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一节 建筑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13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佛教初传中国,在西历纪元前后之际,印度则正由部派执着而转为大乘佛教运动之时,部派学者之中,也有不少与大乘教徒为伍而进出于西北印度。该地系由贵霜王朝(Ksāna)的外护而成为佛教的中心地带。约在西元前三世纪以来,即有希腊人侵入而移住于该一地区,孔雀王朝以后,在大夏(Bactria)民族容受佛教的同时,便使希腊人曾运用万神殿(Pantheion)的雕刻技术,创作佛像以作为礼拜的对象。这些佛像近世因在犍陀罗地域发掘出土,为数甚多,被称为犍陀罗式佛像。但这却是在印度废弃了原来对于佛塔的崇拜之后的事,这从该地发现了好多塔基的遗迹和发掘出土的遗物可以推知。此种新佛像的雕刻法,传入中印度佛教界,便形成了摩偷罗式,接着又产生了笈多式的佛像,并且大为盛行。
 
另一方面,犍陀罗的佛像雕刻,通过丝路(Silk Road),东传中国而被容受,因此中国佛教建筑物的佛像雕刻之初期作品,也是袭取这种来自西域印度的形式,但由于环境、风土、民族的不同,故亦随着年代的进展,发达成为各自个别的形态。
 
第一节 建筑
 
印度的佛教建筑,大别为塔(Stūpa)、支提(caitya塔、窟院)、毗诃罗(vihara僧院)。初以木造,后始用砖造或石造,或打成石窟。由于中国自古即在木造建筑上发展,盛行所谓左右对称式的宫殿楼阁的建筑,中国佛教的建筑,因此也多采用楼阁建筑的架构法。即如传说中的最古建筑,后汉献帝初平四年(西元一九三年),下丕(江苏省丕县)之豪土笮融(西元?─一九五年),建立了能够容纳三千人的浮屠寺,作黄金涂像,着锦彩衣,集聚诵佛经,四月八日,举行盛大的浴佛会。这样的规模,是在二层的楼阁之上,加设露盘,九个轮环连成的剎尖,高耸入云。初期佛教建筑之遗物,虽已不存在,但可想定那是在中国式的重层建筑物上,冠以印度式的佛塔形状。当然,这是由于许多印度僧侣来华,传来西方佛教建筑的式样,以中国固有的轩的重层建筑为主体,上面则加配以印度式的佛塔,或者也加入了一些西域的色彩。因为白马寺的九级塔、西晋洛阳太康寺的三层砖塔、石塔寺的三层石塔等之平面,并不全是印度式的圆形设计,毋宁说是西北印度式的方形设计。然其基盘,则为中国模式的发展,各层之轩廊,亦自重层的楼阁建筑而来。连带着也可推想到当时的佛寺建筑,也有了佛像,其形式则相当于佛塔建筑之异于印度的原貌。
 
到了南北朝时代,佛寺的规模,越形完备。北魏太祖道武帝,于天兴元年(西元三九八年),定都于平城(山西省大同),建造五级之塔,耆阇崛山及须弥山殿,别设讲堂、禅室,完备了堂塔伽蓝,使得僧尼们进入了秩序的集团生活的阶段。世祖太武帝废佛之后,昙曜于云岗开凿大石窟寺,又有文成帝诏命天下郡县,各造佛塔一基,孝明帝也在神龟元年(西元五一八年)令诸郡建立五级佛塔,建于洛阳永宁寺的九层塔,则能远望于百里之外。当时造立佛寺之多,可由《洛阳伽蓝记》而得知,佛寺之内,堂塔栉比,乃是金碧辉煌、庄严灿烂的建筑伟构。
 
北魏堂塔伽蓝的配置,大概是采左右对称的型式,像日本迄今犹在的四天王寺,可能是最近乎这一类型的发展所成。
 
尚有王公们将自己的私邸,施作佛寺的例子也很多,这就不难明白,是属于纯中国式的建筑了。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二节 雕刻与绘画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十一节 北周武帝之废佛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一节 辽之帝室与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五节 禅宗的五派分张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八节 度牒的公卖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三节 《契丹大藏经》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二节 五众与四方..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一节 法..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七节 教团的膨胀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四节 慈愍&..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一节 元代帝室与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四节 汉人之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八届:第十八届生活禅夏令营闭营式[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忏悔前愆 改往修来──礼拜《梁皇宝忏》的意义与功德[栏目:宽运法师]
 半路出家好还是粗衣出家好修?[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大乘禅波罗蜜「止观法要」之抉择(性广法师)[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入行论讲记》第五册 第六品 安忍 第九十二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修佛道的男女信徒必须出家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三[栏目:成观法师]
 放生的感应(胆石痊愈、脂肪瘤痊愈)[栏目:放生感应]
 因明同、异品定义中为何没有“除宗有法”(刚晓)[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在沙漠里种树[栏目:日常的佛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