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菩萨行论 第十三讲(第5品)
 
{返回 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60

《入菩萨行论 十三》

雪歌仁波切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5/4/17

就像上一次所说的,我们要以正知如理的侦察我们身语意三门所有一切的举止动作。要生起正知之前,要先生起正念,之后再以正念和正知两者结合起来,来守护我们的身语意三门。

正念和正知有很多的比喻,当师长在解释正念和正知的时候,会用不同的比喻来解释何为正念和正知,有时候他们说正知就如同绳子一般,有时候说正念就如同绳子一般。可是,就一般而言,一般的论著里面,他们会说正念就像绳子一般,会这样子说。然后这个正知是做侦察工作者,就会将外逸出去的心把它勾摄回来。在修的过程里面,正念和正知两个结合起来,一起来修。

又有一种比喻,就比如说要去抓小偷,那去抓小偷者是谁?就这个正知,抓回来之后,要把它关在哪里?关在监牢里面,用绳子把它绑起来,这个就是正念。所以,正知的工作就是要去侦察你的心有没有涣散出去,一旦涣散出去,就马上要去把它勾摄回来。

在修的过程要正念和正知两个结合起来,也就是把你的正念拴系在善的所缘品上,或是说绑在善的所缘品上。那要把你的念头绑在善所缘品上之前, 你要知道要如何安立善所缘品,要先了解这一点。了解之后,就把你的念拴系在善所缘上。如果你的念有所动摇的时候,马上用正知察觉到,把它再召回来、勾摄回来,安立在善所缘品上。对我们而言,要马上做到这一点是有点困难,所以,有时在做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让心处于平等舍的状态,也就是像处于无记的状态,让你的心好像是处于休息、放松的状态,不是马上把心就拴系在善所缘上,不是这个样子,先让心好像有得到一个休息。

你看有一些修禅、修行的人,他们在打坐的时候,好像都很轻松。他们就强调,你要放轻松,这样子做也有一些好处,就是他们好像没有特别强调你要把念头拴系在哪一个对境上,没有这样强调。他们强调你就把你的心放轻松,这样有一点好处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心呢,因为一向在整天里面都是妄念纷飞,那在你修禅的过程,有机会让心有所休息,心如果有所休息、放松的时候,气的运转也会比较平顺,等于气也会跟着休息,那血也一样就会流得很顺畅,身体自然就会比较好,所以这个也有一些好处在。如果讲到说修禅,然后去观气,或者说观身体的状况怎样,这一些修持的方法并不是把念头拴系在这些善所缘上,只是让你的身心有所放松、有所休息而已。

就我们而言,现在马上将这些妄念制止掉、完全停止掉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从古来就一直串习妄念纷飞的状态,所以,自自然然的,我们就是会妄念纷飞。既然要把这些妄念减低,要先认知什么叫做妄念,先去认知它。可以透过禅修的整个过程去观妄念到底生起多少次数,去算它生起多少次数。如果妄念一生起来的话,你就算,因为妄念生起来,等于说心就涣散出去了,所以,生起来就马上把它抓回来、生起来就把它抓回来,用这种方式不断的去做、不断的去做,那你的心就会越来越平静,心就会得到好像有休息的时候,就会这个样子。所以,首先要先去认知妄念是什么,自己这样子修了之后,就会有一种不同的觉受:有妄念的时候你的心觉受是什么?没有妄念的时候你的心觉受是什么?这之间的区别,你就可以察觉得出来,你就感觉它不一样的地方了。

仁波切说上次在讲《菩提道次第摄颂》的时候,还是《功德之本颂》的时候,有讲到奢摩他,如何去成就奢摩他的部份。先讲到:要成就奢摩他,首先就试着先去成就些许的住分(另一个是明分),从成就些许的住分开始来成就奢摩他,因为以前讲过,所以这里就不提了。

我们要善用正念和正知,用正念把我们的心拴系在善所缘品上,现在虽然做起来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可是,可以先让我们的心处在平等舍的状态, 之后慢慢慢慢的,就可以让心安置在善所缘品上,所以要加以串习,要以正念和正知来观察我们的身语意三门的所有一切动作、一切行为。在观察的整个过程,有时候应该要用正念,有时候不见得要用,所以时间的分齐,也要去了解,有时候就把它放任,不需要太过于造作,有时候却是要如理如法的去做,所以那个分齐也要知道,就好像100页这个偈颂所说的(卯三、释应止应作分齐):

怖畏大施会等俱,若力不能许听便,是故佛言行布施,应当舍置于律仪。

当我们在做布施的时候,如果有时候会跟戒律有所相违,那这个布施如果是很重要的一个布施的话,在这个时候,戒(律仪)就可以暂时的把它放置在平等舍的状态。

如果我们要去做很重要的事时,就比如说这件事可能会伤害到我们的性命,有一些事伤害到我们的性命;或者说我们要去上供三宝,积聚很大的大资粮;或者说要去利益众生,在这三大意义之下、具这三大意义的重要事,你要去做的时候,有时会跟我们所守的戒好像有所违犯,在这时就可以暂时舍下你所应该要遵守的律仪,这是在经典里面有做这样开许的。如果是就别解脱戒而言,里面的他胜罪是连有生命危险时也不可以舍的,至于其他的僧残(出家众的戒)、恶作、堕罪等等,如果跟你所要做的、所要成办的,刚才所说的这具三大意义事有所相违时,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所以是有所开许的,开许的根据是什么?是根据《无尽慧请问经》(这是佛所说的),《无尽慧请问经》云:「如是布施之时,持戒所摄法应当暂舍。」也就是对这些比较微细的律仪,在这个时候可以暂时舍下。

刚才说,当我们在做很重要的布施时,微细的戒、比较不重要的戒可以暂舍。那有的人就提出疑问了,他说:「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等这六度当中,持戒岂不是高于布施吗?」(会有人这样子疑问)「为什么可以把它暂舍呢?」(会有人提到)这边就做回答:

思应先作当从事,此外更不思余法,即于此事系其心,唯求成办于此事。

遇到利益众生很重要布施的时刻,这些微细的戒是可以暂舍的,为什么?就是「唯求成办于此事」的缘故,因为我们知道,这些比较微细的戒,只有这些微细的戒, 是难以去圆满的利益到众生,也难以圆满的积聚所有的资粮,这些微细的戒,它的力量并没有那么的大,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就暂时把它舍下来。

如是所作皆善妙,并修余法非所能,不正知之随烦恼,如是能令不增长。

如是所作皆善妙」你如果能够这样子做,依次的去修持,轻重次序毫无紊乱的话,那你所做皆善妙。否则你轻重搞不清楚、次序搞不清楚的话,那你所做就无法皆善妙了。

并修余法非所能,不正知之随烦恼,如是能令不增长。」你能够这样,如理如法去做的话,那这些不正知的随烦恼,(我们知道有二十随烦恼,其中的一个就是不正知,)不正知也就是你不知道要如理的去做观察,称为不正知,你如果能够如理如法来做的话,那不正知的随烦恼都能够让它不增长,也就是让它不生起来。

有时候,就比如说我们在修下士道法类的时候,所必须要修的就是下士道里面所说的为主来做,有时候我们会不以该修的来修,而往上跳,跳到上士道的菩萨万行里面去做广大行,那这样子,有时候我们没有如次第来做的关系,可能会伤害到我们下士道所应该要修持的法类,这样子做的话,就无法「所作皆善妙」了。如果没有按照修行的次序来做,可能不正知的随烦恼就会增长、就会生起来了。如果能够如理如法的按照次序来做,就像《道次第广论》里面所说的次序一个一个来修,那你所做的一切就都会成为善妙。

所以,我们要时时的用正念和正知来检查身语意三门的所作所为,佛陀有时候也开许在特殊状况之下,可以暂舍这些微细的律仪,做这样的开许。

再来就讲到身的学处,我们要「守护勿失」,然后也讲到心的学处,也应该要「守护勿失」(「寅二、守护勿失分二,卯一、身之所学守护勿失,卯 二、心之所学守护勿失。初中分三,辰一、勿随散乱自在,辰二、断无义行,辰三、作所作时观察发起意乐。今初。」):

戏笑谈论有多门,稀有奇观亦多种,若时趣入此等事,于彼贪着应断离。

对于那些无意义的言谈,或者说看戏剧,或者说眼睛乱看、耳朵乱听、身语的行为乱做等等,这些都会让我们的心涣散到贪欲众多的对境里面去,这一些全部都应该要将它断除。

有时候有那个必要性,因为你要利益众生,所以有必要性去做一些事,去做的时候,在你的内心当中也不应该生起贪着的心,贪着的心应该要将它断除掉。有时候我们也难免为了他人利益的缘故必须要外出,或者说必须要处在众人的聚会当中,或者说有时候要到餐厅里面去。在这种外出的状态当中,可能你会遇到很多人,遇到很多不同的情形,在这个情形之下,你应在你的内心当中断除去耽着你所遇到的生贪的对境。要断除心中生起贪欲的心,也不是只有发愿它就不会生起贪了,不是这个样子。而是像早上所说的,当你面对这个对境的时候,应该要去看这个对境,要断除这种看法,就是断除对这个对境生起它是无因生的、它是常的、它是谛实存在的,要断除这些。你如果能够断除这些的话,就不会生起贪欲的心,没有断除这些的话,你就会对这个对境产生贪欲,贪着的心就会生起来了。

仁波切叫我们各个都要去配一副眼镜来戴,这一副眼镜就是业果的眼镜、无常的眼镜、无谛实存在的眼镜,通通戴上来,然后去看你所面对的对境。 哈!哈!…

我们要经常去观自己生起烦恼的因缘到底是什么,要自我经常的观察,有时候我们在跟自己烦恼对抗的当下,(比如)看到别人的举止行为,心中会 有一种很不悦的感觉生出来,我们看到他好像跟烦恼为伍,会让我们心中感到很不舒服,在这个时候,我们又要要进一步来作思惟,思惟什么?思惟:「这一个人虽然希望能够获得安乐,可是,他一直无法获得安乐的满足,他没办法满足他所要得到的安乐。他不希望遭遇到痛苦,可是,他却一直无法离开这个痛苦,一直无法跳脱出来。」他的情形跟我们自己的情形是一模一样的,在这个时候就会生起悲悯心来看待他,恨不得他能够飞天钻地,然后远离了所有他不要遭遇到的痛苦,我们会心生这种悲悯的心。在这个时候,当心生悲悯心出来看到他人这种不好的行为时,也不会心生不悦了。

仁波切:这是一个口语吧,我们藏文常常讲,比如说有人吃的、喝的、穿的太好了,有的时候他就浪费,那我们会说:这是太饱了!藏文字上面解释的话,他太饱了!他太快乐了!有这样子。这个藏文字上面翻的话,就是这样子,但是它意思不是这个,它的意思是他日子过得太好了,就是超过了。刚刚我们看到,比如修行人来说,就一直对抗烦恼嘛,这样子的缘故,我们外面看到别人好像很出入的、烦恼的行为,我们看到的时候,就会心理不悦、不舒服,可能也会生气。所以那个时候,他这样子的一些动作,是不是他太快乐?过得太好呢?是不是这个原因?不是!他心里还是一直有需求快乐、不满足,一点都不想受苦,就这样子的缘故,他为了这个目标,就一直找方法,找的方法不对。追求的是快乐,但是找的方法就不对。追求快乐呢,我也是、他也是、佛菩萨也是、什么都是啊,这个当下是一模一样的。当下谁有满足?没有!佛菩萨有满足吗?也没有!什么人都没有满足。所以就这个角度我们看的话,比如说我生病的时候,就看别人也生病,也是很痛苦,会感觉这种,那我也是离苦得乐的希求很强,他也是这个希求很强,我很可怜,他也是很可怜,像我一样的,就这种的一个看法,我们这样子看法的话,就不会生起不悦的心态或这种情况。

有时候别人因为粗品的烦恼,所引发粗恶的行为,我们看到的时候,可能会生起瞋恚的心、不高兴的心,尤其是我们自己本身正在跟烦恼对抗,我们依着很多对治法来对抗烦恼的时候,可是却看到别人随着烦恼在胡作非为,我们就不会生起贪着的心,反而生起对他不高兴,我们会想着说,这样做有什么意思啊!甚至连看都不想看他,所以会这个样子。在这个时候,当我们有生起这个感觉起来的时候,那我们就要更进一步像仁波切刚才说的,更进一步的要去想:他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想要去追求安乐,可是他所得到的安乐他一直觉得没办法满足;他不要痛苦,连微细的痛苦都不要,可是他却是一直没办法将他去除掉。他虽然想尽各种办法,想要从这个跳脱出去,可是错了,用错方法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自自然然对他胡作非为的行为,我们就不会生起一股很不高兴的感觉出来了。

尤其有时候我们看到别人做这些不好的、恶劣的行为,那他想要得到安乐不要痛苦,可是他却拼命用了很多错误的方法,在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能够像刚才的模式来思惟的话,当然是最好。可是如果你没有办法用刚才所说思惟模式的话,那你至少要生起一点悲悯的心,想:「他好可怜了!」生起这种的悲悯心,这样子做的话,或许我们可以取他的经验为自己生起体验的一个借镜。

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人,衣服乱穿啦,然后行为乱七八糟。仁波切说在色拉寺,现在的年轻人有他们的用语,现在年轻人不是也有很多他们发明的一 些新用语吗?时髦的这些语词吗?色拉寺呢,他们也会某一段时间就出现某一句、某一段时间就出现某一句,他们现在、当下流行的一句,就是对于那些衣服穿的不整齐、胡作非为的,叫做’脉不全’。

仁波切:这没有么意思啊,我们人是需要脉,很重要的有脉,心中有八个嘛,就这样子我们会分开24个,就这样子一直分类,慢慢分类,越来越多。有一些人跟一般人不一样,他的行为不一样的时候,他里面缺了一个东西、少了一个东西,那少什么东西?我们会说地水火风,可能他的地脉就不在,缺了地脉,这是一个新的流行,他们讲的。你们应该也会说(流行用语),(但不会说)前面那个地脉少了一个东西。他少了很多,意思是那个人很奇怪,我们看到他的行为,或者是穿的衣服,讲的一些话,他的口气啊,他的动作啊,跟一般人不一样的时候,我们一定特别不想看,好像连讲话都不想理他。刚刚讲的那个人,他的动作自己觉得是最棒,是不是这样子?是啊!他需要是最好的,他离苦得乐的心,他需求这个,就做了许多不一样的动作。

他的每一个动作后面需求离苦得乐的心很强,那些他的感受呢,我们把自己的心从上面就带上来。比如说,他这样子、这种离苦得乐很多的需求,很多!很高!那个时候,我们就替他想一想,替他想一想的话,那很可能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行为,都是需求很强。所以我们替他想的时候,心里就不会有这种(生气),还会觉得是很可怜,怎么说?我国语用完了,哈!哈!

所以看到别人希求安乐而不愿意痛苦,可是他又没办法做到的时候,我们可以取他的经验为自己的经验,如果能够这样子取他的经验为自己的经验的话,就会有一种不同的觉受会生起来。

仁波切:我们不但了解他有离苦得乐心,自己好像感受到他离苦得乐的需求,那种离苦得乐的感受,我们就带上来自己观察,这样子的话,还会更强的悲心、更强替他着想的心会生起。不但好像看外面的样子,如果我也是这样子的话,就会想什么,还想做什么。

刚才所说的,就是我们眼睛看的、耳朵听的或者嘴巴讲的,这些无意义的行为应该要断除。再来讲到身体相关的无意义的行为,我们将它断除,偈颂就讲到(辰二、断无义行):

无故掘地断生草,或复占相观星宿,应念如来制学处,即时恐惧而弃舍。

无故掘地」就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去挖地,「断生草」就是去拔草、或者是去除草。「或复占相观星宿」在藏文的文字上应该是是在地上画图案、绘图案,这个可能是他们有一种算命的方式。

仁波切:很细的一个算命,要很久的时间,要写、要写,就一直算命的时候。我们中国也是一样,算命的时候,应该要算很久吧?我们以前是用一个木盘,木盘上面放粘土,就一直放、一直放,时间很长的。

这不是紫微斗数,这是一种历算法,他们在历算法的时候,就像仁波切说的,用砂子或者是土、细砂那一类放上去,然后就在那边好像一些数目字一直算、一直算,很浪费时间的。如果是比丘的话,「应念如来制学处,即时恐惧而弃舍。」这边也讲到,比丘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念诵一些祈请文,里面就讲到,对那些无意义的眼视、耳闻、言说,或者是无意义的去触摸这些东西,都应该要断除。如果有必要、有意义的话,那就请世尊给予开许,他们每天早上都要念的。如果你去做这些无意义的掘草,或者说除草,或者说做这些历算的话,那对一位修行人而言,可能就妨碍到他修行的时间,所以应该要将它断除。这个偈颂主要是针对比丘或比丘尼来说的,如果是一般的在家众,对于这些事物,虽然它没有这种遮制,说不可以做,不过也可以自己想想看,这些无意义的身语行为应该要适时的来停止,那更不用说有许诺,要遵守这些遮制学处者,这些比丘或比丘尼更应该把它弃舍掉。

再来就讲到我们自我观察自己所发起来的意乐、动机是很重要的,我们身和语的行为,都是由我们意的发起而造作的,所以要去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如果错误的话,就应该要马上停止。

《入行论》精进品讲到一个偈颂,意思是说,我们身语任何的一个善行,不管或大或小,你所做的这个善行,能够成为好还是坏的行为,完全观待意乐,意乐又要观待所订定下来的目标。:

一切善法之根本,是胜信心能仁说,彼之根本复依于,恒修业果观异熟。

意思就是:我们身语的任何一个善行,不管是大或小,所做的这个善行是能成为好的或坏的行为,完全观待意乐来决定,而意乐又是观待于自己所订定下来的目标。 因为身语所发出的行为一定有一个目的,才会这样去做,所以,意乐要观待于目标而定。而目标能否成为好的目标,完全观待于所发起的意乐,意乐如果不好的话,目标自然也会变成不好的。一切善的根本就是观待于意乐,所以,我们要去思惟它的异熟果。

我们修学佛法的次第也是一样越修越高,可是,要把目标订在来世能够利益我们解脱整个生死轮回,而且要能够利益一切的众生。如果把目标订在这上面的话,我们的一切言谈行为都会成为有意义、有利益的,而把一个好的目标订定出来,完全关键于自己的意乐。先审查自己的意乐,如果意乐正确,而且目标订定正确的话,就应该要坚毅而行,持续做下去。请看文(辰三…巳一、总明):

若于何时欲动身,或于何时欲发语,先应审观于自心,具足正理坚毅行。

在身语还没有去做任何动作之前,我们要先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我们现在要做到这一点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我们并没有去串习它。因此,有时心随着烦恼,就从嘴巴讲出话来了,身语的行为就表现出来了,这一点我们要非常小心,不论是我们的眼睛在看什么东西,或是嘴巴说什么话,或是身体做出什么行为,都应该要先小心一点,在这之前还有一个我们自己去观察自心的空间,在还没有任何动作之前,都要自己先自我观察一下。当然做起来没有那么容易,可是,我们慢慢去串习,就可以做到了。

请看第 102 页(巳二…午一、欲生烦恼时当如何):

若时自心具贪着,或复欲起瞋恚意,应当静止如槁木,勿动其身勿发语。

有时我们会自我察觉到心中生起贪欲、瞋恚、我慢或嫉妒,此时应当马上停止去做任何身体的行为或说任何的话,要像一棵枯木一般呆呆的坐着,身体不要动,也不要讲话。如果生气时,那就开始数息吧!

我们如果察觉自己有这些贪瞋等等的倾向时,就不要有身语的任何动作,因为只要做出任何一个动作,就是造业了。有人会说:「讲出来还较舒服一 点!」这就错了。事实上,如果太过于心直口快的话,可能就很容易造业了。又有人说:「心直口快总比拐湾抹角伤害别人要好吧!」事实上,如果是心生贪瞋等烦恼时,最好不要心直口快。

当生贪瞋的时候,因为心已经生起贪和瞋了,此时就不要有任何动作,这样可以使生起来的贪瞋转弱。如果能够更进一步透过对论著里面所说的贪瞋的过失加以思惟的话,心中所生起来的贪瞋烦恼就不会久住在心中,而会很快的消散掉,这样也可以成为贪瞋烦恼的一种对治法。事实上,如果要正对治贪瞋烦恼的话,就必须要去禅修无常、业果、无我、无谛实存在等等。

接着讲到我们自己所处的四周环境,人和人之间发生一些事时应该要如何。请看文(午二、掉举等时当如何)

或由掉举或戏笑,或具我慢或醉傲,或复由于激恼心,或复研磨思欺诳,
或时自赞或阿谀,或复毁他与讥谤,或作轻侮或斗争,尔时应如槁木住。

在我们所处的环境当中,人与人之间有时会有掉举、相互戏笑,或有一些人自恃有功德或学识而有傲慢的心,或是自恃自己身体健壮而生起骄慢的心,或去揭发别人的隐私而激怒他人,这里的研磨者就是欺骗人而把人弄得团团转的,或者是自我称赞而去贬低他人,或是阿谀承事,或是诋毁他人或是侮辱他人,及相互斗争等等的行为。如果我们发觉自己有这些倾向时,就应该马上采取对治法,要像槁木一般的如如不动。

寂天菩萨给我们的这些训示,主要就是希望我们的心不要有这些倾向及造作,所以,我们也应该要这样做。在密续里面有一种防止我们的妄分别心增长的方式,也就是大声的去发出「呸」的声音,这样就会把前面的妄念突然断掉,它的用意是如此。这边并不是说你要去喊「呸」,而只是一个比喻而已,就是断然阻止掉我们所生起来的妄念。

寂天菩萨训示我们要这样做,也就是要我们去思惟:「如果三门随着烦恼而转的话,会有什么过患呢?」万一有这些行为要发生的话,就必须马上将它制止掉,此时要马上让心变成空荡荡的,就像一个尸体或一棵枯木一般,呆然而住。我们的心要作恶是非常简单的,可是,要把心引向善的是很困难的,在这种状态之下,心最好就是停止不动,就像电脑当机的的状态一样。

请看文(午三、于利养恭敬当如何):

欲求名利与恭敬,或复贪求徒眷众,或求于己心顺承,尔时应如槁木住。

有时我们会生起求自利的心,想要获得财富、利养、恭敬、名声等等,或是希望有很多人来承事自己,显得自己是个大人物的样子。当发现自己有这种求自利的心时,就应该要马上制止,因为这种求自利心跟菩萨行是相违背的,此时就应如槁木住。在发生这些状况时,才要如槁木住,如果没有发生的话,那是不需要的。但是,如果真正发生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到如槁木住吗?

请看第 103 页(午四、思惟自他利时当如何):

利众生事欲轻弃,渴欲追求唯自利,若时作意欲发言,尔时应如槁木住。

当我们想轻舍利益众生的事,或是想一心去追求自利,或是为了自利而想要去发言时,此时就应该要如槁木住。

请看文(午五、欲生瞋忿怯弱时当如何):

不忍懈怠而怖畏,如是无惭及诳妄,贪着自党心生起,尔时应如槁木住。

这里的「不忍」就是生起无法容忍的瞋恚,也就是很强烈的瞋恚,或是生起懈怠、怖畏时,无惭就是你没有去约束你自己身语的狂妄行为,诳妄就是去做一些无意义的胡言乱语,贪着自党就是贪着与自己亲近的人,此时就应该如槁木住。

请看文(巳三、摄义):

如是恒应自观心,若具烦恼勤无义,应如勇士具大力,对治克服坚执持。

当心被这些烦恼覆蔽时,我们所作的身语行为都会变成无意义的行为,此时应该马上自我察觉,而且要马上依着对治法来做,也就是要做到心如槁木住。以上就是由粗品烦恼所引伸的身语行为应如何制止的部分。

寂天菩萨在此处一直讲到我们应该要如槁木住,意思就是让我们自己去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心随着烦恼而走的话,可能会感受到无量无边的痛苦,所以,当烦恼生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心要如槁木住。因此,他才会在好多个地方都要求我们要如槁木住,原因就在于此。如槁木住就是无念而住的意思,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烦恼只是暂时的占据我们的心,而在心性上并没有烦恼,因为粗的烦恼是无法入于我们心的本性的。

刚才说如槁木住,我们也了解我们的心只是暂时被烦恼所占据,而我们的心性是不会被烦恼侵入的,既然如此,就表示我们有跟烦恼分离的时候。这里的如槁木住就是不但要无念而住,而且还要把识放在心的本性及与烦恼分开之后的空间里面。

因为烦恼占据在我们的心上,而刚才说与烦恼分离,这就好像是烦恼本性无烦恼。再用另一种解释的方式,我们的心识本来是清净的,凡是心识都应该是清净的,绝不可能有一些清净而另一些是染污的。而烦恼也是识,所以,烦恼的本性也是清净的,只是烦恼暂时的工动作被取名为烦恼而已。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烦恼的本性无烦恼。

烦恼的本性当然是没有烦恼,我们如果去认知烦恼,就可以了解烦恼事实上是不坚固的,它是在骗我们的。在我们这样思惟之后,就不会去追随烦恼,便可以将烦恼抛弃,也可以让我们了解烦恼及烦恼的本性终将自行消散掉,烦恼的本性终将被消灭掉。

我们知道了烦恼是在欺骗我们,之后就不会随着烦恼而转,了解烦恼也等于知道烦恼的所在之处是不坚固的,因此,烦恼就不能再继续欺骗我们了, 而我们的心力会越来越增强,自然与烦恼相反的心就会生起来了,也就有能力跟烦恼正面对抗,此时便能将烦恼抛弃了。但是,这样的抛弃并不是永远的将烦恼断除,只是暂时压抑住烦恼的现行而已,只有等到生起证空慧之后,才有可能完全将烦恼灭尽。

烦恼本身是无常的、不坚固的,所以,我们不要去追随它,那么,它自然就会消散掉。《入行论》一开始有一句话说:「烦恼由谁来灭呢?烦恼由俱慧者来灭除。」


{返回 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菩萨行论 第十二讲(第5品)
下一篇:入菩萨行论 第十四讲(第5品)
 入菩萨行论 第十二讲(第5品)
 入菩萨行论 第四十二讲(第9品)
 入菩萨行论 第十六讲(第5品)
 入菩萨行论 第七讲(第3品)
 入菩萨行论 第五十三讲(第9品)
 入菩萨行论 第四十九讲(第9品)
 入菩萨行论 第四讲(第2品)
 入菩萨行论 第五十九讲(第9品)
 入菩萨行论 第五十八讲(第9品)
 入菩萨行论 第四十讲(第7~8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梦中梦因果问答 62 是什么因缘让父亲被送回中国,并经历战争的危险?...[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般若禅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序 前言 目录[栏目:般若禅·觉悟的快乐]
 四 富那迦学童所问[栏目:经集 五 彼岸道品]
 中国佛教宗派——律宗[栏目:华方田教授]
 努力了就值得满意[栏目:慧语禅心]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三章 破谬——七破妄心之三[栏目:楞严经白话解]
 《信心铭》要解[栏目:达观法师]
 信仰的财富[栏目:信仰]
 禅,与身心对话的艺术[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六课 空有[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二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