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心的戒律
 
{返回 戒律学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26

修心的戒律

  当我们一开始修习菩提心时,便要持守小乘、大乘、金刚乘的戒律,同时,不要误解教义,例如:为消除“我执”,做出自毁或无意义的举动。我们应以古来过清修生活的男女行者为榜样。修行不能断章取义──不能仅容忍自家人的伤害,而无法接受邪灵冤亲的干扰;反之亦然。对待敌人无法像宽待自己的朋友是不对的;同样的,对上述两者采宽容态度,却无法忍受自己的痛苦,例如病痛,也是不正确的。或许有时我们可以忍受痛苦,籍它修行,但在顺境安乐时也不应放松它。修行应平等无别,不应只取片断,这就是修习菩提心的戒律,我们必须继续朝这个方向训练自己。
  修习菩提心要将过去“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身上”的习气改正过来。一般说,修习菩提心必须十分严谨审慎,但其成果也是斐然的。我们应像其他法友,清净无忧、小心谨慎的修行,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日臻圆满。平常勿谈人之长短这种不快的话题,例如修行者犯错破戒等。我们应常面带微笑,心平气和的说些愉快的事。我们不应道人过失,不论他是一位普通人或是修行者。见他人错误,应视其为自己的,并想:“这位尊贵的人并非我想像的那样,以前不是也有人认为佛陀有缺失吗?”以此认定错误的是我们的心。
  谈到我们的心,应常检视它,确定五毒哪项最顽强,然后尽全力修行克服它。我们不应期待修习菩提心会得任何利益。例如:我们也许会想籍它来降伏邪灵魔刹,或征服歹徒、恶人以博得他人尊敬赏识。我们必须放弃这种错误的修行,以及期盼此生会获得幸福、名声等的想法;或希望来世生于富贵人家,甚至得个人解脱等等。我们必须体认修行时执假为真,把持“我执”的心态就像吃下有毒的食物,必须排斥它,训练自己观一切都是虚幻的。
  凡夫无时不顾及自己,不论何时何地,只考虑到本身的利益;如果有人损恼了他,便耿耿于怀,永不遗忘。因此,当我们修行菩提心时,更须常关心伤害我们的人。
  我们不要有幸灾乐祸的心理,尤对批评我们者不应反唇相讥,而应本着良心道其长处。我们很可能对伤害我们的人、事记忆历久不忘,并伺机反击。但事实是我们应尽可能帮助对方,甚为邪灵所扰,亦应待以慈悲与爱心。不论在评论他人过失,或持猛咒驱除神鬼邪灵时,都不应使用任何造成他人精神伤害、痛苦的话语。
  我们不应使用欺骗的伎俩把自己艰困的工作或障碍加诸别人,而使一个弱者无法承担。赛马时,大家全神注意跑最快得奖的马匹,但在佛法修行上,则不应期盼名利,得更多好处,或利用各种方法去获得财物。我们不应在乎是否有这些利益。接受失败、挫折是为了将来得到更佳的因缘;修习菩提心是希望减轻自己的病痛、灾难等──这些都是错误的修行。不管快乐或病痛到来,我们都不应陷入期待或恐惧的罗网中。
  除了错误的修行外,还有,错误的知见──有神论与无神论。错误的禅修──执其为最高,认为除此无它。错误的行为──破三乘戒律。任何人不管位高或位低,都可能因犯此过,永无出轮回之日,甚堕恶道。
  领受教法时,佛陀教导我们要依法不依人。例如,金子的真伪在于它本身的品质而非贩卖的人。修习菩提心时,我们要避免变得骄傲自大,修任何法门都要按部就班,调服己心。
  我们应使自己成为所有众生最谦卑的仆人。“如果功德主往生,我便有食物吃、有供养拿;如果朋友死了,我便可以获得他的藏书和法物;如果同僚走了,我便可以独占好处;如果我的冤家、敌人死光光,我就松一口气了!”类似上面这种想法要完全摒弃。我们的快乐不应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也不应如此期盼。


{返回 戒律学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习戒律的意义
下一篇:《戒律学原理》摭言(南怀瑾)
 当学毗尼义
 试论佛教戒律的形成及其弘扬
 从科学中省思佛陀的戒律(李正中)
 戒律浅谈
 泰国大藏经律藏 戒律纲要
 什么是僧团戒律?(达磨难陀)
 当代佛教“出家制度”建设关于出家者资格审察的“两大条件”(戒法法师)..
 追思这一位当代的律宗尊宿(默如法师)
 嵩山与律学高僧(杜斗城)
 戒律与病,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空恩师讲《广论》102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解读《金刚经》第一讲[栏目:佛光法师]
 《阿弥陀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栏目:净宗法师]
 修密法要有显宗的基础[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430.绝学正聪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人性中的真性[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恩则孝养父母[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愿意做离苦得乐的人[栏目:仁焕法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二四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大圆满前行 第一章 关于大圆满法 第四节 1 学密基本观念[栏目: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