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一章 序说 第四节 佛教史的时代区分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27
第四节 佛教史的时代区分
 
作为历史的研究,可分为古代、中世、近世、现代;各时代的动向及其时代的精神,不仅是政治和经济,更要着眼于宗教文化的研究。佛教史则以研究佛教为对象,以其历史的发展作为问题的焦点,以有关国家社会的佛教活动为中心,将重视佛教的思想和发展信仰的立场,划分开来。前者属教团史,后者则为教理史的研究态度。本书执笔者们的态度,谁也不偏向成立在佛教社会发展上,中国佛教精神的任何一方,要概观作为宗教佛教历史之发展,这是必有的态度。
 
中国佛教,自其传来以迄于今,大约已有二千年的历史了,若将它区分作古代、中世、近世、现代的设定,则颇困难。如今,只好假借佛教东渐以前的印度及西域的佛教,为古代史。汉代以后而迄中华民国,可分为前后两期,以晚唐、五代,以迄西元第十世纪为前期,约一千年间,称为中世的话;则北宋以后至清朝之末,即是西元第二十世纪初为后期的一千年间,便称为近世。自六朝而至隋唐时代,称为门阀贵族时代,因为外来的佛教,在他们之间首先得到支持而被接受。因为统一国家的隋唐,也不能忽视贵族的权势而有所作为,所以此一时代的文化带有贵族的风格,乃是当然的。中国的佛教,又在那样的社会国家中发展开来。在此一千年间,加以细分,则到第四世纪为止,为翻译的时代,第五及六世纪,为研究的时代,第七世纪以后,为宗派大成的时代,学问的倾向,尚不太显明。不妨参考植物的移植、成长、开花的顺序,来比喻外来佛教传入过程,当可捕捉到它的时代意识。若以自六朝起而隆盛于隋唐的中国佛教之成立过程,作为中世史的问题点,那么,在晚唐及五代的动乱之际,贵族的没落、地方庶民的抬头、君临专制的皇帝权力的伸张,便为中国近世的特色。翼赞此种绝对君主权的,则为以科举方式从庶民中选出的官僚,这对于中国近世的政治及文化,左右之力极大。中国佛教当晚唐五代贵族没落之时,受到会昌及显德两大法难之后,面临的即是君主独裁的皇帝和官僚的时代,以迄于近世的发展。可以看出,这是中国佛教,经过隋唐开花而迎向其结果的时期。中原板荡而避乱于江南者,则为独步宋朝的禅宗,嗣由于天台、华严、律宗等隋唐佛教之复兴,遂由禅、教、律三宗对峙的时代,发展到诸宗融合的时代。若以南北朝之道教与佛教对立抗争的时代作比较,自北宋至南宋的文艺复兴而成之宋学勃兴运动,便是佛教与儒教论难的时代。从元、明、清的时代推移,连带可以探索到佛教之内部,因之而倾向于诸宗融合的局面;对外则形成儒、佛、道三教融合的风潮。在近代,儒教是养成士大夫官僚之教,道教是一般民众的宗教,佛教则居其间,拥有适应于上自皇帝下迄平民之广大社会面的宗教地位。这是中国佛教在近世史上的动向。
 
由于中华民国之革命,促成了清朝的灭亡,同时也使中国的佛教,迎接了新兴的现代。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佛教,必须再以现代史的观点,予以注目。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 传来与容受 第一节 传来的年代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一章 序说 第三节 佛教传播的路线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五节 佛书的刊行..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一节 华严宗的..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 传来与容受 第一节 传来的年代..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五节 道安..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六..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十二节 《金刻大藏经》..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一节 辽之帝室与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四节 禅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六节 临济宗及沩仰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二章 北宋的佛教 第四节 戒坛的设立与受戒制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所缘的禅修[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念六字大明咒的效果(治病)[栏目:观音心咒感应录]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四)无常来临时 万般带不走[栏目:圣者言教]
 论李商隐诗歌的佛学意趣[栏目:吴言生教授]
 事事磨练心安乐[栏目:如瑞法师]
 四无量心之12:舍无量的实践[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真正的慈悲[栏目:万行法语]
 信念[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第二章 摄论学派及《大乘起信论》的传播 第一节 真谛对唯识经典的传译[栏目:中国唯识宗通史]
 四念处 一、四念处修习纲要[栏目:四念处]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