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对父母最究竟的孝顺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50

对父母最究竟的孝顺

    很多修行人为什么临终的时候不能往生呢?就是放不下亲人、财物。有一位出家人,非常喜欢自己吃饭用的钵,临终时还贪执这个钵,死后转生为一条毒蛇,仍然缠绕着这个钵。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公案,因为临终时心里舍不掉家人,而转生为魔鬼,经常好意地回家看看,但每看一次,家里就会出一次事。这些贪恋对家人只有害处,没有好处。我们现在好好修行,真正懂得了诸法无常、诸法性空的道理,就不会再贪着了。

    无论是家人、亲朋还是同修道友,都不要太贪恋了。关系太近了,临终时会留恋,对往生是种障碍,对双方都有伤害。包括对父母也是一样,可以孝顺,但是不能贪执;对爱人和儿女可以关心照顾,但也不能贪恋。

    我对我的父母说过,我现在把你们送到喇荣佛学院,你们要好好修行;我们不一定谁先走,如果我先走了,我不会留恋你们;你们先走了,也不要留恋我。

    我为什么把父母送到学院?是为了他们能学法修行,临终能往生净土。我认为这是最大的孝顺。送父母吃的、穿的,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让父母学佛修行才能断烦恼。我现在一见到他们,就劝他们从心里学,从心里修,不要只停留在表面上。现在很多人学修都是停留在表面上。

    我没有时间经常去探望父母,也没有经常给父母打电话,我知道他们的情况就可以了,若是接触多了也没有好处。父母的心和儿女的心不一样。我跟父母也讲过,若我经常跟他们联系,他们会更贪恋我,到时候会变成障碍。从世间的角度来说,父母是我最亲的人,应该是我最在意、最牵挂的人。但我跟父母讲过,我这样做是为了他们,希望他们临终的时候没有任何牵挂,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作为修行人,对父母、儿女,应该以智慧去利益他们、救度他们,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不要以愚痴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这样没有多大意义。现在很多人对父母虽然也有一点孝心,送鱼虾,送衣服,送钱财,让他们到处旅游,心处在散乱当中。孝顺父母是对的,但是以这种孝顺的方式不是最究竟的。

    我们必须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仔细地想过:让父母学佛修行,让他们得度,是最好的报答方式,也是最究竟的孝道。我现在心里非常踏实,我已经尽孝心了,已经帮助了我的父母。

    我希望大家,若是有这个能力与机缘,多劝父母、爱人、儿女等学佛修行,让他们明白道理,进而觉悟、解脱,这才是真正的帮助和救度。给他们吃的、穿的,给他们好的生活,也解决不了他们内心的烦恼痛苦。

    我现在特别注意人际关系,不能与人走得太近,不能有所牵挂。假使我自己今天突然死了,也不会留恋任何一样东西,不会留恋任何一个人;这是我非常注意并为之修持过的,不是随便说的。希望大家也能这样。这样,临终的时候,就能直接到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那时业障也消除了,可以在西方极乐世界继续修行,还能保佑在世的亲人,等到他们临终的时候引他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多好啊!若是自己经常牵挂他们,死亡以后由于贪心转生为饿鬼,去看望他们,对他们只有害处。所以一定要完全断除这种贪恋。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要逃避恶缘,而应化解怨恨
下一篇:清净的愿力和坚定的信念是弘法利生的基本条件
 加行的修法是密宗所特有的吗?为什么禅宗和净土宗里没有提到?
 因果、无常、空性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
 认真是觉,执着是迷
 谁沦为了“佛油子”
 晋美彭措法王的两句教言
 境为心转时,已在净土中
 何时得自在
 用因果规律主宰自己的命运
 除内心苦 得大自在
 表里如一地按次第闻思修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87.龙图王萧居士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相应7经 自身内的过去未来无常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有学和无学[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放下与提着[栏目:拈花说禅]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 编译)[栏目:白话佛经]
 江南古典园林艺术设计中的禅学意境(涂强)[栏目:佛教与艺术]
 As skill increases, afflictions decrease.[栏目:The Chan Hand book]
 助念小组最近因为法器人员不够,无法和原来一样助念,请问是在家一心专念好,还是和原来一样,有众生需要就..[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初心自足,不愿往生[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第一[栏目:慧律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