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认识人生之七 4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91
认识人生之七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4/5)
(1月3日  下)
【要点导读】:
◎到底该如何认识“我”呢?
◎如何增长我们的慈悲心?
◎为什么我们需要修心伴侣共住呢?
 
四、依法修心除三毒·道场熏修同行伴
1、作意对治烦恼业·如法观修熄贪嗔
【离法过患】:
——有时候就是你这一天,这几天过不去了,你就出问题了。
[喻]:犹如我们人吃饭一样,你本来身体都好好的,也没什么病,但是你试试看,你三天、一个礼拜,你不吃东西,你不喝水,你人都完了,人就死了。
——那人也是一样的,你三天、你一个礼拜,你内心远离佛法,那你就会烦恼极其粗重,很多问题就会发生,很多毛病就会出现。
——那么这种问题、毛病,它还会等流还会持续,你因种发芽了、开花了,以后还会有别的果报啊,还会有别的境界的出现。
 
【修行指要】:
——所以,修行就是要让我们所有的烦恼种子、业种子,不让它出现,它一出现我们就即刻对治,这才叫做修行。
——那如果我们内心当中的无明、烦恼、业种子不断通过外缘把它引发出来,那就很麻烦。
——就是我们要很刻意、很用心、很注意说不要让我们这些烦恼出来,不要让我们这些业障出现,这就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如果没有去注意的话,它肯定遇缘就会发生,遇到跟我们不顺心的,遇到我们不顺心、不顺意的时候,我们内心当中的无明烦恼种子,就会显露出来,这是肯定的。
 
【依法对治】:
——这就需要去忏悔,需要去消除业障,需要来克制自己,需要自他相换,需要做如母有情想。
——那这些都是要对治我们的贪嗔痴,对治我们内心的问题,而不是说,对方需要说你怎么对待他,你对他怎么好。
 
【修法辨析】:
◎[如母有情]:
——那如母有情是我们修行的一种方法,不是说你到街上随便去认,“哎,你是我的妈妈”,人家会吓一跳,是不是?它不是这么一回事情。
——它是一种观想,这么去观想,去修行,去修。所以我们要把这些概念理解清楚。
◎[自他相换]:
——那么自他相换也是一样,它也是一种修行的法门,对治烦恼的一种方法。
——你真正给人家换,别人也不一定会换。
[喻]:你一个手表,你说我们相换。他不会跟你换的,那不可能。谁的东西就是谁的东西,不能换。
——但人的观念也是一样的,他这么想,你说你不要那么想,你要照我这样的想法去想,那不是这样子叫做自他相换。
——你如果这样子叫自他相换,那么就是修错了,我执会越来越强。
——自他相换就是说,你要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你要了解对方所思所想,现在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他关心的是什么,他的问题是什么。
——而不是说,告诉对方你要换一个角度,你的观念是错的,你这样做不对,那你只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制造更多的矛盾,这是肯定的。
——那么这就不是修法,就不是修心了。
 
2、修心伴侣助道缘·道场加持聚共业
【如理认识】:
——那么这些修行的方法、用功的方法、修心的方法,都需要常常在同行善友、善知识的身上,开示教授教诫才能获得,才能够得到。
——不然的话,凭我们自己很难去体会。
——所以在论典里面有谈到“应常亲近开示此法大善知识,常与如是修心伴侣共同居住,观阅显示此法经论,勤修此因,积集资粮,净此障碍。自能如是净修其心,则定能下圆满种子。”
——我们亲近善知识,我们听开示,我们修法,我们修心,他需要伴侣共同居住,“常与如是修心伴侣共同居住”,我们才有办法修了。
——就是你这几个人,你这一群人,大家都在修行,才能够修得起来。
 
【如理思维】:
——西方极乐世界,不退菩萨为伴侣,每个都是不退菩萨。
——他为什么需要修心伴侣共同居住呢?
——因为如果对方不是修行的人,那么他看你的行为会很奇怪,你相信不相信?他觉得你这个人这么软弱,这么懦弱,他是很难理解的。
——因为概念不同,评价的标准体系不一样,他就很难来理解你的行为的意义。
——他说出家人怎么那么早就起来,三点半就起来,好多世间上面的人三点半才要睡觉,我们三点半就要起来,甚至三点就起来,他就理解不了,是不是?
——那么你只有这些人一起修行才会有共同的语言,才能够去理解对方的行为的意义。
——如果不是一些共同修行的同参道友,菩提道上的伴侣,那么你会觉得世间上面的人轮回很苦,很可怜;
——而世间上面不学佛的人也会觉得你这个居士,学佛的人这个思想太不切合实际了,这个思想脱离社会了,脱离现实了,你的思想很有问题了,这种的思想在社会上面不容易立足。
——也就是不学佛的人,他会以不学佛的标准来看待你学佛的人,来评判;那学佛的人会以学佛的标准来看待不学佛的,它就形成两个不同的标准。
 
【同行助缘】:
——那么要让我们学佛路上的业辗转增上,必须是相同的业才有办法凝聚,那这就是非常重要。
——因为大家都是修行的人,所以你有一点点小毛病,对方也能够理解、容易包容,并且也会想办法来帮助你。
——那么反过来,哪一天你的心力低落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别人也会帮助你的。
——那如果我们个人修,或者说在一个地方,不是大家一起来修,那么你这种心情低落的时候就过不去了,绝对过不去。但是我们常常低落的时候多,我们心力高昂的时候少。
 
【道场共业】:
——那么道场它不同了,一个(方面是)它千百年来就有很多人修行,(有)加持力;
——另一方面,道场的作息的时间、生活的规律,以及所有的内容都是为修道服务的,本身就是这样安立,这样作意安排的,它跟世俗社会的不一样了,这是肯定的。
——那么也就是我们在这样道场当中,人修道就比较容易进入一种规律性,比较容易感受到修道的清净、殊胜。
[喻]:你看那些基督教徒,他都是在就近的这些教堂里面去做礼拜,因为他通过这种牧师,然后慢慢来进行自己宗教的行为。
——那么这种出家人,这些居士也是一样的。寺庙,它本身就是我们修道的场所、场合。
——那修道的场所、场合,我们要常常去修了。我们要有这种意乐,常常到道场当中来修行用功,这是肯定的。
——因为你寺庙里面这种氛围跟在家里一个人念经就不同;你在自己房间念经跟在佛堂大家一起念经,这个效果也是不同的。
——“大众熏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就是大众一起共修,自己的别业就融入到共业当中去,业增长广大,他力量就非常强。
——那如果我们自己一个人用功,力量就很微弱。
——那么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可以验证的,可以体会得到的,就是活生生的佛法。我们要不要去学,要不要去接受?
 
【修道指要】:
——所以我们在道场当中学习佛法、修行,要非常深切认识到伴侣的重要性,同行善友的重要性,是我们修道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助缘。
——那么我们要逐步逐步来安立这些意乐,来强化这些意乐,来坚定这些观念。
——那么这样下去的话,同大家的业缘就会越来越好,违缘就会不断得到消除。
 
【利益过患】:
——如果我们没有特意来建立这些观念,那人都是凡夫,也不是圣者,那凡夫都是有烦恼的,每个人都会有烦恼,有烦恼的话,他也会说错话,也会做错事,那么你造了业,受到损害的影响就是身边的人最直接了。
——他一个人造业、起烦恼的时候,他不分什么对象的,他都不管的。
[喻]:就犹如一个有神经病的人他发起神经的时候,他不管是谁了,他都是神经。因为他不知道嘛,他不知道说自己这种行为带有神经质了。
——那么我们起烦恼也一样,因为他不知道,不知道说我对同行善友、对这些法师应该怎么对待,他不了解。
——那如果我们已经有安立了这些意乐,他情况就不同了,就要去帮助,要去关顾。
——只要我们道场当中哪个人有些什么问题,哪个人有些什么障碍,有些什么违缘,有些什么困难,别人就会来帮助你。
——那么你如果说跟大家的业缘不好,那情况又不同了。因为你跟大家业缘不好,大家都不理你。
——那你可能生病大家也不知道,他有时候不是说寺院里面不关心你,因为很多人他不知道,他不知道你有什么问题;那知道的人,那就是我们旁边的人,周围的人,同行善友,天天在一起,这些同学天天在一起。
[喻]:上殿,今天某某人没有来上殿,来一看就知道是不是什么问题,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出差有什么事情。过堂他没有来,他马上就知道,他就会去关心。再一个,同一个寝室,他(某人)回来晚了,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他(这些关心)都是很重要的。
——生活、作息、修行这些时间,这些规律,这些过程,别人对我们都能够有很大帮助,有很大的影响,都能够产生作用。
——那如果不是这样的一种氛围,不是这样一种环境,那么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做。
——今天这么想就这么做,过了一个礼拜,过了一个月,他另外再想一套,再照另外一套去做;过了一年两年他又换一套去做。
——做来做去,修来修去,最后修不出什么味道出来。身心很不安定,很不稳定。
 
『附录·思考题』:
1.修行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烦恼种子,业种子?否则它们会有什么危害?
2.为什么我们要修自他相换,要做如母有情想呢?自他相换的内涵是什么呢?
3.为什么我们需要修心伴侣共同居住呢?
4.为什么我们要到道场来参加共修?有什么殊胜的利益吗?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认识人生之七 5
下一篇:认识人生之七 3
 修心——把自己安立在何种世界?
 认识人生之一 3
 认识人生之一 1
 华严札记(十四)
 华严札记(八)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七讲 上篇
 所缘境与所知障 2
 认识人生之二 5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三讲 下篇
 《如理听闻是趣入佛法的先导》(1-3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徒只拜佛不要拜天神?[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慈悲经》简介 Metta Sutta[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道信、弘忍和东山法门(法缘)[栏目:禅宗文集]
 怀孕生产时如何修福[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僧宝论42、守培法师《释三纲五常人伦之道》 (第七章 禅人眼看世界 之一)[栏目:僧宝论·明贤法师]
 The Monkeys Heart[栏目:The Jataka Tales]
 生日 My Birthday[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佛教教育的价值取向(净因法师)[栏目:佛教与教育]
 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如何得到快乐[栏目:如瑞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