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建立中国现代佛教住持僧大纲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67

建立中国现代佛教住持僧大纲

太虚

  ──十九年冬作──

  建僧二万人分三大类支配如下:

  一、学僧

  沙弥僧至比丘僧,总数约五千人,年龄十八以上,三十以下。甲、律仪院二年,每省一所;每所五十人至八十人,全国约二千人;年龄十八岁至二十岁。初出家者入之,为沙弥僧;此院毕业以上者,为比丘僧,称上士。乙、普通教理院四年,三省一所;每所一百人至三百人,全国约二千三百人,年龄二十一岁至二十四岁,经律仪院毕业升入,毕业称学士。丙、高等教理院全国一所,约六百人,年龄二十五岁至二十七岁,从普通教理院毕业升入,毕业称博士。丁、观行参学处(附德僧林内)三年,约一百人,年龄二十八岁至三十岁。期满,称大士,毕业为菩萨僧。

  二、职僧

  菩萨僧、总数约一万二千人,年龄二十以上或三十以上,出家二年或十年以上。甲、布教堂甲等十所,大都市设之;乙等三十所,省会设之;丙等百所,繁盛县市设之;丁等千所,普通县市设之;戊等二千所,乡镇设之,兼办民众教育或国民小学。全国约四千五百人,将阶级表列如下:


    ┌───────┬───────┬───────┬───────┬─────┐
    │甲 等 七 人│乙 等 五 人│丙 等 三 人│丁     等│戊   等│
    ├───────┼───────┼───────┼───────┼─────┤
    │甲等布教师一人│乙等布教师一人│丙等布教师一人│甲等布教士一人│布教士一人│
    ├───────┼───────┼───────┼───────┼─────┤
    │乙等布教师二人│乙等布教士一人│乙等布教士一人│丙等布教士一人│     │
    ├───────┼───────┼───────┼───────┼─────┤
    │甲等布教士二人│丙等布教士一人│事 务 员 一 人│       │     │
    ├───────┼───────┼───────┼───────┼─────┤
    │事 务 员 二 人│事 务 员 二 人│       │       │     │
    └───────┴───────┴───────┴───────┴─────┘

  乙、律仪院教职员约六百人。丙、普通教理院教职员约三百人。丁、高等教理院教职员约百人。戊、德僧教职员约五百人。己、县省国三级教务机关,职员约三千五百人。庚、佛教文化事业职员,若图书馆、博物馆、编译所、出版所,约千人。辛、佛教慈善事业职员,若慈幼院、赈灾局、施医院、济贫等局,约千五百余人。三、德僧  长老僧、总数约三千人,年龄五十以上,出家三十年以上。甲、专修林十所,共持律或参禅等,每所百人至二百人。乙、杂修林十所,各持咒或念佛等,每所百人至二百人。
  四级学僧与九级职僧相关表,职僧九级,例:一、国会长,二、省会长,三、县会长、四、甲科长,五、乙科长、六、甲科员,七、乙科员,八、甲事务员,九、乙事务员。


    上士─┬─职僧可渐升至第四级职僧
       └─学士─┬─即充第八级职僧可渐升至第三级职僧
            └─博士─┬─即充第七级职僧可渐升至第二级职僧
                 └─大士──即充第六级职僧可渐升至第一级职僧


学僧、职僧、德僧相关表:

    上士……职僧、三十年以上………………………………………………德僧
    上士……学士……职僧、二十六年以上…………………………………德僧
    上士……学士……博士……职僧、二十三年以上………………………德僧
    上士……学士……博士……大士……职僧、二十年以上………………德僧

  其渐次之进行程序如下:

  第一期

  一、以三宝之信,六度之行,向国民作种种宣传,吸收出家新分子及转移一般民众,对于佛教与寺僧之观念。二、设一“律仪院师范研究部”,约国中年龄三十以上,出家十年以上,有志整僧兴教,而对于律学有素养及传律有经验者,二十人至二百人,按其研究成绩,一年或数年后,次第担任设立律仪院,以训练新出家之沙弥。三、设一“教理院师范研究部”,约国中年龄二十五以上,出家七年以上,有志整僧兴教,而对于教理有素养及讲学有经验之法师,二十人至二百人,按其研究成绩,三年或数年后,次第担任设立普通教理院,以至高等教理院。四、设一“佛教职僧考试委员会”,制定各级职僧及各种职僧事业之类别,按年考试青年壮年有志有学之出家三年以上僧众,而分别任以各种职僧之职业,渐次举办布教、教务、文化、慈善等事业。

  第二期

  一、先渐次将各省律仪院完全设立。二、稍后亦渐次将各区普通教理院完全设立。三、布教等事业渐次举办。四、设立高等教理院。

  第三期

  一、布教等事业渐次完全举办。二、德僧之专修林、杂修林、次第举办以至完全成立。三、完成学僧、职僧、德僧之系统组织,而为住持中国佛教之教团,以将佛之教化普及全国民心,而造成国民思想信仰之重心。(见学僧之路)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建设现代中国佛教谈
下一篇:建僧大纲
 在仰光与宇威独礁等谈话
 墨子学辨序
 怎样赴龙华三会
 法华经讲演录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慈宗修习仪
 法华经讲演录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中国今后之文化
 致日本佛教联合会书
 当速组佛教正信会为在家众之统一团体
 在中日佛徒联谊会致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加持的功用是真的吗?[栏目:圣严法师答疑]
 除离婚难 转丈夫心 横逆皆消[栏目:感应事迹[网络搜集]]
 佛教的包容性与宗教对话的原则[栏目:宗舜法师]
 人生在世 理解相随[栏目:莲心慧语]
 道场是非多可否继续做义工[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坐忘通大道 念诵得明定[栏目:首愚法师]
 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二集[栏目:净空法师]
 念佛一法至极稳当[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冷静应对名利无常[栏目:用好你的富缘·嘎玛仁波切]
 第三十七讲 法无我之深见,人无我处起修[栏目:法宝论·明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