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间佛教的建立(星云法师)
 
{返回 人间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96

人间佛教的建立

星云法师

  第一篇 从人道到佛道 
  第二篇 从入世到出世 
  第三篇 从自利到利他 
  正文
  第一篇 从人道到佛道

  壹-前言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维摩诘经》说:“菩萨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意思是说佛国、佛土在众生身上求,离开了众生,就没有佛,离开了群众去求道,是没有道可求的。佛陀在各种经论中也一直强调:“我是众中的一个。”六祖大师更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我们要成佛,必须在人道磨练、修行,经由人道才能成佛,在其他诸道中是无法成就佛道的。学佛的最终目标是成佛,但是要进趋佛果的前阶却是做人,所谓“人成即佛成”,把人做好了,佛果也就完成了。所以,如何健全人道,是我们学佛的第一个课题。
  贰?人道的完成
  做人的条件很多,儒家说的是忠信孝悌;佛陀告诉我们要行布施、持戒、禅定,这三者不但能让我们将人做好,并且能使我们进一步生至天上,因此这三者又叫“人天三福行”。不过,学佛最重要的,第一步要发心,心发则佛道堪成;其次要有坚定的信仰,有信仰才有力量。有了发心与信仰,进一步在生活中实践布施、持戒、禅定等修行,则人天福报具足,必能从人道渐次进入佛道。
  一、发心
  在佛教里常常讲“发心”,所谓发心就是发下列三种心:
  1.发增上心:可以招感人天果报。
  2.发出离心:可以招感声闻、缘觉的果报。
  3.发菩提心:可以招感菩萨的果报。
  我们希求人天果报所发的心,就是增上生心,也就是希望未来所得的果报,都能比现在更增胜一些。
  《中阿含经》卷二十五〈增上心经〉,佛陀告诉弟子,欲得增上心,应该数数念于五相。所谓“五相”就是:
  第一相:心与善相应,若生不善念时,就以此善念对治恶念,使其不生。譬如木匠以墨绳测木,以利斧治之令直。
  第二相:若念善时,生不善念,则观恶念能带来灾患,观想一切恶念都是障道,是所以不能成正觉的因缘,如此恶念便不生起。譬如有人年少可爱,若以死蛇死狗等不净之物系于其颈,还有什么可爱的呢?这是以厌离对治恶念的方法。
  第三相:若虽念善,恶念仍起;虽观恶念能障道,恶念仍生,此时应去除一切念。譬如明眼人在光明下可见各种东西,如果把眼睛闭上,即使有外境、有光明,则毫无所见,这是以不念对治恶念的方法。
  第四相:若念善时,生不善念;观念恶患时,亦生不善念;不念念时,亦生不善念。这时,应以思行渐减其念。譬如有人急速行走,自忖:我何不徐步呢?即便徐行。又自忖,我何不停下来呢?当他停下来后,又想:我何不坐下来呢?正当坐下来时,心中又想,我可以躺卧下来。这是以渐减的方式对治恶念。
  第五相:若念善时,生恶念;观念恶患时,亦生恶念,乃至不念念时,思行渐减时,恶念仍然不灭,这时只好咬紧牙关,所谓“齿齿相著,舌逼上腭,以心修心,受持降伏”。譬如两个大力士捉住一个瘦弱的贼人,他只好乖乖降伏了。
  发心就是开发心田,佛经中常将我们的心喻如田地,心的田地如果不开发,纵使外缘具足,福德具足,也不能长出菩提之苗,就像一粒种子,没有好的田地,它就不能结出好的花果。所以,我们要开发心中财富,开发心地能源,必须从发心开始。世间上,发心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发心的力量不可思议。
  二、信仰
  《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仰就是力量,一个人如果心中没有信仰,心灵没有皈依处,他的内心是空虚的,人生则如无锚之船,随波逐流。有了信仰,内心才会充实,生命才能圆满。但是,信仰不能植根于贪求上,而必须安住在长养慈悲道德、正信因果之上,这才是正确的信仰。
  学佛的第一步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就是为了确定自己的信仰。信仰可净化我们的身心,可以增进我们的道德,可以升华我们的人格,可以做我们生活的指标,尤其可以发掘我们佛性的能源。佛陀在成道的时候,曾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也就是说,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成佛的性能,佛性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但是因为被无明烦恼遮掩,所以要靠自己去发掘,信仰就是开采佛性的方法。
  《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论中譬喻说:“信仰的利益如手。”好比一个人进了宝山,山中蕴藏许多的宝藏,如果没有双手,就不能挖取宝物。同样的,我们学佛,好比进入佛法这座无尽的宝藏里,如果缺乏信仰,就无法坚定不移地埋头挖宝,依靠著信仰,才能获得其中的功用。因此,要想获得佛法的利益,一定要具备信仰。
  三、修行
  佛法中,从发心、信仰,到究竟的证悟,尚需经过解行的修学过程。《大毗婆沙论》说:“有信无智,增长愚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佛遗教经》说:“闻法而不行,如人数他宝,自无一分毫。”《楞严经》说:“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在在说明佛教是解行并重的,既需要慧解,尤须付诸实行,如此才能获得实益。所以皈依三宝以后,进一步要受持五戒、十善。
  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能不杀生,则得健康长寿;能不偷盗,则得大富大贵;能不邪淫,则能家庭和谐;能不妄语,则能受人赞誉;能不饮酒,则不乱性。
  受持五戒而能持戒清净者,可说是众福之所归。由于能持净戒,现生不受国法,并且能受到社会的尊重,人天爱戴,天龙护持。
  十善业也是德行的根本,十善业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十善业在大乘佛法中,属菩萨戒,同为人、天、声闻、缘觉等一切善行的根本。《海龙王经》说:“十善业道,是生人天,得学无学,诸沙门果,独觉菩提,及诸菩萨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处。”一个人若能常行十善业,不但自己幸福快乐,社会也多了一份安宁祥和。
  从受三皈,进而受持五戒十善,在修学的过程中,可以说又更上层楼。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能常行布施,广结善缘,常行禅定,以定得慧,则不仅是完成人道,更是向佛道迈进了一大步。
  参?佛道的完成──修学菩萨五十二阶位
  佛道就是解脱之道、菩提之道、涅槃之道。佛经上说,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也就是菩萨自初发菩提心,累积修行功德,以至成就佛果,必须经历三大阿僧祇劫。其间必须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个阶位,称为菩萨五十二阶位。分别是:
  1.十信:是信心、精进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护心、愿心、回向心。十信是因为菩萨在萌发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之初,所修以信为主,故名十信。
  2.十住:是初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十住是指菩萨于此安住其心,于六度等,行未殊胜,但得住名,故名十住。
  3.十行:是欢喜行、饶益行、无恚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此十位通名为行,是因为能行六度万行,则必能利益有情。
  4.十回向:是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诸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如相回向、无著无缚解脱心回向、法界无量回向。此十位通名回向,是因菩萨能将所修,普皆回向给一切众生。
  5.十地:是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此十位所以通名为地,是因为菩萨能总摄能证之智与所证之理的功德以为自性,并依持所修行,令此自性得以生长。
  6.等觉:当菩萨修至第十地的法云地时,已经位邻佛果,仅比佛果略逊一筹,因此称为等觉,也就是等同正觉的意思。又名一生补处,表示次一生即将成佛。
  7.妙觉:妙觉指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究竟佛果,因为它的境界奥妙不可思议,故名妙觉。
  五十二阶位中,十信至十回向属第一阿僧祇劫,十地中的初地至第七地,属第二阿僧祇劫,第八地至第十地属第三阿僧祇劫。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而修成佛果,也就是成就正等正觉。此时不但泯除人我关系,建立无人我对待,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平等观;并且能视一切众生如同亲人,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怨亲平等”的慈悲观包容一切众生;尤其能正观缘起,知道一切都是因缘法,一切众生都是累世的亲人眷属,因此能不执空有,不执生死,在无住观中超越时空的障碍,而证悟永恒无限的境界。这个境界,正是我们学佛人所追求超脱的境界。
  因此,我们如能建立平等观、慈悲观、因缘观、无住观,以此为待人处事的依归,那么当下就是在实践“佛道在众生身上求”的佛道。
  肆?结语
  《法华经》中曾以“人身难得”的譬喻,来赞叹生而为人的可贵。《阿含经》说:“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泥。”这些都是意谓人身的难得,人间的可贵。
  生而为人,到底有什么可贵?根据佛经上说,人道有三事胜于三恶道及诸天:忆念胜、梵行胜、勤勇胜。有了这三个条件,加上人身有种种痛苦,而这些苦又是在我们“堪忍”的限度内,所以它不但不会障碍我们学道,反而会激发我们的精进勇猛心,成为学道的增上缘。因此,人道是成佛的枢纽。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得何生度此身?”得生人身难,因此应该好好珍惜人身,好好把握今生,只要我们能把人做好,把人道完成,其实已经掌握到成佛的契机,已经迈向成佛之道了。
  第二篇 从入世到出世
  壹?前言
  佛法分世间法、出世间法,一般把世间法称做俗谛,把出世间法称做真谛。佛教虽然重视世间法,但是更重视出世间法。不过,人生在世,是不能离开世间法的,就是佛法也不能离开世间法,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所以对于世间、出世间法,我们应该抱著「先入世、后出世”的态度,惟有把世间的问题解决了,才能出世;惟有先入世的人,才能出世,才能升华。
  另一方面,要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佛陀成道以后,不舍世间众生,仍然到处说法,把菩提的欢喜散播给大众,不求独乐,但求众乐,这就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所以,学佛应该要先入世后出世,然后再从出世而入世;要具备出世的般若智慧之后,再积极从事入世的度众工作。
  贰?入世的生活
  人既然不能离开世间而生存,也不能没有入世的生活。一般人的生活,大部份是过著:
  1.以物质为主的生活,因为物质占了我们生活的主要部份。
  2.以感情为主的生活,因为人是感情的动物,所以佛说“众生”为有情。
  3.以人群为主的生活,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居。
  4.以根身为主的生活,因为一般人都是依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追求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快乐。
  人虽然过著物质的生活、感情的生活、群居的生活、根身为主的生活,但是物质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我们无限的欲望,所以我们要有合理的经济生活;人情是缺陷的,不能永远令我们满意,所以我们要有净化的感情生恬;人群是利益冲突的,不能常久和平相处,所以我们要有六和的处世生活;根身是无常的,因缘会招感聚合离散,所以我们要有法乐的信仰生活。
  一、合理的经济生活
  八正道中的“正命”告诉我们:身为佛教徒,必须从事正当的职业,过正当的生活,用正当的方法取得钱财。
  所谓正命就是合理的经济生活;反之,经营不正当的事业生活,就是邪命的生活。譬如开酒家,逼迫别人从事色情行业;开赌场、贩卖人口、毒品、枪械,或者算命、卜卦、看相等。在《佛遗教经》中,佛陀曾指示佛教徒不应该仰观星宿,推算命运,因为这些都是不合乎因缘法则,不合乎正命的经济生活,都是佛法所不允许的。
  有了正当的职业,正当的生活后,如果钱财有盈余时,佛法指示我们有几种的处理方式:
  第一、要供养父母师长。(约占全收入的十分之二)
  第二、要让妻子儿女衣食无缺。(约占十分之四)
  第三、要扩展正当的事业。(约占十分之二)
  第四、要有一些储蓄,以备不时之需。(约占十分之一)
  第五、要布施、救济,以造福人群,广结善缘。(约占十分之一)
  这就是佛教处理财富的方法。
  二、净化的感情生活
  平常一般人只对自己喜欢的人好,遇到和自己有缘的人,甚至可以把自己的身心生命都交给他;自己讨厌的人,不但不肯多付出一丝关心,甚至还要打击、伤害他。一个学佛的人,要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怨亲平等”的精神,对待众生要能从“有缘”的感情做到“无缘”的感情;甚至别人对我不好,只要有意义、有价值,应该平等施予欢喜,施予关怀,不必计较得失利害。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大慈悲精神,升华感情,与众生同体,这就是净化的感情生活。
  三、六和的处世生活
  佛教称出家人为“僧伽”,就是“僧团”的意思,又叫“和合僧”。因为僧团是本著「六和敬”的精神,在追求智慧与行事度众方面都能和谐相处。
  “六和敬”可以做为我们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1.见和同解:这是思想的统一。在佛教里,大家对佛法有共同的认识,以佛法为行事的最高标准,每一个人能够捐弃个人的成见、执著,建立相同的共识。见和同解运用在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对于国家的律法制度、行事政策要能认同,在思想见解上要能统一,以免意见分歧,背离轨道。
  2.利合同均:这是经济的均衡。僧团中如果有施主财施供养,不可私自独享,要交由僧团集中处理,大众共有。利和同均运用在社会上,让有钱的人帮助穷困的人,有力量的人扶助弱小的人,建立一个安稳均富的社会。
  3.戒和同修:这是法制的平等。僧团遵守著共同的戒律,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不拥有特权,在法律规章之前,人人平等,养成奉公守法的习惯,公平合理的生活。
  4.意和同悦:这是心意的开展。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培养开阔的心胸和心意的和谐,不要比较人我得失,不要计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悦,就是人间净土。
  5.口和无诤:这是语言的亲切。人与人相处之所以会有不悦、误会等事情发生,大都是从言语上引起的,因此,说话恳挚,语气委婉,大家就能够和平相处。
  6.身和同住:这是相处的和乐。大家有缘相聚一处,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尊敬,能够平等的相处、生活,就能获得和谐、快乐。
  四、法乐的信仰生活
  佛经上譬喻说,世人愚痴,贪图五欲六尘之乐,殊不知“五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五欲于人,既然有这么大的祸患,在五欲世间生活,如何才能不被五欲所染?《维摩经》说:“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真正的快乐不在欲乐,而在法乐,唯有从信仰中寻找快乐,才能得到佛法的喜悦,真理的快乐。
  佛法的快乐不是以感官去感受的人间快乐,而是一种虽然不看不听也陶然自在,发诸内心的宁静之乐。如参禅者有禅悦,诵经者有法乐,拜佛者有法喜的智慧之乐。因为他们所追求的是简朴勤劳,超然物外的宗教生活,他们所向往的是内在生命的显发,精神上解脱自在的般若之乐。如果我们能体会这种法乐,则不但不会“身为形役,心为物役”,反而能把身心安住在佛法中,而获得自在、安乐。
  参?出世的思想
  所谓“出世”,就是超过和胜出一般世间的意思。佛教的出世生活,不是要我们离开人间,到另外的地方过生活而不问世事;也不是要死了以后才有出世的生活,更不是为了自己了生脱死,不管世间的苦痛与困难,真正的“出世”是思想上的出世。出世的思想要有如下的认识:
  一、要有人生无常的警觉
  世间上每一个人都有好生恶死的观念。其实,人生一期的生命,数十寒暑,石火电光,刹那即过;人间的沧海桑田,桑田沧海,无常变幻。普贤警众偈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能够对世间兴起无常之感,能够有人生苦短的警觉,精进不放逸,努力修行,这就是有出世的思想了。
  二、要有远离物质的看法
  世间上每一个人都喜爱金钱物质,甚至有人临死之际,金钱物质也不肯给人,他以为来生还可享用,所以贪恋、聚集,最后一棺长盖,一坏黄土抱恨而归。
  金钱物质本来是给人用的,但是有人不会使用金钱物质,反而被金钱物质奴役了。苏东坡说:“物质有穷,欲望无尽。”我们如果不能对物质存有远离的看法,终身就会做物质的奴隶。如果有出世的思想,就能超然物外,对金钱做最有意义的运用。
  三、要有淡化情爱的观念
  经云:“爱不重不生娑婆,愿不切不生极乐。”众生因为有爱,才有生死,才有是非;因为有爱,才有你我,才有烦恼。佛教并不是要人人都舍弃情爱,而是要人以智化情,因为爱念不去除一分,道念便无法增长一分。有了出世思想的人,就能以般若智慧化导情爱,得到佛法的受用,反而能享受人间的真爱。
  四、要有不满自己的要求
  一般人都是对别人不满,绝少对自己不满。其实,自己充满我贪、我嗔、我痴、我爱、我执、我怨、我私、我妒等,怎么还能对自己满意呢?
  对自己满意,这是道业进步的障碍。人生到处都是缺陷,到处充满了考验,能够对自己不满,道德人格才会有所增进,这才是积极的出世的思想。
  肆?结语
  佛教虽然有入世与出世之分,但是它的精神仍然著重在入世,因为佛教的本质具有人间性、生活性。“出世”并不是要我们离开世间,而是一样在世间过著与常人一样的衣、食、住、行的生活,只是在思想、境界上更超越。能够“以退为进,以无为有,以空为乐,以众为我”;对世间的一切能够不贪不求,不计较、不执著。然后把这种出世的思想、无边深广的悲智,运用在救度众生的事业上,使每一个人能发出离心,了生死,使世界到处充满著佛法的真理与和平。
  因此,对于真正能萌发出离俗世的菩提道心的人,在他心里,入世、出世其实都只是当下一念而已!
  第三篇 从自利到利他
  壹?前言
  佛教分有大乘与小乘,大乘是指发“上弘下化”菩提心的菩萨,小乘是指以自己的解脱为主要目标的声闻、缘觉。“乘”是车子的意思,喻指能够将众生从烦恼的此岸载至觉悟彼岸的教法。菩萨发心普度众生,故称“大乘”。《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大乘的“大”有七种意义:
  1.缘大:谓菩萨修行大乘之法,以无量修多罗(一切佛法的总称)的广大法义为缘,因此称为缘大。
  2.行大:谓菩萨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复能利他。自利、利他,妙行具足,因此称为行大。
  3.智大:谓菩萨修行大乘,常以智慧观察,了知人、法皆无我,于一切境善能分别,不起执著,因此称为智大。
  4.勤大:谓菩萨修行大乘,自久远大劫以来,发广大心,精修无间,期登圣果,因此称为勤大。
  5.巧大:谓菩萨修行大乘,由善巧方便,化导于他,不舍生死,化身生趣,于生死中去住自在,救度众生,因此称为巧大。
  6.畏大:畏即无所畏。谓菩萨修行大乘,智力内充,明白诸法道理,能善加判别,于大众中广说一切法义,判定无失,则无所恐惧,因此称为畏大。
  7.事大:谓菩萨修行大乘,为令一切众生了解其大事因缘,因此屡屡示现于世间,演大妙法,入大涅槃,因此称为事大。
  大乘菩萨因为具有这七大,因此能发大菩提心,实践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做众生的舟航。
  在《法华经》中有个比喻,说有羊车、鹿车、牛车、大白牛车。声闻只能自度,不能度人,好比羊车之奔逸,不回顾后群;缘觉修十二因缘以求出离三界,略有为他之心,如鹿之驰走,能回顾后群;菩萨自度复能普度众生,如牛之荷负,安忍普运一切;最后会归佛乘的大白牛车。《法华经?譬喻品》说:“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因此,凡是能发心自利利他,具有这种思想、精神的人,就是大乘菩萨。
  在我们社会中,一般人最容易做的是“利己不利人”的事,这是因为我们凡事以“我”为前提,以自己的利益著想,所以所做的都是利己不利人,甚至人己都不利。而菩萨能“无我”,所以菩萨发心先为众生,后为自己。如果我们凡事能多为别人著想,多用一点慈悲心待人,必然也能从自利到利他,做个大乘菩萨。
  贰?菩萨的人生态度
  菩萨发心普济一切众生的苦难,度脱一切众生的苦厄,有两种不同的做法:
  1.先救度自己,然后再救度他人。自己尚未得度,怎能度人?如同有人溺水了,如果自己不谙水性,不会游泳,如何救人?所以要普济一切众生之前,必先自己了脱生死,没有忧悲苦恼才行。
  2.自己虽未得度,但是先来度人。这正是菩萨发心,菩萨是在众生的身上学一切法,菩萨离开众生,也就不名为菩萨了;救度众生的工作完成的时候,也就是自己的菩萨道完成的时候。
  不管怎么说法,既发大乘心学道,普济一切众生是首要的急务。所谓“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这就是大乘菩萨的人生态度。
  参?菩萨的大乘心
  菩萨发起普度众生的心,就是大乘心。大乘心包括了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
  太虚大师说:菩提心为因,大悲心为本,方便心为究竟。一个菩萨行者发心,一定要有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才算是发大乘心。
  1.发菩提心:就是发上求佛道的心。佛道是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到达的,没有发无上菩提心,那能承受那么久远的考验?
  经中说:世上多一个人发菩提心,就多一粒成佛的种子。学佛不发菩提心,好像耕田不下种;耕田不下种,将来那里会有收成?菩提心就是愿心,有愿心才有成就。发菩提心就是发四弘誓愿的心。
  《华严经》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菩萨若忘失菩提心,则不能饶益众生。因此,菩提心实是一切菩提道种的根本,是大悲法行的依据。
  2.发大悲心:就是下化众生的心。菩萨下化众生,是要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把众生的苦难看做自己的苦难,把众生的欢乐看作自己的欢乐。度众生而不望回报,为众生工作是应该的。所谓“愿为众生马牛”、“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这就是大乘的大悲心。
  3.发方便心:就是方便行四摄法的心。众生的根性不同,要解救众生的痛苦,必须广行方便。佛陀对众生观机逗教,开出八万四千法门,这些无非是佛陀度生的方便。菩萨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这就是方便心。
  以上所说的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集合这三者就是大乘心。发大乘心救度众生,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否则,大乘心是不容易发的。
  肆?菩萨的性格
  菩萨最大的特征,在于有慈悲与无我的性格。当菩萨看到众生受痛苦煎熬时,慈悲之心油然而生,而发出拯救众生出离三途之苦的大愿。因此,慈悲正是推动菩萨实践利人利己的大乘佛道的原动力。
  菩萨对众生的慈悲,有如严父慈母一般,有求必应,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他的大慈大悲如同太阳普照大地,照拂一切众生,无微不至,并且是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菩萨慈悲为本,随顺众生的需要,运用般若智慧普度众生。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他以无比的悲心,发下十二大弘愿以度脱五浊恶世的一切众生。他随时随地驾著慈航,席不暇暖,运用神通方便,寻声救苦。只要众生发出求救的声音,观世音菩萨没有不及时应现,及时洒下甘露法水的。他为了随顺众生,应病与药,而示现种种法身,有时为诸天,有时为八部;或者现妇女相,或者现童男、童女身;有时携鱼篮,有时骑蛟龙;有时住竹林,有时持杨枝,化现三十二应身,随处示现,救苦救难。这种随缘而化的道行,正是菩萨从无我慈悲中所流露的圆融性格。
  伍?菩萨道的实践
  佛教是一个重视实践的宗教,也是充满伦理特性的哲学。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的经典,汗牛充栋,教理高深,对于宇宙人生的现象有精辟独到的阐发,有别于其他只能信仰不许怀疑的宗教,因此说它是哲学。但是佛教更重视道德伦理的实践,因此说它是宗教。佛陀本身就是一个注重道德实践的典范,因此,佛陀证悟之后,一再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法要,希望众生从道德实践中净化自己。
  菩萨道的修行,正如学生求学一样,是循序渐进的。由烦恼的凡夫而至四双八辈的阿罗汉,而至断除烦恼的等觉菩萨,乃至于功德圆满的佛陀境地,都有一定的次第。菩萨的境界也因实践功夫的深浅而有不同,即使登地的菩萨,也还有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等十地的分别。进入初地欢喜地的菩萨,方称为地上菩萨,在初地之前的为地前菩萨。地前菩萨要实践三十七道品方能离凡超圣。
  所谓三十七道品,又称三十七菩提分法,也就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是调治恶行,长养善法,断除无明,庄严法身以进至菩提的资粮。这三十七道品即使是修至十地的菩萨,仍要勤持不懈。
  除此之外,菩萨还要修持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种。
  另外,在实践菩萨道的路上,最重要的是六度。《发菩提心经论》卷上谈到修行六度可以自利利他的意义:
  1.行布施,能流布善名,随所生之处而财宝丰盈,此为自利;能令众生得心满足,教化调伏众生的悭吝,此为利他。
  2.行持戒,能远离一切诸恶过患,常生善处,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不犯恶业,此为利他。
  3.行忍辱,能远离众恶,达于身心安乐的境界,此为自利;能化导众生趋于和顺,此为利他。
  4.行精进,能得世间、出世间的上善妙法,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勤修正法,此为利他。
  5.行禅定,能不受众恶而心常悦乐,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修习正念,此为利他。
  6.行智慧,能远离无明,断除烦恼障、智慧障,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皆得调伏,此为利他。
  菩萨六度的精神是积极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这种微妙、深奥的道理,是佛陀在过去无量劫所亲修验证的,只有信仰佛教的弟子们,才有机缘闻此大法。因此,一个正信的佛弟子,必须躬亲实践,护持佛法,令佛法深入民间;以真诚恳切的态度去创造事业,福利社会人群。若人人都能信奉佛教,进而勤修六度法门,自利利他,则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世界和平的人间净土自然就能实现。


{返回 人间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星云大师与人间佛教全球化发展之研究
下一篇:人间佛教的生活(星云法师)
 星云长老:和谐就是人间佛教
 《坛经》中人间佛教思想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高振农)
 人间佛教的思想(星云法师)
 净土法门的人间佛教观对建设和谐世界的作用(净宗法师)
 人间净土与和谐社会(龙昂 李大萱)
 印顺导师“人间佛教”之菩萨观及道次第初探(吕胜强)
 马一浮人间佛教思想倾向中的矛盾性(郭敏飞)
 人间佛教之实践
 阿含经与人间佛教(宏印法师)
 论多元信仰对人间佛教的挑战(吴妙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汉地很多人接受了密法灌顶,但往往修不下去,这是为什么?[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