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与政治
 
{返回 明日的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48

佛教与政治

政治,有许多人不喜欢谈,因为它是个敏感的问题。但是也有不少人很喜欢谈,因为它太吸引人了。

佛教徒一向是远离政治,不谈政治的。因此常被视为是消极、逃避、厌世的宗教。可是自古以来,佛教徒始终都是拥护执政的王朝和政府,只要它不反对佛教的存在,就会受到全体佛教徒的拥护。因为佛教徒没有政治权利的欲望,一向是只要能够得到弘法工作的便利就好,所以佛教徒从来不曾成为任何王朝的反对势力。也因此,佛教曾经被人讥笑是封建社会的工具、当权者的附属品。

由于佛教没有坚持任何政治立场,所以总是受到任何一个政府或国家的欢迎。这在释迦世尊时代就已如此,当时有十六个大国及许多小国,彼此纷争对抗,佛陀却游化于诸国之间,为需要他的国王、大臣开示佛法,劝行仁政。并强调国王若以仁政的十善法,施行于人民,就能获得全民的拥护、邻国的尊敬,以及敌国的畏惧。当时,摩揭陀国的频婆沙罗王就接受了佛化,甚至愿将国土的一半,或王权的一半让予释迦世尊。释尊志不在此,仍是遍游诸国,弘扬佛法以广度众生。

佛教传到中国,即使是在南北朝时代,群雄分裂,南北对峙的局面下,佛教的大德僧侣也从未介入任何一方。他们的目的,始终只是为了弘扬佛法,并无任何政治欲望。

可是,政治的意义,到了今天的民主时代,已经有所不同。根据国父中山先生对政治的解释是:「众人之事谓之政,管理众人之事谓之政治。」因此,不论公司、行号、团体,乃至家庭,均设有行政及管理制度。如料理每一个家庭之事,称为家政;管理工商业的团体及组织,称为企业或工商管理。不论是民间或政府的机构,均不能脱离行政管理的事实。因而有人主张人类是政治的动物,因为他是群体的组织,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今天的佛教界,也有了寺庙的管理、教会的组织。所以,佛教即使是想要脱离政治的范围,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现在我们要说的,是佛教徒对政治的认识和态度。因为现代的政府是由民选的,政府就代表人民的权益。它为全体人民做整体的策画、管理、经营和发展的事业,以保障每一个人的利益,并改善全体人民的生活品质及生活环境。如果今日的佛教徒不参与政党政治的选举活动,我们就会被政府忽略,也会没有适当的管道向政府建言,进而失去了为国民大众提供我们佛教徒的智慧,和佛法对国家建设贡献的机会。

佛教的法师和专业于弘法事业的居士们,也有他们的基本群众,并且代表这些拥护他们的群众的想法和利益。所以,他们有责任去参与政党政治的竞选活动,不论是自己出面,或是支持信徒出马。而且,今日的政治理念是,群体的、多元的、全民的权利与义务,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如果佛教徒忽视政治的权益,等于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因为佛教徒受佛法的熏陶,多少具有善良、慈悲、智慧的理念,若不想贡献于议会的殿堂,相对地,就等于任顽劣、暴力及愚蠢的邪恶思想滋长。因此,佛教徒多一分呼吁,就是为社会增一分平安和幸福。

要知道,在君主时代的政权是掌握在王者之手,发之于宫廷之内,故在经中处处可见呼吁王者护法,且将佛教的弘传委之于王者的文字。一般也有「身在公门好行善」的说法。可见,凡有政权就有力量弘法护法,而使全民得到弘法的利益。但是,若以政治权力作后盾,不仅不能大弘法化,反而可能遭受重大的打击与困扰,那就是历史上所谓灭佛运动的法难。

君主时代的权利是集中在王臣手中,因此,佛陀不得不嘱咐王臣护法。民主社会的权利则在于全体人民,代表全体人民的是议会的代议士。从地方自治到中央政府的各级代议士之问政权利,就是来自全民的委托。他们和各级民选的政府官员们,如果失去选民的支持和拥护,就没有立场,也没有地位。因此,如果佛教徒们不热心参与竞选和选举活动,在积极一面看,就等于放弃对国家、社会所应负的责任;在消极面说,则是放弃了生存和生活的权利。因为,若是我们自己不参与政治,政治就会忽视我们,甚至否定我们。唯有自己争取、参与,我们才会受到重视,才有发言的机会,也才有生存发展和开拓前程的可能。

基于以上的理由,我们主张:佛教徒们应该集中选票,投给信仰佛教、护持三宝的候选人,或至少是理解佛教立场、爱国爱民的勤政人士。事实上,据我们所知,今天执政党的内部,就有不少是佛教的信徒;在野党中,如青年党、民社党,及新成立的民进党,也都有若干佛教信徒。所以,我们也不必主张集中全体的佛教信徒,另外成立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民主政党。只要参选者重视佛教徒的观点,能代表佛教徒慈悲和智慧的精神,在执政及问政时,不要听不见佛教徒的呼声,并进一步能接纳佛教徒的意见,以佛法化世的襟怀服务大众,佛教徒们就该支持选举他们,投他们一票。如此,纵然各个党派间的政策有所不同,若能基于信仰佛教或理解佛教的立足点上为全民服务,相信也会为议会政治带来超然的和谐。这是由于彼此之间,多了一条彼此认同的沟通管道。

总之,我们愿意大声疾呼,在此民主开放的时代和社会里,佛教徒们必须热心于政治的参与。我希望每一位具有选民资格的四众佛教信徒们,都能重视我们所享有的神圣的一票。因为,它对我们自身而言,是权利;对社会、国家来说,则是责任。阿弥陀佛!

(一九八八年六月十五日《人生》五八期) 
 


{返回 明日的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宁静的佛教
下一篇:护法与卫教
 不可「安乐死」
 七月斋僧的目的何在
 相煎何太急
 勉《人生》复刊
 出家无家处处家──勉新出家菩萨
 谁把月亮摘下来──中秋夜谈感应
 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
 护法与卫教
 佛教的印经事业
 佛教学院需要统一的教科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佛三要件[栏目:慧律法师]
 虚云和尚法汇—开示[栏目:虚云法师]
 论开悟 第二讲 教下的开悟[栏目:贾题韬居士]
 果位行者观微尘[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大圆满——宁玛之光 龙钦宁提 大圆满前行 普贤上师言教[栏目:希阿荣博堪布]
 杂阿含经卷第二(三四)[栏目:杂阿含经]
 The First Watch[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The People Who Saw the Judas Tree[栏目:The Jataka Tales]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