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信心铭
 
{返回 禅门修证指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9565

信心铭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圆同太虚,无欠无馀;良由取捨,所以不如。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止动归止,止更弥动;唯滯两边,宁知一种。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二见不住,慎勿追寻。纔有是非,纷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随境减,境逐能沈;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元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不见精麤,宁有偏党;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执之失度,心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任性合道,消遥绝恼。系念乖真,沈昏不好。不好劳神,何用疎亲。欲趣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法无异法,妄自爱者。将心用心,岂非大错。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妄自斟酌。梦幻空华,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眼若不眠,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两既不成,一何有尔?究竟穷极,不存轨则。启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尽净,正信调直。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然,不劳心力。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要急相应,唯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妄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录自大正四十八)

圣严识 三祖僧璨(西纪?——六O六年)的史料不多,於《续高僧傅》未曾有傅,仅於法冲傅中提及“可禅师之后粲禅师”。根据《楞伽师资记》的介绍则称其:“隐於司空山,萧然静坐,不出文记,秘不傅法”。但是,道信侍奉他十二年,结果受其傅法。根据《隆兴编年通论》卷十八所收舒州刺独狐及,於唐代宗大历六年(西纪七七一)所撰僧璨大师的《赐谥碑》则称:“禅师号僧粲,不知何许人,出见於周隋间,傅教於慧可大师,抠衣邺中,得道於司空山。谓身相非真故,示有疮疾;谓法无我故,居不择地;以众生病为病故,所至必说法度人;以一相不在内外中间故,必言不以文字。其教大略以寂照妙用,摄羣品,流注生灭,观四维上下,不见法,不见身,不见心,乃至心离名字,身等空界,法同梦幻,无得无证,然后谓之解脱。(下略)”(卍续藏第一三·五九九)僧璨大师的傅记,虽未见於续高僧傅,却见於隋书卷五十七等处。他在隋文帝开皇十二年(西纪五九二),度沙弥道信,后至广东惠州府的罗浮山,又还转到岏公山,寂於隋焬帝大业二年(西纪六O六)。那正是东魏、西魏、梁、后周、北齐、陈、隋等的王朝兴灭起伏,干戈不已的时代,所以三祖僧璨,也就怀道而潛行默化於山水之间,隐居於岩薮而终其一生。

 


{返回 禅门修证指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道方便 一 <入道安心要方便门>抄略
下一篇:心王铭
 信心铭
 平常心是道 一 不修不坐即是禅
 参禅法要 二、禅堂开示的修行方法 七 悟道与修道
 《禅关策进》录要 十四 古音琴禅师示众
 参禅法要 二、禅堂开示的修行方法 九 用功人的两种难易
 临济宗旨 六 八棒
 临济宗旨 五 四喝
 《禅关策进》录要 十 师子峯天如则禅师普说
 《禅关策进》录要 十二 大乘山普岩断岸和尚示众
 洞山宗旨 五 功勋五位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宁断千江水 不动道人心[栏目:昂江扎西仁波切]
 乱作胡为[栏目:宣化上人]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附:解惑四则[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阿秋法王与慈成加参仁波切[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印祖故事 61、实业家张謇逝世,净业社佛七追荐[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五百罗汉 169、观身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86-87卷[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日常法师]
 五一 蛙天宫[栏目:天宫事经 五 大车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