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学大意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71

佛学大意(注一)

  ──三十二年十二月在南岳祝圣寺讲──

  太虚来南岳尚属初次。此来因缘,约为二种:一为游览数十年来心中所常慕的南岳胜境,二为访问赵议长及空也法师和各位新旧知识,所以才有今天这种胜缘。我感觉到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所以不得不把向来所研究的佛学大意,略谈一谈。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所以人人皆有灵觉的心,即是具足成佛的可能性。把本有的佛性开展出来,充分发达到圆满,就是佛,佛即是最高无上普遍正确的觉悟者。虽然佛是平等的,人人可成的,然因为被无始以来业感所缠缚,与佛的程度相去太远,故必须依照著佛所说的法门去精进修行,净除惑业,方可成佛。佛所觉悟的法,说名佛法。简单的说:就是一切众生本有的实在理性,一切众生所有的因果法则,合而言之名为佛法。佛法并不是我们身外的另一东西,就是我们现在所见的一切事物,故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我们要把本有佛性发达到最高无上普遍正确的觉,应当遵照佛所指示法门去努力修习。

  佛在经律论中所指示我们的,都是自己所曾亲证的诸法实相,希望我们尚未觉悟的人,遵照著去研究,以至于同佛一样证得诸法实相,而达到最高无上普遍正确的觉悟境地,即名为先觉觉后觉。但诸法实相是要亲证的,并不是语言文字思想所能及的境界。有了佛法,我们才能依著研究了解而信仰乃至实践力行,达到同佛一样的境地,这便谓之佛果。从基本上说,我们要研究佛法,故又称为佛学。现将整个佛法,粗分为三重:第一、一切事物刹那生灭变化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例如粉条的土质是因,而人工、日光、水分等是缘。一切事物,亦可例推。简单的说,又名因果法,亦名为因缘所生法。一生物之事实 皆因缘聚集,灭由因缘分散。例如粉笔在墨板上写字,写完便灭,但是并不是断灭,而是变化流转。一旦因缘聚会,当复出现。聚会生灭亦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故从因缘和合上只落得自己生灭相续无际;而要寻到实在的我,无法觅得。即眼前所依受的山河大地,人类社会,亦无实在可得。现在我们的一心一念一举一动,就是活泼泼的自己,也就是现前的人生世界。

  从因果法则上认识以后,把一切事物认清,并不是死板的而是活泼变化的。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人的心,离心以外没有其他主宰的东西,所以要从心上觉悟,务使思想、行为都很正确。但是思正行正,一天天进步向上,便可由众生而成佛。心的力量是充足伟大的,人类行为的改善向上,都是由这个心力。语云:“佛法难闻,人身难得”。现在我们既获人生,从因缘上变了人,那么就要保持原有的人格不使堕落下去,进而发达至成佛道。人在一切众生中,是比较进步、比较有向上发达的可能性,所以佛法说明五戒、十善为人生道德的标准。

  五戒第一戒杀,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博爱。第二戒盗,就是不侵夺。例如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侵略夺取,这不是人类正当的行为,是违反佛说之戒盗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正轨的生活,绝不能有侵略的行为。如我国之抗战,即为伸张正义,抵抗侵略。第三戒邪淫,男女两性的关系,应从正当的礼义上去配合。由夫妇而父子、兄弟、尊卑、长幼,必须有合理的秩序,不能有混乱的现象。第四戒妄语,例如人与人之间应有诚信,若彼此不诚,互为欺骗猜妄,则不能团结,乃至国家亦复如是。我国因诚信修睦,故得三十余国的大同盟,而敌国则由三而二,甚至一国都不能存;这都由不从信而向妄上做的原因。第五戒酒,就是铲除一切不良的嗜好,使精神不散漫、不昏乱、不糊涂,要常常保持清明的气象。

  由此五种人生道德上去做人,便可由人入天,由贤入圣,乃至菩萨而成佛果。再进至修习十善、修习四禅、八定,以对治昏沉、散乱,及去除杂乱烦恼。化导心成为静心,切实改造。把散乱的心统一起来,由罪恶至纯善、至于真美的境界,使心达到清明平和超人的境地,完成幸福的人生,和平的世界。这是从佛法上说明第一类的意义,这是由人而成贤、生天的佛法。

  第二便是解脱法:以上所说人天之法,不是普遍的,永久的,而是不究竟的,有限量的因,有限量的果。故纵由现人生修养而得到百岁健康,然而百岁以外还不能免死,因此要深一层观察永久究竟无老死的境界,亦就是要从无限量的心去造成无限量的果。

  对因缘所生法的真实性,要明白内无我,外无物。从观察了知没有离开客观的主观,也没有离开主观的客观,所以事实上没有甚么界限的。从实性上看,都是空的,只有互互相依的人生世界,一言一动都是无限量的。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明白这个道理,从无限量的心思而有无限量的行为,由无限量的因行而证无限量的果德,所以把有限量的人我世界,都解脱而证得涅槃的永久平安。这是我们出家修行所谓了生脱死的佛法。

  第三种、由无限量的心,非但使自己得解脱,更要使息息相关的世界众生同得解脱。从平等同体上,觉到不可离开众生而独得和平的。由此发心要与一切众生同得安乐,是谓发大乘菩提心,度脱一切众生,达到究竟安乐的佛果。所以要发心与众生同成佛道,将世界庄严成佛土,这是大乘最高的佛法。这就是十波罗密以利益一切众生为前提,离开众生亦无生死可了,亦无佛果可成。由修十波罗密行,必能把无边世界众生变成无尽光明的极乐世界。

  我们对这三重佛法,应先从人乘上实践实行,完成人格,使思想行为都合于道德标准,使人类社会达到和平幸福,由人天贤圣而成佛。这是革命先革心的办法,我们要建成革命的三民主义的国家,进而至于世界大同,须从佛法以实行革命做起。(澄源记)(见海刊二十六卷三期)

  (注一) 原题“太虚大师南岳祝圣寺讲词”,今改题。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欢迎罗达克利西那先生致词
下一篇:中国文化及佛教于战后与欧洲民族之关系
 评宋明学说与佛学之真诠
 身命观与人生观
 楞伽经义记(卷第三)
 答穆藕初问(十则)
 答姚陶馥问(十一则)
 内政部今颇注重宗教
 菩提道次第广论序
 在西恭与甘地先生谈话
 西来演说集弁言
 征求华文佛学分科研究编辑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表现善意[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用心体悟佛菩萨的良苦用心[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如果有禅相且禅相非常稳定,是否仍要按先觉知呼吸的长短,到微息...[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用做餐饮赚的钱来做善事,如法吗?[栏目:因果轮回·净空法师问答]
 参禅的先决条件[栏目:虚云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五四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佛说盂兰盆释经》浅释(上)[栏目:传喜法师]
 蒙逊害僧佛像流泪[栏目:圣像灵异篇]
 《辨中边论》要义说(宏演)[栏目:其它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14)[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