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论奢摩他57》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9-01-09
闻法意乐
至尊仁波切在讲说自己证道过程的书证道歌前程似锦(前程善好),这里面有谈到实修的方式,谈到证悟的过程,说最初广大而多闻,中间义理出现为教诫,最后日夜而做修持。这里面谈到的是先做听闻,之后思惟,之后观修,有这个次第存在,按照这个次第来做修持。不过一般总体来讲,在听闻的段落里面当也有思惟,也有观修;在思惟的段落里面也有听闻,也有观修;在观修的段落里面当然也有听闻,也有思惟。不过应该从主要者而言,就是虽然闻思修三者每个阶段都有,不过在听闻的那个阶段里面,虽然有思惟跟观修,但是要以听闻最为主要;在思惟的阶段里面,当然也有听闻,也有观修,但是要以思惟最为主要;观修的段落,当然也有听闻,也有思惟,但是要以观修最为主要。所以要看主要重点在什么地方,按照次第来做学习是指按照它的主要重点的方式来进行而做学习。
至尊大主是如此而做学习,我们追随的弟子也应当如此来做,所以我们现在最初的阶段,应该重点放在听闻,当然在听闻的时候有思惟也有观修,但重点重点应该要放在听闻;之后接下来做思惟,思惟的时候,当然也有听闻也有观修,但是要以思惟为主;之后做观修,观修的时候,当然也有听闻也有思惟,但是要以观修为主。这样子一辈子日日夜夜恒常来做修持,这是至尊大主教导开示的学习的方式,所以谈到最初广大而多闻,中间义理出现成为教诫,最后的阶段是日夜都不断的在进行行持。所以我们追随者,应当也是如此来做学习,在初中后的阶段里面,当然每个阶段闻思修都要有,但是最初的阶段,重点放在听闻;中间的阶段,重点放在思惟;最后的阶段,重点放在观修。按照这个次第而趣入,以如此方式来学习,现在就是在多闻的段落,对广论的内容来进行广大多闻。调整自己的动机,产生如此的想法之后来学习教法。
正讲
现在进行到380页(「由修成办奢摩他量」)由观修之故成办安止之量,分成三项,要看前面的大纲,346谈到「个别学法」,「学奢摩他法」「学毗钵舍那法」「学双运法」,个别学习安止,个别学习胜观,之后止观双运。其中的第一项,学安止怎么学呢?「修止资粮」要依靠修安止的资粮。依靠修安止的资粮之后怎么去修安止。修了之后,已经做了,已经修完了之后,成就奢摩他(成就安止)的标准是什么。是不是三项?这三项里面现在就进行到第三项「修已成就奢摩他量」,就我们现在进行到的地方了。
首先要依靠安止的资粮,是我修安止的时候,资粮就是顺缘的意思,外在的顺缘是什么,内在的顺缘是什么,这些全部都要齐备,齐备之后我才能够修安止,这第一项。第二项要讲这些顺缘都齐备之后,我要观修安止,怎么观修呢?要了解禅修的方式,也是要说明一下观修的方式,怎么观修。观修的方式里面先讲,首先要产生的是无过等持。无过失的等持产生了之后,以无过失的等持作为基础之后,就要按照九住心不断的升级、升级,最后一直到九住心之间,都要好好的做禅修,这些全部都做完了,九住心都已经结束之后,那成办出一个安止,有还是没有呢?总要有一个标准嘛!就是已经成办的标准是什么,现在要讲一讲了。
「修已成就奢摩他量」,修已就是首先无过失的等持产生,这个要做为基础,之后按照顺序经过九个方便,就九个住心,到第九住心称之为等住,到这些之间都学过了。「修已」就是已经修完了,学过了之后,那最后成效就要成就一个安止。已经成就安止的话,那要有一个标准,有没有达到安止,这要有一个标准嘛!如果说最后做错了,结果错误了,那总是不好,所以要先了解一下,我所要得到的果,它的标准是什么,所以要讲「修已成就奢摩他量」,这个量怎么做判定。
380页(「由修成办奢摩他量分三.」),这里面要讲三项,「一.显示奢摩他成与未成之界限. 二. 显示依奢摩他趣总道轨. 三. 显示别趣世间道轨.」分成三项,这里面先要看第一项,「初又分二. 一.显示正义. 二.有作意相及断疑.」里面要先看第一项,「正义」是讲成就了安止,内容是什么,这个要先说明一下。之后具有作意的征兆是什么,「相」是征兆,「有作意」指的就是安止,如果已经得到安止的话,那总是有些征兆,可以判断的征兆。之后还有关于这个部分有许多的疑问,也要把它去除掉,这个不是本文的内容,但是当做一个附录,因为现在要讲的是由修成办奢摩他的量在什么地方,这个内容,在「正义」那个地方要解释的,正式的意义要讲,讲完了之后,附带的、附录的又做了一些解释,所以呢两项。
两项里面现在要看第一项,「今初」是「若善了知如前所说修定之轨而正修习,」修定,定是等持,若善了知如前所说修等持的轨则,而且妥善的做了观修之后,「如前」就是前面讲的内容很多,主要第一项是靠安止的资粮,资粮是什么,做了解释。这些齐备了之后,观修的方式是什么,这些都妥善的了知。观修的方式内容就很多了,首先要有一个无过失的等持,之后住心的次第,这前面都说过了。按照前面所说过的,也妥善去做了,也观修了。观修了之后,「若善了知」是知道,学习而知道。而正观修(而正修习),就是不仅仅只是了解,而且还要做观修,就是保任所缘行相,要保任它而做观修嘛!这样子「则九住心如次得生。」这样子逐渐逐渐无过失的等持得到了,第一住心、第二住心,一直到第九住心都得到了。
「第九心时,」在得到第九住心,就是平等住的时候,「能尽远离微细沉掉,」细分的沉、细分的掉都能够离开了,「长时修习,」能够安住在等持里面长久长久,「此又不待策励功用,相续依止正念正知,」在这个时候忆念跟正知也不必花力气,还能够长久持续,「而三摩地能任运转,」这时候自成的等持能够持续很久,自然的形成而安住在等持之中,忆念跟正知都不必花力气,「是否已得奢摩他耶?」这个时候安止已经得到了吗?就产生了这么一个疑问,「兹当解释,」那就要做一个说明了。
到第九住心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情况,那就发生疑问了,到底安止得到了吗?没有得到吗?因为第九住心的时候,细分的沉掉也没有了,然后忆念跟正知也不必花力气,就能够自然安住在等持之中,喔!那已经得到安止了?就有这么一个疑问。错了,不是呢!还没得到呢!那原因是什么,所以就要做一个说明,那成办安止的量、标准是什么,才要做一个说明。
第九住心等住的时候,细分的沉、细分的掉举也没有了,而且忆念跟正知也不必花力气,就能够自自然然的持续而安住在等持之中,已经得到这个样子了,不过这时候没有得到身心轻安,因为没有得到身心轻安之故,因此安止还没得到呢!这个部分要做一个说明了,而且还要引经据典来做说明,就是这样一个说法,380页第三行「兹当解释,」要把这个内容解释一下,之后所解释的内容,都有根据的,要根据好几个教言:《解深密经》里面有开示,还有《庄严经论》里面有开示,《修次第中编》里面有开示,《修次第初编》里面有开示,《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里面也有开示,还有一个《辨中边论》里面都有谈到。《解深密经》是佛陀所开示的,《庄严经论》是弥勒的注解,又谈到了,后面还有许多博士,都有谈到了。然后《辨中边分别论》也是弥勒怙主,《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是大博士祥帝巴,这些里面都抉择,都要讨论的是,如果没有得到身心轻安的话,不算是得到安止。
「兹当解释,得此定者,」就是得到第九住心等持的时候,「有得未得轻安两类。」「若未得轻安,」就把它称为「是奢摩他随顺,非真奢摩他,」是随顺的安止,不是真正的安止。因此「名奢摩他随顺作意。」这个作意要把它解释成为就是安止,所以不是真正的安止,只能当随顺的安止。这个根据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前面谈过了,没有得到身心轻安不算是安止,这是随顺的安止,可以这样讲。名字叫做随顺的安止,所以叫做随顺安止的作意,这个作意要把它解释成安止,这有根据的,根据就是第一个《解深密经》,「如《解深密经》云:『世尊,(请问佛陀)若诸菩萨缘心为境内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轻安,于此中间所有作意,当名何等?』这中间的作意,名字叫什么呢?『慈氏,非奢摩他,是名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所以佛陀开示说:弥勒菩萨,这个不能称之为奢摩他,这个作意不能称之为安止,叫做随顺的安止,“随顺的安止相应作意”有没有?所以这一个是相随顺的,不是正式的安止。
「《庄严经论》云:」(又谈到)『由习无作行,次获得圆满,身心妙轻安,名为有作意。』」那就表示,得到身轻安心轻安之后,才称之为有作意。有作意就要看大纲,题目的名称叫“有作意相及断疑”也用这个有作意,所以有作意指的就是安止。这里至尊仁波切就要补充说明(作意)了,「此说作意即奢摩他,」《庄严经论》里面谈到的作意,其实指的就是安止。那作意为什么可以解释成安止?「《声闻地》文至下当说。」这个《声闻地》里面就有解释了。所以《庄严经论》里面谈到的句子,内容是什么,我们要看圣者无着的注解,因为弥勒慈尊他的弟子,无论如何怎么讲,主要当然是圣者无着,所以解释就要看圣者无着所写的《声闻地》,《声闻地》注解里面,在384页就有谈到,「《声闻地》云:从是以后,其初发业修瑜伽师名有作意,」就用有作意这个名称,「使得堕在有作意数。何已故?由此最初获得色界地定所摄少作意故,由此因缘名有作意。」所以就用有作意这一个名称,因此有作意这个词,指的就是安止。在《庄严经论》里面这样谈到,注解《声闻地》里面也这样谈到,所以就可以知道有作意指的就是安止。在《庄严经论》里面谈到,要得到身心轻安才能够称之有作意,才能够称之为得到安止。
圣者无着的注解谈完了之后,《修次第中编》又谈到了,《修次第中编》莲花戒所写,莲花戒特别像寂护一样辛苦劳累来阐述禅修的方式,主要是针对从中国迎请而来的禅修士大乘和尚,对他的见地破除之故,就特别写了禅修的方式,明白解释他的内容,因此写了修次第初编、中编跟末编,这是谈到禅修的方式其中的一个主要根据,就是修次第三编。这里面《修次第中编》有谈到,《初编》也有谈到,在「《修次第中编》云:(里面谈到)『如是修习奢摩他者,若时生起身心轻安,如其所欲,心于所缘(的对境,能够)获得自在,应知尔时生奢摩他。』那个时候才得到安止,所以「此说须俱二事,」要俱足两个条件,一个是「谓于所缘得自在住」很自在的就能安住在上面,自由自在,「及发轻安,」还要产生身心轻安。所以首先要自在的能够安住在对境上面,自然的安住,不必花任何力气的,不仅如此,还要再得到身心轻安,这两个条件齐备的话,那就是得到奢摩他了。所以中编的词句里面谈到「若时生起身心轻安」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个「如其所欲,心于所缘获得自在」这第二个条件,那就表示得到安止的话,这两个条件都要齐备。
所以从这里来看,仅仅得到九住心的话,那还不算安止,《修次第中编》里面就谈到了,不仅如此「《修次第初编》说:」(又谈到了)『若时于所缘境不用加行,乃至如欲心任运转,尔时应知是奢摩他圆满。』这里面没有谈到轻安,不是说不需要轻安,只是这里没有谈到,没有谈到的原因,是因为中编的时候已经有谈到了,所以有人根据《修次第初编》这个经文词句的内容,就解释说莲花戒的主张认为得到安止并不需要得到轻安,有这么一个说法了。这个解释就不对了,因为初编里面所谈到的内容,如果再对照中编里面所谈到的内容,中编里面就谈到,要具足轻安嘛!那就表示初编里面只是没有谈到而已,并不是说不需要,其实是有必要的,所以后面就解释了「意在已得轻安,(修次中编显了说故。)」实际上它的思想是指已经得到了轻安,然后再加上这个条件,就是「如欲心任运转」,那就表示心也要如欲任运转,能够自在而住,然后身心轻安也要,这两个条件都要呢!
引经据典里面,《解深密经》,然后《庄严经论》,之后《修次第中编》,这是最主要的根据,中间所加上去的《修次第初编》还有《声闻地》,这个要当做是附录、补充的说眀,因为就《声闻地》的「至下当说」这个要用来补充《庄严经论》,《庄严经论》里面就有谈到「名为有作意」,这个作意要把他解释成安止,为什么能够这样做解释呢?所以补充《声闻地》来做一个证明。之后《修次第中编》里面谈到需要具足两个条件,依于这个根据之故,对于《修次第初编》的内容不能够产生误解,所以也做了这么一个补充。
现在正式要讲的内容,它的根据在哪里呢?就是九住心的时候,还没有得到安止,为什么没有得到安止?这个证明的根据,实际上就是只有这三项,就是九住心的时候,虽然细分的沉掉也没有,而且忆念正知也不用花力气就能够自然的安住,不过还是没有得到安止,根据是什么呢?应该前面三项是主要的根据,就是《解深密经》、《庄严经论》跟《修次第中编》,后面这些当做是一个补充的说眀。
「又《辨中边论》说」就是至尊慈氏怙主讨论安止的书籍,就不仅仅只是《庄严经论》,《辨中边论》里面也有开示呢!《辨中边论》里面谈到「八断行中之舍与此第九心同一宗要,」第八个作行舍跟第九个是同一个关键,就是《辨中边论》谈到需要轻安,因此在第九住心的时候还没有得到身心轻安,但是要靠着第九住心才会产生身心轻安,那个时候才算是得到安止。所以《辨中边论》说对付五种过失要用八种对治的作行,这八断行,八种对治的作行之中,到最后一项是作行等舍,作行等舍的时候就是得到第九住心的时候,所以跟第九住心是同一个宗要、同一个关键,「但此非足,」这个还不够,那就是到了第九住心还不够,「彼论亦说须轻安故。」《辨中边论》还谈到「亦须轻安故」还要产生轻安呢!那就表示得到安止到第九住心还不算,还不够,还要必须产生轻安才可以呢!
不仅如此「《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大博士祥帝巴所写的,里面也明白开示「云;『如是菩萨独处空闲,如所思义作意思惟,舍离意言,于心所现多数思惟,乃至未生身心轻安,是奢摩他随顺作意,』」所以说随顺的安止还不是安止,「『若时生起(身心轻安),尔时即是正奢摩他。』」那个时候才是正式的安止,这里面已经很明白开示了,身心轻安没有得到不算安止,身心轻安得到了才算安止。「此说极显,」这里面讲的已经够明白了,「此等一切」是《辨中边论》还有《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这一切,「皆是抉择深密经义。」在《解深密经》里面已经谈到了,得到身心轻安了才算是安止。这中间有《声闻地》,还有《修次第初编》,这个算是一个补充,主要的根据前面已经有讲了《解深密经》嘛!中间有一个《声闻地》的内容,然后《修次第初编》的内容,这个做一个补充说眀,然后《辨中边论》跟《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这一切呢,全部都是用来抉择《解深密经》里面所谈到的内容。
「此等一切」讲的是四部,就是四本书:《庄严经论》还有《修次第中编》,然后《辨中边分别论》跟《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这中间的《声闻地》跟《修次第初编》当做一个补充,所以「此等一切」这四部书,都是用来抉择《解深密经》。抉择《解深密经》的意思是指就佛陀的开示而言,佛陀开示佛经,有时候是了义,有时候是不了义。不了义的部分,当然是佛陀开示的,可是我们不必去主张。那佛陀前面谈到《解深密经》的内容,博士都这样子来做注解呢!可见这个内容是了义的部分,我们应当要追随,按照这个方式下去做是比较好的。这是《解深密经》的开示,大博士都这样子去做了一个注解,这个是了义,这个我们应当去追随比较好,所以都是抉择《解深密经》的意思。
之后就有一个问题了,382页「若尔未生轻安以前,此三摩地何地摄耶?」这个等持是属于哪一个地所摄?就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在轻安没有得到之前,譬如说第九住心等住的时候,那是属于哪一个地所摄?就问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问的时候,我们会想到说,这个还要问吗,我们就在欲界地呀!现在我们都在欲界地,就是欲界地嘛!那还有什么地所摄?就会这样子想,这个疑问,就想,不是这个样子的。一般来讲,当然我们现在是在欲界地,身体是在欲界,但就算是欲界的补特伽罗,欲界的身体,他的内心能不能产生上界地所摄的心?当然可以啊!所以何地所摄那个「地」,可以把他解释成地位,相同的地位,就是内心到达跟它相同的地位,可不可以呢?可以呀!譬如说在他们的内心得到安止的时候,内心有得到住分,这个住分总要有一个标准嘛!
假使我是一个欲界的人,可是我的内心达到这个标准的话,那这时候我的心就称之为上界地所摄的内心。所以虽然是欲界地的一个补特伽罗,可是心本身,能不能成为上界地所摄的心?当然可以嘛!因为已经达到那个标准,所以现在谈到的是欲界的补特伽罗,欲界者而言,可是他的内心成为上二界地所摄的心,产生这种心也有,也可以呢!譬如说欲界地的补特伽罗,禅修禅修,内心得到初静虑的正行的时候,那这一个人,他的心就是属于初静虑地所摄的心,但是不是初静虑天的补特伽罗。如果他禅修禅修,他的内心得到第四静虑正行的话,那当然他的心就属于第四静虑地所摄的心,但这个人当然不是第四静虑天的补特伽罗,不是的!这讲的是他内心达到什么程度,内心的禅修,得到初静虑的的时候,得到二静虑的时候,这个内心是属于初静虑地所摄,二静虑地所摄,或者是四静虑地所摄,但不是讲这个补特伽罗,这个补特伽罗当然是欲界的补特伽罗,也不是初静虑天的补特伽罗,也不是四静虑天的补特伽罗,他是欲界者,一个欲界的人。现在讲的不是补特伽罗,他的内心已经到达什么地方,是指这个意思,所以现在还没有得到轻安的时候,前面有等持嘛!譬如说第九住心,那这个第九住心,到底是在哪一个地?属于哪一个段落?就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问:没有得到轻安之前,等持属于哪一个地所摄?「答:此三摩地」这个等持,是「欲界地摄,」当然在欲界地的补特伽罗里面,那是非常殊胜,很奇特的、非常希有的等持,但是还不能算是上界地所摄,还是属于欲界地所摄。所以答:此三摩地还是属于欲界地所摄,是属于「三界九地随一所摄,」当然这个等持一定在三界九地的某一个地方,任何一个地方,但是欲界地所摄,因为「而非第一静虑近分以上定故。」色界有初静虑、二静虑、三静虑、四静虑,现在讲的是色界,色界的第一静虑,就是初静虑。色界的初静虑里面,又有近分跟正行,现在讨论的是近分。在上二界地所摄的等持,那就是无色界再下来就是色界。色界的话初静虑、二静虑、三静虑、四静虑,当然最初得到的是初静虑。初静虑里面又有近分跟正行,最初得到的是近分,近分算是最低最低的了,就是上二界地所摄的等持里面是最低最低的。
最低的近分,都还没有得到呢!而非,「非」就是都还没有得到,为什么?因为「又得近分,决定已得奢摩他故,」因为只要是得到近分的话,那一定得到安止,现在还没有得到轻安的等持,因为还没有得到安止嘛!所以连初静虑的近分都还没有得到,既然初静虑的近分都还没有得到的话,那就是属于欲界地,色界地都还不到嘛!
谈到了三界九地,还有一个词句叫做无漏九地,这两个不一样,这个不要错乱,要了解一下。三界就是欲界、色界跟无色界。九地是这样算的,第一个欲界地,再过来色界是初静虑地、二静虑地、三静虑地、四静虑地,这样就五个了,再过去就无色界,无色界的四个天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有顶天处,所以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加上有顶天地,这样就九个地,这称之为三界九地。
另外还有一个名词经常谈到无漏九地,没有漏掉的,没有遗漏的。无漏的九个地,欲界地不算,有顶天地也不算,那就少掉两个,可是初静虑地里面又分成三个,就是初静虑的近分,正行分成两个,普通正行跟特别正行,那就三个了。所以初静虑地里面要近分,普通正行跟特别正行三个,再加上二静虑地的正行,三静虑地的正行,四静虑地的正行,就六个,之后加上无色界,空无边处地的正行,识无边处地的正行,无所有处地的正行(有顶天不算),加上三个,还是九个,这个叫做无漏九地。所以三界九地跟无漏九地,两个不一样,这不能够错乱。
无漏九地并不是这九个地都是无漏,九个地都是有漏,可是运用这九个地,却可以得到无漏的道路,所以把它称之为无漏九地。那为什么要扣掉前面的欲界地跟后面的有顶天地呢?是这个样子,因为它的心识,前者太粗糙,后者太微细。欲界地的心识太粗糙,有顶天的心识太微细,不能够运用它们去得到无漏的道路,没有希望,那中间的这九个地,运用这九个地的心识去禅修的话,将来可以得到无漏的地。因为可以达到这个目标之故,所以这九个地把它称之为无漏九地。不是说这九个地是无漏,这九个地都是有漏,可是运用它却可以得到无漏的道路,所以称之为无漏九地。
前面谈到是何地所摄,这个部分已经回答完毕了。那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是一个非常不同的等持,已经算是很殊胜、很奇特的等持了,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底下谈到「于欲地中虽有如此胜三摩地,然仍说是非等引地,而不立为等引地者,」这样子一个稀有奇特的等持,算不算是等引地,是或者不是?又这么一个问题。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好的三摩地等持,不过仍然不是属于等引地,不能说它是等引地,不是等引地,「而不立为等引地」什么原因不能把它当做等引地?(「以非无悔欢喜妙乐轻安所引故。」)因为等引地必须是无悔,然后是欢喜妙乐,还有轻安之乐所摄,才算是等引地,但是现在的第九住心,等住的时候,无悔这个部分没有,欢喜妙乐这个部分没有,轻安之乐所摄这个也没有,这三个都没有,因此之故,它不能算是等引地,这样子做一个解释说明。那原因何在呢?九住心这三个条件都不齐备,所以不能列入等引地,这是原因了。
这个原因的说明有根据的,「如《本地分》云:『何故唯于此等名等引地?』为什么把它称之为等引地?『非于欲界心一境性?」欲界的心一境性还不算,『谓此等定,』那个「此等定」就是等引地那个定,『是由无悔』没有后悔,『欢喜轻安妙乐』,还有欢喜的安乐,轻安的妙乐『所引」,『欲界不尔,」欲界不能够达到,『非欲界中于法全无审正观察。』那这样子讲的话,欲界没有等持?不是的,欲界也有等持。「非欲界中于法全无审正观察」欲界里面对于法也有审正观察,就是欲界里面也有很好的等持,不过这个等持再怎么好,不能算等引地,因为不能达到无悔,还有欢喜的妙乐,轻安的妙乐,这个部分没有达到。
「由是因缘未得轻安,」由前面所谈到的这些内容,就明白了解了,前面谈到很多的根据,根本根本的根据是佛陀所开示的《解深密经》,之后慈氏弥勒所开示的《庄严经论》,莲花戒所撰写的《修次第中编》,还有慈氏弥勒的《辨中边论》,还有祥帝巴写的《教授论》。之后又去除了两个疑问,就是还有一些疑问嘛!有两个疑问,就是这种等持是什么地所摄的?又做了讨论;是不是等引地?又做了讨论。把这个疑问也都排除掉了,这些都已经讲解了,讲解了之后,就了解了。了解到「由是因缘」由前面的这些讨论就能够了解,「未得轻安,虽三摩地不须一类依止正念,能无分别心任运转,复能合糅行住坐卧一切威仪,然是欲界心一境性,应当了知不能立为真奢摩他。」这部分就明白了解了,没有得到轻安,就不能称之为安止,所以虽然有得到一个非常好的等持,这个等持不需要花很大力气的忆念,而且「能无分别心任运转」没有分别念头,也能够自然的就持续下去的,这个是上座的时候,不仅仅如此,下座的时候,行住坐卧一切的威仪,还能够继续的维持下去,那个「合糅」就是还能够结合在一起,下座的时候还能够结合在一起。不过这样子一个很好的内心,很好的等持呢,还只能称之「欲界心一境性」,还是属于欲界,不能够属于上界地所摄,这一点就很明白了解了。加上后面就谈到两个疑问嘛!何界地所摄?是不是等引地?这些也讨论过了,那就会很明白了解了,喔!这样的一个等持,它还不是上界地所摄,只能把它称之「欲界心一境性」,只能这样讲,还不是属于安止,「应当了知不能立为真奢摩他」不能把它当做是一个正式的安止,这是所立的结论,就经过前面的讨论,成立出这个结论。
因此不能把它当做是安止,没有得到安止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得到轻安之故,因此就不算是安止,所以接下来就产生这么一个问题,那轻安怎么去得到它?得到轻安之后怎么去成就安止?后面就有这个问题了,「若尔」就问了,「云何能得轻安?」既然得到轻安才算是得到安止,那怎么得到轻安?就有这么一个疑问了,「得轻安已云何而能成奢摩他?」轻安如果已经得到之后,那是怎么去成就安止的呢?又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底下就回答了,先说明轻安,然后怎么得到安止,所以先要讲轻安,「答:应知轻安如《集论》云:」圣者无着所写的《集论》里面做了这个回答,轻安是什么意思,「云何轻安?谓止息身心粗重,」就是身心的粗重止息之后,「身心」达到「堪能性,除遣一切障碍为业。」它的作用能够把一切障碍排除掉,这就称之为身心轻安。所以里面谈道,要排除掉的是身心的粗重,之后就得到身心的堪能性。
首先这里面谈到,能够排遣一切障碍为业,「业」是作用力,它的作用是这样子的,就是首先要排除掉的是什么?要止息掉的是什么?就是身心的粗重。排除掉身心的粗重之后,能够得到一个身心的堪能性,这个称之为身心轻安。所以所谓身心轻安,当然它的反面就是身心的粗重,这两个是相违背的,身心的粗重就是不堪能的性质,这两个相违背的。那相违背的部分,要把不堪能的性质,粗重的性质排除掉的话,当然要靠它的对治,就是靠着这个堪能性,能够把它排除掉,所以后面就做了一个解释,首先解释粗重是什么意思,至尊仁波切把《集论》里面的内容做了一个解释,「身心粗重者,谓其身心,于修善行,无有堪能随所欲转,」不能够任意指挥身心在行善行上面,这就称之为粗重,「能对治者」因为这两个是相违背的,所以「能对治者」身心粗重是要排除掉的,那它的对治部分,当然要用跟它相违背的部分。
要排除身心的粗重是指,当我要指挥我的身体跟内心,做善行实修的时候,不能够任运自在随意去指挥它,喔!这身心粗重了!对治的话「能对治此」就是「身心轻安者,」那什么叫身心轻安?「由离身心二种粗重,则其身心于善事转极有堪能。」极有堪能就是轻安的意思,轻安的意思就是极有堪能,极有堪能的意思是指,因为把要排除掉的「身心二种粗重」已经排除掉了,因此之故,我指挥我的身心,放在善行实修上的时候,随意的去指挥它,能够任运驱使去指挥它,这就把它称之为堪能。所以从这个解释就能明白了解什么叫做轻安,这是粗略的解释,就是《集论》里面谈到的内容,做一个粗略的解释。
「又能障碍」这个地方底下开始,详细的做一个说明,「又能障碍乐断烦恼,烦恼品摄内身粗重。若勤功用断烦恼时,其身重等不堪能性,皆得遣除,身获轻利,名身堪能。」又详细的做一个说明,首先「又能障碍乐断烦恼,烦恼品摄内身粗重。若勤功用断烦恼时,其身重等不堪能性,皆得遣除,」前面谈到都是要断除掉的,要断除掉的内容是指,在我要把烦恼消灭掉的时候,应该要很高兴的,没有这个样子,「乐断烦恼」嘛!乐断烦恼这个部分,有遇到一个障碍,好像没有很想努力去做。还有「烦恼品摄内身粗重」心总是朝向烦恼的方面去,现在不是了,要让它朝向清净的、善好的部分。
前面断烦恼的时候「障碍乐断烦恼」快乐这个部分,提不起兴趣,现在这个要排除掉,要变成提得起兴趣。之后在「断烦恼时」觉得身体很粗重,现在这个要排除掉,要得到身体很轻松。所以「皆得遣除,身获轻利,名身堪能。」这个把它称之为堪能。所以要排除掉的部分排除掉了,这个时候就觉得身轻如燕,好像很轻利、很便利。前面谈到了,把要排除掉的部分排除掉了,障碍断烦恼,还有烦恼品摄的内身粗重,还有勤功用断烦恼时,其身重等不堪能性,这些排除掉。这些排除掉了之后,得到一个「身获轻利」,身体很便利,很伶俐,很灵活,这个时候就把它称之为身堪能。
这个是身轻安,是先说明一下什么叫做身粗重,举个例子而言,譬如说眼睛看跟耳朵听来做例子的话,去看一场电影的时候,好几小时看眼睛都不累,看得很舒服呢!耳朵听音乐,还有一些烦恼的语言,东家长,西家短烦恼的语言,再怎么听,听了也不累,都觉得很好听,还要竖起耳朵仔细听。可是要看佛经,打开来一看,不到五分钟,眼皮很沉重;然后听佛经,上师的开示,耳根听没几句话,耳朵很沉重。喔!这个就叫身体的沉重,沉重是指这个意思。然后身体去做顶礼的时候,做没有几下,身体很沉重。可是说要跳舞,跳两个小时,身体也身轻如燕,还很高兴呢!所以沉重是这个意思了,顶礼的时候,身体就很沉重。所以讲身不堪能,身粗重就是指在行善行的时候,身体很粗重,很沉重,抬不起来。可是行不善行的时候,身体很灵活,很便利,身体很轻松。现在要把这个排除掉,不是这个样子,要把它颠倒过来。在做善业的时候,要做到身体很便利,很灵活,不是很粗重;做不善业的时候,身体很不便利,很粗重,不是很轻松,应该要变成这个样子,喔!那就变成身轻安了。
这里面可以分成两项,「又能障碍乐断烦恼,烦恼品摄内身粗重」这第一个,「若勤功用断烦恼时,其身重等不堪能性」这第二个。这个都是身粗重,它的作用会造成这个样子。前面讲的是在加行的段落,就是还没有断掉烦恼之前,由于身粗重的影响之故,不会开始要去断烦恼,没有做之前,就让它不要开始,不会去做,这是第一个影响。第二个影响,若勤功用时,是正在断烦恼的时候,正在做的时候呢,受到身粗重的影响,也不能好好的去做,做得力不从心,不能够好好的去做。是不是分成这两段?所以前面那个「障碍乐断烦恼」就是想要去断烦恼,这个时候就遇到障碍了,还没有开始,没有开始之前,受到身粗重的影响,就不会去做。已经开始去做的时候,受到它的影响,又不会好好的去做,所以分成这两个。
这两个里面,第一个又分成「障碍乐断烦恼」,而且「烦恼品摄内身粗重」障碍想要很快乐去断烦恼这个部分不能够产生,而且让心始终都朝向烦恼的方面,有这样的一个情况,这样子的一个身粗重。这第一个里面又分成两个,这是加行的部分。后面那个「若勤功用」是在正行的段落,又受到身粗重的影响。譬如说身体做顶礼的时候,首先是身粗重的影响,就不想好好的去做顶礼,根本不想要去做,这身粗重的影响。之后已经去做了的时候,受到身粗重的影响,做是做了,但是不会好好的去做,不会很高兴快乐的去做,这个是身粗重的影响,两个。心粗重就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