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参禅法要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与认识 二 万缘放下
 
{返回 禅门修证指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20

2 万缘放下

“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是参禅的先决条件。我们既然知道了,那末,如何纔能做到呢?上焉者,一念永歇,直至无生,顿证菩提,毫无络索。其次则以理除事,了知自性,本来清净,烦恼菩提,生死涅槃,皆是假名,原不与我自性相干;事事物物,皆是梦幻泡影。

我此四大色身,与山河大地,在自性中,如海中的浮沤一样,随起随灭,无碍本体。不应随一切幻事的生住异灭,而起欣厌取舍。通身放下,如死人一样,自然根尘识心消落,贪嗔痴爱泯灭,所有这身子的痛痒苦乐、饥寒饱暖、荣辱生死、祸福吉凶、毁誉得丧、安危险夷,一概置之度外,这样纔算放下。一放下,一切放下,永永放下,叫作万缘放下。

万缘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别不起,执着远离,至此一念不生,自性光明,全体显露;至是,参禅的条件具备了,再用功真参实究,明心见性纔有分。

 


{返回 禅门修证指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参禅法要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与认识 三 个个立地成佛
下一篇:参禅法要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与认识 一 参禅的目的
 参同契·草庵歌 二 草庵歌
 《禅关策进》录要 六 天目高峯妙禅师示众
 永嘉证道歌·止观颂 二 奢摩他颂
 《禅门锻炼说》要略 十二 简练才能
 参禅法要 二、禅堂开示的修行方法 二 坐禅须知
 平常心是道 三 如何是修道人
 参禅法要 二、禅堂开示的修行方法 八 参禅与念佛
 《六祖坛经》录要 三 坐禅
 永嘉证道歌·止观颂 五 观心十门
 自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陀为何入灭?[栏目:宽见法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六节 麦积山[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金刚经注解》二十三[栏目:涤华禅师]
 香巴噶举与大手印[栏目:雪漠]
 法华经品题略解—妙音菩萨本事品第二十四[栏目:张秉全居士]
 应如何看待因果报应?[栏目:悟妙法师]
 无量寿经 第十七课[栏目:无量寿经广释]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