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句经要义 第九品 恶品 火舌烧飞鸟 无处逃避恶果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23

火舌烧飞鸟
无处逃避恶果
 
9~12
无论在空中在海洋
无论在山中在裂缝
世间无任何避难处
可以让人逃避恶果
 
有一群僧人前往参拜佛陀,路上有几户人家忙着准备食物供养这些比丘。其中一家忽然失火,火舌烧到一只飞过的小鸟,小鸟尸体落地。这些僧人想在见到佛陀时,请佛陀解释这件事的因由。

另一群僧人前往参拜佛陀,船在江心动弹不得,情况危急,三次抽签都抽中船长的妻子是不幸者,必须将她投入江中,才能挽救众人性命。船长只好含着悲痛在妻子身上绑了沙袋,推她落入江中,船再继续前行。这些僧人想在见到佛陀时,请佛陀解释这件事的因由。

第三群僧人也前参拜佛陀,他们夜宿山洞,半夜从山上滚下巨石,封住洞口,这些僧人困在洞中七天,所幸被人发现才被救出。他们也打算在参拜佛陀时,请佛陀解释这件事的因由。

三组僧人来到佛陀面前叙述各自的遭遇。佛陀对第一组的僧人说:“从前有位农夫养了一头既懒惰又固执的牛,农夫一气之下,烧死了这头牛,那位农夫重生地狱受尽痛苦,他在过去七世都是活活被烧死的。”佛陀对第二组的僧人说:“从前有位妇人,养了一只小狗,小狗对女主人形影不离,因此常受年轻人的批评调侃。她感到羞辱,于是在狗的颈项绑了沙袋,把狗沉在江中淹死。因为这件恶行,所以她也被淹死在江中。”佛陀对第三组的僧人说:“从前有一些人,一时贪玩,以泥土封闭蜥蝎的洞穴,七天后回忆起这件事,才去打开洞穴。因为这个恶业,今世他们才会在洞穴受困七天。”

可见爱恋执著系缚世人,使世人不断在生死轮回中互为亲属,所以佛陀劝导世人要远离贪爱执著,要清心寡欲,远离系缚。佛陀也告诫世人不可造恶,人造恶业是没有安全的避难处的,是绝对无法逃躲恶报的。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九品 恶品 珠宝工匠提沙 依业力升沉
下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九品 恶品 善觉王 无处逃避死亡
 法句经要义 第十四品 佛陀品 魔王的三个女儿 佛陀不被诱惑
 法句经要义 第十品 刀杖品 斋戒的妇女 老死驱逐生命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长者幼女苏摩那代葳 善行得喜悦
 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舍利弗尊者 阿罗汉不再造业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三品 世品 三十位比丘 智者跨越世间
 法句经要义 第五品 愚品 强暴比丘尼的人 罪孽种苦果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三品 世品 一批僧人 观察世间虚幻不实
 法句经要义 第十五品 乐品 提沙尊者的真供养 独居尝法味
 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舍利弗的幼弟 阿罗汉居止处一切安乐..
 法句经要义 第十二品 自己品 比丘提婆达多 恶行自取灭亡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毗钵舍那讲记 第十一讲[栏目:毗钵舍那讲记]
 经典禅诗 第一章 前分灯时期的禅诗 二、永嘉大师的《证道歌》[栏目:吴言生教授]
 舍命全交 老实念佛[栏目:仁焕法师]
 24 无响无闻[栏目:没时间老]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廿二章 三妙行--身、口、意柔软[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般若与人生佛教 三、《大般若经》的内容[栏目:惟贤法师]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心学大意[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修行到一定程度,是否要闭关,才能证得大圆满的境界?[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美丽心灵[栏目:心静自然禅]
 杂宝藏经白话 波斯匿王遣人请佛由为王使生天缘第八十六[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