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修学佛法的重要性》
理念课要点(八)
(7月2日上)
【第十次课】
一、文章中“以上所说,其目的就是要让大家明白……”这段内容。我们要认识我们的根机、条件、程度。
1.学参禅的条件是什么?参禅的行者是大乘还是小乘?参禅就是止观,止观的基础是什么?
至少要有戒的基础,除了戒律,五戒、八戒、比丘戒等,还要有发心。佛制戒的内涵是为道制戒。我们有没有相应的发心?
2.参禅打坐的动机是什么?有没有想饶益众生、利益他人?还是自己修、最好别来烦我?动机是为了更好的利益众生,得禅定是得到一个工具、方便。大智度论说菩萨为利众生需先在寂静处修禅定得禅定。
3.修学禅定要以大乘出离心、菩提心、深信业果为基础。胜义的菩提心未发,假象造作的菩提心也应发起,下士道、中士道的基础也不能忽视。有的人好乐修禅定修密,就是不了解自己的程度。修密的基础也是菩提心,没有菩提心就只是结个缘,而且很危险。
阿底峡尊者持比丘戒,250条,微细戒都不犯,一有犯就马上忏悔。如不认识这一点,我们好高务远的心就拿不掉。
4.菩萨度化众生先观其根器,劣慧者为说浅法,中慧者为说中法,广慧者为说幽深教诫。
那什么是浅法,深法?如听闻轨理在道前基础中,是比较共世间的浅法,但从趣入佛法打基础来说,它又是非常重要的,是深法。
如敲门、柔软语、赞叹语是浅法,大家做得怎样?若让你去闭关打坐,在一个小房间里关久了,又受得了吗?
二、文章中“其次,认识到佛法对自己的生命有帮助…..”这段内容。认识自己的根器条件后要长时间积聚资粮,资粮多了自然能对经论、内涵比较有体会。
1.大乘十法行:供养、施他、谛听、披读、受持、书写、开演、讽诵、思惟、修习。
2.师父破斥了一个偏执,即天天在屋子里讨论是讨论不出佛法的。举例,释迦牟尼佛为何要出家、不在皇宫修行,以及《出曜经》中的话。
那我们现在讨论有没意义?佛法是讨论出来的吗?实际上研讨是把大乘十法行都包括了。
3.佛讲法是依四悉檀而说的。悉:周遍;檀:布施。即周遍布施众生一切法。
世界悉檀即共世间的,如大家都认为衣服怎样穿比较好;第一义悉檀即空性;各各为人悉檀即生善悉檀,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因缘让人生起善法;对治悉檀即对治习气现行。
如佛一段时间给弟子们讲修供养布施的好处,弟子们就都出去化缘,拼命修布施供养,有的人化很多很好的东西回来,有的人没化到什么东西,然后有人就跟佛汇报种种情况,佛一看不行就说这样过头了、影响修行了,于是又给弟子们讲寂静的好处,弟子们又都回来打坐参禅。即佛这样讲法是对治悉檀,对治悭贪。
师父在这里讲佛法不是在屋子里讨论出来的也是对治悉檀,光讨论是不够的,还要解义。
我们要以四悉檀的眼光看佛经论典,这样才不容易偏执。
一个好的说法师能灵活善巧地以四悉檀来说法。师父就是非常了解我们,针对我们而说的。
4.佛世时乞食的例子,比丘乞食,与千家万户结善缘。比丘又叫乞士,上求佛法,下乞饮食以滋色身。
古印度对出家人是非常景仰尊崇的,那时出家是一种风气,崇尚出家修行解脱。目前我们的时代不适合乞食,佛法东传过来后就变化了,开始建丛林、盖庙,有大寮储备饮食,祖师大德还制定种种戒,传为佳话。为什么会这样呢?
5.佛在五分律中讲随方毗尼,大家下去思考怎么理解随方毗尼。对随方毗尼要正确理解,否则容易成为一种借口。
6.举例:a.佛法东传后乞食不能做了,那怎么与众生结缘呢?现在成了博客,又如平安面,欢迎四面八方的人来吃,外相变化了,但内涵没有变。
b.出家人的服装。佛世时是一块布、偏袒右肩,佛法传来后出家人去皇宫露肩就不合适,不符合这边的审美和习惯,国主就下令不能这样穿了,袈裟也发生了变化,现在衣服上的如意扣是祖师大德后来做的,大褂是汉朝时人的服装。而韩国日本,出家人的衣服又有不同变化。
c.唱诵的腔调。我们的唱诵是宫庭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结合,韩国日本就又不同,因为这样佛法才能广宏。
所以,通过这些大家可以知道佛法的表现形式在变,外相在变,我们就不要执着外相而忽视内涵,但也不是说不要外相。
7.又如,僧团现在吃饭用钵不用碗,又复古了,是因为大家对此都能接受,对饮食不那么执着了,于是师父就根据大家的喜好调整了;法师现在上课都穿袈裟,讲课九衣,最尊贵的衣服,也是因为大家希求心增长了,希求持戒,所以师父根据缘起就让大家调整了。
义工居士往往容易教条,有问题都问法师怎么办,如果大家对四悉檀有理解,就能灵活地领会师父法师的意趣。
8.所以,这里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佛法不能远离众生,佛法有积极入世、引导社会、饶益众生的精神,随方毗尼,不断变化自己。
9.思考:你所理解的随方毗尼是什么意思?如何体会把握?
三、文章“平常在家时……”“在更多情况下,大部份的佛弟子仅仅做些好事……”这两段内容。
1.研讨要与自己的生命结合;做好事只是积点福报,还谈不上修行,还要有智慧。“不应杂罪行”,即不能又造善业又造恶业,否则不能很快成佛,罪业会影响我们的修行。
2.不能只做点好事要与前面结合起来思惟才不会觉得矛盾。前面说要积累资粮,才能对经论更易理解体会,这里又说不能光做点好事,实际上前面没有说积什么资粮,这里是说不仅要有福德还要有智慧资粮。
四、上课的状况。
1.大家要对法师当仁不让,积极调动思惟,辩论生智慧,太虚大师就有这样的精神。
2.大家要调整自己依止善知识的状态,适应不同善知识的风格。观父容颜,舍自自在,怀孝子心、虔诚心。
3.我们能否在善知识面前把内心真实地表现出来,要去善巧学习,现在大家佛法学得比较少,要积极思惟,努力去培养。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