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天台小止观 对治散乱心的数息观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41
对治散乱心的数息观
 
数息观,梵语为「安那般那」,指出入息的意思,念出入息即是数息观。佛教修禅定方法中,不论大、小乘佛教,都视为最基础、最普遍、最好的入门训练。数息观,包含数、随、止、观、还、净等六门的数息方式,可依行人的选择,从数息、或随息、或止息、或观息等方式,来调伏妄想心。且数息一门,可因数息专注的程度,而进入随息、止息、观息、还息、净息等阶段。而数息观是对治初学者的散乱心与妄想心最常用的入门方法,修数息中,可使人心智清明,达到定心、净心、明心的境界。
 
一、数息的重点
数息即是数呼吸,把全部的注意力,轻松地放在呼吸的感觉上,数出息或数入息皆可以,然以数出息为佳,但不可以出入息同时并数,否则易导至腹中气结。数息不宜紧张,应轻松自在,一心专注。
 
刚开始数呼吸时,通常出息长、入息短,我们呼吸时,入息不要用力,而用心于出息上。入息时,轻轻的吸气;吐气时,巧妙地应用长呼气,把在心中的执着,透过吐气排出体外。做出入息时,必须一边想一边做。吸气时,观想气从鼻孔进入,经喉头、咽喉、胸腔、肺部,流入丹田(下腹部);呼气时,观想气从丹田、肺部、咽喉、喉头、鼻孔,吐出体外。如此的呼吸,可使下腹部的呼吸充实,使肺部的气体交换顺利,全身的血液回圈通畅。
 
呼吸时,尽量拉吐气,藉由吐气的作用,把滞留在体内种种驳杂除净,使大量氧气流回脑部静脉血中,增加细胞功能,使精神健全、活泼。数息时,也可以「入息有、出息无」来观,因不念息的有无,方能得道。
 
当你学会上述的呼吸法后,可以开始数息了,每次感觉气从鼻孔出去的时候,数一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到十为一个回圈,数到十以后,再从一开始。数息时,数字要字字不断,绵绵相续,不可夹杂。
 
刚开始时,呼气和吸气都很短,因为身心并未放松、平静。观察一阵子后,呼吸会逐渐拉长,身体也会越来越放松、舒适。要注意的是,不要用语言或概念来描述你的任何观察,例如:「我在呼气」、「气很长」、「气很短」。当有任何想法、回忆、声音、香气、味道浮出时,全部不予理会。一旦发现心已经离开所缘境(呼吸),就要立刻拉回来,重新专注在你的呼吸的息上。{28}                                                              2004.05.10
 
女众在学习数息观时,呼吸可以专注于鼻端上。专注的方式,如同(1)木匠锯木头时看前方的线,而不看锯齿如何上下移动;呼吸时只注意鼻端,而不管气息如何进出体内。(2)守门人:注意人们进出门口,而不管这些人的形形色色。故只注意鼻端,而不管脑海浮出什么念头。
 
(3)农夫:午睡醒来不见牛群,就会直接到河边去找,而不到其他处。故呼吸越来越细,难以感觉时,只要深呼吸几次,便可感觉到鼻端的气息出入。                        
 
当我们把注意力调在呼吸时,就能注意到身体很多微细变化,这就是一般所说的「身念处」;鼻端则成为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视窗。当气息吸进时,它成为身体一部分;气息呼出时又成为外界一部分,此种感觉即是「受念处」。注意呼吸时,心念也同时摆脱了回忆、忧虑、计画的束缚,而能时时在每个呼吸的当下,即是「心念处」。从呼吸的出入中,进而体会出息的长短与念头的关系,了解其中的生灭无常与虚妄不实,即是「法念处」。故数息中,是可以兼修四念处的。
 
若无法数息的人,则可随息或观息,只要随着呼吸的出入,知道出息、入息就好,不要去记忆出息和入息,单纯的知道现在是出息、现在是入息即可。
 
有人问,数息中如何念息可以得道?我们数息时,只要能如实从一到十,慢慢地数息,久而久之,心平静下来,自然可以抑制追求逸乐的心,心自然能安定,等身心调和后,达到身心一如,而萌发智慧。
 
呼吸不调和之原因?通常有三个原因:1.是杂念、妄想等的障碍浮现,使心不能专注。2.不会数息,造成心念无法安住。3.数息时,不够诚意热衷,致使心息不易调合。
 
经典提到:数息不能成就,有四个原因?1.念生死校计:数息时,念头无法专注,想东想西,故不得息。2.饮食多故:平时饮食过量,致使不能久坐,骨节尽痛。3.疲极之故:身体劳累,就会身重、意朦胧,想睡眠。4.不得更坐罪相:打坐时,抱怨坐的场所不好,故不得一息。
 
心念专注在数息上,绵绵密密,无有间断即是「止」;心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即是「观」;若能止观双运,修习久了,心中妄念顿消,定境现前,身心就会轻安舒适了。{29}
2004.05.11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天台小止观 对治我执的界分别观
下一篇:天台小止观 对治瞋恚的慈悲观
 天台小止观 对治贪欲的不净观
 天台小止观 随便宜修止观与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一
 天台小止观 止观的治病法 二、以观治病 三 以假想观治病
 天台小止观 什么是止?什么是观?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八
 天台小止观 止观的治病法 二、以观治病 四 用止观治病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五
 天台小止观 二十五方便
 天台小止观 内善根发相 一、息道善根发相 (数息善根 随息善根 观息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地经论卷第七[栏目:天亲菩萨]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原序[栏目:法舫法师]
 净空法师嘉言录(三) 二 劝信愿真切[栏目:净空法师·嘉言录]
 请问学佛者是否必须受在家菩萨戒,今生才能成就?[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九二八)[栏目:杂阿含经]
 相应4经 乳经[栏目:相应部 15.无始相应]
 佛教故事之现代化与创作技巧(天蕊)[栏目:佛教与文学]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4)[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第二章 非断非常的佛教轮回观[栏目:陈兵教授]
 噶当派简介[栏目:噶当]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