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2

《广论奢摩他 05》

讲授: 雪歌仁波切 2007-03-30

闻法意乐

在动机方面,我们应当有菩提心的摄持来进行,这是极为重要的。不过,就菩提心的摄持这个方面而言,应当是正行时,如何进行修持的这个善根,应当要产生跟它相关的菩提心。譬如,我们的正行是要学习布施,那么跟这个正行布施相关的前行(动机)应该要产生什么呢?如何是菩提心的动机呢?

此时,思惟一切众生悭吝的烦恼以及它的因(习气),都能够远离消灭之故,因此我自己要得到布施波罗蜜的果位。布施到彼岸波罗蜜的果位,只有佛果才有,佛的内心所拥有的布施,就是布施到彼岸,为了要得到布施到彼岸之故,因此产生这个想法。

首先要利益众生,使众生脱离悭吝的烦恼以及它的因(习气),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先要达到布施波罗蜜,得到之后,未来,我也能够安置一切众生得到佛果,产生这种想法,当然是菩提心。不过跟其它的菩提心就不一样了,菩提心有各种各类,这是一个特别的菩提心,在这个菩提心摄持之下,来进行正行的修持(布施波罗蜜的修持)。

相同的道理,我们现在每星期五下午所进行的课程(台北四谛),是后面二种波罗蜜。首先是静虑波罗蜜的部份,正行就是这个教法的学习。一样的道理,在学习的前面,前行的部份就要思惟,希望一切众生能够远离内心散乱的烦恼,同时也把它的因(习气)去除掉。因此之故,我先要学习静虑波罗蜜。首先对于它的禅修方式和内容,我先要了解。要了解的话,首先应当要听闻,依于这种动机的摄持之下,来进行正行,就是静虑波罗蜜的学习。所以,我们要先产生这个动机来学习教法。

或许有人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平常谈到世俗菩提心时,菩提心的性相,如果按照《现观庄严论》所谈,「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应当是求证圆满的菩提,才称之为菩提心,这是现观庄严论所谈到的。这些条件我们前面谈的都齐备了,因为前面说为了使众生远离内心的散乱,这个烦恼以及它的习气之故,因此我要先得到静虑波罗蜜,有这样一个想法,这个想法是不是为利他,要得到圆满菩提的想法呢?有啊!圆满菩提就是静虑波罗蜜。

利他如何解释说明呢?使众生都脱离心思散乱以及它的因(习气),这个想法是利他,所以,也可以说是为了利益众生之故,因此我要得到圆满菩提的想法,这仍然包括在里面。所以就菩提心的性相,利他的想法各种各类,很多形态,所谓圆满菩提当然也是各种各类,非常多的,所以为了利他而得到圆满菩提,这句话所包括的类型没有边际,太多了。所以前面谈到,为了使众生远离散乱的内心以及它的(因)习气,要得到静虑波罗蜜,这种想法是一种菩提心的想法。这个完全符合我们平常谈到菩提心的性相,它的意义都完全符合。

前面所谈到加行的动机,菩提心产生的话,和正行所进行的善行,关系就非常密切了。因为关系非常密切之故,所以所做的善根正行的部分,前面这个动机,才能够称之为加行。加行,是前面的准备工作,因为是这种动机之故,对后面所做的正行非常有帮助,利益非常的大,所以才称之为加行。

如果跟正行的善行不太有关系,只是一般的想法,那么加行和正行的关系就不是很大了,会形成没有直接密切的关系的这个毛病,前面所谈到的就不是这种情况了,大家应当要了解的。

正如前面所谈到的,前面的加行和后面正行善根的实修要有密切的相关,所以应当顺着自己正行的部份,所要进行的善行是什么什么类型,就顺着那个类型,前面的加行应当要产生如何的动机。如果能够顺着这样去做,就是在一个菩提心强烈的摄持下,这个菩提心摄持的力量就会非常的强大。

因此之故,在《般若经》谈到菩提心的类型、项目是无量无边。如安置悭吝习气很严重的众生,到达布施波罗蜜之中;安置破损戒律的众生,到清净戒律的波罗蜜之中;安置愤怒严重的众生,到安忍波罗蜜之中;安置懒惰的众生,让他到达精进波罗蜜之中;安置心思散乱的众生,让他到达静虑波罗蜜之中;安置劣慧的众生,让他得到胜慧波罗蜜。像这些项目无量无边,非常多,这些都把它列入菩提心的项目之中,在《般若经》里就详细说明了。因此之故,平常当我们在所要进行正行的善行时,是什么的类型,顺着那个方式来产生前面的加行,那种类型的菩提心就非常有必要了。

正讲

我们上次进行的段落到第四项:理须双修,止观二者应当二项都须要观修,能成立的原因,用比喻来说明。比喻也要配合意义来做说明,这些都讲解完毕了。前面大纲谈到止和观它的本质,如何来进行一个界定,那个地方谈到乐明无分别。

就乐明无分别和了空慧而言,就算一个没有了悟空性的人(未证悟空性者),他也有乐明无分别。若是学习空性,了悟空性的人(有了空慧的人),在了空等持中,也会拥有乐明无分别,这二者都有乐明无分别,所以要做一个区分,否则不能明白清楚,这部份还要做一个说明。

了悟空性到底有没有得到,和内心乐明无分别的产生,彼此双方之间没有特别的关系存在。就外道而言,内心乐明无分别的产生也会有的,就佛教内道说分别部、经部宗、唯识宗、中观自续派没有了悟空性,可是内心乐明无分别还是会产生。所以内心乐明无分别的产生,和了悟空性、或没有了悟空性,彼此之间并没有特别的关系存在。

是不是了悟空性以后,乐明无分别就产生了呢?那也不是。就学习《道次第广论》的人来说,内心安止的产生,首先要产生造作的菩提心,造作菩提心得到后,接下来产生安止。不过根据《道次第广论》来学习的人,什么时候了悟空性呢?前面已经有了,在前面中间的段落(中士道)四圣谛,如果正确了悟四圣谛,当然有了悟空性。不仅如此,前面做皈依时,非常明确了知对境三宝确实存在的话,他内心也了悟空性。

前面实修皈依及中间学习四圣谛时,都有了悟空性存在,但是这样一个道次第学习者,它的内心还没有产生安止。假设内心还没有产生安止,当然乐明无分别不会产生,但是在内心乐明无分别的等持,还没有产生的前面,空性的了悟早就已经有了。所以了悟空性与否和乐明无分别的产生与否,双方没有特别的关系存在。

(第341页第二行)至尊仁波切谈到:「诸未趣向空性之定,亦有极多明了安乐及无分别,故应善辨二定差别」这个意思是指,没有了悟空性,甚至可能谛实成立的执着都还有。例如自续派以下、唯识宗、经部宗、说分别部、甚至外道,也没有了悟空性,也许还执着谛实成立。谛实不成立这样的想法根本没有想到过,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内心都还有乐明无分别的等持,这种人还很多呢!所以内心乐明无分别的等持和空性并没有相关,前面解释过了。

安止跟这个道理也是完全一样的。安止和了空慧彼此间也没有特别的关系存在,是不是安止的前面一定要了空慧,了空慧的前面一定要安止吗?都不一定,这些都没有什么必定的关系存在。就外道而言,也有安止,而内道的说分别部、经部宗、唯识宗和自续派也都有安止,但是他们并没有了空慧,如果要了悟空性,必须证悟应成派究竟的见地,这些他们都没有证悟。

了空慧产生之后就马上产生安止吗?也不会的。譬如以应成派而言(假设按照应成派的传轨),了悟空性的这样一个人,内心安止都还没得到,这种情况也很多。

一个按照应成派方式来学习的一个人,当他学习四圣谛的时候,所学的是应成派传轨的四圣谛,这样的人,在学习《道次第广论》四圣谛时,按照应成派传轨之下的四圣谛来做了解,学习到灭谛的时候,了悟了应成派所谈到的灭谛时,当然就了悟空性。或者是按照应成派的传轨所解释的集谛,去学习的时候,把应成派传轨所界定的无明,明白了解,知道它是颠倒的,这时候也是了悟空性。不过是不是按照应成派的方式学习道次第,实修道次第的这样一个人,在中士道的时候就了悟空性,他内心的安止就产生了吗?还没有呢!

这个段落所谈到的是内心乐明无分别的等持。内容所要了解的,就是安止跟乐明无分别等持,彼此之间的关系。内心乐明无分别的等持跟安止大概也非常类似。

首先是就无分别等持而言,无分别等持不一定就是安止。因为在无分别的等持之下,他可能欠缺安乐,也欠缺明晰,这种情况有。可是如果说乐和明的等持已经齐备的话,差不多可以讲就是一种安止了。所以,不需要了悟空性,内心乐明无分别的等持也可以产生的。

首先,因为乐明之故,都会引发身、心二者方面的喜乐。就算是我们内心乐、明、无分别的等持,这三者都没有产生,可是在前面我们的内心有时候会稍微稳定,停留一下下,如果能够有一点点安住的话,不是身心喜乐也可以产生吗 ? 这个喜乐当然比不上乐明无分别那个样子,但是类似稍微有一点产生,那也有的,这是因为内心稍微有一点点产生安住之故。

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他也不需要了悟空性啊!因为了悟空性很辛苦、很困难,没有那么容易。比如说,身心都非常劳累、疲乏、辛苦,在那个时候如果能让内心自然的停留一下下,安住一下下,还不是一样能够引发出身心有一些些喜乐吗 ? 所以在这个时候,就会感觉到好像有好好的休息了一下下。所以从至尊仁波切所说的这一段谈到内容,我们就要了解,当内心稍微有一点点停留安住的时候,我们会产生身心的喜乐,这好像有好好的休息一下下呢!是可以这样做到的。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了解这一点,所以在身心俱疲、劳累的时候,还要想更多,思虑更多,制造更多的麻烦,更多的痛苦。因此,应当像至尊仁波切前面所谈到的,在身心俱疲、劳累情况之下,应当暂时放下,什么都不要去想,让心好好的安住一下(彻底放下)。这个时候,当然不能说引出正式的内心乐明无分别的等持,这当然是很困难,不过类似相随顺的一些乐明总是可以得到的。这个时候,会得到一个非常好的休息,这个就容易做到了吧!不能说是太困难了吧!

所以一般讲乐明无分别的产生,当然不需要了悟空性。如果像我们前面这样子,很简单的来摄持一下自己的内心,不要去追逐外在的对境,在好好的摄心之下,必能引发身心的喜乐,能够使劳累去除掉。这个部分更不需要了悟空性了,大多数人不了解这一点,反而在身心俱疲的情况下,还要增加更多的忧虑和烦恼,让这已经俱疲的身心还更加劳累,这个真是笨蛋,这方法是完全错误的,这点要好好了解的。

我们要讲到第341页倒数第5行。如《修次中篇》云:「唯观离止如风中烛,瑜珈师心于境散乱不能坚住,不生明了智慧光明,故当双修。」

《大般涅槃经》也这样谈到。至尊仁波切前面谈到“止”跟“观”二者都需要,原因何在呢?解释之后支持的论证何在?先引用《修次中篇》,再引用一个支持的经文就是《大般涅槃经》。

这里谈到「唯观离止如风中烛」,若只有修胜观,没有修安止,就如风中的烛。这时,瑜珈行者的内心对于对境是散乱的,不能够坚稳的安住,所以,「不生明了智慧光明」用这个作比喻来解释。只有修胜观,没有修安止这样的一个项目的话,那么他智慧光明的力量,不能够很稳定的去照亮对境。好像风中的蜡烛一样,在风的吹动之下,摇摆不定,对境当然不会明晰出现的。所以止跟观都需要,只有止一个项目也不行,只有观一个项目也不行,两者力量均等同时的来运作。

大家也许有听过,有了解;也许有人没有听过,不了解,如果不了解的话,现在就做一个解释。如果以前听过、了解的,就等于大家再回忆一下,能够加强自己的认识。

一般来讲,我们是在欲界里面。欲界上面是色界,色界有四禅天。之后,无色界有四空天,这是轮回的三界。安住在轮回三界里面的有情众生,他们内心想法,各种各类,无量无边,太多了。在三界九地中,欲界算一个地;色界算四个地;无色界算四个地,一共有九个地,所以我们说三界九地是这样子来算的。

如果有三界九地的话,那么在三界九地之中,用什么样子的心,去修道路是最好的呢?什么是最理想的情况呢?我们来好好的想一想。三界九地最好的心、实修道路的心是什么呢?一般来讲,用欲界的心来做道路上的实修,其实不好;用无色界有顶天最微细的心去禅修道路呢,也不好,没有什么用处,原因何在呢?在禅修道路上面比较适当的心,让内心的证悟能够产生,应该用什么的心去做呢?

那就是用,从初静虑天开始到有顶天之前,这样子的一个心是比较好的,为什么呢?我们首先给它做一个分析看看。以欲界的心而言,就胜观来讲,当然不是正式的胜观,但算是相随顺的胜观,它虽然分析观察力量很强,可是,内心的安止其实根本就没有,这是一个毛病。

从欲界的心开始往上面、往上面,就越来越微细,最后到有顶天时,心太微细了。因此在有顶天的时候,心专一不动,安住在对境之上,这个安止的力量,太过强大了,所以它没有办法进行分析,因此胜观的力量几乎没有、分析的力量几乎没有,这是一个严重的毛病。所以,前面跟后面不适合来做道路上的禅修。中间比较适合做禅修道路的心。从初静虑天、二静虑天、三静虑天到四静虑天,这是色界;再往上面无色界的第一个就是空无边处的心、识无边处的心跟无所有处的心,这七个是禅修的道路上要运用的心,最好的心。

可见,只有修一个止也不行,因为止的力量太强;只有修一个观,这个也不行,因为观的力量太强,一定要二者同时并进,二种都有来作为观修。

《大般涅槃经》云:「声闻不见如来种性」,以(因为)定力强故,慧力劣故。」「菩萨虽见而不明显(菩萨虽然见到如来种性,但不是很明晰),」,因为「慧力强故,定力劣故(定力薄弱之故)。」,「唯有如来遍见一切,」因为「止观等故。」「由止力故如无风烛,诸分别风不动心故;由观力故永断一切诸恶见网,不为他破。」

前面我们先引用了《修次中篇》的经文来做解释。《修次中篇》所根据的经文来源是什么呢?是《大般涅槃经》。所以再把《大般涅槃经》做一个解释。《大般涅槃经》里面的内容是说,声闻、菩萨跟佛做一个比较的话。就佛而言,当然祂是无量无边的功德,没有任何的毛病,在比较之下,就会发现声闻跟菩萨都还有毛病,无论如何他们都还不是佛。凡不是佛,当然总是有一点毛病存在,这是一定会有的。

可是当我们去看的时候,会发现声闻是多么的好,当然是没有毛病的嘛,菩萨更不要讲了,更是没有任何毛病,这是从我们的角度去看。现在并不是从我们的角度去看,现在是把三者并在一起来做讨论,将声闻、菩萨跟佛三者并在一起来做讨论。如果把佛、菩萨和声闻三者并在一起来做讨论、分析时,发现声闻和独觉是有毛病,菩萨也是有,到佛就没有毛病了。原因何在呢?我们是从这个地方去了解,原来,止跟观要均等,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止跟观没有均等,会有这样子的毛病存在,这个可以从经文上了解。

我们在了解经文之前,整体的概念我们先要有一个了解。如果不知道这个背景,就这样去讨论的话,我们会想,哇,声闻多么的好,菩萨就更不用讲了,得到菩萨的果位,多么的好,那样根本就没有毛病存在呀!这是我们的想法,我们现在不是要讨论这个问题。现在要讨论的是止观双运是多么重要的一个问题,因此是把三者并在一起来做讨论。不是我们去看声闻、菩萨怎么样,而是把佛、菩萨和声闻并在一起去讨论,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止观二者的力量均等多么的重要,是要做这个讨论。

就胜观与等持二者而言,在声闻的阶段,等持的力量非常强大,相对的,胜慧的力量就很薄弱,这是因为在声闻的阶段,眼睛所看到的目标都是自己个人的利益,而且以可以完全达到这个目标为目的,这目标是个人脱离轮回得到解脱。为了追求并达成这目标,它需要有非常强烈的安止力量。除此之外,为了其他众生的利益,也要产生悲心,要将救度众生当成是自己的责任。众生是无量无边的,要透过无量无边的方式去思惟,去利益众生,这一方面若没有做到,那么胜慧的力量会是薄弱的。声闻的胜慧力量是薄弱的,但等持的力量比较大,会有这个毛病,这是止观不平均的毛病。

这里并不讨论声闻有没有止观,这不是讨论的重点。重点是我们从声闻的情况去了解止与观两者的力量要均等。声闻了悟空性时,没有用无量正理门去了悟空性,不是用无量无边的逻辑推理去了悟的,所以看不到自己也可以成佛的这一点,这是因为等持的力量强,胜观的力量较弱之故。所以说「声闻不见如来种性」。

声闻只一味追求自己脱离轮回,并没有追求利益众生的佛果位,因为这两个原因当然不会看到自己能够成就佛果。因此,我们前面先解释意义,后面解释词句。

以定力强,故慧力劣故」等持的力量非常强大,为什么呢?如我们前面的分析,因为声闻完全以自己脱离轮回的痛苦当作目标,且一味追求这目标,并没有思惟其他众生的事情,仅仅只趣入自利的目标去修等持,当然等持的力量是很大的。但是他没有透过无量无边的逻辑推理做思惟,因为悲心的力量薄弱,虽然了悟空性,但胜慧的力量是薄弱的。有了这两个原因,所以导致「声闻不见如来种性」,没有看见自己可以成佛,不了解自己内心存有佛的种性(成佛的力量存在)。

这里要说明的是,声闻仅仅追求自己利益,对利益其他众生而言,如利他的色身及自利的法身二者(法色二身双运),根本就没有用心去思惟,是否存在如来种性?因为等持的力量太强大了,根本就没想过,也没有以无量无边的逻辑推理了悟空性,因而没能力见到如来种性。

或者大家有这么一个疑问存在?见到自己能够成就佛果,跟无边理门了悟空性二者有什么关系呢?可能有这个想法,月称菩萨在《入中论》的根本颂里面,解释到大乘利根种性趣入道路实修的方式是什么?

《入中论》的自释里,谈到钝根的大乘种性,入道实修的方式是什么?讨论他们的次第如何?在《入中论》根本颂文里面谈到,利根大乘种性先产生悲心,之后以无量理门了悟空性,之后产生菩提心。

《入中论》自释里面谈到的是钝根大乘种性的话,先观修悲心产生菩提心,之后以无量理门来了悟空性。如果是大乘利根种性的话,在菩提心产生的前面,就已经透过无量理门去了悟空性,这是月称菩萨在《入中论》根本颂文中如此开示的。

为什么是这样的次第呢?这是就利根大乘种性来讲,如果说没有看到自己能成就佛果菩提,这一点还没看到,不明白的话,他不会趣入道路之中,因此不会允诺我要发起菩提心,我要进入道路来做实修,这种允诺,这种誓言他不会做的。就利根的大乘种性而言,他都是进行详细的分析,先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之后,发现自己能够成佛,能够得到菩提,这一点已经完全明白了解了,才会立下一个誓言,我要成佛,我要趣入道路来做实修,他才会做这样一个允诺。

对一个利根行者而言,发起菩提心的前面,他就已经了悟空性了,而且不是只有了悟空性,还是透过无边理门去了悟空性的。假设不经过这个方式,他不会看到自己能够成就圆满的菩提,没有看到自己能得到圆满菩提,当然不可能发誓说我要追求圆满菩提嘛!因为根本就没有看到,所以不可能产生菩提心。

因此之故,利根的大乘种性,在菩提心产生的前面,他已经透过无量无边的理门去了悟空性,原因何在?因为菩提心产生的前面,他先看到原来我自己可以成佛,我要成就佛果菩提,已经了解了。了解之后,他会立下一个誓言,我要成就佛果菩提。之后,才会去进入成佛的道路作实修,因为他要事先作一个分析,利根行者是这个样子。如果要看到自己可以成就佛果菩提,要了解这一点的话,前面他要透过无边理门去了悟空性,这是他在前面要先做的。所以就利根大乘种性而言,菩提心的产生,他的前面已经了悟空性了。这是月称菩萨在《入中论》根本颂里面所谈到的。

见到自己能够得到圆满菩提前面,先要用无边理门了悟空性,为什么?原因何在?这是因为我能得到圆满菩提,怎么去得到圆满菩提呢?这不是靠身体。首先,我能够得到圆满菩提不是靠外面,不是靠外面某某人得到圆满菩提,某某人把圆满菩提给我,不是靠别人来的。而是说:「我得到圆满菩提」。可见是由我去得到它,我可以得到圆满菩提。

那就要先来分析我自己。我怎么去得到圆满菩提?进一步来分析我自己,不是分析外面,而是分析我自己。「我」就是身心二者,是不是靠身体去得到圆满菩提呢?也不是。所以身材的魁梧、大小、强弱如何,跟得到圆满菩提有没有关系?没有关系。我们再分析,想一想就发现,喔!原来是靠内心,跟身体没什么关系。可是再分析一下内心之后,内心的想法各种各类,这里面烦恼的心能不能得到圆满菩提呢?不可能,这一点也非常明白确定。所以能够得到圆满菩提的是靠内心,而在这么多种内心里面,我们仔细去分析,什么内心可以得到圆满菩提呢?了空慧--了悟空性、证悟空性的这一个心,这个心可以去得到圆满菩提。

我们再分析一下,证悟空性这样一个心。声闻、独觉了空慧的那个心是很小的,这个心也不能够看到自己可以得到圆满的菩提,那么自己可以得到圆满菩提是靠什么心去看到?就是要靠无边理门去了悟空性,这种了空慧的心能够得到圆满菩提,为什么呢?我们仔细去分析一下,透过无量无边的逻辑推理之门去了悟空性。

这个了空慧能不能得到圆满菩提呢?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它的威力非常强大,为什么呢?因为这样一个透过无边理门了悟空性的内心,它能够成为烦恼的对治,把烦恼障灭掉。它能够成为所知障的对治,把所知障灭掉。喔!这个时候我们知道,原来它的能力非常的大。

由无边理门证悟空性的这个了空慧而言,靠着它可以得到圆满的菩提,这个时候就会知道、就会明白,了解经由了空慧可以得到圆满菩提。可见要看到自己可以得到圆满菩提,这个了知的前面应当是要透过无边理门去了悟空性,之后才可以看到我可以得到圆满菩提。

把声闻、独觉内心的了空慧,我们拿来做一个仔细的分析,能不能用它来得到圆满菩提呢?没有办法,为什么呢?可以这么讲,声闻、独觉内心所得到的了空慧有一点奇怪,它看的方向只有看一个,而不是无量无边全部都看的。所以了空慧是得到了,可是不是透过无量无边理门去了悟空性的方式,所以就算是了空慧,但,声闻独觉内心的了空慧可以说很呆板,有点呆滞,等于只有看一个方向,其他都不会看。我们可以这样来讲,这个了空慧,不具备威力来断掉所知障,可是却是具有断掉烦恼障的威力,他也明白自己有这个力量。

分析一下自己的了空慧,也发现这个了空慧有威力可以断掉烦恼,但是不知道要去断掉所知障。而且,这个了空慧本身,也没有威力可以去断掉所知障,也不知道要去断掉所知障哪!因此对于遮盖所知、遮盖万法的这个部分要把它去除掉,这个部分根本不知道,他没有这种威力,也根本不知道。这是声闻、独觉内心的了空慧的情况。

就大乘种性而言,他的了空慧是由无量理门而证悟空性的,这个了空慧,我们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发现它有威力可以断掉烦恼障,也有威力可以断掉所知障。分析一下,就知道这个了空慧有这样的威力,为什么呢?因为它是由无边理门去了悟空性的,所以这时会知道一切众生内心的想法是无量无边,以悲心做为支持的力量,去思惟众生内心的想法是无量无边。

透由无量无边理门去了悟空性之后,也能够同时去了知一切的所知。譬如说一个法不了知或是被遮盖起来,这个盖障也都能够把它去除掉的。所以由无边的理门去了悟空性的时候,这个了空慧具有这样的威力。

大乘种性由无量理门了悟空性的时候,分析一下这个了空慧,它有什么样的威力呢?它有威力可以断掉烦恼障,有威力可以断掉所知障的,这个时候就可以了解,原来这种了空慧具有这样的威力。那就很明白了,我运用这个了空慧,我可以得到圆满菩提,就会明白到这一点。

声闻、独觉不会看到,了空慧不能得到圆满的菩提,因为他不是由无边理门去了悟空性,所以他的了空慧好像只能看一个方向,不能看其他的方向。这个了空慧没有威力去断掉所知障,也不知道要去断掉所知障。所以这里才会说“声闻不见如来种性”,为什么呢?就是我们前面所解释到的内容。

菩萨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菩萨虽见而不明显,慧力强故,定力劣故。菩萨看到自己可以得到圆满菩提,为什么?因为有无量理门了悟空性。他内心已经由无量无边的逻辑推理去了悟空性。因此之故,这种了空慧分析一下,可知道,我可以得到圆满菩提,所以菩萨可以看到自己有可以成佛的如来种性存在,但是不明晰。不明晰的原因是什么呢?

就菩萨而言,他会热切的渴求成就佛果,可是他的毛病在什么地方呢?毛病就是底下讲的,虽然看到,可是不明晰,不明晰的原因毛病在什么地方呢?慧力强故,定力劣故,就是胜慧的力量很强大,跟胜慧的力量比较起来,等持的力量很薄弱。这不是说菩萨的等持力量很差劲,不能这样解释。这句话看起来好像,菩萨的禅定力量很糟糕,不是的。跟菩萨胜慧的威力比较起来,菩萨他的等持力量比不上胜慧的威力。如果跟声闻比较,菩萨等持的威力还强过他太多了呢!可是,就菩萨自己内心胜慧的力量跟等持的力量,这二者比较,等持力量远远比不上胜慧的力量。

这两个原因,一个是胜慧的威力很强大,等持的力量薄弱。等持的力量较薄弱,不是说跟别人比,他较差劲,而是跟菩萨自己内心的胜慧比较,这两者是胜慧的威力很强大,等持的威力很薄弱,应该是这样比较的。不是说他跟声闻比较起来,他的定力还很薄弱,不是这个意思的。

为什么菩萨内心胜慧的力量强大,等持力量薄弱呢?这是因为他纯粹都在思惟利益众生,对这一点非常热心的去追求,把救渡众生当作自己的责任。一切众生内心的想法是什么?他的痛苦是什么?他的快乐是什么?仔细分析,仔细去了解,仔细的去利益他,要做这个,要做那个,分析的非常多,所以胜慧的力量较强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等持的力量就很薄弱。

如果说把菩萨等持的威力跟声闻比较看看,菩萨等持力量还强大得不得了呢!这是说,菩萨将自己内心的胜慧和等持比较,他等持的力量还是太薄弱了。如果这样讲的话,心续之中胜慧的力量非常强大,等持的威力也非常强大,此二者力量是完全均等的,那是谁呢?只有佛啊!所以如来遍见一切,为什么?因为止观均等之故,这个等,是均等、完全平等,只有佛是等(至)后(得)一味。

等至位跟后得位完全一味合和,毫无差别,只有佛才能够做到这个样子。「等跟后」的等,是等至位根本定;后是后得位,等后一味双运,只有佛才能够达得到。所以,等持是指等至的阶段;胜慧是指后得位的阶段;止观均等的止,是指等至位;观是指后得位;止观等故,是指在等至的阶段跟后得的阶段二者已经混在一起了,本质上毫无差别,所以叫「等后一味双运」。这只有佛才做得到,这是佛的特色,这是菩萨做不到的,这一点,你要了解彼此之间之差别。

其次,这里要说明、要了解的是,因为成就佛果时,有一个特色存在,就是等后一味双运。等至阶段跟后得阶段完全同一味的,毫无差别,双运结合在一起。

所以我们现在禅修的时候,止观应该二者同时进行,二者力量要均等。成就佛果的时候止观的力量就均等了,这是佛果位的特色。也就是将来要达到的目标--佛果的目标,佛果、祂是等后一味之故。所以我现在在禅修的时候,等至阶段修安止;后得阶段修胜观、慧观的时候,这二者的力量我要同时进行,也要把二者的力量弄成均等,这样子去做禅修。因为将来所要得到的果位就是这个样子,我们要了解现在实修的时候,二者的力量要均等。

《大般湼盘经》的经文讲解了前面那一段,后面还有一段。前面这个段落,只有谈止跟观的差别。止就像没有风吹动的蜡烛,没有风去动摇它,这个部分就像安止一样。可是灯(蜡烛)本身要非常的明亮,这个部分是观。可见二者的性质不同,威力也不一样。就胜观而言,这个灯(蜡烛)要非常明亮,造成它不明亮的原因是什么呢?造成它不明亮的,就是这些见地啦!烦恼啦!这些都应该要断掉,这个部分是什么?前面阶段没有说明,接下来就要说明了。

前面只有讲到止跟观的不同。一个像灯没有风去摇动它,这是止。一个是灯本身非常明亮,这是观。但是为什么造成它不明亮呢?造成它不明亮就是一些烦恼嘛!烦恼这一部分要灭掉,灯才会非常明亮。后面就讲了:「由止力故,如无风烛,诸分别风不动心故。由观力故,永断一切诸恶见网,不为他破这里谈到造成灯不明亮,胜观不明亮的部分是烦恼,这个烦恼要灭掉。

由胜观的威力可以彻底断掉一切恶见,这个是指能够断掉烦恼。一般烦恼分为,见地烦恼跟非见地烦恼。要断掉这二者比较困难,也就是要很劳累,才能够把它断掉,是见地烦恼这个部分。

断掉见地烦恼当然属于胜慧。属于胜慧的原因是,它是透过原因的思惟,所产生出来的了解。在烦恼中我们可以这样讲,见地的烦恼是非常聪明的烦恼;非见地的烦恼就不是啦,因为非见地的烦恼,它不是透过原因的思惟而产生的烦恼,所以说它是没有靠山的烦恼,既然没有靠山,要把它灭掉就比较容易,可以作这样说明的。

依于见地的烦恼之后,才会产生非见地的烦恼,假设把把见地的烦恼灭掉,当然非见地的烦恼就灭掉了。所以我们这里只有谈到,「由胜观的力量之故,永断一切诸恶见网」就是指,透过胜观的力量,把见地的烦恼灭掉。这里其实要讲的是,如果把见地烦恼灭掉的话,靠着见地烦恼所产生的非见地烦恼,当然也就灭掉了。

支持的论证何在呢?引用一部佛经《月灯经》来作证明。《月灯经》里谈到:「由止力无动,由观故如山。心无散乱,安住所缘,是修止迹。」这个心是无散乱的,安住在所缘的对象上,是修止迹。迹,就是成效、效果,这是修安止的效果。修安止的效果是心没有散乱,可以安住在所缘的对境。

「证无我义,断我见等一切恶见,敌不能动犹如山王」,像须弥山王一样,「是修观迹」,这个是修胜观的成效,这个迹是成效,一件事情做完之后的效果。「故于此二应知差别。」这里要说明的是二者的效果。修安止有什么效果?修胜观有什么效果?效果各自不同,把个别的效果作一个说明。

在安止的时候烦恼好像没有了,只是暂时把它压住,烦恼都没有出现,但不是彻底灭掉,所以还不是很坚固,这是因为烦恼产生的泉源,也就是色(身)的来源(根本之处)还没灭掉。用什么方式把烦恼灭掉?要靠胜观。胜观把烦恼的泉源、来源之处,无明彻底灭掉,这个时候,烦恼当然都不会出现了,因为根本(无明)都灭掉了,这个时候,才说坚固稳定如山王一样。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0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9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鲁迅与佛教(胡文炜)[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225.问曰:如先说众生无量无边,又言众生空,复何所度?如是云何可有所度?[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好处[栏目: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因为烦恼,所以智慧[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皈依三宝——真的一个都不能少[栏目:济群法师]
 金刚经说什么 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栏目:南怀瑾居士]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第161-180卷)[栏目:五百大阿罗汉]
 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才能达至幸福和得到之间的平衡?[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大日经疏讲解[栏目:成观法师]
 功高易进,念佛为先[栏目:大安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