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开示要点笔记
(11月5日 中)
【要点导读】:
◎ 为什么我们入禅入定会有障碍?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尽是法身”是什么样的境界?
◎ 如何少花功夫对治嗔心?
三、依友善学遣邪执·反观自省莫外求
【修学误见】:
——当然也有些人,他觉得到庙里面来应该去听法师讲经,听讲开示,但是有时候不容易找到。
——那为什么也不容易找到呢?现在交通、资迅这么发达怎么不容易找到,可以打听呀,也可以问,他就能够找到。
——那原因在哪里呢?
——就是你有空去听的时候,可能没有地方讲,没有人弘法;弘法的时候呢,你没有空去听,对不上号。
——那么有时候,你想要听的这位法师他不讲,他讲的人你就好象觉得这个法师讲的不怎么样我不愿意听,总之会有很多的障碍。
——你总是觉得,“唉呀,应该某某大法师给我讲,或者某某大法师出来弘法,那我就愿意去听。”
【除遣邪执】:
——那么这些的想法都是很不切合实际的,这样子的话只会造成我们听不到佛法的原因了。
——佛、菩萨他也是一直在说法,智者大师看到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说法“俨然未散”。
——就是你有那种功夫,你有那种功夫的话,那自然而然我们就能够听得到对自己根基的这种佛法。
——那如果我们不具有这种资粮,不具有这种条件,那当然我们就听不到。
【深入思维】:
——就是我们怎么样在现有的时空因缘下能够学到佛法,把握佛法的精神,理会、领会,究竟佛法怎么样子同自己的生命相结合?如何以自己的生命来实践佛法?
【修学指导】:
——这我们也可以看别人怎么做,我们也跟着怎么做;别人怎么修,我们也跟着怎么修。
——在我们的周围总是有比我们学得好、修得好的同参道友,那么比我们学得好、修得好的同参道友就足以作为我们的助伴。
——那人家都能够很安静地学,那我们自己为什么安不了心?意念不能“善意敬住”,那就说明我们的问题了。
——我们每天念经、思考,那么我们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去总结?
[喻]:比如说我们念了一卷经,念完了以后,我们会认为这几句话讲的很好,这几句经文觉得特别地优美,特别有内涵。如果我们念一卷经,念下来,每次能够有两条三条的启示,两个三个的心得,每次有两个三个的问题,把它记下来,日久月长都会很了不得。
【指斥问题】:
——但是我们更多的情况下(是):这卷经念完了,也就下课了,这堂课完了,我们也就去做别的事情。
——就不容易说,在我们共修的这个课上自己究竟得到了什么?有哪些方面受到启发?有哪些方面的感想?有哪些方面的心得?
——或者我们在听的过程当中自己还存在什么问题?自己理解不了啊,或者说自己做不到,或者我们自己没有听懂呢。
——但是我们常常会反过来说,这个法师讲的听不懂,这个法师讲的把握不住要领,或者说跟经论上面对不上号等等。
——就是我们非常容易去观察对方的问题,说法师的问题,同行道友的问题,经论的问题。
——我们会去分别说这部经、这部论会有什么问题;这样子学下去修下去会有什么问题;别人这么修下去也会有什么问题;这个法师这么用功下去会有什么问题。
——我们不容易去想说,我们学下去会有什么问题,我自己有什么问题。
——就是常常我们替别人去担心。
【师父教诫】:
——这本来修行就是自修自得,他每一个都修自己的。
——那当然这样子的话怎么会相应呢?不会相应,不可能会相应。
——我们本身就不是以这样一种(相应的)心态来面对佛法,不是以这样一种心态来面对佛菩萨。
——这些我们都是需要去调整的,需要去对治的。
『附录·思考题』:
1. 为什么有些人总感觉听不到佛法呢?那如何才能听得到对自己根基的佛法呢?
2. 我们该怎么向身边的同行学习?如何在日常的学修中总结积累?
3.反省我们平时学修、闻法是什么状态?我们的心更多的在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