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阅餐石日记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43

阅餐石日记

太虚

  胡妙观居士解行精卓,一时无两!盖于解或胜之者则无其行,于行或胜之者则无其解;且能近齐其家,举室而迁以入山,远周于世,尽人而导之奉佛。比年率善眷隐居五台自修,密行造诣益深。就山中喇嘛习餐石法,日餐石一杏核量而渐加至三倍,经三七日,不疲不病,如是苦行,洵属难能可贵!餐石期中作餐石日记,静极而明,由定生慧,其信愿思察之锐利深刻,尤迥过平日。然亦坐因是故,心殷意笃,所言或过专切。其阅海潮音化声自叙,遽欲绳以三皈,此言于康、藏等地虽可,而汉土则虽印光法师之笃修净土尚兼意崇儒教。前者大勇等责以违三皈旨,且格格不入。又古德精严如远公,亦与陶、陆同虎溪之笑,况化声先修道功,后研佛理,已能位儒道于人天乘内:既率人天而归佛,则欲暂游于人或天,亦尚何不优容于佛海?犹有可言者,人天善法,本唯世间,佛融通其滞而摄之,亦成圣智资粮。而密宗之咒术、气功,亦间出梵释龙仙神鬼等凡外之类,各举其奇材异能以献于佛,佛因笑纳之药笼中,以备恩济群生之一物者。故吾亦闻化声之将笔绎其仙术而随喜焉。

  又于阅大圆居士化声序,徒责唯识家之诋密家,而反不问同善社等真正外道;然不责密家之崇自而抑大乘余宗,反不恤形滥于凡外,殆亦难得其平。至西藏所传无著修弥勒法十二年,三次欲退,最后舌舐狗身烂处,始见弥勒,亦一流之传说耳。如据谓必修弥勒法乃见弥勒,然印度阿罗汉升兜率见弥勒者非藉修法,无著以圣地菩萨升见弥勒,亦可无藉乎此;玄奘法师途中遇贼将杀以祀天,入观之顷亦上升亲见,是故其道非一,未可拘墟。又安知修唯识观非面见弥勒之路乎?谓应速趋顺决择分,亦谈何容易?天亲仅为顺决择分菩萨,而宗克巴大师所最崇之阿底峡尊者,密部判位,亦只顺决择分忍位菩萨,故应于六度广积其资粮也。(见海刊十六卷三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阅餐石日记
下一篇:阅藏密或问
 答赵伯福问(八则)
 学僧修学纲宗
 征求华文佛学分科研究编辑启
 法华经讲演录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大乘起信论别说
 身心性命之学
 去欧讲学及经过之一斑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节录)
 人死何往的回答
 东方文化正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对待修行中的感应[栏目: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切]
 老实念佛真有效[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道树品 3[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怎样看待父母“逼婚”?[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印光大师说故事 113、心中默念 安然坐逝[栏目:灵岩故事]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九章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 第二节 大乘佛教如来成长系的「一性皆成」说[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禅茶一味从何来(素全法师)[栏目:禅茶文化]
 《维摩诘所说经》讲义一[栏目:静波法师]
 《摄大乘论》笔录 第四章、入所知相[栏目:妙境法师]
 佛教是出世,还是入世?[栏目:月悟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