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句经要义 第十品 刀杖品 卑卢提卡尊者 羞耻克己弃除苦忧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07

卑卢提卡尊者
羞耻克己弃除苦忧
 
 10~15
以惭克己者
世间所罕见
厌避于羞耻
如良马避鞭
 
 10~16
如良马加鞭
人应勤忏悔
信戒勤定慧
善反省观察
内观感应心
弃除一切苦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卑卢提卡尊者。

有一次阿难尊者外出化缘时,看见一位衣衫褴褛的青年到处行乞。阿难尊者建议他出家。卑卢提卡把破旧的衣服和乞讨的盘子放在一棵树下,真的出家为僧人。每当不习惯出家生活时,他都来到那棵树下,警惕自己:“不知羞耻的人啊!你难道还想穿上这件破旧的衣服,拿着这个盘子,到处乞讨吗?”如此自责后,情绪就缓和许多,然后再回精舍。

如此再三来回好几次,每当其他比丘问他去了哪里,他总是说去找他的老师。由于他集中心念,以那些破旧的衣服为禅观的课题,终于觉悟身心五蕴无常、苦、空、无我的实相而证得阿罗汉果。证果之后,他就不再前往那棵树下了。其他比丘问他为何不再去找老师,他回答说:“以前有需要,所以我去找老师,现在已经不需要了。”比丘们怀疑卑卢提卡比丘是否已经证了阿罗汉果,就去请教佛陀。佛陀说:“比丘们!卑卢提卡比丘以前虽然和他的老师有联系,但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任何联系了。他已善于自我调御,已能自己辨别是非、明察诸法实相。他已经是阿罗汉了,已经不必再执著于过去的老师了。”

可见,即使以破旧的衣钵为禅观的对象也能体悟身心五蕴以及世间万事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理而证悟涅槃,破旧的衣钵便是老师。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十品 刀杖品 大臣山达迪 华服不碍解脱
下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十品 刀杖品 沙弥殊卡 智者善于调御自己的欲念
 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贝拉西沙尊者 阿罗汉了达空无相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提沙尊者 怨恨报复带来伤害
 法句经要义 第八品 千品 拘达拉柯西比丘尼 征服自己获最大胜利..
 法句经要义 第五品 愚品 提沙比丘 佛弟子远离世利
 法句经要义 第十四品 佛陀品 魔王的三个女儿 佛陀不被诱惑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三品 世品 三十位比丘 智者跨越世间
 法句经要义 第四品 花品 阿难尊者的问题 贤德的芬芳处处可闻
 法句经要义 第十四品 佛陀品 阿难尊者的问题 诸佛的教诲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三品 世品 王子阿巴耶 世间情爱虚幻不实
 法句经要义 第六品 智者品 跋提尊者 智者不为毁誉动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关于疾病的问答[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佛教戒律学 第二章 佛教戒律在印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从《摩奴法典》看原始佛教戒律的渊源[栏目:佛教戒律学]
 禅宗与和谐[栏目:韩廷杰教授]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一○二四)[栏目:杂阿含经]
 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觉心、净意[栏目: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补篇 一、僧俗夜话神异多 (四)地府判官[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楞严义灯(楞严经题要释)[栏目:斌宗法师]
 出三藏记集 27 中论序第二[栏目:出三藏记集·白话文]
 可怜天地无家客[栏目:孤独是一种修行]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七○)[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