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8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97

《广论奢摩他18》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7-10-19

闻法动机

在《解深密经》里面,或者圣者无着的圣典里面,或者是慈氏父子的圣典里面,都曾经开示了大小乘的一切功德,都是止观的果,如此开示的。虽然现在我们学习的是广论后面的段落,把安止跟胜观的段落,进行闻思修。不过就闻思修学习安止跟胜观而言,虽然一方面来讲它是广论后面的段落,不过在这个段落,我们所学习的是随顺的安止跟随顺的胜观,但是正如前面所谈到的,这是大小乘一切功德的根本之处。

今天我们是第一天在新的场所来上课(四谛佛学会),也是第一堂课,第一次上课,因此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所上课的内容是安止跟胜观的学习,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缘起。

随顺的安止、随顺的胜观,它是大小乘一切功德的根本,经由这个学习,使大小乘的功德都增长、增广了。就我们今天止观的学习而言,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缘起。未来能够在这个处所,由于在这个处所进行闻思修之故,将来大乘的功德,在自己的内心不断的增长、增广。有这么好的一个善缘,之后,当然逐渐的就能够证得佛果,所以就有这样子的功德。

首先在这样子了解之下,调整自己的动机,一方面是调整动机,一方面要了解到这是一个多么殊胜、善好的缘起。

因为没有椅子可以坐的缘故,所以大家可能坐起来也会有点辛苦劳累,不过盘腿而坐是代表安止的根本,这个是表示能够把安止立下一个坚固稳定的根本、基础,是不是非常好呢?因为一般来讲,当然大小乘一切功德的基础,是在安止跟胜观,但是其中胜观的基础又在安止,而安止的基础又在盘退而坐,所以今天大家可以说已经立定了一个坚固的基础,多么的好!

也许大家觉得这样坐起来身体有点劳累,不过在身体有点劳累的时候,想一想,大小乘的功德由止观而来,观又要从安止而来,止的根本又要靠盘腿好好的静坐。今天已经做的不错了,这样子坐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样想一想,大概不会觉得太劳累,而且这样坐也可以累积善根,我们如果看一看唐卡上面的佛像、画像,大多数都是盘腿而坐。所以盘腿而坐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样子稳定的坐着之故,内心能够安静下来,内心安静下来之后,才能够好好做分析和思惟,然后才会产生胜观,产生胜慧。

所以应该以这个坐姿来坐的话,心很容易稳定,在心稳定下来之后要分析和思惟,就很容易来进行,这样子坐应该有很大的好处了。我们今天也是这样子来坐,也是比较好的,因为这样子安静坐下来内心稳定,之后才能够好好进行思惟,这是附带谈到的。

如果说脚比较酸痛,或者是身体有病脚比较酸痛,这样子坐着可能因为太过劳累之故,或者是腰酸背痛太过劳累,可能心思涣散的话,就准备椅子,就坐椅子也可以了,假设这些毛病都没有发生,盘腿而坐比较好,这还会累积善根呢!

而且我们经常讲的毗卢七支坐法,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七支坐法,大日如来七支坐法是清净我们身体的罪业跟盖障,因为身体──色蕴,清净显现的形像就是大日如来,所以我们按照大日如来的坐姿来坐的话,当然能够净除身体所累积的罪障。

正讲

上一次我们所谈到的是「净行所缘者」,五种净行所缘,351页,「由此所缘,能净贪等增上现行」的这个部分。这是上次所谈到的,这个「行」是前已行过者,这是一个过去式,是动词的过去式,前已行过者,是什么时候已经进行过了呢?上辈子啊!上辈子已经进行过、已经享用过了,这个贪念、瞋恨、愚痴等等,在上辈子我们的内心已经产生过了。

上辈子我们的内心产生了贪念、瞋恨、愚痴、傲慢等等,这些感受在上辈子我们已经受用过了。在上辈子已经出现的时候贪念、愚痴、瞋恨、傲慢、妄念、心思涣散等等,这些烦恼在上辈子我们的内心已经产生过了,已经进行过了,已经受用过了。之后会熏习成为一个果,这个果就是造作的等流果。

这个造作等流果的部分就称之为「行」,就是现在所谈到的「净行」,这是已经行过的部分,前辈子已经进行过的部分,现在熏习所形成的果。因此之故,因为前面已经进行过、已经受用过了之故,现在正在持续的进行。所以可以看到现在我们这一辈子,在这一辈子的情况,有时候很容易瞋恨,很容易愤怒,傲慢之心很容易产生,贪恋之心很容易产生,愚痴之心很容易产生,妄念导致心思的涣散很容易产生,这个就是已「行」的部分,就是上辈子已经进行受用过了,累积所形成的造作等流果。

现在正在进行的部分,就称之为「净行所缘」,好了,这一些烦恼都要把它清净掉,为了要把它净化之故,当然所缘的对境就不一样了。因为前面已经进行过、已经受用过的部分,要把它净化掉的话,所缘的对境就很多了,不过那么多的对境里面,我们这里主要所要谈到的是,把贪心净化掉要缘取的是什么?之后把瞋恚净化掉,把愚痴净化掉,还有傲慢之心净化掉,还有妄念导致的涣散,主要讲这五种。

一般来讲,烦恼当然各种各类非常的多,把一个一个的烦恼净化掉,应当都要一个一个的所缘,应该要很多种,但是这么多里面,这里谈到是就主要的来讲,最主要就这五种。

我们要看课本,「净行所缘者,由此所缘,能净贪等增上现行。」这个「等」是集摄的概略词,集摄概略词就是贪等等,等等还有什么?还有四个。只有举一个来做说明,所以概略只讲一个,由一个来概略其他,后面应该是生气、就是瞋恚,还有愚痴、傲慢之心,还有妄念的涣散,所以用「由此所缘」,能够清净贪、还有其他四个等等的增上现行,增上现行的意思就是指力量强大的意思。我们这个书里面谈到增上现行都是指力量强大,就是清净力量强大的贪心,力量强大的瞋恚,力量强大的愚痴,力量强大的傲慢,力量强大的妄念的涣散。

如果要把它清净掉的话,由此所缘能够清净这几个项目的话,这个所缘是什么呢?所以「略有五种,」底下这五种,就是按上面这个来排列的,(谓不净,慈愍,缘起,界别,阿那波那。)如果要把比较强烈的贪念之心净化掉的话,要修不净观;把比较强烈的瞋恚之心净化掉的话,所缘要缘慈愍(慈心),修慈心观;把比较强烈的愚痴之心要净化掉的话,要修缘起观;如果想要把比较强烈的傲慢之心净化掉的话,要修界差别(界差别观)。「界」,一项一项是什么?分别就是差别,每一项一项是什么?这是界的差别;如果要把强烈的妄念涣散净化掉的话,(要修阿那波那),这个阿那波那是数息观,气的呼跟吸,气息的呼出去跟吸进来,要做这个禅修。

广论在这个段落,接下来就是一项一项分开,每一项个别来做说明。所以底下就讲了,「缘不净者,」不净观开始,一项一项来做详细的说明,这个是讲:如果贪念之心比较强烈的话,想要把这一种情况净化掉,要怎么做呢?要「缘不净者,」缘不净来做观想,叫做修不净观,缘取不净来进行观修。

对我们而言,这个部分还更加重要呢!重要原因是因为我们在欲界的缘故,欲界的补特伽罗贪欲之心都比较强烈,所以就称之为欲界。讲欲界的众生、欲界的补特伽罗,就表示了这个涵义,表示欲界的众生贪欲之心比较强烈,既然比较强烈,前面谈到了,要把它净化怎么做呢?所以这里就谈到了缘不净来进行观修。

一般来讲,在我们修安止之前,应当先内心里面的什么烦恼力量比较强大,这个烦恼的力量要先把它压下来,假设这个部分都还没有做到,就直接去修安止的话,这个安止不能修得好,这个安止的实修也不能够进入道路之中。所以首先要分析一下,自己的个性之中,什么类型的烦恼比较强烈,然后把那个类型的烦恼,要先好好的做一个调整改变,先把它压伏下来,因此之故,才会把「净行所缘」放在最前面。

我们现在讨论「净行所缘」,当然我们前面已经谈到了「周徧所缘」,不过「周徧所缘」不是正式禅修的开始。因为「周徧所缘」是遍及一切的实修都要用到的,不是说正式禅修的开始,正式禅修的开始在什么地方呢?正式禅修的开始在「净行所缘」,但是为什么把它放在最前面呢?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因为就每一个人而言,内心的烦恼,它的个性上面都有一些烦恼,某些类型的烦恼比较强烈,假设这个部分不调整改变,进入安止的话,这个安止就不能修好了,安止的实修也不会进入道路之中的。

为了让安止的实修能够好,安止能够进入道路之中,前面,要先把自己的个性调整一下,个性之中看看什么烦恼力量强大,先把这个烦恼力量先把它压下来,好好的调整,这样子后面的禅修才会产生效果,所以要把「净行所缘」放在最前面是这个原因的。

其中「净行所缘」放到最前面,到底要修什么呢?因为我们是欲界众生的缘故,当然个性里面贪欲之心就比较强烈了,所以又把贪欲之心放到前面来说明。

「缘不净者,」缘取不清净的行相来做观修,「谓缘毛发等三十六物,」谓缘毛发等等三十六种事物来做观修,「名内不净,」是内在的不清净的观修方式。以「及青瘀等名外不净。」这个是指贪欲之心比较强烈的情况之下,当然要把它去除掉,这是一个烦恼,不好嘛,所以这个方式就要修不净观了,既然是不净观,这是一个禅修的话,当然有它所缘取的对境,这缘取的对境,是不清净的行相,那里的不清净的行相呢?自跟他。

在《入菩萨行论》里面就讨论到了,缘取自己身体不清净的形像来进行观修,这是缘取自己不清净的部分来做观修的,这个想一想应当知道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不净观缘自他均有,《入菩萨行论》里面就特别谈论到了缘取自己,自己身体里面不清净的情况,好好的做一个观修。能够把自己的身体,我们有这个贪欲的执着,从这个来做观修,所贪的对境,要修不净观,主要是所贪的对境。对于所贪的对境,修一修不清净的形像之后,对它产生贪念之心,引发我们对它贪念的原因就不会存在。我们对自己的身体都有贪念执着,修不净观之后,禅修的力量强大,对其他让我产生贪念之心的对境,再个别的来修不净观,这些都非常有必要的。

就不净观的禅修而言,可以分成这里所谈到的,外在的不净观,内在的不净观。内在的不净观是说,缘取身体的毛发等等一共三十六个项目;外在的不净观是指,这个青瘀,是指死亡的时候,我们死亡的时候,身体慢慢流出黄色的水,身体慢慢浮肿,慢慢烂掉,所以这个青瘀,就是浮肿、烂掉了,这样一个形像。

大概死亡三天之后,身体的水分慢慢流出来,然后就慢慢烂掉,颜色变成青瘀,很难看啦,对不对?所以把那个又再做一个不净观的观修,又三十六项,这是出自《声闻地》。仁波切说这三十六项,内容很多,以前看过,仁波切说他现在记得不是很清楚,要去查一下《声闻地》里面才能知道每一项是什么?以后有兴趣要了解的话,再来每一项、每一项都列出来,这是在《声闻地》里面所谈到的。

这样子把内在的三十六项、外在的三十六项,每一项、每一项不清净的形像缘取来做观想,要适用在自己这样子的一个情况,它的内外两种情况这样的来观修。首先要了解,贪欲之心是自己内心的一个毛病,既然它是毛病就是不好的,所以我要把它灭掉,把它消灭掉的话,那应当有一个观修,对贪念之心消灭掉有帮助的观修,透过这个观修,我可以逐渐把我的贪欲之心把它灭掉。

实际上,我们实际上的情形,清净也好,不清净也好,或者它只是名言也好,我们总是认为身体是清净的,但是现在不管清净、不清净,可是我们的内心现在主要是贪念之心很严重,我们现在要把贪念之心减少下来,为了要达到这个目的之故,因此我们才要做这个禅修。贪念之心要灭掉的原因是在我们的禅修上面,它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贪念之心是不好的,在我们禅修的时候,他都要造成很大的伤害的,所以我要特别针对贪念,要把这个贪念之心把它逐渐减少,把它灭掉,在这个方面能够发挥有作用、发挥功效的禅修,就是不净观。

实际的情形是如何呢?实相是如何?怎么样子?这个不重要了,重要是透过这个禅修,我可以达到目的,把我的贪念之心减下来,把它消除掉。譬如说白骨观,观想整个大地都充满白骨,整个大地不会充满白骨嘛!可是透过这个禅修的话,对我们却有很大的帮助。

或者是在密宗里面所谈到的观修,众生是本尊,众生不是本尊嘛!但是我观想众生是本尊之故,对我的禅修会有很大的帮助。或者是所依的器物世界,所依的世间是无量宫,它实际上不是无量宫,可是我做了这个观想之故,这样子禅修的话,对我就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之故,实际的情况不管它如何,也可能不是个这样子,但是现在我的目标是放在把我的贪念之心灭掉,这是重点。所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之故,我修整个大地充满白骨,这当然很有帮助嘛!

还有观修自己的身体,贪欲对象的身体,内外的不净,透过这个禅修,因此,我的贪念之心就逐渐的减少,这个就有很大的帮助了,而且因为贪念之心去除掉之故,我的内心本身不断的进步,当然慢慢的功德证悟,增长、增广了。因此当内心逐渐进步之后,实际的情形是如何,好好的能够做一个思惟。然后思惟一下它的原因,慢慢的透过禅修,贪念之心当然逐渐的减少。

「于内心所现不净非可爱相」不清净的行相,「任持其心。」这个持是维持,所以任持其心就是尽量的串习,不断的观修,透过持续不断的观修,贪念之心一定会逐渐减少的。

不仅如此,在《入行论》的第八品里面谈到,对于我所贪恋的对象,对方的身体外、内不清净的部分,缘取来做观想。更进一步的,不仅如此,如果我把对方的内心,仔细的做一个分析的话,发现也是非常可怕的,仔细分析看看,都完全不好的,我为什么会对它产生贪恋之心呢?所以贪恋之心的基础、理由也不会存在的。

注意分析一下对方的内心,我所贪恋的那个对象,他的内心是什么呢?他的内心都是充满很多烦恼的,都是在损害别人利益自己,爱我执都非常严重啊!所以实际上都是要伤害我,不顾惜于我,对我只会有伤害,没有任何利益的。

因此之故,这样的一个我所贪着的一个对境,实际上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仔细想一想,我对他的贪恋之心也会去除掉的。

就一个凡夫俗子的内心,我们如果仔细分析看看的话,实在对他也不值得产生贪恋之心,贪恋之心也可以去除掉的。所以在《入行论》第八品里面谈到,跟凡夫俗子来往,自己只会不断退步,到最后只会到无间地狱,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这是因为凡夫俗子的内心,都充满了自私自利,伤害别人,爱我执非常严重,凡夫俗子都是这个样子。

所以想一想,我对他产生贪恋执着,那没有道理嘛!为什么我要去贪爱他呢?没有道理嘛!所以把这个部分想一想,对我们的贪恋之心的去除,也有很大帮助了。

不仅如此,再进一步来想一想,对方非常爱我,对方不会伤害我,这样的一个情况,我们把这个的情况做一个分析,所谓的对方爱我、不会伤害我,这个部分我们如果把它做一个分析的话,对方对我的贪恋之心,其实是由我这里来得到利益,因此之故才会爱我,才会对我有所贪恋,不是因为要真正的帮助我,对我有所利益,而对我产生贪爱的,把这个情况仔细做分析看看,能够了解的。

对方所以贪恋于我,是因为可以从我这里得到利益而言,并不是纯粹的要来利益于我的,如果要从我这里得到利益的话,其实就是伤害于我嘛!我们仔细去分析看看,就是我吃亏、我受到伤害,他从我这里得到利益嘛!因此不是真正的想要帮助我,不是真正的利益于我,而对我产生贪爱。仔细分析对方的情况,确实是这样子的,是他自己可以得到利益,从这个角度而言。

如果说他现在爱我,对我的贪恋,是因为他自己可以得到利益的话,这个等于是一种欺骗于我了,为什么呢?因为实际上外表做出来的样子,是来对我有所帮助,要利益于我、爱我,但他内心其实是希望自己得到利益,能够从我这里得到利益,所以表里不如一,就是欺骗嘛!所以把对方的行为仔细分析看看,分析一下,其实对我都没有什么利益的,其实只是对我一种伤害,我们这样子分析看看,也可以来了解的。

或者说再进一步来想一想,从自己的内心来做分析,其实自己也很明白,譬如说对方对我有贪恋之心,对方爱我,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分析一下我自己的内心,我自己的内心也是很坏的,因为自己的内心里面充满了烦恼,都是自私自利爱我执,都为了自己得到利益去伤害别人,让别人吃亏,这样一个内心,值不值得对方去爱呢?我们想一想,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充满了烦恼?自己反省一下,就能够很切身体验确实知道的,所以想一想,这样的内心,为什么值得他去爱,不可能嘛!

所以让他引发贪爱的基础也不存在了,让他产生贪恋之心的基础根本就没有嘛!所以从对方,我们把对方分析想一想,把自己这边分析想一想,都是这个样子的。《入行论》第八品里面谈到的,不仅从身体不净观来做一个分析,从内心的部分来做一个分析,也非常有帮助的,这是不净观的禅修方式,能够让贪欲的执着减弱下来,对这个方面很有帮助的。但是禅修是配合阶段性的必要性来讨论的,就在贪心强烈,要把贪心,针对这个部分做调伏而做的观修,不是说经常持续做的一种观修方式,这个就不是了。

就众生的贪恋之心,我们仔细分析看看,首先众生都有离苦得乐的感受存在,有了这种离苦得乐的感受之后,当然就要追求,要达成这个目标,所以有一个期望,期望完全都没有痛苦,期望能够得到圆满的快乐。

首先有一个离苦得乐的感受,之后有一个无苦之乐的一个目标要去达成,可是,有这种种思惟,接下来要去进行离苦得乐,我要去达成这个的目标的时候,进行的时候,辨明的方式错误,把痛苦执着为快乐,对于痛苦的认识也错误,对于快乐的认识也错误,在这个错误之下去了解什么叫做解脱的道路,这个了解也错误,因此在进行的当中,就会产生了贪念跟瞋恨,众生都是这个样子。所以把贪念跟瞋恨在内心产生的情况想一想,自他众生充满贪念跟瞋恨,众生都非常可怜,自他众生都是一样的,都是如此。

实际上就内心的基础而言,最根本的基础,是离苦得乐的感受,众生全部都有,既然有这种感受存在,当然要去追求,要去达成。要去达成一个没有痛苦,纯粹只有快乐,有这么一个目标存在的。有了这个目标之后,我要去达成它,要去达成它的时候,就要辨明清楚,界定清楚,要得到的快乐是什么?要排除掉的痛苦是什么?在那个时候错误了,对于苦跟乐的了解错误了。

在前面离苦得乐这个感受,众生都有,这个没有错误,之后要确定要达到一个目标,就是痛苦完全去除掉,得到快乐,把这个当作要达到的目标,这个也没有错误,但是接下来什么是痛苦?什么是快乐?我要排除掉什么?我要追求什么才是快乐。我要排除掉什么?什么是痛苦?这个时候认识错误,认识错误的话,进行的方法当然错误,因此之故贪念瞋恨就出现了。

所以就基础的部分,离苦得乐的感受,跟所期望的目标,没有痛苦,只有快乐,这些都是正确的,这些都没有错误的,这是实际的情形。但是要达成这个目标的时候,违背了,跟实际情形不符合的,对于苦跟乐的了解错误了,因此用的方法也错误了,所以众生才会非常的可怜。众生的情况都是这样子的,分析一下自己的内心,也都是这样子,贪念瞋恨的情况都是这样子,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看一看众生,有这种情形,在这个情形之下,我对众生的贪念之心,当然要把它灭掉。

为了要把内心的贪念之心去掉之故,我才进行这个观修,目标是设在这里,来进行这个观修,不是说平常持续的观修,如果说平常持续这样做观修的话,可能对悲心还造成伤害的,有这种危险的存在。

这个是贪心,为了把贪欲之心净化之故,在这个阶段之下,要修不净观,白骨观等等,或者是按照《入行论》里面所讲的内容来做观修,《入行论》里面所谈到的,跟凡庸之人在一起,常久陪伴,没有用处啊!不应该跟凡夫俗子经常的来往,这是指贪欲之心的对境,因为贪欲之心的对境,他的内心也非常的顽劣,非常糟糕,所以经常来往自己只会吃亏,受到严重的伤害。把这些内容思惟、想一想,贪欲之心当然就逐渐减少了,这个是表示,贪欲之心强烈,要把它去除掉,在这个阶段里面,所要做的禅修。

如果把贪欲之心去除掉之后,把它压下来,或者说净化掉之后,就不必再做这个观修了,可是,有时候是这样子,贪恋之心降下来之后,其实他的内心,仔细分析发现他的内心瞋恨之心力量很强大,人有时候非常奇怪的,表面上看起来好像这个毛病没有了,其实还有别的毛病。

所以外表上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好的行者,譬如说有一种人是这个样子的,就是喜欢追逐、慌乱的追逐,常常要新的车子,新的房子,新的这个东西,新的那个东西,很盲目的去追逐,这是贪恋之心严重。

有一些人看起来少欲知足,都安贫乐道,完全不会去追逐这些新奇时髦的东西,我们看起来,这个人好像实修非常好,他少欲知足。那是因为你不常跟他在一起,如果你在跟他接近久……喔,这个人禅修非常好,他安贫乐道,少欲知足,可是你稍微跟他在接触在一起,你就会发现,他是很容易发脾气,稍微一点点意见不合,马上勃然大怒,这样一个人,就表示他瞋恨之心很严重。

为了把这种瞋恚之心净化掉之故,所以接下来要修慈心观,我们现在是在欲界,就欲界众生而言,普遍的状况都是贪欲之心很强烈,所以首先是把贪欲之心降伏下来,但是就算把贪欲之心降伏下来,不是说没有烦恼了,接下来有些情况瞋恚之心脾气很大啊,针对脾气很大要修什么呢?接下来就要讲了,要修慈心观。

讲一个事记,色拉寺有很多康村,大家去过的人就非常了解了,不然的话你们问这位师父,他待了很久,他就完全知道了,大显师父,他在色拉寺康村,就非常熟悉。这色拉寺的康村,里面有一个叫做洛巴康村,洛巴是南方的意思,应该是西藏的南方来讲,因为色拉寺的康村是按照不同的区域来分,这个康村,那个康村。洛巴康村,大概就是南方的人,集中在这样的一个康村里面。

洛巴康村的人看起来少欲知足,看起来实修非常好,不会盲目的追逐,少欲知足,外表看起来,这些人好像禅修都满不错的,可是如果你跟他们来往的时候,会发现他的个性、脾气大的很呢!所以从没有贪欲之心的毛病,少欲知足来看,这是一个优点,这当然是一个功德,看起来,好像有这样一个功德,是实修非常好了。

虽然内心没有贪恋的毛病,可是当他们跟别人来往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自己都比较厉害,根本不必靠其他者。自己都是对的,不必靠其他者,自己高人一等。所以只要语言上一句两句差异,跟他不一样,有差别的时候,马上发脾气,好像火上添油一样,脾气大的很呢!所以在色拉寺康村里面,如果大家有时候一言不和,对方要发脾气的时候,就要告诉他说,你不是洛巴康村的僧人啰!(学员大笑)

(以下仁波切中文讲述)去年,还是前年,有一个洛巴康村的格西,来色拉寺的中心,他来学素菜,我们一看到他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讲话比较少,好像比较独立这种个性,有点比较单独的,比较孤僻是吧。就是这种的一个,他的那种行为,也可以说可能这个,没有贪心的这个,自己好像不想接触他人,所以自己觉得好像比较孤独,人家跟他讲话或是一点点不(好)相处的时候,马上发脾气,因为他觉得我自己孤独,我自己没有什么靠别人,未来也不需要靠别人,我现在那么孤独,那继续就走这条路吧!(仁波切与大家大笑),可能有这样子一个感觉吧,所以这种人比较容易发脾气,没有贪的,就这种人,所以有一点好像我们众生很可能没有贪,没有瞋,就没有什么意思(大家大笑),所以一定有一个,要有这些。(以上仁波切中文讲述)

如果没有贪欲之心的话,可能瞋恨之心也会严重,所以仔细看看是不是贪恋之心可能也有一些帮助呢!就是,我们把贪恋之心灭掉之后,有时候就会看到瞋恨之心会很严重;或者说这样讲,分析看看,可能因为贪恋之心存在的缘故,贪恋之心可能造成瞋恨的力量不会这么严重,当没有(贪欲)的时候,好像就很容易发脾气,变成他的瞋恨之心又比较严重。当瞋恨之心很严重的时候,当然这也是一个毛病了,也要把它去除掉。净化掉要靠什么方式呢?要靠着对众生观想产生慈心,以这个方式把瞋恨之心去除掉。

但是内心要产生慈心,如何来做观修呢?首先要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应该以等舍,要先以平等心来做为一个基础,平等心是指要先想一想众生跟我离苦得乐都一样,众生跟我一样,想要得到快乐,这一样的嘛,众生跟我一样,想要去除痛苦,这个都是一样的。所以先平等看待一切的众生,先已经能够平等看待一切众生之后,再进一步的对众生来修慈心观,这种所产生的慈心是不参杂污垢的慈心。

除此之外,一般我们慈心,自自然然的对自己的亲人好友就会产生慈心,对仇敌不会产生慈心,这个就比较有点杂质了。如果说内心能够安住于平等,对众生都平等对待,众生离苦得乐都一样,先把它安住在平等之后,再产生的慈心就非常的纯净。

广论里面谈到,(351页)「慈谓普缘亲怨中三.慈心谓普遍缘取亲人,仇敌,怨是仇敌、怨敌,中间陌生者三,三者,「等引地摄,」平等而引,是平等对待这三者,「地」是指基楚,在这个摄持之下来修慈心,就是「等引地摄」是指心平等对待众生,在这个方式做为基础之下,来缘取,普缘亲中怨三(者)来修慈心。这个「地」地是根基,基础的意思,以这个做为基础,是要普遍缘取亲怨中三者,平等对待他们,把这个当做基础之后,「欲以利益安乐(的)意乐。」来修这个慈心,以缘取亲怨中做为基础。

一般来讲,以自己来做例子,都有离苦得乐的想法,都有这种期望,我们的内心都有如渴求饮,都有一个很强烈的期望,这个感受自己都非常强烈的。就自己的感受而言,无论如何,快乐的部分都觉得不够,不管得到多少,还需要;痛苦的部分,不要说大的痛苦,小的痛苦也不要,不要说小的痛苦,连名字都不想要听到的。

譬如说听到人家骂我们小偷,坏蛋,不好听的声音的时候,仅仅只是听到,我们都不高兴,都会生气,连听都不想要听到的。譬如说自己得到菩萨的戒律,密咒乘的戒律,其实这些戒律都很难守护嘛,但是别人说你没有守好的时候,就忿怒发脾气了,但实际上是不是这个样子?实际上也是啊!因为这很难守到,不能够守到,很困难守到的,所以实际上情况确实是这个样子。就算实际上情况是这个样子,但是还是不要听到。

我们都是很会装模作样,做出很好的样子,别人一讲的时候,实际上虽然没有做到,可是别人一讲,还是要生气,所以得到菩萨的戒律,其实也没有好好的守护戒律,得到密咒乘的戒律,其实也没有好好的守护这个戒律,实际上是这个样子。虽然实际上是这个样子,但是不能去说,别人说了,说你守的不好,就愤怒发脾气。所以,痛苦的话连名字都不想要听到,实际上的情况就算是这个样子,连这个名称都不想要听到,我们的情况都是这个样子。就快乐而言,丝毫都觉得不够,不管得到多少,都不够;就痛苦而言,连名字都不要听到的。

仔细想一想自己是这个样子的话,其他众生一定也是这个样子,从自己来想一想,别人,敌人也是这个样子,中等、中间者也是这个样子,跟自己完全一模一样,所以缘取这些,要平等对待这三者。对于缘取众生之中,亲人、怨敌、中等者,平等对待这三者,把三者都当作平等,就是离苦得乐这个部分,离苦得乐的期望,这一点都完全一模一样,都平等,把他们当作平等之后,接下来再产生慈心,这个慈心是正式的慈心,这很纯净的慈心,要以这个方式来观修慈心,这个是瞋恨之心强烈的话做这个观修。

首先安住在离苦得乐这些都完全平等,先要观修等舍。观修等舍,只是当作一个根基,在这个基础之下,要产生慈心,怎么产生慈心呢?你们要这样子想,等舍之心之下,是指自他一切众生都希望离苦得乐,这个期望要让他达成。我们想一想自己,我有一个离苦得乐的想法,我期望要去达成我这一个目标,所以跟自己期望要达成目标一样,他的目标也要去达成,我们要这样的去想。

如果我有一个离苦得乐的期望,我所要追求的快乐,是我的目标,我的快乐要去达成。同样的道理,他要得到的快乐,这个目标也要去达成。还有我要离开痛苦,所以我的痛苦,我想要把他排除掉,要去除掉。想一想,他也有痛苦,他的痛苦,我也要去把他排除掉,希望他的痛苦也能够排除掉,这个目标也要能够达成它,离开痛苦这个目标也要达成,要产生这种想法,以这个方式来做观修。

在自他都要离苦得乐这个部分都一样,做为基础,这个是等舍。等舍接下来要想达成目标的部分,不仅说我的目标,离苦得乐的目标要达成,他离苦得乐的目标也要达成,这样子来做观修的话,这个是修慈心观。

在修慈心观的时候,名称上怎么样子来讲,我们看看这里,修不净观,修慈心观,修缘起观,修界差别观,跟修出入息。我们发现,这里面会发生一个问题的,就是这里谈到的,修什么观,修什么观。这里面谈到修慈心观,慈心应该是属于对境,怎么会是缘取的对象呢?慈谓普缘什么?慈心观好像是缘取慈心,来当做我的对境而修禅修嘛,是不是这个意思?

可是我们一般谈到慈心的话,慈心是有境,是我内心产生慈心,我的内心产生慈心,在我的内心产生希望他能够离苦得乐这种想法,这才称之为慈心。所以是我内心所产生的慈心,这是有境的部分,怎么会变成所缘的对境来禅修呢?所以发生这个问题了,至尊仁波切就回答了,在广论里面所谈到的,「欲以利益安乐意乐。」「普缘亲中怨三,等引地摄,」完全平等来做为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摄持之下,想要给他利益安乐,这样一个想法,这种想法就是慈心的行相,「即由慈心行相,于彼所缘任持其心,名曰缘慈,」于彼所缘,在这个情况下,继续的观修,这个是缘慈心来做观修。

但是前面谈到,缘慈心来做观修,一般来讲慈心是有境,不是所缘的对境,怎么会变成缘慈心来做观修,就很奇怪了,所以回答「是于心境俱说为慈。」这个是指,对境也可以称之为慈,有境本身也可以称之为慈,这广论里面讲的非常明白清楚了。一般来讲,当我前面所谈到了,缘取亲怨中三等之后,希望给他利益安乐这种想法,这个是慈心,当然这个是有境产生慈心是没有错了,不过不仅如此,在这个产生慈心的情况之下,他所涉及的那个对境本身也把他称之为慈。

譬如举仇敌做例子来讲,我希望离苦得乐,敌人他也希望离苦得乐,跟我完全一模一样。好了,现在以这个做为基础,前面谈到「等引地摄」,以这个做为根基之后,正如我的快乐,希望要得到,我要去达成,因此之故,敌人他的快乐,这个目标,我也要给他快乐,给他去达成。我要远离痛苦,这个目标,我也要达成,一样的道理,他的痛苦也要把他去除掉,把他排除掉,这个目标,也要去达成。

这个是在慈心对境之下的敌人,慈心这个差别,内心的慈心之下,所涉及的对境,所以这个对境,也把他称之为慈。所以有境本身也可以称之为慈,对境本身也可以称之为慈。前面谈到的,就仇敌而言,跟我一样要离苦得乐,一模一样的想法之故,所以他的痛苦我也要把他去除掉,他的快乐我也要去达成,这个固然是我们内心的想法,这是我们内心的慈心,所以有境来讲,当然也称之为慈心。

但是在我产生慈心的情况之下,这个对境就有点点不太一样了,因为他是慈心所涉及的对象,慈心所涉及的仇敌嘛,慈心所涉及的对象,所以这慈心所涉及的对象本身,这个仇敌本身,虽然是对境,也把它称之为慈。所以这里谈到「心境俱说为慈」,心是有境,境是对境,所以有境的心也称之为慈,对境部分也称之为慈。在这里主要的慈心观指的慈,主要是指对境。

这一个部分的差别要了解的,首先我们要讲禅修,禅修的时候,我们把禅修的对象分成好几种类型,譬如说我们观修无常,观修四圣谛,观修空性也有,或者我们说修出离心,修慈心,修悲心,修菩提心,我们都这样讲。如果就对境的情况而言,有时候是讲对境实际的情形是什么?缘取对境实际的情形来做观修,譬如说无常,四圣谛,或者是空性等等。

但是出离心、慈心、悲心、菩提心这个部分,讲的是有境的内心。有境内心禅修的意思,修慈心、悲心、菩提心的意思是指,我的内心要生出出离心、慈心、悲心、菩提心。透过这个禅修,出离心、慈心、悲心、菩提心的部分,要在我的内心产生,这种禅修也有的。

观修苦谛的时候,不是说我的内心要产生苦谛嘛,对不对?所以透过观修,让我的内心很痛苦,这个人就笨蛋了!为什么我们说观修苦谛呢?观修苦谛的意思,或者观修无常呢?这个意思是指,针对这个对境的观修,我要去了解对境实际的情形是什么?苦谛的内容是什么?集谛的内容是什么?无常的内容是什么?透过这个观修,我对这些内容,能够有深入的了解,而不是说透过这个观修,苦谛在我的内心产生,我的内心产生痛苦,不是这个意思的。

观修慈心、悲心,观修出离心的时候,是说我的内心要产生这个情形,我的内心要产生出离心、产生慈心等等,可见当我们做禅修的时候,涉对境的时候,观修的方式不太一样,针对缘取对象来做禅修的时候,有一些观修方式是指我的内心要产生,要在我的内心产生;有的观修是指不是说要在我的内心产生,而是对于我所观想的对境、对象本身,我去思惟它实际的情形是什么?而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所以所谓的观修,应当有这两种情况。

我们现在所谓的止跟观的禅修,应当是指缘取对境,了解对境的情形,而不是说在我的心中,不是说对境在我的心产生,不是这个样子的。

我们现在讲的是安止,安止是指缘取一个对境,之后心很专一,安住在这个对境之上来做禅修,而不是说我的心要产生,对境要在我的内心产生,不是这个意思的。这两种情况的差别要好好做一个了解的。

现在问题就在这里,慈心做为对境就会发生问题了,因为我们现在讲的段落是修安止,修安止应该是说在外面放一个对象,在我的内心专一缘取这个对象,心很专一的安住在上面来修安止,应该是这个样子,这是安止的段落。如果这样讲的话就发生问题了,这里所要谈到的问题就是慈心,不是在外面的一个对象嘛!现在修安止的段落,意思是指在外面选择一个对境,在外面的一个对象,我的心专一的安住在上面都不动摇,这样来修安止。我们明白的了解,慈心不是在外面,慈心是指自己内心的情况,应该慈心是指内心,怎么会当做一个所缘的对境来做禅修?就会发生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至尊大主、宗喀巴大师的解释,有境本身,对境本身,都可以称之为慈,但是现在修止的段落,慈心观所缘的慈,不是指有境的内心,有境的慈心。是讲对境之慈,对境怎么可以当慈心呢?对境为什么可以当慈呢?所以这里就要解释这个问题了。

首先,这个是对境之慈,是指对境本身也用慈这个名称,它不是真正的慈心,是对境本身也可以用慈这个名称。就像我们前面解释,譬如说配合仇敌来做说明的话,因为是慈心所涉及的对象,这样的一个对象,也可以用慈这个名称,所以现在缘慈心观的时候,是指对境的慈。

对境的慈,譬如说我们现在修慈心的时候,所涉及的那个对象,因为他是慈心所涉及的对象,所以这个对境也把它称之为慈。这个对境为什么可以称之为慈呢?我们就举一个例子做说明,仁波切说,譬如这位孔师兄,假设仁波切对他非常愤怒生气的时候,还有大显法师对他修慈心观的时候,假设对象都是同一个人,是不是同一个人?当然是同一个人,都是孔师兄,都是同一个人。仁波切对他非常愤怒、非常生气,可是大显法师对他非常的慈祥、慈爱,两个人所涉及的对象是不是同一个人?是同一个人,当然都是同一个人,可是行相不一样。

仁波切去看他的时候,对待他的时候,是非常愤怒生气的,这表示他看出来的孔师兄的行相,是看成他七成八成都是坏蛋,很多的毛病,就超过他的量了,本身缺点只有一点点,所以我把他看成很多了,七成八成都是毛病,因此非常生气嘛,是在这种情况之下的孔师兄。

但是大显法师去看他的时候,是在非常爱愍、悦意的行相,对他产生一个慈爱之心,非常爱愍、悦意的行相之下的孔先生,以这个方式、在这样一个行相的一个孔师兄,对他产生一个慈爱之心,对不对?

这种情况之下,当然可以把他称之为对境的慈,用这个名称也是可以的,因此之故,这个对境的慈,就要注意了,至尊仁波切所做的解释,应该不是孔师兄这么一个名称,应该是非常爱你,悦意之下的孔师兄,这个才是慈心所观修的对象。这个对象可不可以称之为慈呢?当然可以称之为慈,所以也用慈这个名称。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9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7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0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0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0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4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Second Council[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五七)[栏目:杂阿含经]
 感恩语录[栏目:佛教格言]
 <晓日观>带修前的开示[栏目:傅味琴居士]
 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有德之人,堪居福地[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以粥代茶[栏目:点亮心灯的善缘]
 摩尼宝[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金刚心语]
 愿性之15:回向让我们修行更进步[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佛教善恶的标准是什么?[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