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句经要义 第三品 心品 弥希尊者 自律克己调心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09

弥希尊者  
自律克己调心

   3~1
   心漂泊不定
   难护难制服
   智者调心念
   如匠矫箭直
  

   3~2
   如捞水中鱼
   抛置于陆地
   舍弃邪境时
   心挣扎战栗
 
佛陀在迦利卡山上居住时,有一次提到弥希尊者。

弥希尊者在芒果园禅修,由于心烦意乱,虽然整天禅修却毫无进展,只好回到精舍报告佛陀,说他总是受各邪念的精神困扰而心意纷乱、急躁不安、无法禅修。

佛陀告诫他:“修行人不应老是被自己的意念控制,就是因为心容易受刺激,容易变化,所以应该时时刻刻保持警醒觉知,调伏心念,控制内心。智者必须矫正并稳定那难以防御的心,如同箭师矫正箭杆一样。淫念、瞋念、妄念等邪念都称之为魔界。当一个人致力于舍弃这些恶的境界时,心会开始颤栗动摇,如同鱼儿从水中捞起被抛置在地面挣扎,心念实在难护难调。”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二品 不放逸品 尼加玛西提舍尊者 不放逸修行趋近涅槃
下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三品 心品 在家弟子玛提加玛它 驯服的心带来安乐
 法句经要义 第十五品 乐品 先吃饱再闻法 最大的苦痛和最上的快乐..
 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舍利弗尊者 阿罗汉不再造业
 法句经要义 第八品 千品 舍利弗尊者的舅舅 供养贤圣者功德大
 法句经要义 第四品 花品 信女巴娣普吉卡 死亡系缚贪求无厌之徒..
 法句经要义 第五品 愚品 人面蛇身的饿鬼 罪行如灰土掩盖火苗
 法句经要义 第六品 智者品 潘迪达沙弥 智者自调御
 法句经要义 第十四品 佛陀品 阿难尊者的问题 诸佛的教诲
 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舍利弗的幼弟 阿罗汉居止处一切安乐..
 法句经要义 第十四品 佛陀品 不知足的比丘 欲望带来苦恼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少年婆罗门 善念带来乐果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包含了大智慧,您能不能介绍一个增长智慧的方法?[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药师佛治愈植物人[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八、怎样知道有观音菩萨[栏目:慈航法师]
 发现自己的不足后,为此非常烦恼,甚至自卑,怎么办?[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His Conversion to Buddhism[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经典禅诗 第十章 名僧禅诗欣赏 六、同安察《还源诗》[栏目:吴言生教授]
 汉地佛教度僧制度辨析——以唐—五代的童行为中心[栏目:湛如法师]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三十二 不令心散乱[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六四集[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禅堂里的小偷[栏目: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