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
许多人对待佛教,通常有两重标准:你如果是沈潜静修的山林佛教,他们说这样等于逃避现实;你如果是走入群众的世间佛教,又很可能被讥讽为六根不净。原因是一般人的心理,既希望佛教是清高绝尘的,又期待着佛教能给予世间人类实际的利益和救济。以菩萨道的精神来说,便是以「无我」出世的精神,做入世济众的事业,因此,正好解决了两种不同型态的冲突,而溶汇于「福」「慧」圆满的佛道中了。
对于这类的问题,我曾于《人生》第四期,以〈慈济.文化.修持〉为标题,写过一篇社论,今鉴于此,认为有重新呼吁的必要,因此再次提出。
佛法的总纲是慈悲和智慧,沈潜于内的是智慧,表现于外的是慈悲,在修行期间,一定是悲智双运,待福德和智慧圆熟之后,便是「两足尊」的佛了。
因此,近代太虚大师,为顺应时代潮流,奔走号召以建设「人间佛教」为职志。所谓「人间佛教」的建立,即是基于智慧和慈悲的原则,依佛的教诲,指导我们如何达到自立而立人的目的,用现代人的语言来说,自立需靠教育,立人要靠文化和慈善。所以,慈航法师也提出了一句口号说:「教育、文化、慈善」,是佛教的三个救命圈。而东初老人,继承太虚大师的遗志,创办《人生》月刊,倡印《大藏经》,从事救济事业,鼓励教育事业,也是以建设人间净土,作为佛化社会的目标。
何谓佛教的教育、文化、慈济呢?
教育是指以佛法来自我教育,并教化信徒。从生活上,出家在家,应各有其伦理分际和行止标准,以戒律为纲宗,来健全教团应有的规范。
从修持上,除平日固定的摄心方法,并能有定期的精进修行,以体验佛法。
从义解上,如能由佛教会召集各佛教学院来统筹编订一套由浅入深的教育方案及课业教材,则可造就因应时代环境及住持佛教的人才。
文化是指在内部教育的同时,也经由研究、写作、编撰、出版的方式,运用各种现代化的传播设备为工具,通过文字的、口述的、表演的,乃至修行活动等,介绍过去的佛教遗产,也开发明日的佛教前途,用以净化社会,诱导民众来信佛学佛。
慈济是指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从事各项改善民众生活的福利事业之推动。例如,创办各级学校,以助社会培育所需的各类人才,又如冬令救济、急难救助、残障者及孤儿的收容教养、青少年的辅导、老年人的关顾,创办诊所、疗养院,设立各类奖学、文化、慈善基金会等。广义地说,随时随地给人适当的精神或物质支援,都可说是慈济精神具体的实践。
因此,一个健康、健全的宗教,必定是由内到外、由个人到团体、由精神到物质,各方面都能充分而均衡发展的。教育的目的,在自求完善;文化的目的,在广化人群;慈济的目的,在为现实的社会解决现实的困难。这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若不以佛法作为修持的依准,则文化和慈济的发扬,顶多成就人天善法,甚至沦为野心家牟利的手段。若只侧重自修自了,则苦难的众生,将何以依怙?而佛教的生存,亦值得担忧。
因此,六度法中,首重布施,这包括了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众生从佛教的布施中得到的利益越多,信仰佛教并护持佛教的人数就越多;若佛教对社会大众在精神及物质上都吝于施予,纵然教内稳定,最后也会受到现实环境的遗弃而遭淘汰。
今天,出家和在家的佛教徒及佛教团体中,有以教育及修持为重的,有以文化工作为重的,也有以慈济事业为重的,能够三种目标同时兼备的,则不多。从个别看,各有各的可贵处,而从佛教的全体慧命而言,则必须彼此配合,注意平行发展,不可偏废,方为自救救世之道。
在近年以来,佛教的僧俗四众当中,几乎每年都有被选为全国好人好事代表的,都是因为对社会公益事业有卓越的贡献,而荣膺内政部的表扬。这显示了佛法济世的光辉已延伸至十方角落,并获得了舆论大众的重视及肯定。
去年当选全国好人好事代表的圣灵寺住持今能法师,在颁奖时曾对记者说:「我没有做什么!如果没有佛陀的教诲,诸山长老的训勉,以及所有三宝弟子们热心的支持,我能做出什么吗?其实,全中国佛教的出家大德们,都足以当选好人好事代表。因为他们献身命,以弘扬佛法,教人谨守五戒:不杀生,使人人生命有保障;不偷盗,使人人财产有保障;不妄语,使人人信用有保障;不邪淫,使人人家庭有保障;不饮酒,使人人人格有保障。如此一来,社会自然安定繁荣,世界自然日臻和平。」
虽然今能法师自谦,能当选好人好事代表,心中感到惭愧,但能藉此宣扬佛法,又令人觉得无比欣慰。在平日,法师也经常出席各种社会工作的会议,参与公益事务,他并支持佛教的文化及教育事业,他说佛法既是度众生的大事,故不能离开群众而独存,只要能坚守出家人的本位,则随时随处皆能于有形无形中,达到弘法的目的。
这便是说,将来佛法的流存,既不能保守着孤芳自赏的山林佛教型态,也不能降低层次而仅仅从事于世俗的慈善事业。弘扬正法,是佛弟子的正行,慈济工作是助行,如何来本末兼顾而不颠倒,应是今后佛教徒们共同努力的目标了。
(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五日《人生》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