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认识人生之六 5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33
认识人生之六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5/5)
(12月14日  中)
【要点导读】:
◎如何在众生身上去体认和实践佛法?
◎你能体会默然的境界吗?
◎如何用我们的生命去展现佛法?
 
五、顺逆二境增上缘·去贪离嗔修心要
【顺逆之别】:
——我们遇到顺境、遇到逆境,都是自己的习气。
——我们认为说,这是一个顺境,(因为)符合自己的心意;遇到逆境,(因为)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其实)都是自己习气的反应。
——它境界上面没有顺、没有逆,它(境界)对不同的人,都会有一个不同的答案。有些人觉得这是一个逆境,有些人会觉得这是一个顺境。
[喻]:比如吃辣椒,你会吃辣椒的人,越辣就越好吃,顺境。你不会吃,放一点你都受不了,不敢吃了,他就变成一个逆境了。你说这个辣椒到底是顺境还是逆境?它跟人的习性有关系,你认为它好,就是顺境,认为它不好,就是逆境。
 
【如理认识】:
——那修行,它刚好就是要改变顺境、逆境。
——最后,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是我们修道的增上缘。
——而不是说对顺境去贪着,对逆境去远离,在这些境界上面去分别,这些都不是我们正确用心的一个方法。
——所以修行就是要修心,我们这心很重要。
——过去净土宗的祖师讲“明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反观自心】:
——那我们内心迷惑、迷茫、内心非常混乱,就是因为散乱、分别心、执着、狂妄心,都是这样子,内心不能宁静、不能寂静、不能清净所引起的。
——如果我们心静如水,自然而然对所有的外境都了了分明。
 
【师父策励】:
——所以我们在学佛法,就是要真正去体会、认识我们生命当中的佛法,让我们生命当中怎么样子拥有佛法,佛法怎么样子真正在自己生命当中能够体现、能够展现;
——般若智慧究竟是什么?不生不灭究竟是什么?空性究竟是什么?这些都是能够感受得到的,而不是很遥远的事情。
——这些要通过闻思修,通过净除自己的业障、培养信心、建立正确的知见,慢慢慢慢就会越来越得到显现。
 
『附录·思考题』:
1.为什么说境界没有好坏?真正的差异在哪里呢?
2.如何在境界上修心?如何去体会、认识我们生命中的佛法?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认识人生之一 1
下一篇:认识人生之六 4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31
 认识人生之一 4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二讲
 发菩提心——入大乘门的唯一标志(上篇)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19
 从内心寻找苦乐源头 六、世出世法人为本·破迷开悟依教行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35
 孝敬——在佛门里实践皈依的内涵
 认识人生之二 1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二讲 下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生活工作中做到二谛双运[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丝绸之路与西行行记考(季羡林)[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地藏联[栏目:佛教楹联集]
 以生命之力,薪火相传 柏林禅寺现任主持明海大和尚访谈录(一)[栏目:明海法师]
 表面上吃亏[栏目:传喜法师·微教言]
 《亲友书》思考题[栏目:亲友书学习]
 于法无所住[栏目:慧光法师]
 附录Ⅲ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栏目:禅宗宗派源流]
 残杀恶死[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楞严经》的由来[栏目:宣化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