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再略评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78

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再略评

太虚

  民国二十年初见熊十力君新唯识论,曾作略评载海潮音月刊,后又编入商务版法相唯识学。谓大乘佛学分唯识、性空、真心三宗。中国之禅、贤、台属真心宗,熊论近之,于佛学系统应名真心论,不应题唯识论。至其杂糅易、老、陆、王暨印度数论、欧西天演论等思想,在说明世间因缘生法未逮唯识,而发挥体用亦不如华严十玄,故其妄破唯识论处,百无一当,都略加评及,欲研究者寻之,兹不重出。

  顷见语体文本,上中两卷虽大概仍旧,词益枝蔓,其足以眩惑初学弥甚。吾前纵许其接近禅宗,今有不能不再为拣辨之处,乃录民国十二年发表海潮音“曹溪禅之新节”一段,以为论据:

  禅宗悟本体禅、主人翁禅,所悟虽亦离言法界,在异生位仍即“阿赖耶异熟识”,前六刹那不生,末那“我爱执藏”暂现,此若执实,虽悟唯心,不悟无性、或入外道。了幻无性,取无性空,不透末后,或归二乘。进悟“无性心源含融万法”,乃大彻了。解深密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易经说为寂然不动,中庸说为天命之性,未发之中,可知不当──,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执为我即执为性,我义即性义,未悟无性故入外道──。然在凡位欲求顿悟,除悟此亦别无真体。故大佛顶云恐迷真非真,欲求别真,终亦无真可得。按宗下三关之义,大佛顶经有其分齐:“不历僧祇获法身”者,破初关也;“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不能证得”,示有重关之须破也;终曰“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则彻末后关也。然破初关时与破末关时似而不同者,一为未脱世间生死,一为不住出世涅槃而已。’

  大易之明世间法──因缘和合生灭相续法,原颇恰当,且终于未济,示非究竟。则应不遮出世,但于出世法未论及,故亦无超世出世之佛果法界事。熊论不确知此为世间流转事,生死惑报说为或然,因之亦诽出世解脱为印度风尚,遽以上比佛果法界之事事无碍。以言哲学──即各派见趣,虽不妨自成一派,如依佛法立场评之,则不得不说是“顺世外道”。佛经上古传之顺世外道、是四大极微论之唯物的顺世外道;而熊论则宗在反究心体,故为唯心的顺世外道也。此犹就其实曾反究内证于心者言耳;若其所谓内证心境,仅为读书推理设想构思之共相,则更不足道也!

  或指其于性空宗,不知“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已三谛圆融,通摄法华、华严义;说涅槃如幻,亦但破执,或如幻即非空不空中道义;致妄说空宗得体遗用,全无是处,亦可补充吾昔评之未及。要之、大乘三宗,虽据点不同,各成殊胜方便,而互遍互容,实皆无欠无余。熊论对唯识与性空两宗,妄肆诽拨,适见其于两宗均未圆彻耳。(见海刊二十七卷三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书复仇以上之后
下一篇:阅陈撄宁孙女丹经注
 佛教两大要素
 由经济理论说到僧寺经济建设
 二无我论
 出生菩提心经讲记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述记序
 评胡适的戴震哲学
 学佛应先解决三个问题
 佛教访问团通电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无垢性品第四)
 答傅汶明问(二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北魏的僧官制度[栏目:业露华]
 四八○ 阿吉提婆罗门本生谭[栏目:第十三篇]
 平常心[栏目:禅林衲子心]
 静坐时经常看见有一点光,是佛光吗?[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佛法修行靠心地完成[栏目:传喜法师]
 人、我、身的区别与联系[栏目:明真法师]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浅释[栏目:宣化上人]
 我们在修金刚萨埵法的时候,观想金刚萨埵佛给所有的众生灌顶,这样可以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三祖僧璨大师[栏目:禅宗祖师传]
 此举可风[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