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阅餐石日记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65

阅餐石日记

太虚

  胡妙观居士解行精卓,一时无两!盖于解或胜之者则无其行,于行或胜之者则无其解;且能近齐其家,举室而迁以入山,远周于世,尽人而导之奉佛。比年率善眷隐居五台自修,密行造诣益深。就山中喇嘛习餐石法,日餐石一杏核量而渐加至三倍,经三七日,不疲不病,如是苦行,洵属难能可贵!餐石期中作餐石日记,静极而明,由定生慧,其信愿思察之锐利深刻,尤迥过平日。然亦坐因是故,心殷意笃,所言或过专切。其阅海潮音化声自叙,遽欲绳以三皈,此言于康、藏等地虽可,而汉土则虽印光法师之笃修净土尚兼意崇儒教。前者大勇等责以违三皈旨,且格格不入。又古德精严如远公,亦与陶、陆同虎溪之笑,况化声先修道功,后研佛理,已能位儒道于人天乘内:既率人天而归佛,则欲暂游于人或天,亦尚何不优容于佛海?犹有可言者,人天善法,本唯世间,佛融通其滞而摄之,亦成圣智资粮。而密宗之咒术、气功,亦间出梵释龙仙神鬼等凡外之类,各举其奇材异能以献于佛,佛因笑纳之药笼中,以备恩济群生之一物者。故吾亦闻化声之将笔绎其仙术而随喜焉。

  又于阅大圆居士化声序,徒责唯识家之诋密家,而反不问同善社等真正外道;然不责密家之崇自而抑大乘余宗,反不恤形滥于凡外,殆亦难得其平。至西藏所传无著修弥勒法十二年,三次欲退,最后舌舐狗身烂处,始见弥勒,亦一流之传说耳。如据谓必修弥勒法乃见弥勒,然印度阿罗汉升兜率见弥勒者非藉修法,无著以圣地菩萨升见弥勒,亦可无藉乎此;玄奘法师途中遇贼将杀以祀天,入观之顷亦上升亲见,是故其道非一,未可拘墟。又安知修唯识观非面见弥勒之路乎?谓应速趋顺决择分,亦谈何容易?天亲仅为顺决择分菩萨,而宗克巴大师所最崇之阿底峡尊者,密部判位,亦只顺决择分忍位菩萨,故应于六度广积其资粮也。(见海刊十六卷三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阅餐石日记
下一篇:阅藏密或问
 纪念释迦牟尼佛
 日本三千万佛教徒可起来自救救国民矣
 赞扬法华之特胜
 佛法一味论之十宗片面观
 人心所缘有为现行境之本质与影像关系
 华译提婆菩萨所著书述要
 甲子中秋佛学院同人赏月记
 佛法之原理修学及其建立
 太虚大师全书 目录
 佛法与人生之关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所理解的空性[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原始佛学的主要思想与特点是什么?[栏目:原始佛教理论]
 阿赖耶识与如来藏有什么差别?[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世记经第三十[栏目:阿含典籍·长阿含经]
 别人的快乐一样重要[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密宗法义精要 七、皈依上师三宝 3.皈依境[栏目:密宗法义精要]
 佛陀说无常(张家提)[栏目:其它]
 化敌为友[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四节 生活用具 八、滤水囊[栏目:佛教丛林观]
 The Dhammapada - Chapter I. The Twin-Verses.[栏目:The Dhammapada and The Sutta Nipata]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