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所缘境与所知障 6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4
所缘境与所知障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6/6)
(8月5日 上)
 
【要点导读】:
◎ 是什么扰乱了我们心智的光明?
◎ 为何同行善友能够为我们印证?
◎ 如何将境界转化成佛法?
 
六、所缘所知心即法·依教奉行稳步修
1.能知所知缔观心·信心好乐趣道要
【依法自省】:
——一切都是无自性的,我们的心,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都是在变化的。
——在这个变化的过程当中,是不是让我们能够越来越懂得佛法?越来越对佛法有所觉悟?
——或者说,是不是自己越来越迷茫了?自己越来越不懂佛法?自己对这种佛法的经论越来越不能产生定解?我们越来越不能够真正依法行持了?
 
【如理认识】:
——心,就是要谈,能知、所知。能知的是心,所知的是外境,所知境。
——所知境什么意思呢?就是要让自己知道所知的境界是什么。
——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所知的境界是什么,那么我们所知道的东西都会变成所知障。
——所知障怎么起来的?就因为我们有烦恼。
——烦恼障、所知障,就这样子一系列这么起来。
[宗]:如果所知的这些境界不能成为我们自己内心学修佛法的境界,就会变成我们自己学修佛法的障碍。反过来说,我们内心如果是具足佛法的话,那我们所知境就会变成佛法。
 
【显正破邪】:
——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有这样子的一种坚强的信心、善法欲、好乐心。
——没有善法欲,没有好乐心,没有欢喜心,没有发愿,没有强烈的愿望,即便把所有的经论背得滚瓜烂熟,说得头头是道,那么都是说理,在说理而已啦。
——在理论上面的说明而已,理论上面的叙述而已,就是在谈哲学啦。都属于哲学的范畴。
——不是我们内心的所缘境,不是我们内心的所知境。
——我们学佛法,要把所有的佛法变成我们内心的所缘的境界,和内心的所知的世界,所了知的世界。
——因为所了知的是真正的佛法,因为是佛法,所以不成问题。
——因为我们内心里边有佛法,所以对千罗万象的事物的认识也是非常清楚的。
 
2.如理辨析莫执相·不懈熏修依教行
【师父破斥】:
——所以,如果我们不是说,在这方面去努力用功,然后慢慢长时间地去熏修,你想我们学一遍《广论》,所有佛法都通达,我们就能够有一个怎么样子的功夫,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如理辨析】:
——那么有时候,我们学习《广论》,觉得一定要这个传承啊,灌顶啊什么东西。
——但是,你如果真正有这样子一套,那么你怎么知道说,这个善知识以及这个学法的人是不是合格?
——反过来说,你如果真正是合格的话,那么你如果受不来,你受不成,你受不好,那么你这个罪就更重;
——它这样子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你一方面要讲说,自己非常快速成就,但是你自己没有考虑到说,如果自己做不好的话,会有更快的堕落。
 
【如理体认】: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自己照着《广论》去实践,能够一步一步去努力用功,反而更合适自己的根机了,更容易自利利他,
——我们只要以一颗平常的心,根据佛法去实践,根据《广论》的教授去实践,一步一步在菩提道上用功着力,体会三宝的功德,就不会有很大的危险。
——甚至,我们所获得的一点一滴功德都是非常实在的,一步一个脚印都是能够验证的。
——为什么说善知识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自己的条件具足,大善知识的条件具足,你有没有那种缘份去修,我们不能把这些观念混为一谈。
 
『附录·思考题』:
1.所知境是什么意思呢?所知境和所知障有什么关系?所知障是如何产生的?
2.在修学道次第上,我们有哪些错误的安立?其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3.为什么坚强的信心、善法欲和好乐心对于修学佛法非常重要?
4.我们该如何以适应自己根器的方式来修学《广论》呢?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舍利弗的功德 1
下一篇:所缘境与所知障 5
 认识人生之五 2
 认识人生之四 4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九讲 下篇
 突破个人中心主义 4
 华严札记(五)
 从现实业果看,珍惜当下因缘 5
 所缘境与所知障 1
 从内心寻找苦乐源头 六、世出世法人为本·破迷开悟依教行
 认识人生之二 2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七讲 上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求皆苦与中道[栏目:明奘法师]
 大智度论一百卷(第一卷~第二十卷)[栏目:论]
 打开心灵的窗户[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六十八集[栏目: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栏目:谈佛说禅悟人生]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49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报众生恩(林清玄)[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58 一路顺风[栏目:没时间老]
 从心沟通 编者序[栏目:从心沟通]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六三○)[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