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唯识之名义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88

唯识之名义

  ──十五年六月在北京弥勒院讲──

  唯识之理,广博无量,非略谈所能尽;今但就唯识二字之名义一谈:

  云何名识?即今日俗语所云知识。如何名唯?乃单独义。连合唯识二字,可云独有知识而无他物。

  但知识有能、所之两方:能知识者有八种识,如眼能知识色,是名眼识。耳能知识声,是名耳识。鼻能知识香,是名鼻识。舌能知识味,是名舌识,身能知识冷热粗细等触,是名身识。然前五识各能知识自变自缘之特别境,不能兼知识他识所知识之境,至第六意,如一阁之总理,则能兼知识前五识所能知识及不能知识之一切诸境。又如吾人睡眠时,眼、耳等前五识皆停止不起作用,傥犹有种种之梦生起,即知是第六意识之作用。至于睡最熟时,梦亦无有,则前六识皆无。但偶有虫咬或蚊刺时,即时身起盲动,用手搔爬,应知是乃尚有第七末那识执著有我故也。末那译云意,与第六意识不同,亦云意根。既有能执我之第七识,亦应有所执我之第八阿赖耶识,此译云藏。藏有三义:一者、含藏一切法之种子,谓之能藏。二者、为一切法之所藏隐者,谓之所藏。三者、为第七识执之为我,谓之我爱执藏。

  所知识者,共有六尘境界,谓眼识所知识者名曰色尘,耳识所知识者名曰声尘,鼻识所知识者名曰香尘,舌识所知识者名曰味尘,身识所知识者名曰触尘,意识所知识者名曰法尘。至第七末那识所知识者,即第八赖耶识,但第八是识,而第七妄执为我,是为错谬知识。至第八所知识者,即前七识之种子及根身,世界之本质。又吾人所认为根身、世界者,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则应知世间万事万物,皆无实体,不过识所知识而已。然有一疑问:谓若外境皆是识所知识,今试于北京欲知识一泰山,何以不能?此则宜知前六识不能独立成其知识,尚须依托别识所变之本质以成其自识之知识;此别识所变之本质,即第八识之相分。凡识皆可略分为二部分:

  一、能知识之作用,谓之见分。二、所知识之相状,谓之相分。二十二日午后。(大圆记)(见海刊七卷八期)

  (附注)原题“在弥勒院说法”,今依义改题。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祝南洋佛教之联合
下一篇:自造
 世界佛教联合会宣告开会之宗旨
 宗教对于现代人类的贡献
 因果
 原子能与禅定神通
 阅“相见别种辨”
 民国重修大藏经叙
 中国现时学僧应取之态度
 参观陈嘉庚工厂之所感
 出国访问经过及世界三大文化之调和
 无生法忍总摄十二门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礼敬诸佛、称赞如来[栏目:首愚法师]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呵谬解第三[栏目:宋智明居士]
 杂宝藏经白话 天女本以然灯供养缘第四十三[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二)总说人道根本痛苦[栏目:圣者言教]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心经》的要义[栏目:慈航法师]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修大悲心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Enlightenment[栏目:The Gospel Of Buddha]
 寂静之道 第一部 四法印 无常[栏目:寂静之道·希阿荣博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