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1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01

《广论奢摩他61》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9-02-20

闻法意乐

今天我们可以说在台湾之外,跟在台湾之内,能够直接面对面的讲说教法跟听闻教法,好像亲自见面一样,这应该是第一次的讲座是这样子来进行的。平常我们念诵四无量心的时候,希望一切众生能够具足安乐,以及安乐的原因,那个时候总是感觉到并没有看到众生,众生好像在虚空之中,在天空之中,好像跟我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也看不到嘛!所谓的众生,只是我嘴巴上念一念,内心里面想一想,但实际上呢,好像跟一切的众生都没有关系,因为没有面对面直接的看到。

不过现在,我们刚刚念诵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以我讲说(或者是听闻)教法的功德,为利众生愿成佛。还有我们平常念诵四无量心的时候,希望一切众生能够具足安乐,以及安乐的原因。这个时候感觉上好像众生不是那么样子的遥远,以前感觉众生好像跟我没有关系,不能够面对面,可是现在感觉上,即使很遥远,也能够面对面,好像有一个关系存在,这种感受会非常的强烈,这是因为透过SKYPE的帮助,可能对这个方面感受强烈,应该产生一些帮助的。因此利益众生的时候,遍满虚空的众生,好像没有远近亲疏的差别,即使再怎么遥远,也感觉到很近,好像有这种感觉产生,所以在这个方面,应该有产生一些帮助的。

而且大家可以这样子想一想,就是利益遍满虚空众生的时候,感觉上好像能够直接的跟众生好像很亲密的感觉,这种想法应该是很强烈的。大家现在在台湾听闻广论,应该上师是非常遥远,好像是看不到一样,应该很遥远的,可是现在透过SKYPE的帮助,好像面对面亲自见到一样,好像没有这个距离存在一样,有这种感受出现了。那一样的道理,念诵发心利益众生的时候,好像跟众生没有遥远的距离,应该有这种很强烈的感觉出现的。所以在我们念诵发心的时候,心理面思惟,利益遍满虚空像老母亲一样的众生,这时候应该感觉很强烈,好像跟众生没有距离,好像很踏实,能够面对面去帮助它一样的。而且念诵皈依文皈依上师的时候,好像上师也不是在很遥远,根本都没看到,好像不是这个样子,好像面对面的。因此想一想,皈依十方诸佛菩萨的时候,好像面对十方诸佛菩萨,好像没有距离,很靠近一样,这种感受应该要产生。因此心理面如此思惟,向上面而言,皈依十方诸佛菩萨,向下面而言,希望利益遍满虚空无边无际的有情众生,好像能够直接面对面,能够发挥效果一样,心理面产生这个动机,思惟动机之后来听闻教法。

正讲

我们进行到的段落,提出两个问题来破除对方的主张,观于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是在387页倒数第五行,「为由观慧正见决定,次于其上无分别住耶?」这是问对方的第一个问题,提出问题来破除对方的主张。「抑不思择无分别住耶?」这是问对方的第二个问题,不思择的情况之下而安住。问了对方两个问题之后,这两个问题要各别做回答,「初者」就是问对方第一个问题「为由观慧正见决定,次于其上无分别住耶?」,马上就回答说「初者」就是根据这个问题来做答复,「吾等亦许如此即是空三摩地。」如果你这样讲的话,这个主张跟我们一样,我也认为这是安住在空性的等持之中,「若汝许此,」如果你也是这样主张的话,「则应分别有无实性见解二类,若有彼见补特伽罗,次住见上修无分别,是修甚深空三摩地。若无彼见补特伽罗,唯不分别而修,则非修习甚深空性。理应如是分别宣说,不应宣说凡无思惟一切痴修皆是无缘,或于无相或于空性修静虑师。」这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自宗问对方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自宗也提出了答案。

再过来那个是第二个问题的答案,「若谓」就是我们刚刚谈到的,「抑不思择无分别住耶?」这个问题问对方,「若谓无论有无了悟…」答案就在这个地方,「若无彼见补特伽罗,唯不分别而修,则非修习甚深空性。理应如是分别宣说,不应宣说凡无思惟一切痴修皆是无缘,或于无相或于空性修静虑师。若谓无论有无了悟空性正见,但若心无分别,全不思择,一切止修皆是空定,则前所引《声闻地》说奢摩他品诸三摩地,虽非所欲亦应许为空三摩地,由彼定时除念正知势力微时,略起观察。余时全不略起分别,谓此是此非,」就到这个地方,「余时全不略起分别,谓此是此非,」这些分别,全部都没有呢!这是第二个问题的答复。

那这两个问题的答复,问了两个问题,两个问题各别做答复,这是要破除对方,破除对方什么呢?因为对方有一个主张,在387页倒数第六行,对方提到「若有无分别即空三摩地。」这对方这样子讲,如果有无分别的话,就是进入空性的三摩地。因此之故,对方的主张是,安止本身应当是没有无分别存在,这对方的主张,因为假设有无分别存在的话,那就变成进入空性的三摩地之中。「若有无分别即空三摩地」安止本身应该是没有无分别,假设有无分别的话,那就会变成缘取三摩地的等持,就会变成这个样子。因为对方有这个主张之故,所以自宗就问他,问了两个问题,问题就是所缘甚深无分别者,怎么样呢?是第一个?还是第二个?第一个又怎么样呢?第二个又怎么样呢?就做了答复,这是要破除对方的主张。

我们上一堂课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说这个地方并不是非常明白了解–对它的意义,显然是这个样子,因此我们把这个内容再做一些解释说明,希望能够明白了解这一段的内容。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对方的主张,到底在主张什么?这个我们来先分析一下,对方的主张是观修无分别的话,那就是观修空性,这是同样的意思。说观修无分别,那就是观修空性。因此才有这样的主张:「若有无分别即空三摩地」,就是假设观修的时候,如果有无分别存在的话,这个就会变成空性的三摩地,就会变成观修空性呢!变成这样的一个主张。

对这个主张,我们来分析一下,对方的主张是不是有这么一个问题呢,就是在观修空性的时候,会变成说不了解空性的意义,仍然可以观修空性。因为对方的主张是修无分别的话,那就是观修空性。那现在可能要先问对方,要先厘清楚一下“观修无分别,就是观修空性”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有没有把空性做一个彻底的决定、明白了解,对空性本身有彻底明白决断的了解,到底有还是没有?在有或者是没有的情况下来观修空性,就分成这两种情况,因此现在问对方,你所谓的无分别就是观修空性的话,那你的主张到底是对空性的本身,有进行一个决断的认识,没有决断的认识之下来进行观修吗?所以就有两个问题了。就是对见地有一个决断的认识而修空性,对于见地没有决断的认识而修空性,就问了这两个问题,就这两种情况,以这个方式来破除对方。

因为在对方的主张,观修空性会变成即使对于空性不明白不了解,对于空性的见地没有决断的了解,仍然可以观修空性。但实际上我们了解,不明白空性是不可能观修空性的,应该是这个样子。但是如果安照对方的主张,他内心的想法会变成即使对空性的问题没有彻底决断的了解之下,也会变成观修空性,对方的主张会变成这样一个毛病。所以现在要跟对方指出来,说你的主张里面会变成对于空性本身没有做抉择分析的情况之下,它仍然可以观修空性呢!这样来指出对方会有这个问题存在。

在对方会认为对空性没有彻底通达了解,对空性的意义也不是明白了解的情况之下,这个人也可以观修空性。但是要想一想,对方为什么会有这种主张?原因何在?因为在对方的看法里面,当内心不做任何思惟的时候,没有分别妄念,没有任何思惟的时候,这个就是观修空性,为什么呢?内心不思惟过去的法、现在的法、未来的法;或者是不思惟这个法是什么、那个法是什么;不思惟自跟他。当这些分别心、分别妄念都没有产生的时候,分别心没有产生、没有妄念的时候是指,谛实成立的执着所执取的对境,现在内心都不趣入于它,没有妄念、没有去思惟的时候,这个就是空性了,这是观修空性。因此之故,对于空性的意义不明白,没有关系,反正不作思惟就是观修空性了嘛!因此把没有分别心,没有妄念,不作思惟,把这个当做是观修空性呢!这是对方的主张,有这样一个想法,对方的想法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不过就谛实成立的分别心不进行思惟的时候,跟把谛实成立的分别心分析把它破除掉,这是两件事情啰!因为谛实成立的这些法,我们透过原因去分析,然后了解它的实相是空性;跟我谛实成立的执着想法,内心不作任何思惟,这是两件事情的。现在所谓的破除谛实成立的妄念、分别心,是指对于谛实成立的这些法,把它的实相做一个分析,透过原因去了解,之后了解知道它是空性,以这个方式来破除;跟没有产生这个分别妄念,这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啰。所以没有产生妄念是说,根本就不思惟,根本就不去想它。根本不思惟、不去想它,并不是把它破除掉,所以“不作思惟、不去想它,就是观修空性”这恐怕不能够这样做解释的,为什么呢?譬如说“病没有痛”跟“没有病”这是两回事情了,因为病现在不痛,那不是说病已经完全治好了没有病嘛!病现在并没有痛,并不代表说病已经治好了,完全没有病了,这还是两回事。

现在对方是指无分别妄念的情况之下,就是不作思惟的情况之下,这个是观修空性,这个是用无遮的方式来进行的。因此跟破除谛实成立的执着,这个破除,那是两件完全不一样的事情。现在对方把无遮,就是没有分别妄念这样一个情况,把它混淆在一起,错乱了!把它认为这个就是观修空性,把它混淆成为把谛实成立的执着已经破除掉了,这妄念执着没有产生,那把它错乱混淆成已经把它破掉了,这对方所形成的错乱。

总之,有一些病(如肝炎)我们总是打一些免疫的预防针。就如现在我没有生这个病,也没有打(预防)针,那并不代表说将来都永远不会生这个病;但是现在有一些预防针,打了之后以后都永远不会产生这个病的。所以现在没有病,并不代表将来没有病,将来还是会发生;但是如果我打了这个预防针,让这个病永远都不会发生的话呢,现在当然两边都没有病,但是两个人情况不一样,一个已经有打预防针了,以后都永远不会生病;一个是没有打针,可是将来可能会生病。所以虽然看起来两个人都没有病,但是情况不一样的。

这个谛实成立的问题,也是这个样子,“现在破除谛实成立”跟“我谛实成立的执着现在没有产生”没有分别心,没有分别妄念嘛,因为现在脑袋什么都不想嘛。所以“现在脑袋什么都不想”跟“透过原因分析把谛实成立已经破除掉了”,这两件事情是完全不一样的。对方主张的空性是什么意思呢?空性是不是谛实成立的这种类型的妄念,现在都没有想,都无,这个就是空性。如果这样讲,有这种想法的话,这是对方的主张,是这个意思。这样子讲有没有明白一点?

然后看后面的段落,「故诸能引正奢摩他妙三摩地。《解深密经》说缘无分别影像,」《声闻地》也有谈到,所以《解深密经》里面有谈到,就是成就安止的时候,这个诸等持,也能够缘取无分别妄念的影像,这是在《解深密经》谈到的。前面谈到「故诸能引正奢摩他妙三摩地。《解深密经》说缘无分别影像。」这两个句子要合在一起,能够引出正奢摩他的妙三摩地,实际上是要缘无分别的影像,这个主张说法是《解深密经》里面所谈到的。

前面谈到的破除对方,对方谈到安止本身是没有无分别的,但是现在告诉对方说,不是的!就算是安止本身,也存在无分别的,不是像你所主张的它是没有无分别的,为什么呢?因为《解深密经》里面谈过了,《解深密经》里面有开示说安止的时候它缘取无分别的影像,这个已经讲过了。这里面谈到无分别的影像,无分别是有境,就是修安止那时候的有境,安止本身;然后那个影像是对境,这无分别影像就是有境跟对境的关系。

不管修安止也好,修胜观也好,首先当然不可能直接现证对境,所以在修止也好,修观的时候也好,对境本身会先成为一个影像而出现,之后先缘取这个影像来做观修,因为还不能够现证对境嘛!所以修安止的时候,缘取的是无分别影像;修胜观的时候,缘取的是伴随有分别影像来进行的。因为最初最初修的时候,当然没瓣法现证对境,所以先缘取一个对境的影像来禅修,所以才称之为影像,影像是这个意思了。

这个部分,《解深密经》谈到的内容,我们上一次有提到过了,是不是?就是安止可以缘取无分别影像来进行,340页第一行,「《解深密经》云:是尊,几是奢摩他所缘?告曰一种,谓无分别影像。」所以无分别影像是奢摩他的所缘,又问佛陀「几是毗钵舍那所缘?告曰一种,谓有分别影像。几是俱所缘?告曰有二,谓事边际所作成办。」对不对?所以这里面就很明白直接指出来,奢摩他、安止的所缘是无分别影像,毗钵舍那、胜观的所缘是有分别影像。这《解深密经》里面已经明白讲过了,所以我们现在这里所谈到的《解深密经》说缘无分别影像就前面已经讨论过了,就刚刚340页《解深密经》的经文里面就已经直接谈过了。

不仅如此,后面还要引用《声闻地》的两个经文来做说明,「《声闻地亦云:」这首先第一个,「『彼于尔时成无分别影像所缘,即于如是所缘影像,一向一趣安住正念,不复观察,不复思择,不极思择,不徧寻思,不徧伺察。止观二中于奢摩他,作是说故。」在解释安止跟解释胜观里面,解释安止的部分是这样来做解释的,就是《声闻地》里面有谈到,在修安止的时候要缘取无分别影像,为什么要缘取无分别影像呢?因为缘取无分别影像来修安止的时候,能够安住在正念之中,之后「不复观察,不复思择,不极思择,不徧寻思,不徧伺察。」所以这个是没有妄念、无分别的,在《声闻地》里面已经非常明白,字面都已经很明白开示了呢!所以像你前面的主张,说安止不能够伴随无分别,那就不对了,《声闻地》已经很明白开示了,安止本身是缘无分别影像,它根本就「不复观察,不复思择,不极思择…」这些分别思惟都不存在。所以前面引用了《解深密经》里面佛陀曾经开示过的,就算是安止本身都缘取无分别,然后在无著菩萨的《声闻地》里面也提到,安止本身也是缘取无分别,而且很详细很明白的说明了呢!

「《声闻地》又云:」这第二个经文,就《声闻地》引用了两个段落,「《声闻地又云:『又若汝心虽得寂止,由失念故及由串习(由失念及由不串习故)诸相寻思,随烦恼等诸过失故,如镜中面所缘影像数现在前,随所生起,即更当修不念作意,谓先所见诸过患相增上力故,即于如是所缘影像,由所修习不念作意,除遣散灭,当令毕竟不现在前。』」第二个经文谈到,修安止正在观修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忘失所缘对境,或者「谓先所见诸过患相增上力故」是妄念纷飞,胡思乱想,妄念纷飞执的取这个行相。要嘛是忘失,要嘛是执取这个行相,执取表相,妄念纷飞,要嘛是随烦恼心现前,这些毛病都可能出现,是不是?由失念之故,由串习诸表相的寻思,还有随烦恼的妄念纷飞,这个时候要立刻要察觉自己有这个毛病,就是有很多的执取行相的妄念念头,还有随烦恼,或者是忘记所修的对境,马上察觉之后,不要被这些毛病所控制,这个时候把执取行相、妄念纷飞、随烦恼等等,这些作意都要把它去除掉,让这些分别心去除掉。在把分别心去除掉的情况之下,好好的来修止。所以这里面已经很明白的谈到,修安止的时候是无分别妄念的,把这些思惟作意的分别妄念去除掉之后来修安止,那不是讲修安止就是无分别了吗?这讲的非常明白了,在《声闻地》里面。休息十分钟。

把《声闻地》的第二个引文,我们好好的来看一下,「又若汝心虽得寂止」寂止之心虽然得到了,寂止之心意思就是指不是正式的安止,是随顺的安止。现在要讨论的是已经得到安止之后这些毛病不会出现,但是还没有得到安止的情况之下,正在修安止,跟安止相随顺的等持已经得到的情况之下。所以如果你虽然得到跟安止相随顺的心,在那个时候当然就有很多的毛病出现,对不对?如果得到安止之后就没有毛病了嘛!所以得到跟安止相随顺的心,不是正式的安止,就是修、修、修,可是都还没有得到安止,在没有得到的情况下,可是已经有跟安止相随顺的等持,类似的等持,这些已经得到了,不过这种等持会产生底下的情况,就是由失念之故,这是忘失对境,忘记了、忘失,第一个。后面一个是不串习之故。

「由失念及由不串习故」因为现在没有得到正式的安止,不过是相随顺的等持嘛,所以在相随顺的等持的情况之下,会不会忘失对境?心离开这个对境,会不会发生?会啊!这第一个了。所以这里是两个,还有一个就是不串习的过失之故,因为忘失对境失念的毛病之故,以及不串习,那个(广论)要加一个“不”,不串习之故,不串习就是有时候修安止,修、修、修有时候又不修了,是不是?没有常常做实修的意思。譬如说大家有时候来听课,有时候没有来听课,这个毛病不可以,这是一个毛病,这是不串习之故,要串习啊!(张老师边翻译边大笑)就是每次都要来、每次都要来。

因为忘失,还有因为没有经常串习,就是再三实修、再三实修,也没有这样子做之故,因此就会产生底下三个毛病,第一个就是诸相;还有分别妄念;随烦恼这三个。诸相是第一个毛病;寻思是第二个毛病,寻思就是分别心;再过来随烦恼。这三个毛病,这样了解吗?

「汝心虽得寂止」跟安止相随顺的心,就是没有得到安止,又后面那个失念–失去忆念跟不串习,这得到安止就不会发生了,但现在没有得到安止,跟安止相随顺的内心,安止相随顺的等持,在修这个等持的时候,也会发生这个情况。就是失念、忘失对境;还有由不串习,没有再三禅修、再三禅修,因此,那个“故”应该放在这里,“由失念及由不串习故”因此之故,就会导致缘取「诸相」,就是对行相的执着,原因是因为对境,心趣入对境的时候,对境不是白色啦,红色啦,它的表相是不是各种各类?所以这些各种各类的表相,当然在我的内心会出现,所以这个「相」是表相,对境的表相–诸相;再过来「寻思」,就是分别妄念,各种各类的分别妄念,脑袋里面胡思乱想;再过来是「随烦恼」,所以这是不是有三项?执取表相,分别妄念跟随烦恼,一共有三个。

因为这三个情况之故,因为这些过失之故,「如镜中面所缘影像数现在前,随所生起,即更当修不念作意。」因为这三个影像之故,所以首先是会成为显现,会把门打开,之后会进行缘取。当这些行相出现的时候,应当这样做,首先是「影像数现在前」这第一个,这里应该有谈到三个。一个是影像显现出来,「数现在前」讲的是前面那个「诸相」,「诸相」的部分是「数现在前」,因为在我的脑袋里面,这个对境的表相啦,行相啦,再三再三出现,这是第一个毛病,第一个影像应该会数现在前。

第二个应该是开启大门,这里好像没有谈到。三个是:显现出来,开启大门跟进行缘取。这分别是前面三个毛病导致的后果,一个是「显现出来」,是指「诸相」。再过来那个「寻思」会变成「开启大门」,开启大门的意思就是指,好像我把我的心识,内心心识打开之后,我的心跑出去,跑到很多的对境去,那个是不是叫做分别妄念?胡思乱想有没有?胡思乱想的意思是我好像把我的内心之门打开之后,这个心全部跑到外面去,跑到别的对境去,心思已经完全散乱掉了,所以这时候才会胡思乱想嘛!是不是?所以胡思乱想用的句子就是打开大门。一个是数现在前,一个是打开大门,一个是进行缘取。进行缘取就是散乱随烦恼,因为随烦恼的时候,内心一定会缘取它的对境。譬如说贪念之心的对境,瞋恨之心的对境。随烦恼的产生,就是内心会耽着于这些贪念之心的对境,瞋恨之心的对境,缘取它之后,内心本身变成一个贪心,瞋恨之心,是不是?所以它进行缘取。

所以第一个诸相数现在前,第二个妄念的寻思把内心的大门打开,妄念的寻思非常的多,第三个是进行缘取,这是随烦恼,随烦恼的时候会进行缘取。当这些全部都出现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应该把前面我们谈过的过患,这前面都有解释过这些过患,「谓先所见诸过患相增上力故」要连到这里,就是好好的想一想以前学习过的这些毛病的过失,我们前面谈到三个过失嘛,就是缘取各种的表相,还有分别妄念很多,还有内心的烦恼很多。这三个毛病,是怎么样子来的呢?就是当修安止,得到一个相随顺的等持的时候,在禅修的时候,这三个毛病也要出现,这三个毛病会出现的原因就是前面由失忆念之故,跟由不串习之故,没有经长串习,因为这两个情况之故,所以就会导致会去执取对境的表相,还有内心很多的分别妄念,还有内心会有很多的随烦恼。那这三种的特色,它的情况像是什么样子?第一个是表相就会「数现在前」在我内心再三出现、再三出现;(第二个)分别妄念的部分好像把我的心打开一样,心思跑出去,蜂拥而出,胡思乱想想的非常多,会这样一个情况;第三个随烦恼,是再三的作意缘取,就是贪心的时候会耽着贪心的对境,瞋恨之心会耽着瞋恨之心的对境,会再三缘取、再三缘取。

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那要破除掉,怎么样破除掉呢?「谓先所见诸过患相增上力故」就是当执取表相的时候,分别妄念的时候,随烦恼出现的时候,因为前面都已经学过了,它们的过患是什么,这个前面已经了解知道了。要把这个部分再三加强、再三加强,再三再三的思惟之后,了解它的过患,再三的把它思惟之后,「由所修习不念作意,除遣散灭」不念作意,就是把作意思惟这些表相、妄念纷飞、还有随烦恼,这些内心去想它,还有作意这些,全部都要把它消灭掉,把它消灭掉之后,就会变成也没有妄念,也没有去作意。在这个时后呢,就要安住在完全没分别妄念的情况之下来修安止,「当令毕竟不现在前」的时候,就是无分别妄念嘛,所以修安止一定就是缘这个无分别来修,这《声闻地》里面讲的很明白清楚,缘的是无分别。

此亦是于修止时说。」就是现在讨论到的部分,止跟观两项里面,现在引《声闻地》的两项经文,都是在讨论安止而已,里面讨论到安止都是要无分别呢!假设要讨论胜观的话,胜观都是要伴随分析思惟的。所以现在讨论到无分别的时候,都只是在讨论安止的段落来讲的。因此「诸定量论」诸合乎标准的、共认标准的大论,「皆说修奢摩他时,不观察修,唯安住修,故许一切不分别修,皆是修空,实为智者所应笑处,」嘲笑之处,就是可笑之处,这样子来讲解的。

所以修安止,其实是在无分别妄念的情形下来做观修,这个「诸定量论」里面都这样的谈到过的,所以修奢摩他、修安止的时候,不必做分别思惟,仅仅只是内心在无分别、无妄念的情况之下来安住而修。这个「诸定量论」就前面谈到的《解深密经》、《声闻地》等等,很多共认的标准的书里面,都这样子开示,因此之故无分别修。(「唯安住修」)后面有一个「故」,「故」是以前面当原因,诸定量的论点里面都谈到,修安止本身就是没有观察分析,没有妄念,仅仅只是安住而修,因此之故那个「故」,这是对方的主张,如果主张没有分别妄念的时候就是修空性的话,那这一个实在是智者所应当觉得非常可笑呢!意思就是指,一切的安止都是无分别妄念,在《解深密经》跟《声闻地》里面谈到的,一切修安止本身就已经是无分别妄念。所以有分别妄念心,这不能当做是修安止,大论里面都这样子开示了。如果说不分别修都是修空的话,那就是所有的安止都是观修空性,如果主张所有的安止都是观修空性的话,那实在是非常可笑,这不就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吗?

尤其是说,特别特别、更怎么样,「尤其说修不念作意皆是修空声闻地文善为破除。」特别是讲,没有忆念、不作意,「不念作意」那个念是忆念。在观修的时候,内心没有忆念,然后不作意,这样子就是观修空性的话,内心没有任何思惟,这样子就是观修空性的话,《声闻地》里面已经很妥善的把它破除掉了。这个「《声闻地》文善为破除」就是前面第二个引文,388页第五行「《声闻地》又云」那个引文,第二个引文里面已经谈到,已经很明白的开示了,修安止本身就是在没有忆念、都不作意的情况之下来修安止。那没有忆念、不作意来禅修,这个是修安止,不是修空性,把这个当做是修空性的话,《声闻地》前面的经文里面已经很妥善的破除掉这个主张了。

「又《修次第初编》」这里有一个「又」,又就是还要再引论点来做说眀,又的意思就是指前面已经有引用过了,所以才会再「又」,前面已经引用了是《解深密经》,这是佛陀所开示的。之后《声闻地》引用了两个引文,这是圣者无着所开示的。接下来「又」还要再引书,所以「又」是这个意思。又还要再引《修次第初编》,是圣者无着之后的大博士莲花戒所写的。之后还要引用般若波罗密多口诀《慧度教授论》,是祥谛巴所写的。之后还有一个「又」,(倒数第二行)「又《宝云经》」有没有?所以两个又的意思是,又再引用论典,然后又再引用经,前面已经讲了《解深密经》一个引文,然后《声闻地》两个引文,所以又再引用论典,又再引用佛经来做解释。

首先是引用《修次第初编》里面谈到,「修次第初编:『奢摩他自性者,唯是心一境性,故此即是一切奢摩他总相。』(还有)《慧度教授论云:应当远离种种心相意言,修奢摩他。』」后面那个「意言」,至尊仁波切做了一个解释,「意言者谓分别此是此等。」谓分别这个东西就是这个东西等等,这种思惟的心,就是心相的意言,这个应当要远离,《慧度教授论》里面谈到应当要远离嘛!这里所引用出来的,《声闻地》、《修次第初编》、《慧度教授论》等等,这里面所引用的,都是前面谈到的「诸定量论」,就是它是了义的论典,大家共通都可以承认的论典,我引用它来做一个说明,引用这些大家都共通承认的,当做权威性的论典,还有佛经,我引用来做一个说明。所以在《修次第初编》里面有谈到,「故此即是一切奢摩他总相」安止必定都是无分别的。还有《慧度教授论》里面也有谈到,「心相意言」种种的所显缘取之后内心去给它做一个说明,这些要舍弃掉。就是内心缘取一个对境之后,「应当远离种种心相」内心缘虑、缘取某一种对境,之后内心会去思惟它,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那个思惟称之为心相的意言,意言就是内心里面去诠释、去说明它,这个部分要把它去除掉。就是分别妄念心,这个部分要把它去除掉,这就是修奢摩他,这就是修安止,那意思就是修安止的时候,内心是没有分别心存在的。

这个引用完毕之后,又引用了《宝云经》,前面谈到的《宝云经》也这样说明过了,「宝云经说奢摩他是心一境性,」心缘取一个对境之后专一安住。这个《宝云经》的经文,就在我们刚刚看的《解深密经》的经文前面,339页第三行「宝云经说义同深密」《宝云经》经文的意义跟《解深密经》一样「如云」底下是《宝云经》的经文,「奢摩他者谓心一境性,毗钵舍那者谓正观察。」是不是这样讲?所以奢摩他–安止的时候是心专一安住在对境上,根本就没有分别妄念,可是毗钵舍那–胜观的时候要做观察分析,要做很多的分析,这《宝云经》的经文里面谈到了,所以在388页倒数第二行「《宝云经》说奢摩他是心一境性」这个都已经开示过了,「已引如是众多经论,」也就是这个问题根本就不用再讨论了,已经讲太多了,因为经论里面早就已经详细的说明了,就是先《解深密经》,之后论典就是《声闻地》,引用了两个经文,《修次第初编》跟《慧度教授论》都有讲到了,之后又引用了《宝云经》,又讲到了,现在引用的经论里面,都已经谈的太明白、太清楚了,所以这个问题其实也根本不用再谈了,你这个主张是完全都不可以的,这经论里面太多地方都谈到过了,所以「已引如是众多经论,曾经多次说奢摩他全无分别。」这已经讲太多了,「曾经多次」就是经论里面已经讲太多了,根本我都不用再讲了呢!

后面那个「故」的意思是成立出一个结论,就是对方的主张已经破掉了,对方的主张说修安止的时候是不伴随无分别,不是的,修安止是伴随无分别的。然后用经论来做为根据之后,要成立出一个主张,把对方的主张破除掉之后,要成立出我的结论,「故」是这个结论。「故无分别略有两种,」内心没有分别妄念其实有两种情况存在的,「谓修空无分别及于空性全未悟解诸无分别,」修空无分别呢,缘取空性之后内心没有分别念头;一种呢,对空性根本都完全不了解,也没有去思惟空性,在这个情况之下,内心完全没有分别念头。那这个没有分别念头不就有这两种吗?是不是有这两种?譬如说不生病,现在没有病,所谓现在没有病,其实有两种情况,就我们刚刚谈到的,就是现在没有病,并不保证将来不会生病,将来还是会生病;可是有一种是,他已经打了预防针,以后肯定不会生病的,他现在也是没有病。所以现在看起来都没有生病,不过却有这两种差别存在。一样的,现在内心都没有分别念头的情况也是有两种,一种是根本也不了解,但是内心完全没有思惟,无分别念头,这个时候是无分别;一种是缘取空性,专一安住在空性上面,那也是无分别嘛!都是无分别,可是要把它分清楚有这两种。

前面谈到破除对方,「故不应执凡有一切安乐明显无分别者,皆是修空。」这是乐明无念,禅修觉受出现的时候,不应该执着凡是有这个乐,还有这个明,还有无分别妄念呢,这种情况都是修空性,「此等乃是略示方隅,」这前面谈到的内容,都只是简略的做了一个说明,这是指对方的主张,「不应执」那个「应执」就是对方的主张,对方的主张认为在乐明无分别妄念的时候,那个无分别妄念就是修空性。如果是修安止的话,应该不是这个样子,没有这个项目的,假设有这个无分别的话,那就变成修空性了,这是对方的主张。所以不应该这个样子哦,不应该认为内心没有分别妄念的时候,这个就是修空性了。

「此等乃是略示方隅」就是前面的安止本身,应该是有无分别存在的,那原因就是我们前面引用了很多经文、论典,都已经明白做了一个说明,「略示方隅」就是举其一端,仅仅只是举例来做一个说明,没有很详细深入的说明,因为详细深入的说明,前面引用的经文再讲的话那太多了,所以没有办法很详细的讲,只是举其一端简略的讲,「应善策励了知」就是指假设想要好好了解的话,就这个问题呢,我们前面只是很简略的做一个说明,举其一端而已哦,如果想要深入好好明白了解的话,应当把慈氏弥勒所做的开示,还有圣者无着所做的开示,把它们的书很深入的去学习了解,「应善策励了知慈尊及无着等所解,修止观法。」就他们所开示的修止修观的这些书籍,好好的深入去做研究,这是应该要做到的。

我们前面只是很简略的讲,没有办法详细的讲,假设对修止的这些内容,不学习慈氏弥勒跟无着所开示的书,没有深入去学习的话,那会有什么毛病吗?「若不尔者,」就会有这些毛病,就是像你所产生这些毛病,就是如此产生的了,「若不尔者」就是如果没有好好学习一下慈氏弥勒跟无着的书呢,会变成这个毛病,就是没有得到安止「尚未得止,便于少分无分别定,」就是如果不好好深入去研究经论的话,会有一个毛病,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对方的主张,内心已经得到无分别的等持,无分别的等持有!是有得到了,但是不要说安止还没有得到,那是先得到一个无分别的等持的时候,把它误会成胜观,不仅把它误会成胜观,还把它误会成空性的胜观,是在观修空性呢!这个时候,其实不要说空性的胜观没有得到,连胜观都没有得到,不要说胜观没得到,连安止都没得到呢!现在只是一个无分别的等持得到而已嘛!连安止都没有得到,可是竟然把它误会成为观修空性的胜观,那这个就是太离谱了,哪里会得到呢?因为观修空性的胜观产生之前,修空性之前,前面要先得到胜观,要得到胜观之前,前面要先得到安止,那现在只是无分别的等持而已,这个时候连安止都还没有得到呢!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却要把这个无分别无妄念的等持,把它误会成为说我是在观修空性呢,这是空性的胜观。因为这个缘故,产生了傲慢之心,在这个傲慢之心之下,认为自己修持非常好了,因此就按照这个禅修方式,过掉自己的一辈子,在这个修持的过程当中,是自欺欺人,为什么?因为自己这样的观修,认为我的禅修是很高级,已经是空性的胜观了,已经是观修空性了,这是自己欺骗自己,之后跟别人讲解开示的时候,讲解禅修方式的时候,又跟他讲这种禅修方式,那不是骗了别人吗?所已变成一个自欺欺人的弘法者,自己实修的时候呢,也是骗了自己了,跟别人开示的时候,也是骗了其他的人了,之后这样去教导佛法的话,那变成一个自欺欺人的弘法者,变成这个样子呢!

所以「若不尔者,」如果没有深入去学习慈尊跟无着所开示的典籍,那就会变成这个样子,没有得到安止,但是已经得到一点点的无分别定,就是无分别的等持,内心不做思惟这种等持得到了,(「误为能断三有根本毗钵舍那。」)之后把它误解成为能够断掉三有根本的毗钵舍那,就是把它误解成为空性的胜观呢,空性的胜观能够断掉三有的根本嘛!把它当作是空性的胜观了,「于此起慢,」对自己,我正在修空性的胜观呢!产生一个强胜的傲慢之心,「谓修无缘,」谓修无所缘取,我是在修空性呢!这样子「空度时日,」就是在这种禅修之下过掉一生,过掉一辈子,「定欺自他。」这个会变成欺骗自己跟欺骗他人,「定欺自他」的意思是指自己禅修的时候也是这样子修,说我是在修空性的胜观,我修无所缘取的空性呢!欺骗自己;欺他的时候是跟别人讲,修法也是这样子修,那也是欺骗他人了。所以这会变成自欺欺人的,这个时候的误解,应该是把谛实成立透过原因分析,把它破除掉,破除掉之后,安住在谛实成立为空的空性之中,专一安住而禅修,这才是空性嘛!现在不是,只是不做任何思惟,就叫做缘取空性,这样也欺骗了自己,也欺骗了其他人。我们今天讲述到这里。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2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0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6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6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0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五三)[栏目:杂阿含经]
 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栏目:慧语禅心]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五十八卷(1/4)[栏目:大智度论阅读笔记·学诚法师]
 三届:妙华法师珍重道别(妙华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大悲咒句解 68、者吉啰 阿悉陀夜[栏目:大悲咒句解]
 相应163经 拘絺罗-苦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七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每日一语(释达观)[栏目:达观法师]
 前行讲记 第二〇一讲 前行备忘录-皈依-修法[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八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