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天台小止观 系住一缘的守境止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62
系住一缘的守境止
 
初学止观的人,调伏粗乱心,《小止观》中提出三种止、五种观法,来对治妄动不停的心。第一种是:系缘守境止,即是把心专注在鼻端、脐间等处,或身外的一物,令心不散乱、使心念不起。系缘守境止可以分成几项:
一、 系心于顶上:
如果上座后昏昏欲睡,就要把心观注在头顶上,让气往上提升,恢复精神。如果昏沉的现象消失了,就要回归在数息的所缘境上。头顶上的专注点,不能存想太久,存想过久,气往上涌人浮躁,如得风病。
 
二、 系心于发际:
头发与脸的中间交接处,因发黑肉白,黑白分明,心念最容易安住。常系心在此,会引发自身的白骨观,见到白骨等现象。但是时常把心念观在这个地方,眼睛好往上看,有时会见到黑黄赤白等光色,如花如云一般,会让行者生起执着。也会因气往上,让头部胀痛,所以不适合常用。
 
三、 系心眉间:
在两眉的中间处,也是黑白分明,心念容易专注。但跟系在发际一样,易见白骨流光等现象,所以也不宜常用。
 
四、 系心鼻端:
鼻子是风门,把心念专注在此,容易觉察呼吸的出入,因出息入息的念念不住,而体悟无常道理。此处对修数息观的人很有帮助,心静容易引发禅定。
 
五、 系心脐间:
把心系在脐间,能除众病,易见到身体的三十六物,如外在皮、肤、血、脉、脑、膜,内在肝、胆、肠、胃等等,而引发十六特胜的禅定。
 
六、 系心地轮:
地轮,一般称为丹田(肚脐以下一寸半处),心系在此,气随心下,则四大调和。妇女因生理结构,所以不适合常系心在此,尤其生理期间要尽量避免。
 
七、 系心掌上:
打坐时双手结印,两手迭放脚上,把心系在掌上,气息下沉,也能达到四大调和效果。不善于把心观在身体部位的人,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安住身心。
 
通常调伏妄心常使用的专注点,是鼻端及脐间。若发现心浮躁,就把心往下观,如脐间、丹田、掌上;假使昏沉欲睡,要把心系于眉间、发际、顶上,以让心念提起。能善用以上诸法,就能随时调伏心念,令心安于定静中。{21}                                  2004.04.29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天台小止观 随念止念的「制心止」
下一篇:天台小止观 生活中的正知而住
 天台小止观 习禅的人应该如何调身?
 天台小止观 止观的治病法 二、以观治病 一 六气治病法
 天台小止观 内善根发相时的十六触
 天台小止观 止观的治病法 二、以观治病 三 以假想观治病
 天台小止观 正修止观的基本心态
 天台小止观 对治我执的界分别观
 天台小止观 内善根发相 四、因缘观善根发相
 天台小止观 止观的治病法 二、以观治病 四 用止观治病
 天台小止观 习禅的人如何调和食、眠
 天台小止观 习禅时如何调呼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佛以后不喜欢性生活,平常对老公的态度故意很冷漠...这样做如法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佛教空性观(北京大学哲学系演讲)[栏目:索达吉堪布]
 君子谦谦,卑以自牧[栏目:禅林衲子心]
 中观总义 第七课 认定理所破[栏目:中观总义讲解·圆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