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性可善可恶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99

人性可善可恶

太虚

  ──在人生哲学研究会座谈会讲──

  过去本会开会时,本人多半因为远在山中,不能参加,听说本会过去对于人性问题的讨论,颇为详尽。本人以为所说的“人”,照常识说,是万物之灵;照科学说,是最进步的动物,就佛学的意义说,人则为众生中比较重要的一类。至于“性”字的意义,范围很广,中文的用法也有不同,但其最基本的意义,可以说是哲学上的本体性。另一种意义,则为伦理学上的名理性。这两种意义,比较抽象。笫三种意义,则为事物的性,这个意义比较具体。各种事物均有类性,生物的性,普通称为性能。我们所要讨论的人性,因为人是动物的一种,所以他具有普通生物的性能。同时人又为许多事物中的一种,所以他也具有各种事物的物性。我们所要研究的,是人类的特性,和他与其他生物、动物的通性,这是人性论者研究的范围。人性有许多地方与其他动物相同,如食、色等属之。但也有与普通动物性不同的地方,孟子所谓“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时常说,人类是一种理性动物,所谓理性乃系理智与道德的总称。孟子说的人性善,系指人类所应有的理性而言;荀子所说的人性恶,系指人类所常有的动物性而言。因为人类具有理性,亦涵有动物性,所以人性可以善,可以恶,也可以善混恶。如果再从本体性方面看,也可以说人的性是无善无恶的,且是超善恶的。这是本人关于人性的一点意见,还请各位讨论!(陈际湜记)(见军事与政治八卷九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心理建设
下一篇:人性之分析与修证
 在东普陀同成了观音菩萨
 法华讲演录 释经文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显一乘境
 禅观林大纲
 念佛与修菩萨行
 净行皈依篇
 评精神不灭论
 因明概论
 主席南普陀寺是日有信士弟子请上人上堂
 佛学大意
 与德人谈话鳞爪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伦常道德 如何做一位好儿女,好家长[栏目:仁焕法师]
 中国最古老的佛经目录--《综理众经目录》与《出三藏记集》[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二五、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三十三身,寻声救苦[栏目:绝妙说法·法华经讲要]
 不要指望自己能握住流水[栏目:雪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0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三[栏目: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