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五节 道教及佛教二教的争执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56
第五节 道教及佛教二教的争执
 
一方面,元代固然隆盛了佛教,另一方面的道教,也有了繁荣的机会。元代的道教,在华北,有全真教的兴隆,在江南,则有正一教的流行。使得全真教发展在元代的第一号人物,便是长春真人丘处机,他是王嚞的弟子,后来成为第五代教主,因其晋谒太祖于西征途中,取得了太祖的信任,受赐神仙大宗师之号,并被置于道教最高管理者的地位。他的弟子宋德方,大大地发展了道教的教势,开版道藏,并在龙山开凿了道教史上唯一的石窟。因此而将全真教的势力,显著延伸,乃至压迫了华北地区的佛教势力,是以产生了佛道两个教团之间的争执事件。宪宗之世,道教徒占据了佛寺四百八十二所,破坏佛像,因其宣扬《老子化胡经》和老子八十一化图,故有少林寺的福裕等,将道教徒的不法行为,诉之于皇帝,结果,与道士李志常辩论,终使李道士屈服。以后,两教之间,屡起论争,到至元十七年(西元一二八○年)的一场舌战之后,始由世祖宣布道教的败北,至元十八年,将《道德经》之外的所有道教经典,视作伪经,命与化图一并烧却;许多的道士,或者还俗,或成为僧。这是给了道教的重大打击。但在世祖之后的元朝诸帝,对于道教,都以对待佛教同样的态度,加以保护,道教的势力,也渐次恢复过来,风靡于华北的道教,便是全真教。
 
正一教,是以江西省龙虎山为中心的道教,夸称是传承于汉朝的正统道教,它的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被元世祖任命为统领江南诸路道教的领袖,此后,正一教的历代天师,也均以元朝的政权为背景,君临在江南的道教界中。不仅在江南,张宗演的弟子张留孙,也到了京师,在集贤院办理道教关系的事务。留孙及其门下,也受到了元朝帝室的信奉,因此,正一教也在燕京扎根。至于正一教之所以受到元朝帝室的尊崇,乃因其以祈祷延命为主的教风,深投蒙古人之所好的关系吧!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六节 元朝的佛教各宗派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四节 元朝对于佛教的统制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六节 中国佛教的现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七节 教团的膨胀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四节 宋儒与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二节 周世宗废佛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三节 黑衣宰相道衍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六节 《四分..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二节 喇嘛教与八思巴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三节 敦煌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七..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四节 清代佛教的各宗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孝顺经典选辑》(海涛法师 辑)[栏目:佛教与孝道]
 佛教禅定实修体系 第三章 一些佛教禅法名词的正确定义[栏目: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ssential Ideology of Tibe..[栏目:Khenpo Sodargye Rinpoche]
 答疑释惑 三皈五戒篇[栏目:大安法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八十三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禅修手册 劝勉[栏目:禅修手册]
 不能盲修瞎炼[栏目:佛法是种活法]
 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栏目:果煜法师]
 自净其意有利于提升人格(刘元春)[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觉之教育」的实践原则及方法[栏目:林崇安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