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二节 语录及公案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01
第二节 语录及公案
 
唐末以下的佛教主流,几乎是被禅宗独占的,到宋代,虽有天台、华严、律等宗门的复兴,亦均不及禅宗的隆盛。禅宗分五派,各各扬其独自的家风,为了接应弟子,给予指导,所作的商榷与问答,便有了公案,或名为语录,而被传流至今。禅门之中,并没有大悟,即须省悟的手段,一般的方式,便是运用触发佛祖机缘的公案。公案,本为公门官府的案牍,是指没有模范先例的案件。那是诱导弟子,并且作为一个指针,极为方便的开悟手段,然此已和禅之本来的顿悟直证的旨趣相背。公案的总数,高达一千七百则。在诱导弟子的问题上,彻底是个别性的;但是,一位伟大的祖师,产生公案之后,往往到他去世之后,仍被引用,这就形成公案的固定化。例如云门文偃的《云门广录》,便可窥知其中的消息。这一倾向,在与文偃同时代法眼文益的《十规论》中,也曾述及。使弟子去看固定化的公案,作为诱导的方法,便是看话之风的形成。将古人的话(古则),用偈颂加以举扬的,则以汾阳善昭(西元九四七─一○二四年)为始,因在当时看话之风,发生了实际上的困难,汾阳便将古人的话百则,加以组织,更是明显地表示公案的固定化。到了黄龙慧南及杨岐方会之际,盛行制作偈颂以举扬古则之风,于是,将公案作了新的整理,编成了几种书籍。在汾阳的时代,禅宗门派,多达十五个,到了杨岐门下白云守端的弟子,五祖法演(西元?─一一○四年)的时代,五家的宗风,已经确立,依用的公案,也渐次多了起来,在举扬公案的方法上,也显出各家的特色。那就是,从古人的公案之中,选出具有特色的一个,作为彻底参究的对象。比如五祖,他便常用「赵州狗子」的古则。另外,和黄龙及杨岐同时代的雪窦重显(西元九八○─一○五二年),选了古人的话一百则,加以颂出,便是《颂古百则》;五祖的弟子,圜悟克勤(西元一○六三─一一三五年),对《雪窦颂古百则》,付以垂示、着语、评唱,编成了《碧岩录》。这一部书,迄至晚近,仍被丛林重视为学道的指针。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三节 看话禅与默照禅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一节 禅宗的开展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五节 律学的..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二节 五众与四方..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一节 清朝对于佛教的统制..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四节 云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二节 竺法护..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五节 《百丈清..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六节 砧基道人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六..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四节 清代佛教的各宗派..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曼殊室利菩萨吉祥伽陀[栏目:所依经典·密]
 上与君王同坐,下与乞丐同行[栏目:包容的智慧]
 念药师佛解脱厌魅[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03-032忍辱的力量[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有同修认为修行上师瑜伽则不需要修加行,某位导师又开示:要进入密宗则必须要修加行,请上师开示。[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禅心密印(代序) 空山松韵[栏目:达照法师]
 从《圣严法师遗言》哀悼圣严(何建明)[栏目:圣严法师纪念文集]
 处世的嘉言[栏目:佛教手机短信]
 佛教的色(物质)之概念[栏目:水野弘元]
 开刀前的叮咛[栏目:我的人间佛教性格]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