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二节 语录及公案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4
第二节 语录及公案
 
唐末以下的佛教主流,几乎是被禅宗独占的,到宋代,虽有天台、华严、律等宗门的复兴,亦均不及禅宗的隆盛。禅宗分五派,各各扬其独自的家风,为了接应弟子,给予指导,所作的商榷与问答,便有了公案,或名为语录,而被传流至今。禅门之中,并没有大悟,即须省悟的手段,一般的方式,便是运用触发佛祖机缘的公案。公案,本为公门官府的案牍,是指没有模范先例的案件。那是诱导弟子,并且作为一个指针,极为方便的开悟手段,然此已和禅之本来的顿悟直证的旨趣相背。公案的总数,高达一千七百则。在诱导弟子的问题上,彻底是个别性的;但是,一位伟大的祖师,产生公案之后,往往到他去世之后,仍被引用,这就形成公案的固定化。例如云门文偃的《云门广录》,便可窥知其中的消息。这一倾向,在与文偃同时代法眼文益的《十规论》中,也曾述及。使弟子去看固定化的公案,作为诱导的方法,便是看话之风的形成。将古人的话(古则),用偈颂加以举扬的,则以汾阳善昭(西元九四七─一○二四年)为始,因在当时看话之风,发生了实际上的困难,汾阳便将古人的话百则,加以组织,更是明显地表示公案的固定化。到了黄龙慧南及杨岐方会之际,盛行制作偈颂以举扬古则之风,于是,将公案作了新的整理,编成了几种书籍。在汾阳的时代,禅宗门派,多达十五个,到了杨岐门下白云守端的弟子,五祖法演(西元?─一一○四年)的时代,五家的宗风,已经确立,依用的公案,也渐次多了起来,在举扬公案的方法上,也显出各家的特色。那就是,从古人的公案之中,选出具有特色的一个,作为彻底参究的对象。比如五祖,他便常用「赵州狗子」的古则。另外,和黄龙及杨岐同时代的雪窦重显(西元九八○─一○五二年),选了古人的话一百则,加以颂出,便是《颂古百则》;五祖的弟子,圜悟克勤(西元一○六三─一一三五年),对《雪窦颂古百则》,付以垂示、着语、评唱,编成了《碧岩录》。这一部书,迄至晚近,仍被丛林重视为学道的指针。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三节 看话禅与默照禅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一节 禅宗的开展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十三节 明代的佛教典籍..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一节 庙产兴学..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一节 清朝对于佛教的统制..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八节 庐山的慧..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 传来与容受 第四节 楚王英的奉佛..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二节 法藏&#..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三节 五代的佛教学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一章 序说 第二节 佛教史的地域区分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十一节 三教融合与居士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五节 律学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堂讲话 第五辑 二、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栏目:道源法师]
 佛教清净传承具有殊胜加持力[栏目:传喜法师]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11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2010年10月空海法师福建灵峰寺开示(三)[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一心念佛,一切诸佛都护念[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1962 五方便念佛门(隋 智顗撰)[栏目:净土宗人之著作]
 四、劝化临终人求生净土[栏目:地藏菩萨灵感记]
 印光大师说故事 50、虽有神通 难逃宿业[栏目:灵岩故事]
 漫说《杂阿含》(卷十三)~N 第336经~342经[栏目:界定法师]
 禅观入门 二、禅的正见研习与参学 如何参学善知识[栏目:宋智明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