆念(回忆的忆),靠着忆念和正知的力量,让心能够就所缘境上面持续安住而不散乱的去缘取它,这是用忆念跟正知栓住内心,(把心绑住的意思),栓住内心之后能令心安住于所缘境,就是讲工具、方式,靠着忆念和正知,以这工具跟方法,让能缘取的内心,去缘取所要缘取的对境,而且能持续安住在对境上且不散乱。

这所要靠的方法是什么呢?忆念和正知。这是要应用的方法,因为前面已讲过,不可能立刻修的时候,就安住在对境,这是不可能的,是要有方法的,而其方法就是忆念和正知。靠着忆念跟正知,能够让心放在所缘的对境上面并栓住它,而且持续安住不散乱。

刚开始谈到「故心于境能任运住」。任运是自然轻松不花力气的意思。刚开始安住在对境时的专注,很花力气,很劳累,逐渐做到根本不用花力气,他能够自自然然安住在对境之上,这个是讲安止的方法。

后面讲量。修成之量,「若时生起身心轻安所有喜乐,此三摩地即奢摩他」。此三摩地,就是真正的等持(奢摩他),而此等持就是安止。这样安住后,会产生身心轻安所引生的乐,这样一个等持,就称为一个安止,这是安止成功之量的一个标准。

前面所讲的是,首先所缘的对境是什么?用什么方式来去缘取这个对境?修安止的方法是什么?安止成功了,要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就是后面身心轻安所发生的乐,伴随身心轻安所发生的乐,这样一个等持就称为安止,这是安止成功之量。

安止成就之量,其判别的标准在哪里?是由身轻安的乐产生后,再产生心轻安的乐,伴随身心轻安之乐的这种等持就称为安止。《解深密经》的意思应当是这样。

至尊仁波切上次的解释,《解深密经》内容「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安止)」《解深密经》里面的身轻安,应该解释为身轻安之乐;心轻安,应该解释为心轻安之乐,这个部分我们以前解释过了。

谈到轻安的话,应当是心轻安在前面,之后才产生身轻安;身轻安之后,才会有身轻安的乐,这要在前面了,然后才有心轻安之乐,这又在后面了。所以《解深密经》里,身轻安放在前面,心轻安放在后面,就表示讲的是乐,是身轻安的快乐,心轻安的快乐。

目标所缘的对境,这里谈到十二分教、五蕴……等意义,作为所缘的对境。这表示「安止」所缘的对境(有)很多种,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或在面前放一尊自己信心最强烈的佛像、圣像(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甚至自己的上师)当作所缘境。

所缘境是以自己内心所摄的五蕴……等等来进行,有这么一种说法,对于内心安住在对境之上特别有帮助,或许另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内心的执着很强烈,所以缘取自己心续所摄的五蕴……等等,一缘取此对境时,立刻就执着为我,这种想法很自然就会产生,内心要安住于对境上面这个就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里才谈到自己内心所摄的五蕴、自己的身体等等当作所缘的对境,对内心的安住上面会有很大的帮助,或是说自己的信心最为强烈的对象,也是将心安住在对境上有很大的帮助的。

这里谈到「忆念」和「正知」。念,翻作忆念,但有人翻成正念,就完全错误了。这两项是甚么呢?正知是侦察兵。我们的内心正缘取一个对境,且安住在上面,当进行这个活动时,再分出一个心,检查前面所安住的心当下的情况到底是甚么?有没有丢掉?有没有跑到外面去?还是继续安住于对境之上,像这么样的一个侦察兵,我们称它为「正知」。若「正知」去侦察时,发现心早就跑掉了,已经胡思乱想到别的地方去了,这时内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能够把丢掉的那个心抓回来,又继续放到对境上,有这种作用的,是「忆念」的力量,可见这是两个不同的作用力。

当我们主要的心正在缘取对境、安住在对境上,当下正在修安止缘取一个对境,缘取甚么对境呢?前面讲过了,缘取这个对境,心安住放在上面的时候,要再分出一个心去检查,修安止这个心有没有安住在对境之上,有吗?没有吗?跑掉了吗?还是继续安住于对境之上,这个检查、侦察的力量,我们就把它翻称为「正知」。如果检查后,发现早就跑掉了,已胡思乱想,想东想西去了,想到别的地方去了,还是要把这个心抓回来,还是要继续安住在对境之上,这又是不同的作用力了。这个抓回来,继续放在对境上这个作用力,就称之为「忆念」,这是不同的两个作用力,所以要靠着这两个项目忆念跟正知来进行安止的实修。

靠着忆念跟正知之后,让心安住在对境上,这个安住才能够不散乱。这样,练习时间不断慢慢延长,再不断的练习,让这个心继续安住在对境上,久而久之,不必用很多忆念跟正知的力气,就可以自然的安住于对境上。这时,心已经自自然然的可以不必花力气也能够在对境之上,我们就说这个心已经非常熟练了,已经不必花力气去约束它,不必去调整它,它已很自然、熟练的就能够安住在对境上,这时候就是「心轻安」。轻安,就是很轻松的安住在对境上。

这个时候不必花力气「心轻安」就产生了,逐渐的身体也不必花力气,不会辛苦劳累的感受产生了,这是「身轻安」。身轻安,就是说做这件事情时,身体不会感到辛苦或劳累,已经很熟练来修安止的时候。

因为身体很熟练,所以很轻松的就安住了,也因为很熟练之故,身就轻安。心熟练,身体也熟练,都不会辛苦劳累,不仅如此,还更加进步,慢慢会引发快乐,身体内在也会引发快乐。大致是这个样子的。首先,由心轻安产生身轻安,这时候身心完全放轻松,身心轻安就不会辛苦、不会劳累,当身体和内心完全轻松,这时候,身体里面的气跟脉完全通畅,不会阻塞,因而就不会觉得辛苦、劳累, 所以有「心轻安」,又有「身轻安」。

当不再感到辛苦及劳累,慢慢的,就产生了快乐,因此会得到身轻安的快乐。修安止的时候,不仅身心不会劳累、辛苦,身体也感到非常快乐呢!这个身轻安的乐也得到了,身轻安的快乐得到后,回过头来帮助内心,让内心继续的安住在对境,此时,不仅不会劳累还会引发快乐,内在还会引发快乐产生,所以心轻安的乐产生了。心轻安的快乐也产生的时候,就说这个安止已经成就了,已成就了安止。

有关修安止的部分,至尊仁波切又再做一个说明。「此由内摄其心不散所缘即能生起,不要通达诸法真实。」所缘是对境。由就是靠(工具方法),是靠着收摄他的内心,对于所缘的对境不涣散,即能生起安止了。不需要通达诸法真实。所以,对于对境内心专一的安住,由这个专一的安住、不散乱,就产生安止。并不需要去分析对境,这个对境,它究竟的实相是什么?就是这个样子,就是那个样子,并不需要对这部分通达、不通达,并不是这个问题。只是安住在对境上面安住不散乱,就能够产生安止,不是要去分析对境的道理,它的实相究竟是如何如何?这是不同的问题。

前面所谈到的是安止的内容,与至尊仁波切所解释的安止的本质是同样的道理。接下来以相同的方式进行讲解胜观。胜观的本质是什么?一样的,也用《解深密经》里的这么一句话「毗钵舍那自性」。毗钵舍那是胜观,自性指的是本质,那么,毗钵舍那的本质如何来解释呢?是根据《解深密经》来讲的。

「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舍离心相,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即于如是胜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觉、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可见要得到安止,在安止的状态下,所依的就是依靠在安止上面。安止就是前面所谈到的身心轻安之乐。伴随着身心轻安之乐,就得到安止,安住在安止的情况之下,在安止的状态之下来观修胜观的。

胜观,指分析。分析就是「能正思择,最极思择」。这个是分析,是分析对境的意思,胜观是指对于对境的分析。所以,身心轻安之乐所伴随的等持(安止),在这个状况之下,对安止的对境、那个对象,还能够进行分析观察,用寻思、伺察,仔细把这个对境做一个分析观察。透由这个分析、观察,所产生的忍、乐、觉、见、观等等,这些都称之为胜观。

这里没有谈到胜观所获得之量。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而是讲用什么方法、方式来修胜观。经文里面的意义,我们来好好的看一下,「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舍离心相舍离心相,心相当然是指内心的行相,内心的行相是什么呢?内心散乱到别的地方,因而出现很多的行相,这些行相全部都要去除掉。这句话是作这样解释的,指的是修胜观的时候,前面应该要得到安止,依靠着身心轻安,伴随轻安之乐所生之安止,心只有安住在要观修的对境上面而已,除此之外,散乱到其他部分胡思乱想这些行相完全不存在,这个是舍离心相。心专一安住在一个对境,其他内心胡思乱想思惟的这些行相完全都没有了,随随便便胡思乱想的这些行相完全都没有。

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对于善思惟所缘取的对境,以及内在的等持所进行的影像,来进行观察胜解。三摩地是等持。安止的对境,我们上一次有谈到过了。安止的对境不是根门识的对境。安止所缘的对境,是第六意识的对境,这个我们上一次有解释过了。第六意识所缘取对境一定只有义总,就是第六意识的对境。

修安止去缘取一个对境的时候,譬如说,观想佛像。眼睛要好好的看着佛像,这是眼识所缘取的对境(根门识所缘取的对境);内三摩地是内心第六意识。当眼睛看着这个佛像后,我们内心第六意识,也形成一个佛像的形像,这个佛像的形像才是我们修安止所缘的对境。内心第六意识所出现的形像,当然就不是外面对境那个佛像了,这是第六意识所出现的形像,称为义总。

心要专一安住在第六意识所出现的形像上面,想办法让它安住,持续的不散乱,这方面好好的努力!这称之为观修安止。安止的对境是第六意识所出现的形像,这个形像当然就是义总,义总不会是外面的对境。第六意识所缘的对境,仅仅只是义总而已。义总不是外面那个对境,它是由对境所显现出来的。

经由眼睛看到的对境,在第六意识显现出来,所显现出来的我们就把它称之为影像,在第六意识中所出现的外在对境所显现出来的影像,对这个影像好好进行观察,观察后就分析,并产生胜解,进行观察胜解。

前面谈到对于这一个对境来进行观察胜解,这是对于等持的对境,安止的对境,当然是所显影像。所显影像只是一个义总,这里称之为影像,对于内在的等持所缘取的对境,所显影像来进行观察胜解。                           

这个观察胜解,是一个简略的说明,后面才要细说,所以后面又一个详细的说明,观察胜解再细分来讲,「即于如是胜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义中,」就是所要了解的对境上面,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徧寻思、周徧伺察」这是详细的解释,这个意思就是前面所谈到的观察跟胜解,细说的话,「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徧寻思、周徧伺察」细解释里面,这几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徧寻思、周徧伺察」,这四项又是什么意思呢?后面还要再做解释。

338页到数第二行,引用圣无着的解释,「正思择者、谓思择」万法之中「尽所有性」的性质,「最极思择者、谓思择如所有性」,思择是分析、做一个分析,分析万法的尽所有性,这是正思择,分析万法的如所有性呢?这个是最极思择。

「以有分别慧作意,取诸相时,名周徧寻思」取诸相,取对境的行相。分别慧呢?用我们的胜慧去缘取对境,缘取对境的行相之后,做一个粗糙的分析,这个叫做寻思。再做一个细致的分析,就叫做伺察。「以有分别慧作意、取诸相时」,对境的行相时,这个叫做周徧寻思。「真实观时名周徧伺察很彻底真正给它做一个分析观察,就叫伺察了。                         

总之,去分析对境的时候,粗糙的了解分析:寻思。细分的了解分析:伺察。我们举一个例子来做说明好了,譬如,选择释迦牟尼佛的佛像,或者用我们的五蕴,用我们的身体作为对境,之后来观修胜观,怎么样子来做观修的呢?譬如说,五蕴、或者是释迦牟尼佛的佛像,缘取这个对境之后,去分析它那个世俗谛的性质是什么,名言上面有的这些情况是什么,这样子来分析的话?就是正思择。

所以,圣者无着说「正思择者,谓思择尽所有性,最极思择者,谓思择为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就是世俗谛的性质、世俗谛的法,缘取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它在名言上而有,是怎么样子形成的呢?就世俗谛法的性质,它是如何的呢?如何成立的呢?世俗谛方面的性质来做一个分析观察,称之为正思择。其次「最极思择」「谓思择如所有性,」如所有性,它的实相呢?这个时候去分析一下,五蕴或者是佛像本身,它的实相是什么,它的究竟实相是什么,它在施设的对境上,可以找得到?还是找不到?这样来分析的话,把它称之为最极思择。

不管是分析五蕴或者是佛像本身,分析它的世俗谛,尽所有法的性质;胜义谛,如所有法的性质,我们都可以粗糙的分析、详细的分析。粗糙的分析、用一个大概整体的逻辑推理去分析。或者是用一项二项三项,细分的逻辑推理,仔细的去推敲、分析。粗糙的分析,就是寻思;细致的分析,就是伺察。

寻思跟伺察、讲解完毕了。后面还有的段落内容是什么呢?「若忍若乐若觉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如是菩萨能善巧思毗钵舍那。」若忍,忍是能够的意思,耐的住、能够的意思,就是对于烦恼这个对境能够去克制它,具有这个能力,这当然能够克制它,就是胜观。这样子修胜观之后,产生了忍这个能力,能够去降伏烦恼,这个当然是胜观。

若乐对于对境,由对境而引发安乐!这是因为思惟对境的功德,例如说观想佛像的话,佛陀的身功德是如何,思惟这些功德之后,引发信心产生快乐,所以当然是乐。

若觉其次是这个觉,觉是增广的意思,增广的意思是细分广大的意思,细分广大的意思,是指去分析对境蕴、处、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再把它细分成五蕴,一项一项是什么?把对境细分细分、各别各别广大的来做一个分析,这个是觉,这应该是广的意思。

然后若见,若观。一般我们谈到见的时候,都是指实相,去分析对境的时候,去想一想对境的实相到底是什么?这个部分才称之为见。之后,观,这个是指别择,各别各别思择,别择是指把对境各别的行相、各别的性质,做一个分析思惟。譬如说,去分析对境,不是指它的实相,它的名称指的是什么?它各别有什么特性吗?这样子的分析,就叫做观。观,这个是别择的意思,各别的思择的意思,所以这些都是指胜观的内容。

在后面这个段落中,至尊仁波切又抓到一个机会来破除其他者,是破除大乘和尚(这里都翻成大乘和尚「支那堪布」)他的主张是什么?此时,再度引用《解深密经》。当尚未说明经文之前,即先破除反对者的主张,那是什么呢?

(广论338页倒数第四行)传说支那堪布见已谤云:「此是经否,不得而知」用足毁踏。因彼妄计一切分别皆执实相。要弃观慧全不作意,乃为修习甚深法义,不顺此经,故用足毁。现见多有随此派者。」

支那堪布见到《觧深密经》就毁谤说:「这部经是不是佛经?实在不知道,因此就用足毁踏它。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内心所思惟的一切,皆是分别妄念,一切妄念想法,全部都是谛实的执着。「皆执实相」就是实执--谛实的执着。应该要舍弃内心的思惟,全都不作意,这才是甚深的观修方式,显然的,这个跟经文的意义不相随顺,因此用脚踩这部经。

支那堪布距离至尊仁波切是很遥远的时代了,这是古代的事迹,当时,莲花戒还在西藏的时代。至尊仁波切已是后代的人,离开那时候已是很久远的时代了。至尊仁波切虽然当面没见过这件事,但有听人传说过这么一个事迹。支那堪布主张一切妄念思惟全部都是谛实的执着,他的错误关键就在这里。但至尊仁波切主张,思惟作意并不全是谛实成立的执着。可是支那堪布认为一切思惟都是谛实执着,因此皆不作意,内心不作意,不作任何思惟,才是最深奥的实修方式。因为如此主张,显然与经文互相违背,认为这可能不是佛经,于是把它丢了,用脚踩它。但至尊仁波切认为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追随这个派系。总之这个派系想法是违背佛经的,应把它破除掉。

《解深密经》的经文引用完毕后,后面还要作一个解释。这解释引用圣无着的解释,前面已说过了。「正思择者,谓思择尽所有性;最极思择,谓思择如所有性」。一般来讲,一个法上面一定伴随着二谛的存在。任何一个成事(一个法),一定有二谛存在的,所以在这个法上面有它的究竟实相是什么?有它粗分的行相,如常、无常等等,总有它粗分的行相存在。所以,对于对境,有从粗分行相进行分析,即分析它的尽所有性,此是正思择;也有对它细分行相,最究竟的实相作分析,即对于对境的如所有性来进行分析,这个称为「最极思择」。

谈到寻思和伺察。「寻思和伺察」,若根据圣无着的解释,指的是有分别慧。分别慧就是胜慧,以这个胜慧作意取诸相,名周徧寻思,取这个诸相,执取他的行相,这个行相的相,在这里是指对于对境的行相来进行执取。

执取对境的行相是,将对境以不同性质来作区分,这一个活动称为执相。执取行相,作意取诸相是这个意思,各别各别的特性做一个区分。相这个字,在藏文中也称之为名。名、相是同一个字。因为要靠名字把它区分清楚,所以有不同的名称。我们若了解名称,就不致于错乱,混淆、混在一起。执取对境时,可以把对境各别区分、分开,不会混杂在一起,称之为执取行相。

所以后面还要再解释,执取行相应该要做这样解释,而不是了解成谛实的执着。因为在佛经里有时把执相之意思写成谛实的执着。但有时执相又指对于对境各别性质区分清楚,一个行相、一个行相区分清楚。这个指的是后者,对境行相一个一个把它区分清楚,是指对境的各别性质,先粗糙的把它区分开来,这种粗糙的活动就叫做寻思,寻思把它称为执相。

《广论》339页:「寻谓粗思,伺谓细察,取诸相者非执谛实是明了境相」,不是谛实执着,是明了对境之个别行相。「由是思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皆有周徧寻思及周徧伺察。」

前面谈到「正思择者」及「最极思择」。其中「正思择者」是思择「尽所有性」,是世俗谛的部份;「最极思择」是思择「如所有性」,是胜义谛的部份,这是从对境来做分类的。若分析的对境是「尽所有法」的部份,便称为「正思择」;分析的对境是「如所有法」的部份则称为「最极思择」,这是由分析的对境来做分类的。当我们根据对境作分类时,可分为「正思择」及「最极思择」二类,而根据所运用的分析方式分类,则可分成寻思及伺察二类。

以对境而言,就尽所有性的部份是世俗谛的法,来进行分析时,有粗糙和细致的分析,对于所分析的对境为胜义谛的法,如所有性的部份,当进行分析时,也是有粗糙和细致之分。粗糙的分析称为「周徧寻思」;细致的分析称为「周徧伺察」,因此由是思择尽所有性和如所有性这两个对境皆有「周徧寻思」和「周徧伺察」。

至此,止的本质和观的本质已解释完毕。前面引用的是以《解深密经》解释止的本质和观的本质是什么?接下来要以《宝云经》作补充解释。

《宝云经》所说的意义如同《解深密经》所讲的内容一样。同字在藏文中是一个严摄词(有含摄、包含的意思),所以此句指的不只是《解深密经》这样讲,连《宝云经》也如此讲。

《宝云经》说 :「奢摩他者谓心一境性;毗钵舍那者为正观察。」安止,指心一境性;胜观,指纯正的分析观察。至此以佛经来说明止观的部份也讲解完毕。

接下来引用论典说明:先用慈尊之《庄严经论》;再用无著菩萨之《菩萨地》,之后用莲花戒论师所写的《修次中篇》,及祥帝巴尊者所写的《般若教授论》来解释止观的性质。

所以先用佛经,后用论典作解释,都是有依据的,不是自己信口胡说,是引经据典来解释的。我们常说,这个法有没有传承?传承是什么情况呢?就像这里,所谈到的都是引佛经或历代大博士,如至尊慈氏、圣无着、莲花戒论师、祥帝巴尊者之论典来解释的。这一代一代的大博士,他们是如何解释的?解释的内容又是什么?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按照次第,历代传承下来的这个法,这个法便是有法脉、有传承的。若不是如此,只是自己解释,没有根据,这就是没有法脉、没有传承。

所引用的二部佛经,其内容及意义,已经讲解完毕。它的意思是说明安止是属于等持的类型;胜观是属于胜慧的类型,但不能逆推凡是等持都是安止,凡是胜慧都是胜观,就不对了。

首先是等持要具足好几种特性之后,就称为安止。然后胜观就很多内容了,前面谈到要具备安止,还要进行分析,如何的进行,这样的胜慧才称为胜观,前面做了说明。所以什么叫做等持?什么叫做胜慧呢?还要再作一个解释,如果把心作一个大致的分类就是心王和心所,等持、胜慧都是属于心所,既然等持和胜慧是心所,就同样属于一个内心的眷属,

因此,一个内心同时可以拥有等持的作用又拥有胜慧的作用,因为它是心所,所以它可以在一个心底下同时具有这二个心所,当作一个心,同时作为一个心的眷属,因此止观才可以同时进行,为什么可以同时进行?因为等持和胜慧可以在一个心底下变成两个工作人员,同时进行,因此止观双运才有可能发生的。假设心本身是安止,或者说心本身是观的话,止和观怎么可能双运结合在一起,那变成不可能。

西藏佛法谈到安止是等持的一种类型;胜观是胜慧的一种类型,所以要解释什么是等持?什么是胜慧?等持和胜慧都是属于心所。心所共有五十一种,其中有五种别境。五种别境里的一项就是等持,胜观的本质是胜慧,胜慧也是五种别境其中的一项,五种别境里有等持也有胜慧,此五种别境是五个心所。

五个心所的性质,如果按照阿阇黎世亲菩萨的解释,在《俱舍论》《对法论》所做的解释,任何一个心它本身必定伴随着这五个眷属,所以把它称为五种别境。任何一个心一定有这五种类型的眷属,就表示它是非常广大、非常广泛普遍存在的。

阿阇黎无着所写的《对法总集》也谈到:五种别境是指对于对境了知的一种认识、认知一定有此五别境,因此表示五种别境是非常普遍、非常广泛。所以,一个不禅修、不修止观的人,他在认识对境的过程中,认知的心一定有等持、一定有胜慧,现在要把等持的威力加强到某一个程度就会成为安止,此时再取一个新的名字称为安止。

不修止观的人,他内心也有胜慧,此胜慧不断加强加强。前面谈很多胜观的本质,它要具备很多条件,还要以安止作为基础,然后还要很多的条件,慢慢强化、强化到某一个程度,又取名为胜观。主要是指等持或胜慧的威力一定要加强,我们现在力量都不是很强化,所以现在想一个办法让其威力加强,加强到某一个程度,它的本质已经力量很大了,再取一个新的名字称为安止、胜观。所以在未证得止观之前,我们一个心王同时就有等持、胜慧这两个眷属,等将来好好努力精进,把等持的本质逐渐强化变成安止的本质,把胜慧的本质逐渐的强化变成胜观的本质。因为它是一个心王同时拥有的二个眷属之故,所以将来得到止观成就的时候,仍然属于一个心王的二个眷属,因此止观才能够双运,这即是其中的道理。

就安止和胜观而言,是如此双运的。双运也可解释为:安止的威力帮助胜观,胜观的威力又回过头来帮助安止,相辅相成,所以双运也可以做这样的解释,如何彼此互相帮助,这个内容做这样的解释。首先欲界有情、欲界者,经由禅修慢慢的内心逐渐微细,到后来得到安止,得到安止之后就得到上界色界的初静虑天、二静虑天、三静虑天、四静虑天。

首先是初静虑天,到达安止的时候,差不多和初静虑天的内心有点类似,很靠近有点类似。得到安止之后再继续修胜观,胜观的时候就会把欲界的烦恼一个一个的逐渐灭掉,就会完完全全得到初静虑天内心的功德,此时称为初静虑的正行。

首先得到安止和初静虑的心有点类似,然后安止之后慢慢修胜观,胜观会变成欲界烦恼的对治,把粗糙的烦恼慢慢的对治,逐渐逐渐的灭掉,此时的心,可以得到初静虑天内心所有的功德,当完完全全得到初静虑天的功德时,即称为初静虑正行。

得到跟初静虑心很类似的时候,到完整得到它的功德是初静虑正行。这中间还有一段要走的过程称为近得,即初静虑的近得,另外,还有很多项目。若按照次第慢慢上去,首先得到安止、初静虑的近得(近分)、然后还有很多项目慢慢上去才能得到初静虑的正行。

得到初静虑的正行,此时的心和初静虑天的心一模一样,完全一样的功德,所以称为初静虑正行。正行未得以前先得安止,安止就很类似了,从安止到得到初静虑的正行,这中间还有一段很长的段落称为近得。

所以初静虑天的心很类似的时候,就是安止得到的时候。和初静虑心很类似的时候,再慢慢把欲界的烦恼一个一个慢慢断掉,此时就得到和初静虑心完全一模一样,此即谓初静虑的正行。之后还要进入二静虑天。

初静虑要进入二静虑时,也一模一样还是要修止和观。首先修安止,慢慢产生胜观,慢慢对治初静虑烦恼,把初静虑的烦恼一个一个灭掉,又得到二静虑的正行,即二静虑天的心的功德完完全全可以得到,此时变成和二静虑的心完全一模一样,即在得到初静虑正行时,慢慢修止修观,得到止时和二静虑的心很类似,然后慢慢修观,慢慢变成初静虑烦恼的对治,再慢慢把它灭掉,然后得到二静虑的正行,所以在和二静虑的心很类似的时候就是二静虑的近得。

初静虑天慢慢修止,然后得到二静虑的近得,此时它的安止就成就了,然后再修观把初静虑的烦恼慢慢灭掉,之后得到二静虑的正行,二静虑的正行再慢慢进入三静虑。三静虑一样的修安止,修安止之后得到三静虑天的近得,此时安止成就了,然后慢慢修观,把二静虑天的烦恼个别对治,把它灭掉,得到三静虑的正行,那就是观了。

整个过程就是这样的,逐渐升上去做实修的。首先我们看看,欲界者最初要得到初静虑天要先修止,得到安止时,就得到初静虑的近得,然后修观,所以止对观有帮助。透过止对观的帮助,才会得到初静虑的正行,这时观的力量很强烈,之后就是初静虑的正行,这个观会帮助要达到二静虑的时候,要产生二静虑的近得,也就是安止得到的时候,所以初静虑的观,帮助得到二静虑的安止;二静虑的安止,帮助二静虑的观;二静虑的观,帮助要得到三静虑的止;三静虑的止,帮助三静虑的观,亦即止帮助观,观又帮助止,相辅相成逐渐进步,止观双运也可以解释成相辅相成。

「近得与安止」有没有听过解释?如果没听过就会模模糊糊。「初禅未到定」,有的翻近分;有的翻近得,后面还有二禅、三禅和四禅。禅就是静虑的意思。未到定(未到地定)是靠近的那个部份,翻译近分,即是比较靠近的部份。这部份就是未到定,此靠近的部份,近分指的是加行或准备。

我们每次灌顶时,前面不是先有一个预备的灌顶吗?这一个预备的灌顶,常称之为加行。加行是准备之意,也就是差不多要到达的前一刻所做的一个准备,因此翻译为近分。靠近的部份称为近分,就很容易了解了,翻「作未到定」,虽然很靠近但是还没有得到。这是准备要得到初禅的心。初禅的证悟产生前,总要有一个靠近的部份,有一个要准备、要预备的,那部份就是近分。为什么呢?因为初禅的心是不容易得到的。首先须把欲界的烦恼全部断掉,要是没有断,怎可能得到初静虑的心呢?是不可能的。

若要把欲界的烦恼全部断掉,是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都断除的,因此将欲界的烦恼分为九个项目,然后一项一项慢慢的对付,按照次第,一项项对付(灭除)之后,就可全部对付掉了,此刻与初禅的心是完全一模一样的,这就得到了初禅的正行。正行是根本定,是得到初禅的正行。

如果还没得到之前,岂不是一项项慢慢的对付掉烦恼,那不是越来越靠近,越来越近吗?因此前面的段落都称为近分。靠近的部份或称之为准备或加行,像我们灌顶前面有个灌顶的准备或灌顶的加行,意思是一样的。

「近分」,我们后面是不是都如此翻译?我们大概都翻成「未到定」。翻成近分,若以靠近的的部份,意思会比较接近。「未到定」,可能佛经有时这样翻,但它的意思是近分、靠近的部份。这个字的藏文意思是近分与近得差不多,有时也会糊里糊涂翻成近得。近分是靠近的部份,为什么用靠近这个字呢?我们从《庄严经论》所举的例子来说明。论中谈到善知识要具备十个条件。十个条件中有止息、调伏、近止息…,为什么用近呢?情形跟近分的近是一样的,是同样的意思。

「近」的意思是指,已经调伏又止息了,而且非常纯净、力量非常大的止息;靠近的意思是最为纯净、力量最大的,故用了「近」这个字。称止息、调伏、近止息,为什么用「近」呢?因为止息的力量已经是最大最纯净,所以用靠近的近。

其次谈到因与缘,其中有近取因和俱生缘。为什么近取因用「近」?字面上的意思,是最靠近果的因。这个最靠近果的意思,当然不只位置最靠近果,它对果的影响力也最强烈,这个因即将要变成果了。它是跟果最靠近的,而且影响最大,力量最强,因此称为近取因。

当然近取的位置是最靠近的,意思是力量最大、最纯净、影响最大,当要生果时,此因会直接产生果,所以力量最大、最靠近果,影响也最大,这部份就称之为靠近,近指的就是这意思。

要得到初禅的正行时,有一个最靠近的力量,也就是在得到初禅正行这方面影响力最大,可直接变成初禅的正行,这个可直接变成正行的部份,我们称为近分,初禅近分指的是这个意思。

《庄严经论》谈及善知识十种功德中的调伏,指的是戒学功德;止息是定学功德;近止息则是慧学的功德,所以为什么用靠近的近呢?是表示力量最强大最为纯净的涵意。这是止和观互相帮助逐渐的进步,从欲界到静虑天,

由初静虑跳到二静虑,到三静虑、四静虑,止和观彼此互相帮助,于是威力越来越强大,有一个越来越强大的情况。除此之外,就我们一个凡夫普通人也有这种情形。首先由一个普通凡夫(凡庸的世俗人)从世俗的错乱中(世俗的迷惑错乱中)脱离后进到佛法之中来学习 这是不是世俗的迷惑错乱已经去除掉了呢?

当内心稳定下来,想要学习佛法时,那是内心比较微细的部份。在学习过程中,仔细观察自己内心,原来还有很多纷纷扰扰,就会想办法把它对治,使心更加稳定,此时内心的稳定性跟以前散漫在世俗中比较,当然是更稳定的。因为已观察到了,所以可以让内心再变得更平稳,但是外表看起来虽是稳定的,若再仔细分析,原来里面还是有更细小的纷扰,内心还是有很多念头,于是慢慢的再把它对付,使它更加宁静、更趋于宁静。

宁静的时候,再次仔细观察、分析,里面仍有更细小、更细微的烦恼,再想办法修安止,再把它对治,当然这时候还没有得到安止,只不过是类似的安止而已,然后再想办法对付,用类似的胜观去观察它,慢慢会看到里面细微烦恼,再把它对付掉。看起来像是平稳的样子,再仔细看又发现有更细小的烦恼,再去对付。世俗人是这样子,身为一个实修者来讲,像这样慢慢调整内心,使内心逐渐改变、慢慢改变,慢慢的更加微细,纯正的实修者,是这么一种情况。

首先看到世俗的纷纷扰扰,内心远离这些纷乱吵杂之后,先稳定在内心之中做禅修。佛教徒实修者是这样子来进行的,此时不能说得到安止,只是有一个类似安止的等持,是内心比较稳定不会散乱在外面的纷乱吵杂之中,这当然是类似的一个安止,这样也能远离外境的散乱。

透由类似的安止,让内心远离外境的散乱,我们再用类似的胜观分析,分析后,觉得这个内心还是没有非常宁静,仍然有很多纷扰的妄念,在这种情形下,胜观当然不可能产生。因此再想一想,再把这纷扰对付掉,而修安止,慢慢的会有更加微细的烦恼,然后再观察,若还有纷扰,就再次对付。这样的心是不是能够逐渐进步和微细,这时候都不是正式的止和正式的观,只是随顺的止和观。这样进行着,心将会变微细,就一般禅修者而言,就算没有得到正式的止观,但类似的止观双运在内心进行时,也都是如此的。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诸家大手印比较研究 第三章 大手印之传承与派别[栏目:刘锐之上师文集]
 往生论节要[栏目:净空法师]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内容简介 目录[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六祖坛经》第六讲[栏目:崇慈法师]
 瓜熟蒂落·达真堪布[栏目:达真堪布]
 生活中的佛教 圆瑛大师的“三求”与契时契机[栏目:林克智居士]
 《金刚经》系列开示 83[栏目:常福法师]
 三归五戒·居家日诵[栏目:新编佛教念诵集]
 学佛为圆满佛性[栏目:传喜法师]
 调伏人生二十难·第十六难:会善知识[栏目:证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