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三节 华严之教判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65
第三节 华严之教判
 
法藏对释尊的一代时教,依其说法的形式和内容,定出深浅,与天台宗的五时八教对峙,判释为五教十宗,将《华严经》置于教义上的最高权威。其所谓五教,杜顺是就实践的观法上,分出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顿教、圆教。法藏则以之附上教义的表现,所作教的分类;至于十宗,是从理上所主张的十种分类。这是法藏教学的特色。五教十宗的教判,从其历史的背景而言,此乃引用了地论宗慧光的顿、渐、圆的三种教判,和因缘、假名、诳相、常的四宗教判之系统,加以发展而成,唯如澄观所说:「后后深于前前」。
 
五教者:
 
(一)
小乘教:是为小乘人而说四谛十二因缘等法的《阿含经》等。
 
(二)
大乘始教:是指说明万有皆无实体、皆空的《般若经》,以及说明依缘起而有诸法存在的本体和现象之差别的《解深密经》等。
 
(三)
大乘终教:是指说明万法皆有本来不变的真如,但依外缘而现有染净之相的《大乘起信论》等。
 
(四)
顿教:是指说明直示悟入的《维摩经》等,后世的禅宗,与此相当。
 
(五)
圆教:是指但说一乘的完全之教,即是《华严经》与《法华经》等,但此又分同教一乘与别教一乘。超越诸教而说无尽佛法的《华严经》,便是独一无二的别教一乘之圆教。
 
再说十宗:
 
(一)
我法俱有宗:主张主观和客观之同为实体者。
 
(二)
法有我无宗:主张客观的实体是有,主观的我是无者。
 
(三)
法无去来宗:事物,仅有现在的实体,没有过去与未来的实体。
 
(四)
现通假实宗:在佛教的表现,虽有物和心,却没有五蕴以外的实体,是假的存在。
 
(五)
俗妄真实宗:世俗的事物是假,只有佛教的真理是实。
 
(六)
诸法但名宗:所有的事象存在,唯是假名,没有实体。
 
(七)
一切皆空宗:说所有事象的存在,原本是空。
 
(八)
真德不空宗:说所有事象存在的本性,便是真如。
 
(九)
相想俱绝宗:真理,乃是超越了主观与客观的,不可说的,不可思议的东西。
 
(一○)
圆明具德宗:说所有事象的存在,互不相妨,以有重重无尽的关系,一切功德,悉皆具足。
 
这些,便是以五教开出来的内容。
 
华严宗的法界观,分为四种:
 
(一)
事法界:是指差别的现象界。
 
(二)
理法界:谓宇宙的事事物物,皆为真如理体。
 
(三)
理事无碍法界:谓现象界与本体界的关系,是一体不二的。
 
(四)
事事无碍法界:谓现象界是互相作用、互相关联、互相缘起,一多无尽、不可思议的关系。
 
再说作为华严教学的特色之可举者,便是法界缘起。现象的差别界,悉具法性之体,故谓为法界,这个法界的成立,若举其一,便系于宇宙的一切,一切即含于这一个之内。就这样,法界的一与一切,互为主从的关系,即被呼为法界缘起。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四节 禅宗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二节 法藏‧澄观‧宗密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与密教 第八节 密教的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六节 砧基道人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四节 吴越和南唐的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二节 净土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八节 《大藏经》之出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二章 北宋的佛教 第二节 宋代的译经事业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七节 金之帝室与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一节 辽之帝室与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八节 明代的喇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七节 涅槃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一三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电劝甘地进食[栏目:太虚法师]
 1.慈孝的白香象[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耳根圆通章 第四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家贼难防[栏目:宣化上人]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二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二章 三妙行—身口意柔 问答[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唯识三字经释论 四、唯识三字经讲录(十三)经论[栏目:唯识三字经释论]
 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七日[栏目:佛源法师]
 法空恩师讲《广论》100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