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一节 禅宗的开展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16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一节 禅宗的开展
 
禅宗和义理之学的诸宗,基本上便是站在对待的立场,禅宗依据禅定,以体得教外别传和不立文字的诸佛心印为其宗旨,那便是「少室六门」的主张。禅宗将佛陀的一代圣教,大别之为教禅二门,以表示其自家的特长。但是,出现于中唐以后禅教一致的思想,到宋代益形显著;禅与诸宗融合之后,即产生天台禅、华严禅、念佛禅的流行。可是,在以师弟相承,传授佛祖大法的禅宗,虽和诸宗之间的教学思潮,发生交涉关系,却不因时代思潮而对佛祖的大法,作变化的发展,这种站在否定时机相应之出发点上的精神,便是禅。
 
固然有天台及华严的宗徒参禅,也有禅宗之徒学究天台及华严的教学,但却不会因此而使禅宗的思想,发生变化,只是用这种思想,作为禅的活用;纵然因此而有夹杂性的禅之流行,以及和儒学乃至老庄思想,有了交涉,禅僧的立场,依然不为那些特性所左右。以禅僧而言,教相的优劣,根本不成为问题,更重要的,乃是期盼着一超真入如来地顿悟之法。于是,他们为了佛心之灯的相续,便诉之于举拳、棒喝、竖指等的禅机,作为启示以心传心的,禅之极限的方便手段。
 
由于唐末五代的动乱,加上遭受几次彻底的毁释灭佛的大法难,佛教诸宗的经论章疏,或被兵乱火烧,或被流散失佚,义学的佛教,因之衰微。但在禅宗方面,重视佛心的把握,以自由的态度,处理经论等的教典,所以能够一枝独秀;这从会昌法难之后,禅宗趋于鼎盛的事实,即说明了其中的消息。再说,废佛事件,以长安为首的,北方都市圈中的佛教,影响固然极大;但以吴越为中心的,发展并流行于庶民大众间的江南佛教,及山岳佛教圈中,受害的程度,极其轻微。这也为禅宗的隆盛,造成了环境的因素。何况,依照《百丈清规》的规定,不去接触王侯贵族,不享有作为寺院经济基础的庄园,乃以自给自足的生活体制,来维持禅宗的教团;通过普请及作务的劳动实践,努力于日常生活的体验,来体悟并承继佛祖的大法。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二节 语录及公案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二章 北宋的佛教 第五节 佛教史学的发达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一章 序说 第四节 佛教史的时代区分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六节 真..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五节 末法思想..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六节 临济宗及沩仰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六节 佛教信仰的普及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五..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二节 五众与四方..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一节 建筑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六节 元朝的佛教各宗派..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四节 云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为归——弥陀大愿菩萨生西九周年皈依法会开示[栏目:开愿法师]
 借用对方的眼睛看彼此的世界[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一○○一)[栏目:杂阿含经]
 永恒的慈悲[栏目:传喜法师]
 慧灯之光九 佛教哲学的现代意义[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净土法语白话浅译[栏目:法宣法师]
 What is the Eightfold Path?[栏目:Buddhist Article]
 总是有理由快乐,只要你愿意[栏目:读懂人生·禅意智慧]
 念佛修行可消业障,为什么很多菩萨境界的大德法师或居士他们还会有病?[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胜出天神赞》第三讲[栏目:胜出天神赞]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