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星云大师与人间佛教全球化发展之研究
 
{返回 人间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31

星云大师与人间佛教全球化发展之研究
  陆  铿(资深知名报人)
  马西屏(中国文化大学暨华梵大学讲师)
  编按:本文作者陆铿先生为资深知名报人,生于一九一九年,曾任中央日报社副总编辑,虽因直言不讳而身陷政治牢狱先后长达二十二载,但终其一生不改其独立自主的报人本色;马西屏先生,生于一九五五年,曾任中央日报社副总编辑、台湾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并接连荣获吴舜文新闻奖、行政院新闻局金鼎奖——新闻报导奖、第二届社会光明面新闻报导奖、曾虚白公共眼务奖,是首位拥有这四座代表在新闻界超凡地位奖项的新闻人,今年又荣获中国文艺协会新闻类文艺奖章。
  本文为两位作者数年前完成而尚未发表之作品,因陆铿先生于二OO五年罹患阿兹海默症,基于尊重,我们基本上保持作品原意,而在需要增补资料之处以【编注】方式说明之。
  一  、前言
  十九世纪的美国诗人吉普林(Rudyard Kipling)曾说:“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两者永不碰头。”但是历史的潮线推栘,百年的浪头就将吉普林的名言撞击得粉碎。
  但是,在东西方碰头的初期,是单方面的一种入侵行为,西方藉著强大经济与科技,挟带著强势文化力量,排山倒海袭来,东方几乎毫无抵抗,所以二十世纪对东方而言,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全盛时期,很多学者皆认为宗教(尤指基督教),在西方文化霸权扩张行动中,曾是重要的载体。
  但是,新世纪二一十一世纪)将是一番什么面貌?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不得不提杭亭顿(Samuol.P. Huntington)的《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杭亭顿认为:在“后冷战”的世界中,“自由民主一或“共产集团”的标记,不再是各国界定自己的主要标准,取而代之的是来自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文化、宗教与“本土化”社会特质,才是各国自我认同、党同伐异的基础。在二十世纪结束之前,世界可大致区分为“西方文明”、“中国文明”、“日本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以及“回教文明”、“佛教文明”等等不同的社会,从这个角度来看,科索沃的种族冲突,甚至中东的波斯湾战争,就不能单从政治经济利益的冲突来分析,而是涉及不同的文化、语言,乃至族群认同的冲突。
  所以,杭亭顿的重点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目前最纷扰的地区部位在文明断层线上,如波士尼亚、车臣、中亚、高加索区、喀什米尔、中东、西藏、斯里兰卡、苏丹等。
  顾翊群先生更进一步指出东方文明中的中国文化最可能用来补救西方文明的缺点,而将人类引向富强康乐的大同世界。主因在于中国文化具有三大特征:㈠中庸的哲理。㈡理性的人生与社会。㈢对卓越造诣的追求。自古以降,即系中国的精神传统,历久弥新,且针对了二十世纪的人类危机,有补偏救弊的功能。
  杭亭顿在他的书中,特别提出了“佛教文化”,但是并没有探讨“佛教文化”在二十一世纪中可能扮演的角色及影响。因为佛教文化力量强大,却未见全球化的远景。
  而顾翊群先生所指的“中国文化”,事实上是狭窄的儒家文化,因为在儒释道三大文化中,释与道不符合“理性的人生与社会”此一特征,简言之,即“人间性”不足。
  本文的目的在提出并研究三个问题:佛教文化有没有像当年的基督教一样,逐渐走上全球化的道路?佛教文化全球化的优势与劣势何在?想要全球化,第一步必须先具备有“人间性”。究竟佛教文化是否具有符合“理性的人生与社会”特征的“人间性”?
  二、佛教是否具有人间性本质
  在精神科病房中,病人常是靠著墙壁走路,因为他们“失去了方向”,而墙壁能给他们一种方向戚。医生作家王溢嘉在《世说心语》中就指出,要脑部受伤的人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他们会将名字签在纸边的角落,不敢签在中间,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可能会在空旷地方迷失的恐惧。
  那么当人在现实社会的旷野迷途,佛教能否是人间最佳的指引?
  《阿弥陀经》形容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个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娑婆的意译就是堪忍,意思是说这个世界的众生忍受贪、瞠、痴三毒及诸苦恼,不肯出离。生活在五浊恶世的众生经常彼此互相争斗逞强。
  换句话说,人们生活在五浊恶世,宛如没有监狱的囚犯,埋首在尔虞吾诈,沉迷于你争我夺,失足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而无法自拔,人人拚命“上穷钞票下股票,两处茫茫皆不见”,成了自己精神乖张心灵贫乏的囚徒。此外,整个都市的水泥丛林带来了无比的压迫戚,行走在高楼大厦的虎视眈眈中,忧虑孩子被绑架,交通又堵塞:担心河流被污染,感染AIDS,面对各种怪诞不经的社会恶象,竞有“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的惊惧。扶著铁窗仰首,只能看到一角灰蒙,不去亲近广阔湛蓝天空,怎能找到心灵憩息之地?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五浊世界,是不是就做世间的逃兵,遁世避俗,把希望寄托在他方的国土,等待来世他生弥陀来迎?在经典中,佛陀提到有多种的净土,如西方极乐净土、东方琉璃净土、阿闳佛国妙喜净土、华藏净土、弥勒兜率净土等,各有其殊胜之处。其实,他方净土类似《法华经·化城喻品》里的“化城”,是为“怯弱下劣”的众生所设,让“疲极之众,心大欢喜……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隐(稳)想”,然后再以方便设化,令不退心。②人间此方即是净土,只因凡夫“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是以佛陀在《维摩诘经》中开示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意即若能实践佛理,一旦心清净了,娑婆即常寂光净土,净土就在人间。
  由此得知,佛教是“人间”之教,在人间创造自他的净土是佛教的终极目的,佛教必须立足人间,才是究竟的发展之道。采求佛教是否具有人间性或必须走向人间性,可以分为四个面向来讨论:
  (一)从本源来探究。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为一大事因缘降诞于人间,目的是为了二不教利喜”,令众生悟入佛的知见,得以离苦得乐。因此,当初佛陀在印度席不暇暖,沿著恒河流域走遍瞻部洲十六王国,说法不倦,为教化人间社会,应众生根机的不同,开演出八万四千契理契机的佛法,就是一种“人间佛教”的体现。
  二千五百多年来,古德高僧秉承如来遗教,担当起弘法软化的责任。虽然因时空、政治、社会、人文等各种不同因缘条件而呈现出多元化的宗派,尽管各宗派的仪制不尽相同,但以人为本的思想却是一致的。
  ㈡从宗教的功能来探究。宗教本身就具备有十足的社会功能与社会责任。
  著名的宗教人类学家史拜洛教授(Melford Spiro)曾说人类的宗教信仰大致有三种重要的功能,那就是:1、生存的功能(adaptive function),2、整合的功能(integrative function),与3、《认知的功能(cognitive function)  (Spiro,964-1987)。生存的功能就是帮助人类克服种种生活上与心理的挫折、困难、恐惧、不安,藉信仰之力量获得安定、安心与安全;所谓整合的功能就是藉共同信仰以巩固团体的凝聚力、整合社会的组织力,发挥人类社群关系的至高境界;所谓认知的功能则是满足人类对于终极意义的困惑,提供对人生、宇宙、存在与道德等等根本问题的解答。
  史拜洛的宗教三功能论在比较宗教学上有很深远的影响,事实上三项功能都明白点出宗教应具备有“社会性”、“人间性”,尤其是第二项整合的功能所强调的社会责任,几乎是“人间性”的最高典范。
  ㈢从世界的潮流探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吴云贵先生认为,进入现代化社会以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文教制度等部门的兴趣,将原本属于宗教机构控制的领域统统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使得宗教更进一步与社会各个领域重新建立联系,实行广泛的认同。这种现代主义的宗教主张以革新、开放、灵活变通的积极态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协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宗教在现代社会必须与社会各领域建立更新的认同与联系,完成更密切的依存与互动,也就是必须走向人间化。部分传统主义者对现代主义宗教不赞同,其实不论所谓传统与现代,或是属灵与属世之争,其宗教的内涵与本质仍然是相同的,只是呈现的手段有所不同而已。
  所以变和不变没有界限,大海滔滔流逝变幻,大海本身面貌未显增减:月亮圆了又缺,盈虚变化,月亮本身并未损益,所以万变不离其宗,繁复的变化中有著不变的法则。
  ㈣从佛教的流派探究。佛陀降诞在人间、出家在人间、修行在人间、证悟在人间,佛陀的教示也概皆具有人间性。佛教自印度流传东土之后,不仅与中国文化紧紧结合,而且对于中国务方面的文化产生既深且远的影响,即与其本自具有的人间性格深切相关。
  佛灭后的印度佛教出世意味浓厚,倾向要人离开烦嚣的现实世界,到清静的地方作冥想(meditation),以体悟真理。后来缅怀佛陀精神的大乘佛教兴起,让佛教回归人间的旨趣。不过,主张清修的上座部佛教一直具有相当的势力。
  中国佛教的入世意味比较浓厚,与大乘佛教的精神相契,即并不强调要教徒远离自己身处的环境、远离这人世间,到清幽的森林打坐、冥想、做修炼;而主张佛教理想的实践与现实环境并不冲突,二者可以同时存在。它更认为,佛教徒应与世界保持紧密的联系,在这烦嚣的世间实现它的宗教理想,这才是正确的实践方式。
  从数义上说,中国佛教相当强调“用”的观念。所谓“用”即是用世,或用于世;“世”即是现象世界,也就是世间。中国佛教不论是天台、华严或禅,在教义上都非常强调对世间起用。所谓“起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透过学习及修行,累积种种功德、种种学问成果,更将这种种功能和成果用于世间,在世间进行宗教的转化或化导工作,这“用”完全是指向现实世间来说的。
  中国佛教更具有人间性格,这与文化有关。在传统中国的社会文化脉络中,儒家占著极重要的角色,儒家讲求“人本主义”,而非“神本主义”,所以中国佛教的“人性”十足,对于“人人可为菩萨”、“人是未开悟的佛”等中心意旨十分强调,供养在佛堂的泥塑菩萨,遂一跃而为人间活跃的大有情。
  唐代的佛教十分发达,不仅诸宗并立,讲席隆盛,许多由佛寺设立的佛化事业也办得轰轰烈烈,凡此奠定了社会安定、民生富裕的基石。当时硕学僧尼辈出,连许多在家居士都深谙佛法。在禅门里,就有不少在家婆子与出家禅师在机锋上互相较量的故事。其中有一则“婆子烧庵”的故事,虽然无关机锋,但饶富趣味,意味深长:话说有一个老太婆供养一个修行人,为他盖了一间茅草房在山上,每天送饭给他吃,送了二十年。有一天她要考验这个修行人,找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小姐给他送饭去,并且教这位小姐坐在修行人的腿上,看他反应如何,结果这个修行者说了两句话:“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意思就是说,我就好像枯木依靠在寒冷的石头上,经过三年也不会产生一丝温暖。最后这位老太婆放了把火将庵烧了,把和尚赶走,并说:“我二十年只供养了一个俗汉!”婆子要供养的是一个人间度化的菩萨,不是一个冰冷无情的自了汉。从这则故事,不但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有情对于佛教的期待,也让我们理解到佛法想要广被十方,普利世间,必须先探究人性之所趋,再予以顺势利导。这便是人间佛教的宗旨所在。
  从以上四个面向,可以看出无论从本源、功能、世界潮流、流派而言,佛教皆极具人间性。菩萨的全译是“菩提萨堙”,菩提是觉、萨唾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所以凡是发心觉他、利他的人,都可以称为菩萨。太虚大师一生提倡“人间佛教”,最后就归纳菩萨学处,认为学菩萨,有菩萨心肠,就是人间佛教。星云大师则不仅倾力推动“人间佛教”,而且率领弟子共同实践,提供许多施设与活动,把佛教弘扬到全球五大洲,让大家从中学习如何成为人间菩萨,如何建设人间净土。
  三、太虚大师与星云大师
  因此,研究人间佛教,研究佛教的全球化,就不能不提及最早提倡人间佛教的太虚大师与全力推行人间佛教、将佛教发扬光大、弘扬全球的星云大师。
  中国现代佛教的兴起,推动整个社会的前进,是近七十多年的事.
  其中有两位领导潮流的关键人物,一位是首倡“人间佛教”的太虚大师,另一位就是进一步推行并实践“人间佛教”,使太虚的理念成为现实的星云大师.
  最巧合的太虚和星云两位当代佛教的大师,年龄相差三十八岁,而且缘悭一面,却有七个共同点:
  第一、两位都出身贫寒之家,且遭遇不幸。太虚自幼失去双亲,星云十岁起再也没有见到离家出外谋生的父亲。
  第二、两位都是幼年出家。太虚是一九O四年,十六岁时在江苏苏州平望小九华寺皈依佛门;星云是一九三八年,十二岁时在江苏南京栖霞山寺拜志开上人为师。更难得的是两人皆属临济宗。
  第三、两位都具有天生的魅力(Charisma)亲和力。和他们接触,都会有如沐春风之感。
  第四、两位都具有组织能力与统合能力。太虚远在一九一一年任广州白云山双溪寺住持时即组织“僧伽教育会”,讲演著述。一九二一年又在南京创设“中国佛教协进会”。一九一八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组织“觉社”,出版《觉社丛刊》后改为著名的《海潮音》期刊。一九二二年在湖北创办“武昌佛学院”。一九二四年在庐山发起召开“世界佛教联合会”,日本、东南亚、欧美各国佛教界都派代表与会。一九二五年率中国佛教代表团到东京出席“东亚佛教大会一。一九二八年在南京创立“中国佛学会”。一九二九年在巴黎发起筹组“世界佛学苑一,产生了广泛影响。抗日战争时,发起组织青年护国团和僧侣救护队,共赴国难。一九四三年组织“中国宗教徒联谊会”。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任“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委员,进行佛教整顿工作。一九四六年获国民政府颁发宗教领袖胜利勋章。翌年病逝于上海玉佛寺。
  星云在台湾弘法讲经、出书,所遭遇的坎坷是太虚未经历过的。但他凭著一股“佛教靠我”的信念和智慧,一步步成就了大格局。
  首先他在宜兰成立了念佛会。并经过惨淡筹募,在雷音寺盖了一座讲堂。接著根据年轻人爱唱歌、爱交友的特点,成立了全台湾第一支佛教歌咏队。并设立作文班,为青年修改文章。还为清寒子弟设立了“光华文理补习班”。
  三十岁不到的星云,为了弘扬佛法,主编《人生杂志》。接办《觉世》旬刊后,还自己出去拉订户。一九五九年当西藏佛教徒在达赖领导下掀起抗暴护教活动时,星云在宜兰组织了三万多人参加的佛诞节提灯游行,使民众大开眼界,并让这位外来的和尚与纯朴的山城紧密结合成一体。
  有谁会想到,相隔四十二年,星云竟在宜兰设立了规模宏大的佛光大学。而且,在此之前,他在美国洛杉矶设立了西来大学,在台湾嘉义开办了南华大学。更早在一九六五年开创佛光山时,就创办了佛教学院(现名为“佛光山丛林学院”)。四十余年来,已在海内外创立了十六个佛教学院,度化了全球二十余国不同族群入学。尤其是扬名海外的五十多个“中华学校”,不仅是海外中华文化的扎根地,也成为移民海外华人联谊交流的据点与精神生活的重心。不仅达到使佛教走人人间,而且从东方走入西方。
  第五、太虚和星云为了弘扬佛法与政治人物都有些接触。太虚远在一九二年就与革命党人朱执信有联络。一九二一年在南京晋谒了孙中山。一九二七年九月应蒋介石邀游奉化雪窦寺,与蒋谈竟日并略说《心经》。一九二八年六月再应蒋邀赴南京,曾与政要谭延恺、蔡元培、钮永建、李烈钧、王正廷等接触,洽商进行组织统一僧侣两界佛学团体,因蔡元培强调当时不便提倡宗教,故仅设立佛学会。一九三三年七月与国民党元老笃信佛教的代表人物戴季陶游庐山,叹佛力无边。并与戴同台讲经,到一九三八年春在重庆,戴季陶对太虚说:“希望大师能在一个名山胜刹,从实践训练上养成将来复兴中国佛义的根本僧材。”直到太虚去世之前,用他自己的话说:“始终未能实现。”结果,这项宏愿在二十多年后由星云给实现了。
  星云在台湾开始弘扬佛法时,正是白色恐怖的时候。一九四九年由于谣传三百名僧侣被密遗来台从事渗透颠覆工作,他竞遭嫁祸为匪谍,与慈航法师等数十名法师一起被捕入狱。前后被关了二十三天,幸由孙立人夫人孙张清扬居士担保,才恢复自由。
  继后随著佛光山的发展,与各方面的接触自然增多。不少党政人物皈依在星云门下,国民党聘请星云为中央评议会委员,他也只好接受。几年后才辞掉。
  二OOO年八月《新新闻》等中、港、台三家传媒联合征选了在二千年中、港、台权力风暴中心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人。结果,宗教界只选了星云和证严,反映了星云倡导的“人间佛教”已经深入人心。国民党的政治人物请星云开示,已是常事;民进党的陈水扁当选中华民国第十届总统后也求教于星云,星云赠以“有佛法就有办法”名言,成为传诵一时的佳话。
  第六、太虚与星云都是具有高瞻远瞩智慧的大师。一九四一年夏,我曾以广播记者的身分到重庆北碚缙云山访太虚大师,从谈话中得到一个印象,他是以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类佛教为对象,藉此将佛教输送到原信其他宗教的人中去,以达到佛教细胞深入社会多阶层之目标。
  同样地,星云自在美国洛杉矶建立了被美国传媒称为“西半球第一大寺”的西来寺后,即一步一脚印地将东方的佛教传入西方。
  一九八八年,世界佛教徒友谊会第十六届大会由美国西来寺主办,星云大师在一九八六年欢迎中国大陆佛协会派团参加其主办的“第十六届世界佛教徒友谊会”,建议大陆和台湾分别沿用“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佛教会”的原名,在英文译名上一为“The Buddhst Associa,tion of Beijing,CHINA’  ,一为“The BUddhist Assocition of Taipei CHINA’  。解决了纠缠多年的世佛会中国代表权问题,让两岸两个佛教团体坐到同一会议厅里,为海峡两岸首开平等交流之创举,创造了比奥会模式更具意义的星云模式。
  而紧接来的“国际佛教促进会中国大陆弘法探亲团”的访问中国大陆,更在大陆吹起了一阵“星云旋风”。正如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北京机场欢迎星云时讲的一句具有深远意义的话:“千载一时,一时千载。”这仅是其中一例,后文将举出更多的例子,证明星云大师将佛教全球化是有计画、有步骤、有理念、有远见的,而且是深广兼顾、解行并重的。
  第七、两人都大力提倡“人间佛教”。太虚大师提出“人生佛教”始于一九四四年秋,也就是当时对佛教颇有研究的教育部次长顾毓绣博士陪同印度大学校长罗达克利西那到缙云山访大师的那一年,距其一九四七年逝世只有三年。(顾一九四五—一九四七年曾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为江泽民的恩师,对佛教理解甚深,后寓居美国费城,于二OO二年往生。)但这段历史在一些学者的不断为文鼓吹下,却让许多人误以为太虚只提出“人生佛教”。其实,早在一九三三年,太虚大师就已经揭橥“人间佛教”的主张,在大师看来,人间佛教、人生佛教、建设人间净土……等等,辞异而意同,都是为了呼吁大家:“佛法应于一切众生中特重人生。”
  太虚认为,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依佛而住,还无所谓佛教。佛去世后,弟子们把佛生前言教结集为经教,才开始有了佛教。太虚指出:时至今日则须依于全般佛陀真理而适应全世界人类时机,更抉择以前各时域佛法中之辑要而整理之,故有“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之说。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有两大原则:一曰契真理,二日协时机。非契真理,则失佛学之体;非协时机,则失佛学之用。而所谓真理,即佛陀所究竟圆满觉知之宇宙万有真相。时机,乃一方域、一时代、一生类、一民族各别之心习或思想文化。
  总的来说,“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之提出是用来对治当时佛教沦为鬼神之教的偏颇,进而提倡要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
  一九四六年七月,太虚大师主持中国佛教会会务人员讲习会,星云大师也是其中的学员,在讲习会中他深受太虚大师所说的“我们要建立人间佛教的性格”一语之感召,一生以来以实践“人间佛教”为职志,之后并将此理想带到台湾,让人间佛教在台湾开花结果,进而将此经验移植海外。星云大师对于人间佛教的看法,散见于各个讲演及对谈中,每一次都有推陈出新、契理契机的见解。大师最早在公开场合大力提倡“人间佛教”是在一九七七年,地点在台南育乐活动中心,他以“如何建设人间的佛教”为题说明提倡“人间佛教”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我为什么要讲“如何建设人间的佛教”这一个问题呢?因为今天佛教的某些趋势已经违背了佛陀的
  本旨。比方说:研究学问的人,只知道重视佛学的玄谈,而不注重实际的修证:有的人,又以为佛
  教是重视形式上的吃素拜拜,对于人格道德的增进及日常生活的问题并不重视,因而缺少对人世的
  责任感;有的人一信佛教,就忙著自己的修行,不是住在山林里自修,就是居住在精舍中不问世
  事,完全失去对社会大众的关怀。
  因此,我今天提出这个问题,是要说明真正的人间佛教是现实重于玄谈,大众重于个人,社会重于
  山林,利他重于自利。
  接下来,他以“建设生活乐趣的人间佛教”、“建设财富丰足的人间佛教”、“建设慈悲道德的人间佛教”、“建设眷属和敬的人间佛教”、“建设大乘普济的人间佛教”、“建设佛国净土的人间佛教”作为纲目来说明如何建设人间佛教。
  一九九O年,他在“佛光山佛教青年学术会议”中发表主题演说:(人间佛教的基本思在讲习会中他深受太虚大师所说的“我们要建立人间佛教的性格”一语之感召,一生以来以实践“人间佛教”为职志,之后并将此理想带到台湾,让人间佛教在台湾开花结果,进而将此经验移植海外。星云大师对于人间佛教的看法,散见于各个讲演及对谈中,每一次都有推陈出新、契理契机的见解。大师最早在公开场合大力提倡“人间佛教”是在一九七七年,地点在台南育乐活动中心,他以“如何建设人间的佛教”为题说明提倡“人间佛教”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我为什么要讲“如何建设人间的佛教”这一个问题呢?因为今天佛教的些些趋势已经违背了佛陀的
  本旨。比方说:研究学问的人,只知道重视佛学的玄谈,而不注重实际的修证;有的人,又以为佛
  教是重视形式上的吃素拜拜,对于人格道德的增进及日常生活的问题并不重视,因而缺少对人世的
  责任感;有的人一信佛教,就忙著自己的修行,不是住在山林里自修,就是居住在精舍中不问世
  事,完全失去对社会大众的关怀。
  因此,我今天提出这个问题,是要说明真正的人间佛教是现实重于玄谈、大众重于个人,社会重于
  山林,利他重于自利。
  接下来,他以“建设生活乐趣的人间佛教”、“建设财富丰足的人间佛教”、“建设慈悲道德的人间佛教”、“建设眷属和敬的人间佛教”、“建设大乘普济的人间佛教”、“建设佛国净土的人间佛教”作为纲目来说明如何建设人间佛教。
  一九九O年,他在“佛光山佛教青年学术会议”中发表主题演说:(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提及“人间佛教”具有六种特性,即:“人间性”、“生活性”、“利他性”、“喜乐性”、“时代性”、“普济性”;之后又以六点来说明什么是人间佛教:“五乘共法是人间的佛教”、“五戒十善是人间的佛教”、“四无量心是人间的佛教”、二八度四摄是人间的佛教”、“因缘果报是人间的佛教”、“禅净中道是人间的佛教”。
  二OO二年在(人间佛教的蓝图)中,他提出二十点来说明人间佛教的风貌,质言之,即是在明示大家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人间佛教:
  1、伦理观(居家之道)    2、道德观(修养之道)
  3、生活观(资用之道)    4、感情观(情爱之道)
  5、社会观(群我之道)    6、忠孝观(立身之道)
  7、财富观(理财之道)    8、福寿观(拥有之道)
  9、保健观(医疗之道)    10、慈悲观(结缘之道)
  11、因果观(缘起之道)    12、宗教观(信仰之道)
  13、生命观(生死之道)    14、知识观(进修之道)
  15、育乐观(正命之道)    16、丧庆观(正见之道)
  17、自然观(环保之道)    18、政治观(参政之道)
  19、国际观(包容之道)    20、未来观(发展之道)
  近几年来,星云大师经常将他亲身体证的“佛法”或“人间佛教”作如下之定义:
  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
  三言两语、言简义赅地将“人间佛教”的精义表达得淋漓尽致。
  总而言之,在星云认为,“人间佛教”就是以人为本,心怀社会,放眼宇宙,普利大众;用一种积极的心情,去珍惜这个世界美好的一面,进而携手共建人间净土。
  四、佛教的全球性困境
  十九世纪拜殖民主义之赐,让西方人士逐渐认识南传佛教;二十世纪拜政治变动之赐,让藏传佛教传入了欧美;尽管如此,但从总的来说,都是基于一些比较“被动”的因素,而非基于“自动”的“走出去”,因此无法蔚为全球的风潮是可以理解的。
  佛教既然具有人间性,为何过去二干五百年的发展,仍无法如基督教般普及?其症结就在于佛教的人间性一直被忽略,甚且被涂抹了各种非人间性的色彩,导致了一个难懂而神秘的东方世界,令有心人士望而却步。
  也就是说,佛教本身便具有世界性的特质,之所以未能全球化,是弘法与认知上产生了谬误,举其大者有下列数端:
  ㈠迷信化与神鬼化。以汉传佛教为例,佛教自东汉传人中国也有近二千年的历史,但是佛教的根本精神,却在这近二千年中因民间固有的习俗,加上神道怪诞的附会传说而被里没,以致让佛教沦落为低级的迷信之流。
  其实佛教本身是反迷信的,却与迷信画上等号,这是佛教最大的悲哀,佛学博士张曼涛曾在一项宗教讨论会上说了一段极为发人深省的话:
  神是宗教信仰者一个最完美的崇拜对象,这个完美,我们也不妨说是人格一个最崇高向往的目标。
  ……(所以)仅就神的含意来说,不论是基督教的传教师还是神学家,他们在解释神的意义时,大
  都不会带任何迷信的,而是至善高超的。以佛教来说,信仰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本身并无迷信,他
  的行为,他的言教,足为万世师表,也足为后世永世效法。但信仰的对象不迷信,信者本身却难免
  会自作迷信。比如一个佛教徒,释迦明明揭示他门不要将佛看作走神,可以赐福,可以赦罪;佛只
  是一个觉悟者,他以他的觉悟来觉悟后人,要后人凭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开辟自己的大道来完成自
  己。可是信仰的人却不如此,他们把释迦牟尼神化,把佛视作宇宙的主宰……求什么就会给什么,
  可以赐恩,可以赦罪;需要发财的时候,趴在地上磕头、烧香,就以为可以得到赐福了,明天就可
  以中爱国奖券了!这种心理试问是不是迷信,然而这种迷信,我们能归诸于释迦牟尼吗?能归诸于
  佛教吗?……对信仰对象的内容与伟大并不去学习与求知,只是将信仰对象神格化,想像袍是一个
  万能者,能为自己赐福一切,此种为私欲的求助于神,便是迷信产生的基本动力。
  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只有佛陀所创立的佛教是无神论。佛陀是属于人间,而非神鬼,甚至佛陀在证悟的时候,便说:“众生皆具有如来德性,只因妄想颠倒,未能成佛。”在许多经典里,佛陀鼓励大家只要发挥人的自主力、精进力,都能够成正等觉。可惜由于后世佛子的误导,让许多人错认佛教是“保险公司”,星云大师就不止一次的慨叹:
  我们接受佛教的信仰,并不是把佛教当为一个保险公司,希望佛祖像神明一样廉价的给予我们保
  佑。我所谓的人间的佛教,是希望用佛陀的开示毅化作为改善我们人生的准绳,用佛法来净化我们
  的思想,让佛法作为我们生活的依据,使我们过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甚至他还以生活上的对话为例来说明这种现象的可悲,不仅指出了教徒的不正确心态,也是在藉此来突显弘扬“人间佛教”的可贵性与迫切性:
  一般人对于宗教信仰缺乏一颗虔敬的心,认为宗教是用来析福求财、消灾化凶,进趋名位富贵的道
  具,而不知道宗教的真正意义在于牺牲奉献。譬如我经常听到一些信徒对我说:
  “师父,我不要念佛了!”
  “你念佛念了二十多年,为什么不念了呢?”
  “我以为念佛就能事业顺利,财源滚滚而来。最近我和朋友合伙做生意,不想却被对方倒闭了·佛
  菩萨一点也没有保佑我发财,又何必念袍呢?”他振振有词地回答我。
  我一听恍然大悟,原来他把佛菩萨当成财神爷来侍奉,视为保险公司一样,来经营自己的财富。这
  种贪餍的功利态度,如何能与诸佛菩萨施与行慈的悲心相应呢?
  佛教徒一味祈求神佛保庇护佑,却不发大悲心,不立大悲愿,还是停留在我见的框框里,遑论走出家园,走出邦国,度化十方众生。这是佛教无法全球化的最主要原因之首。
  ㈡高谈空论,少于实践。佛世时,佛陀与圣弟子们十分重视佛法在生活中的实践,但后来的佛子为将教理建构为繁复的理论,以致佛教走入学术的象牙塔,佛理成为谈玄说妙之资。星云大师曾在(怎样做个佛光人·第七讲)中说:
  佛教之所以衰微的主要原因,在于毅界人士只知空谈高论,不切实际,深奥玄妙的道理说太多了,
  反而使佛教教义中利益众生、服务社会的方法渐渐被人忽略淡忘,以致于世人轻垢佛教,以为只是
  普通心性之学或消极悲观之说,不足以经世济民匡正人心。
  所谓“己不作,教他作,未之有也”,自己都无法实践,又如何能化导他人呢?这些话不仅是佛教,也是所有宗教在全球化上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㈢佛教失去了以人为本的立场。哲学大师梁漱溟先生本钻研佛教,但是后来弃佛就儒,成为儒家的代表性人物。有次太虚大师在汉藏数理院请他演讲,梁漱溟在黑板上写了“此时、此地、此人”六个大字,对佛教的不重“此时、此地、此人”做了严厉的批判。他说:“我为什么走入儒家,就是为了这六个字。讲时间,佛教谈过去、现在、未来、无量的阿僧只劫,但是我们生命当下的现世很重要。佛教讲到空间、地方,说有此世界、他世界、十方无量诸世界,世界虽然讲了那么多,但我们相处的这个世界,需要我们去净化它。佛教讲到众生,不但是人,十法界的众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在无量无边的众生中,以人最为重要。”
  梁漱溟的话正代表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声,而这件事情也说明了,佛教在清末民初时期的确已被曲解,太虚大师及后继的星云大师之所以力倡“人间佛教”,强调佛教的“人间”性及实践陆,实有其对治之目的。而这种对于佛教“不以人为本”的误解,也正是佛教无法全球化约重大漳凝。
  ㈣神棍假借佛教之名敛财。台湾近几年富裕后,神棍横行,甚至有一阵子报章杂志成篇累牍是神棍诈财新闻,这在国际上形成很深的误解,不明白伪教真谛的外国人,总以为东方的宗教具有神棍诈财的阴暗面,因此却步不前,让正派宗教也遭到了池鱼之殃。
  神棍的兴起,在于二十世纪末的后工业时代,物质文明愈发达,人类精神愈匮乏;器用层次的依赖沉溺,造成心灵需索的茫然无助。人心的难苏息,导致心身困顿旁徨,情绪躁动急浮,当知识对此心灵沉痢束手无策之际,各种灵修和神通隐运而生,于是今人幻化真神的一造神运动一,在二十世纪末蔚为风潮。这种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偏执,不独台湾为然,美国大卫教派、比利时太阳神殿信徒、日本奥姆真理教,皆为显例。
  佛教本来是最为理性的宗教,但却常被神棍借用为名作为敛财之实,其最根本之原因还是在于佛子没有将“人间性”的教义阐扬开来,以致不法之徒利用其幽微难明之处大行诈骗之卖,形同“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   
  其实,正派的宗教信仰,都是教人反求自心,推己及人,佛教亦然。天下哪有顿悟得证保证班,即身成佛速成班。佛曰:“心内求法则正。”与其求本尊放光,何不在自己心中点一盏瞪,照亮美丽的人生。
  布施获福的观念本无可厚非,也合乎因果法则,唯其先决条件是必须具有正知正见。试问哪有人心存歹念,仅凭布施就可以坐享福寿!佛陀教人布施如种田,拣选良田而耕之才能获得丰收,同样,布施也要以智慧抉择,否则失财吃亏事小,家破人亡,乃至陷于万劫不复之地方是人生最悲惨之事。所谓福慧双修,智慧的布施将自己的生命延长与深化,这样的福德长存不朽,才是真正的福德。
  于今,如何消除神棍藉神佛之名行敛财之实,当务之急唯有回归宗教的软化本旨,加强“人间性”的教育面,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㈤经典浩瀚,艰涩难懂。有意亲近佛教的外国人士仅见佛教庞大而难解的经典就退避三舍。外国人的认知很单纯,一本圣经就是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南针:一本可兰经就是回教徒的指引,钻研不难,经义简单明了,人人可诵。
  但是佛教典籍如汗牛充栋,大藏经就有九千余卷,梵巴汉藏版本不下数十种,现代佛学著作也有数干种,皓首穷经也未必能探究其中堂奥。如此庞博的经典中,让外国人能够完整性地了解佛教的思想体系,绝不可能。因此,推行白话经典,并将其中义理艰深的部分作深入浅出的讲解,将“人间性”的部分阐扬出来,也是佛教界不容忽视之事。
  ㈥缺乏全球性的组织凝聚力量。星云大师曾回忆,他幼年时曾听大醒法师说过这么一句话:“佛教只要有十个出家人团结起来,就会有办法了!”当我们审视二十世纪以前的佛教时,确实发现未曾有全面性、自发性的统一组织出现,而且不独出家组织如此,在家组织亦然,以致始终无法将力量凝聚起来,因此尽管佛教如何兴盛,但总难以发挥全面的作用,顶多仅能盛及一时,遑论能够跨出一地、一国、一洲,而普利全球了。
  以上六端阻碍了佛教的全球化发展,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人间佛教”的教化没有广布,“人间佛教”的法义没有落实。
  五、基督教的全球化方式与困境
  毫无疑问,在今日的宗教中,基督教是全球化最成功的典范。基督教自以色列发端以后,先是经希腊、罗马,此时面临一个关键时期,本来受到逼迫的基督教自康士坦丁帝的治世起,除了遭受犹利安帝为期甚短的倒行逆施外,基督教独享帝王青睐,宣教遂以破竹之势横扫地中海一带。然后蔓延至美洲新大陆,再扩大及中南美洲,非洲等蛮荒世界,只有在东方古文明世界中梢稍受挫,但也生根立足。
  基督教与佛教一样,多年来存有出世与人世的争论,林治平先生将之分为“纯福音派”
  (以戴德生为代表)及“社会福音派”  (以李提摩太为代表)。纯福音派著重灵魂的拯救,而
  社会福音派著重办学校,建医院,藉社会改革将人类带向一个更高的精神生活面。
  福音派批评社会福音派俗世化,而力奉修道主义。事实上修道主义本身也带有浓厚的人世色彩。例如不少中古的修道士从事历史写作:修道院是当时最主要的学校,不但提供有心上进的民众接受初级教育的机会,甚且是哲学与神学研究的温床,以致人才辈出,在西欧兴起经院哲学和大学之后,最负盛誉的第一流学者多为修道士出身:修道院也是中古美术的领导与保存者。
  修道士是中古农耕、工艺与工程技术的开拓者,以当时最科学的方法开辟农地,改良农作物,水产与牲畜的品种,教授农民耕种、栽培、养鱼、毛织及牲畜的交配,训练出木匠、陶匠、石匠、油漆匠与其他行业的熟练工人,并且拓建公路,兴建当时最佳的建筑物。
  细察基督教全球化的方式,在利用宣教手段,而主要的宣教方式有三种:
  ㈠成立教会,以散发物资、提供影片及书籍的方式,吸引民众走向教会,藉以宣扬福音。
  ㈡教育导向:建立教会学校或以教堂为校,提供优惠或免收学费,尤其以外语教学吸引,在教育过程中宣扬主的恩典。
  ㈢医疗服务导向:藉成立医疗院所从事宣教工作,此在偏远落后国家特别有效。
  但是,基督教的宣教在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初迈向顶峰,在二十世纪末却发生“全球化撤退”的运动,宣教运动受到空前挫败,谢勒(James Scherer)就写了一本书——《宣教士,滚回去!》而震动了整个宗教界。
  基督教的全球化撤退,原因当然很多,学界提出了“文化帝国主义说”,其立论是指宣教方向攻击或破坏了某些传统观念与社会习俗,加速了传统社会的瓦解,而此种瓦解正促成了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于是西方之政治、经济、思想潮流、甚至风俗,均渐渐取代固有的一切。从这个立论点出发,又引衍出“社会达尔文主义”,让落后国家在心理层面逐渐对原本单纯的宣教事业,起了反感。
  事实上,从实务面上审视,基督教宣教事业的全球性撤退,主因有五:
  ㈠宣教事业一向是从落后地方发展,当年至美洲大陆也是一样,以物质与知识上的给予,也就是精神上与物质上的双重满足。可是今日第三世界大大进步,这种“给予”的手段已经失效。贾礼荣牧师(Dr.J.Hebbert Kane)在其名著The christion World Mission: Today andTomorrow中就指出:“时过境迁,第三世界在物质上,知识上大大进步。而教会却变成老态龙钟。今日我们所面对的难题和冲突,比十九世纪所面对的难题是更加的复杂,更加难以处理。”
  ㈡教会本是一个庇荫的场所,但是被动地等待人们前来告解,缺乏主动出击的力量,而且以服务教徒与教友为对象,有其针对性的局限,造成教会的功能与力道大减。
  ㈢缺乏组织的规模以及有计画的规画。基督教的宣教一直缺乏大规模的整合,流于单一地方教会的单打独斗,力量无法有效集中使用,也缺乏系统的规画,系列的推动,造成千年来宣教方式一直未能有重大变革。
  ㈣教育与医疗本是宣教的两大柱石。以前教会学校是宣教的基石,尤其是去教会修习法文与英文是极大的诱因,但是今天基督教学校所享受的福利已不再存在。英文与法文虽然还是有需要,但他们可以到大学里去学。年轻人欢喜时代教育,而不再去教会所办的学校。多数的教会学校早已民族化了,有的要接受政府的津贴才能生存。
  以中国为例,在一九三O至一九四O年代,中国学生在基督教所办大学中念书的,占中国全体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二十,今日已急遽衰退中。
  同理,随著时代的进步,医疗的普及,在缺乏重大资金的奥援之下,教会医院的优势也在消退之中。
  ㈤在职训练的欠缺。教士们凭著一腔的热诚在全球宣教,但是缺乏进修的管理及一以贯之的完整训练体系。
  毫无疑问,基督教在追求全球化的过程中,对人类文明的建立以及人们心灵的安慰,带来重大的力量与影响,藉由宣教的普及成为世界安定的主要源泉之一,但是今日面临一些瓶颈与困境,不仅基督教本身应努力寻思改变,以再创新局。其面临的困境经验,也足供佛教全球化过程中的借镜与省思。
  六、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
  目前佛教在国际化,全球化的历程中,日本禅宗及藏传佛教皆获得了初步的成果,而由星云大师创立的佛光山与国际佛光会,则在短短二十年间迅速深入欧、美、亚、非、澳五大洲,掀起了佛教史上空前的巨浪狂潮,所以要研究佛教的全球化之前,必须先审视目前佛光山与佛光会已经全球化的成果。
  佛光山国际化的第一步是在海外设立人间道场,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两百余所寺院道场遍布五大洲,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十方丛林有四座。一是位于美国洛杉矶的西来寺,这是北美最大的佛寺,也是具有多元功能的国际性道场,取名“佛法西来”之旨,点出了佛光山国际化的宗旨,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十六日落成,当期生活杂志形容为“美国的紫禁城”,誉之为“西半球第一大寺”。二是位于南非布朗贺斯特市的南华寺,这是非洲最大的佛寺,座落于南非布朗贺斯特,占地二十四甲。南华寺最重要的是成立了“非洲佛学院”,培养当地优秀弘法僧宝,成为佛法深入非洲大陆的基地。三是位于澳洲卧龙岗的南天寺,这个被誉为“南半球天堂”的澳洲别院位于卧龙岗市,是南半球第一大佛教寺院,占地五十五英亩,建地六千五百平方公尺,一九九五年十月八日落成开光,澳洲总理基亭曾赞美南天寺是澳洲的重要宗教据点,后来在二OOO年雪梨奥运会期间出尽风头,目前南天寺在澳洲可谓家喻户晓。四是位于巴西圣保罗的如来寺,于一九九二年成立,于二OO三年举行大雄宝殿落成开光典礼,占地十六万平方公尺,不仅是佛光山在南美洲所设立的第一座道场,也是佛教在南美洲最大的寺院。
  随著海外人间道场成立,弘扬佛法有了基地之后,接著开办教育,一九七O年美国白塔寺落成启用,即创办中华学校,后将学校迁移至西来寺扩大办理。目前除了西来寺外,包括科州丹佛讲堂、内华达州莲华寺,加拿大爱民顿讲堂、澳洲中天寺、南天寺、南天讲堂、墨尔本讲堂、佛光山纽约道场、南非新堡禅净中心等……海外寺院均设有中华学校,总数已逾五十所。此外,更进一步在各人间道场纷纷成立佛学院,从教育著手扩展弘法的空间。目前在印度也设立了佛学院,一批又一批的印度籍学生被送往佛光山台湾总本山培训学成之后,又再回到印度弘法,体现了佛教本土化的精神,并被誉为“印度佛教复兴的种子”。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是大师经常训勉弟子的话。从过去的历史看,弘法者概以出家法师为主,但大师认为,僧信平等,信众只要能力相当,也应该由弟子升级为老师,而且“随著佛教发展的国际化,仅凭少数的出家僧众在世界弘法已不敷所需,而在家信众中不乏学养丰富之士,所以佛光会成立‘檀讲师’制度,鼓励在家居士与出家僧众一起担负弘扬佛法的神圣使命”,因此在弘讲师制度之外设立檀讲师制度,弘讲师指的是出家布教师,檀讲师指的是在家布教师。
  星云大师手拟檀讲师制度的理念与目的为:1、扩大佛法的弘传与影响,2、建立师承的伦理与秩序,3、实践平等的教义与教团,4、达成僧信的融和与尊重。檀讲师的资格与条件为:1、皈依三宝,信仰人间佛教,具有正知正见;2、佛光会员,认同本会宗旨,热心与人为善;3、诚信修睦,净持根本戒法,没有不良嗜好:4、信受法要,积极弘法利生,能够契理契机。此外,为培养及鼓励大家参加檀讲师的行列,大师不但著手编写教材,还规画“檀讲师讲习会”、“预备檀讲师研习会”。目前全球有百余位佛光会的檀讲师,足迹遍及机关团体、各级学校、乡里社区,以及监狱。檀讲师制度的设立,不仅让弘法的范围更广,众生受益的机会更多,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信徒的信仰层次,动员信徒的团结力量,更为佛教的弘化开启了不朽的新页。
  大师更将海外教育提升至高等教育,成立中国佛教徒在美国设立的第一所国际性大学——西来大学,于二OO二年加入西区大学联盟,成为美国首座华人创办并获得该项荣誉之大学。
  在广设人间道场、精进教育之外,最重要、最具有跨世纪象征意义之举即为一九九二年五月十六日,在美国洛杉矶隆重成立了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盖因大师认为:“佛法不是一种知识,不能只当学术研究;佛法要靠修行,才能体证。但是,如果只重自我修行,没有社团活动,则佛教不容易走向人群,走入社会。因此,要让佛教广为弘传,除了寺院一般性的法会共修以外,还需要组织社团,举办各种活动。”
  星云大师在第一次国际佛光会世界会员代表大会中,以“欢喜与融和”为题致辞时,曾明白指出:“国际佛光会全体会员所许的共同愿望——我们要把欢喜布满人间,我们要以融和与世相处。”正式揭示了国际佛光会是一个具有“人间性”的佛教组织。
  国际佛光会在成立宣言中,也开宗明义指出:
  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结构的改变,面对当今世界动荡不已,人心的焦虑不安,如何为众生拔苦与
  乐,如何使世界再回复光明和乐,乃成为大乘佛教徒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使命。清楚明白地定义了国际佛光会的“人间佛教”使命。
  国际佛光会并非属于某一宗派、某一寺院或某一个人所有,而是属于全世界有心佛教人士,甚至异教徒,只要认同佛光会的宗旨和精神者,佛光会均竭诚欢迎,加入成为“佛光之友”。这些事实说明了,主张族群和谐、社会净化的国际佛光会不分地域、不论种族,彼此开诚布公、相互尊重包容。
  由于佛光会员们上下一心的推动护持,再加上组织制度完备,会务拓展迅速是极其自然的事。“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佛光会,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佛光人”,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二OO三年,国际佛光会以“非政府组织”获得加入联合国DPI会员,并成为非营利事业咨询顾问,成为极少数由华人组成的国际性NGO组织,且为联合国组织中唯一中国佛教民间团体。瑞士日内瓦政府有监于佛光山对世界佛教的贡献,特捐地兴建“佛光山日内瓦国际佛教会议中心”。这些都足以证明星云大师毕生对于佛教全球化的努力功不唐捐,目前正开花结果之中。
  除此之外,佛光山目前在全球拥有十座佛光缘美术馆,开办多种艺术展览及艺术课程,期以艺术之美来美化人心,净化社会。从二OO四年开始,该馆主办的“觉有情——星云大师墨迹世界巡回展”,应邀至马来西亚、美国、香港、中国大陆的南京、扬州、四川等地,所到之处均突破宗教、地域、种族及意识形态的藩篱,掀起一阵中国风与佛教热,一次又一次地见证了“人间佛教”的魅力。
  一九九五年国际佛光会在澳洲雪梨召开第四次世界会员代表大会时,一致通过成立“国际翻译中心”,致力于佛典翻译,翌年,“国际翻译中心总部”于美国洛杉矶成立,并于加拿大、阿根廷、巴西、澳洲、德国、荷兰、英国、俄国、日本、韩国、印尼、泰国、印度、斯里兰卡、南非等处也有专人从事各种语言的翻译工作。星云大师的著作《佛教与生活》英文版Living Affinity荣获二一OO四年全美最佳心灵书籍——心灵健康大奖”,另外三本书《星云法语㈠》  (Keys to Living Well:Dharma Words(I))  、  《迷悟之间㈥》  (Between Ignoranceand Enlightenment(VI)) 、  《人间佛教的蓝图》  (Humanistic Buddhism:A Blueprint for Life)也相继获得《心灵与健康杂志》的专文推荐。此外,全美最大非营利独立出版社经销组织(Publisher Marketing Association)无条件经销佛光山国际翻译中心翻译的《星云说偈》(Cloud and Water)  ,  《传灯》英译本Handing Down the Light入围全美图书大展传记类奖项等,都说明了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行证已逐渐在国际问受到瞩目,也说明了佛光山与佛光会携手合作,为人间佛教在国际舞台开辟了一方宽阔的天地。
  佛光山与佛光会团结一心,除了在文化、教育等工作扎根有成之外,还在海内外从事了无数的慈善救济的工作,内容涵括抚孤、养老、育幼、济贫、戒毒、施药、施棺等,均获得社会的一致好评。在重大灾难方面的救助更是造福了无数的灾民,举十五年来荦荦大者,有:台湾地区,一九九四年凯特琳、道格、爱丽台风造成的严重风灾: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造成死伤无数,十万余户灾民无家可归;二OO一年桃芝、纳莉台风肆虐;二OO三年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在亚洲、美洲快速漫延;二OO四年敏督利、艾利、南玛台风灾情惨重。另如海外部分,一九九七年中美洲密契飓风风灾,巴布新几内亚旱灾,一九九八年菲律宾棉兰佬旱灾,二OOO年菲律宾马容火山爆发成灾,二OO一年美国九一一恐怖事件,二OO一年印度古笈拉大地震灾难,斯里兰卡蒙那拉卡省旱灾,二OO三年斯里兰卡南部水灾,二OO四年吕宋岛有勇、威妮台风风灾,伊朗巴姆城地震、南亚环印度津地区强震暨海啸大灾难等等。全球佛光人在大师的号召下,均不分你我,努力捐输,除将钱财物资送往灾区之外,并从事心灵咨商、医疗义诊、灾童抚养、灾区重建、施棺赈济……等工作。
  今天放眼望去,由于佛光山以人间性与国际性进行佛教全球普及化,万千佛光会员怀著欢喜与融和的菩萨精神,积极在各地阐扬人间佛教,让佛法的种子得以遍洒五大洲。
  七、佛教全球化的未来展望
  星云大师史无前例地将佛教带往全球化,以彻底实现人间佛教的宗旨。现在虽然已经成功跨出了第一步,但是未来如何避开基督数目前宣教工作逐渐面临的困境?如何走出第四节所提及以前佛教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困境?佛光山的优势何在?有哪些作为值得有意加入全球化行列的同道学习?
  ㈠佛光山与佛光会在全球化过程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包容性”。所谓“有容乃大”,想要在全球“度尽众生,方证菩提”,必须有海纳百川,一体同仁的包容心胸。佛光山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提出了“尊重与包容”,“欢喜与融和”,“同体与共生”……等实践主题不仅成为全球化的圭臬,也抓住了全球化的最重要础石。其包容的内涵可从下列数点明显看出:
  1、四众共有的包容:在创建佛光山伊始,星云大师便订定“四众共有,僧信平等”的原则,除了僧众人道有一定的仪式与序级升等规定之外,由信众人道,加入佛光山教团者,男众称为教士,女众称为师姑,也同样享有序级与升等的权利义务,将人道信众正式纳入僧团组织之中,并予以制度化,可说是星云大师的睿见与创举之一。国际佛光会在“创会缘起”中,也特别标示国际佛光会并非属于某三不派,某一寺院或某一个人所有,而是属于全世界有心的佛教人士。只要是社会有需要的地方,不分寺院、佛学院、居士林、念佛会、禅修会等,皆尽力服务赞助,施与欢喜,将佛光会树立成一个慈悲包容的社团。如前所言,仅从檀讲师制度的设立,即可看出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不仅直承佛陀的平等精神,而且与时俱进,更加地予以发扬光大。再从历年来“佛光金刚会议”、“佛光妇女会议”、“佛光青年会议”、“佛光幼童军会议”的参与的人数、活动的成效看来,佛光人不仅将佛法带进了家庭,深入了社会,而且让佛法“活”在每一个信者的心目中、行为里。
  2、八宗兼弘的包容:星云大师六十年前初至宜兰雷音寺,便开始提倡“人间佛教”,决心破除传统丛林一宗一派闭关自守的局面,而主张“八宗兼弘”,开创了开阔而宏观的全球格局。从一九八六年佛光山举行的“世界显密佛教会议”以“融和与发展”为主题,邀请各国学者专家三百余人参加,并邀请密教法王共同莅临,就可以看出大师的心量宽宏。一九八九年在佛光山举办的“国际禅学会议”,由中、美、韩、日、港、义等国五十余位知名教授参加,也引起了举世的重视。一九八二年,与通度寺谛结兄弟寺,一九九四年与泰国法身寺谛结兄弟寺,一九九八年,佛光山丛林学院与松广寺传统讲院谛结为兄弟院,都说明了星云大师的开明风范。在教育方面,大师不仅没有限制弟子学习的方向,而且还派遣门徒远赴印度、美国、英国、日本、韩国、西藏、中国大陆等地学习各宗各派的佛法。余如一九九三年举办第一届“国际佛教僧伽研习会”、一九九八年举行第一届:口湾佛教寺院行政讲习会”之后,即经常举办类似的会议,不仅敞开胸怀,与各地寺院代表倾心交流,而且派出跟随他四、五十年的优秀大弟子如慈庄、慈惠、慈容、依空法师等人以扎实的内容授课座谈,都可以看出星云大师之弘扬“人间佛教”,非仅挂在嘴边表面的装饰,而是亲身力行去实践。一九八八年西来寺举行了一个月的三坛大戒,首先打破佛教干余年来南北传的畛域之见,所请的传戒高僧包括遍布南北传佛教界大和尚,造成不少小乘佛教徒破天荒第一次到大乘寺院受戒。一九九八年,在星云大师的奔走呼吁下,“国际三坛大戒”终于在印度菩提伽耶成办,二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期间,二十三个国家二百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女众在二十六位大小乘戒师的证盟下如愿受持具足戒。此举不仅恢复了南传国家失传千余年的比丘尼戒法,而且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佛教团结在佛陀成道处同受大戒,携手写下光辉的一页。
  这样的一种包容的精神,由上而下流注到每个佛光人的身心血肉中,也难怪只要一参加佛光人的活动,就像全身通了电似的,总会有一股莫名的感动与跃动的热情油然生起。
  3、各宗教之间的包容:佛光山在全球化过程中,与世界各宗教采取了完全平等包容的胸襟,无私无我的进行沟通交流。举其大者如一九八九年三月十八日北美洲佛教基督教神学会在美国西来寺举行,这是该会首度在佛教寺院开办,展开佛教与基督教的交流。一九九五年,举办了五天的第一届天主教与佛教国际交流会议,有来自美国、日本、泰国、斯里兰卡、义大利、西班牙等国的天主教与佛教代表齐聚一堂,将自己的宗教内涵与贡献分享给大众。最难得的是,四天的会议期间,佛光山提供了一所大厅方便天主教人士每日祈祷及举行望弥撒之用,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佛寺有一座天主教的临时教堂,如此开放之心胸在宗教界里传为佳话。由于此次历史性的交谈会议,促进了佛教、天主教彼此对教义的深刻了解,共同达成合作、联谊、尊重的共识,也因而促成了大师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访问梵谛冈之行,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进行了极为深入的交谈。
  大师甚至主张人可以有两种宗教信仰:
  我不但在回毅国家的马来西亚鼓励一个人可以拥有两个信仰,在耶教国家的美国、澳洲,我也允许
  当地人士可以不放弃原来的信仰,而又皈依佛教。我相信慈悲伟大的佛陀一定能够了解我的心意,
  懂得这种方便。
  星云大师包容各个宗教的理念也为弟子带来莫大的影响,佛光山在全球设立的道场,无不秉持此一精神与各个宗教友好往来,因而不断地敲开与其他宗教交流的大门,兹举数例:一九九七年二月五日,佛光山马尼拉讲堂应岷仑洛教区副主教之邀,与天主教、基督教人士,共同祈祝新年平安,社会安宁。这是岷仑洛天主教教堂四百年来首次举行佛教仪式,也是中国大乘佛教的唱诵、祝祷仪式在该国(天主教国家)天主教堂举行。菲律宾副总统也参与此次历史性的宗教交流祈福活动。美国西来寺则年年与当地各个宗教举行联合祈福法会,并且经常与当地教会合作,参与各项赈济活动,展现了平等无私的胸怀。
  4、种族的包容:佛教想要全球化,必须打破种族、性别、血统、肤色等的界限,对于所有众生一视同仁。佛光山在全球化的历程中彻底地实践了这一点。一九九四年十月十五日,开启了佛教登陆非洲的新页,星云大师成立非洲佛学院,为十位刚果黑人子弟剃度,创下了佛教在非洲第一次的剃度典礼,佛教史上有了第一批本土黑人出家。
  对于近几年来一些政客试图挑起族群意识以行分化之实,造成了社会的对立,心怀慈悲的大师深戚忧心忡仲,他于二OO三年十月二十六日在《联合报》发表(没有台湾人——在台湾居住的,都是台湾人),期能唤醒大家因地理情结造成人际、家庭、社会之间的对立,对国家与人民均非幸事。二OO四年针对三二O选举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大师以(大和解·救台湾)为题发表在三月二十九日的《联合报》上。凡此种种不畏权势、勇于直言的风范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让人深深感到佛家的慈悲包容,并不是退缩纵容,而是忍辱负重,破邪显正,为所当为,言所当言。而这些特质,正是引领佛光人走出自我、迈向国际的原动力。
  反语言的包容:佛教想要全球化,语言是最重要的桥梁,如果无法以当地的语言从事弘法工作,佛教永远跨不出去,当然也就谈不上利益十方众生了。有监于此,佛世时,佛陀不准弟子以雅语(美言,即梵语)来弘法,而要求弟子以当地的俗语(即方言)来弘法。⑧秉持佛陀的慈心悲愿,佛光山在语言上层现了强大的包容性,除了前面述及的“国际翻译中心”之设立以各种语文翻译佛典之外,星云大师为了培养国际弘法人才,早在一九七六年便在佛光山设立“国际学部”,先后开办“英文佛学班”与“日文佛学班”(后扩大为“英文佛学院”、“日文佛学院”)。
  训练语言还只是初步,正确的理念与灵活的操作才是最重要的。星云大师认为:“语言是人我之间的一道桥梁,适时适地的给予适当的语言,则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至于实际操作时的灵活运用,从下面两个例子也可以看出,一是一九八八年西来寺举行一个月的三坛大戒,讲戒时分别采用了华语、台语、英语等三种语言,顺利成就了一次不同教派、不同语言的大沟通。二是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二日,西来寺举行了第一场英文大悲忏法会,第一次用英文版大悲忏仪本、礼忏仪轨如仪进行。此后,西来寺的法会活动采行了中英双语的方式同步进行,乃至每日课诵都会为当地人士还另备专门以英语唱诵的殿堂进行共修。不仅一个西来寺如此,无论你走到佛光山哪一座海外道场,全都是以如此贴心的方式为对方设想,让人备感窝心。正是这样的施设,佛法不仅在欧美地区渐渐弘传开来,而且其他国际团体,例如世界佛教徒友谊会、国际宗教联盟等等,皆乐于和佛光山及其海内外各个别分院合作,举办各种国际会议。从这一点看来,佛光人走上国际舞台,并非偶然的机缘,而是经过多年的努力而产生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尊重与包容”,“欢喜与融和”,“同体与共生”,“平等与和平”,“圆满与自在”,“自然与生命”,“公是与公非”,“发心与发展”,“自觉与行佛”等是历年来大师为佛光人订定的实践主题,大师以这些主题在每一次的国际佛光会世界大会中发表演说,鼓励佛光人奋进向前,造福社会。正是这些思想理念为佛光山与佛光会的全球化站稳了第一步,也替有意推动全球化的传灯者立下了典范。
  星云大师曾指出:
  佛教流传至今,已不是某一地区的佛教,也不是某一毅派的佛教,佛教的发展,应强调融和贯通,包括大小乘之间、南北传之间、僧俗之间、四众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这种跨地区跨教派的理念不仅奠定了佛光山包容性的基石,也成为世界各个宗教实践全球化的典范,证明了实践全球化不必然要你小我大,你无我有,更不必然是强凌弱,众欺少,而应该是基于一种共存共荣的精神,彼此合作,彼此学习。
  ㈡前文曾述及佛教的全球性困境,即受到迷信化与神鬼化;高谈空论,少于实践,失去了以人为本的立场:神棍假借佛教之名敛财;经典浩瀚,艰涩难懂;缺乏全球性的组织凝聚力量等六端之束缚,而局限了自己的视野与脚步,那么对于佛教在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历程中,佛光山如何避开这些困境?
  首先,破除迷信与鬼神。“人间佛教”是以人为本,以众人为念,人人皆可以成佛,佛是已开悟的人,人是尚未开悟的佛。以此观念诠释,佛教本身应是无神论,何来鬼神迷信?
  太虚大师在论及“人生佛学大旨”时,就开宗明义点出人生佛学的本质在以人为本破除迷信与鬼神:“佛法虽普为一切有情类,而以适应现代之文化故,当以‘人类’为中心而施设契时机之佛学;佛法虽无关生死存亡,而以适应现代之现实的人生化故;当以‘求人类生存发达’为中心而施设契时机之佛学,是为人生佛学之第一义。佛法虽亦容无我的个人解脱之小乘佛学,今以适应现代人生之组织的群众化故,当以大悲大智普为群众之大乘法为中心而施设契时机之佛学,是为人生佛学之第二义。大乘佛法,虽为令一切有情普皆成佛之究竟圆满法,然大乘法有圆渐、圆顿之别,今以适应重征验、重秩序、重证据之现代科学化故,当以圆渐的大乘法为中心施设契时机之佛学,是为人生佛学之第三义。故气人生佛学’者,当暂置‘天’、‘鬼’等于不论。且从气人生’求其完成以至于发达为超人生、超超人生,洗除一切近于‘天教’、‘鬼教’等迷信;依现代的人生化、群众化、科学化为基,于此基础上建设趋向无上正遍觉之圆渐的大乘佛学。”
  佛光山的全球化优势之一就是绝口不提鬼神与迷信,秉持佛陀的“人间佛教”本怀,主张诸事不必外求神鬼,而应反求诸己。星云大师常说:“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奸地。”⑧他也常说:“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也不是玄想出来的上帝。佛陀的一切都具有人间的性格。他和我们一样,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而在人间的生活中,表现他慈悲、戒行、般若等超越人间的智慧,所以他是人间性的佛陀。”
  不将佛陀神格化,而呼吁大家应重视并践行佛陀的慈悲、智慧、戒行、定力,是大师一生戮力以赴的目标,因此在佛光山或佛光会的每次集会活动里,都一定会安排“说法开示”,以促使大家重视活动的内涵,而非表相。即以佛牙舍利与佛指舍利供奉来台之事而言,星云大师泯除了迷信色彩,为佛教徒开示应有的正知正见,就是弘扬“人间佛教”的具体事例之一。对于此事,吴伯雄先生曾见证说:
  佛指舍利来到台湾,入百万名信众虔诚礼敬,(星云)大师强调我们应该以真诚的心来检验自己是
  否与佛心相应,更胜于只是向佛祈求感应、祈求赐福。
  其次,佛光山也讲究内心修为,但不沦为玄妙空谈,亦非离俗避世,而是鼓励大家将佛法落实于生活之中。佛教重视内心的修为,所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佛光山则秉持两个原则,一是以实践为重,以空谈为轻,另一是将传统与现代融和。
  对于修持实践的内容,星云大师认为:
  我们不需离世求道,在世俗人间,讲经弘法是修行,服务大众是修行,福国利民是修行,五戒十善
  是修行,正见正信是修行,结缘布施是修行,慈悲喜舍是修行,四弘誓愿是修行,人间的佛陀,不
  舍弃一个众生:人间的佛教,不舍弃一点世法。我们认为:乃至行住坐卧、扬眉瞬目、举心动念、
  示毅利喜……,哪一样不是修行?为什么舍弃人间佛教,要学习不食人间烟火的道家仙术,才叫做
  “修行”呢?
  修行,修行,我们要靠真正的修行、真正的德行、真正的慈行、真正的福行、真正的智行,让全法
  界一切众生都能接受真正的修行,让大家心中有佛法,生活有佛法,人人有佛法,普世都有佛法!

  星云大师虽然重视修行,但绝非泥古不化,他对于传统的维护与改革,在一取一舍之间,在在表现出过人的睿智与果敢的魄力,体现在组织制度及硬体建设上,便成为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更由于大师凡事身先表率,而非徒托空言,所以他的三目一行,一举一动,均产生了动见观瞻的强大效果,无论对于宗教界本身,抑或是各行各业都产生了莫大的影响,例如,他的退位之举及有关“世代交替”的言论,已成为当今的政治界、企业界的效法的典范;佛光山与佛光会的组织制度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对象。佛光山之所以能在短短四十年问迅速崛起,分灯海外,广布全球,实与其领导者星云大师及诸位佛光人不尚空谈、落实人间的态度有著十分密切的关系。
  第三,强调以人为本。由于过去一些佛教法师太过强调出世的修持,而忽略了现世人间的实践,以致于梢事涉猎便裹足不前。例如,对于捕鱼的人强调杀业的恐怖;对于有家庭儿女的人说夫妻是“冤家”,儿女是“讨债鬼”;提到人生,就是“无常、苦、空”;说到金钱,就以“毒蛇”喻之……,围绕在人四周的,似乎都是毒蛇、冤家、讨债鬼、随时会幻灭的一切,这样的佛法怎不令人生畏!?
  有监于此,星云大师呼吁大家:
  不要把出世的思想,完全加诸于每一位佛教徒身上,让他们有消极、厌世的想法,我们应该把乐
  观、喜悦的佛教,来增进他们的幸福、增进他们的道德、慈悲,使他们的生活更美满,这才是真正
  佛陀示教的真谛。⑧
  没有僵硬的教条,没有严厉的训诫,只有幽默和蔼的亲切语调,画龙点睛的一句提携,让人如沐春风——这就是以大师为首的所有佛光人给人的总体感觉。这种“人间佛教”的风貌自然也就成为今天佛教全球化的特色之一。
  第四,让神棍无可乘之机。星云大师从佛教教育著手,让佛光人从里到外以乐观进取的态度服务大众,不仅一扫以往的佛门因太过强调出世而带来的弊端,也让佛教徒逐渐不再迷信神通、玄奇之事,而一心著眼于生活佛法的践行。
  除了正知正见的强调,星云大师更进一步从制度面著手来杜绝神棍的黑手伸入组织之内。例如,国际佛光会在成立时即订定了佛光会员应遵守“八不要”:1、不做法会佛事,常做家庭普照。2、不经常化缘,活动收费要定价。3、不可一时一任,要经常参加会务。4、不要好奇速成。5、不要卜卦算命。6、不看风水时辰。7、不要奔走探玄。8、不与邪道来往。
  教育与制度双管齐下的结果,既让个人与组织趋于健全,又杜绝了宗教神秘化而被神棍利用作为自我图利的工具,在邪教横行,危害社会的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这样的一种理性作风无疑获得了大家的一致欢迎,从星云大师在世界各地所主持的皈依典礼,总有干人乃至万人从各地赶来参加就不难看出,“行事正派”是星云大师及其所创建的佛光山与佛光会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人间佛教”之所以能够迅速全球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五,以深入浅出及系统化的方式编印佛典及教材。如前所述,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对于深谙佛法者正如暗夜的灯炬,苦海的宝筏,可是要全球化,对于初入门者,往往因卷帙浩瀚,古文艰涩,而义理远隔,望文生畏,所以佛经的简化与外国语文化是刻不容缓的事。
  佛光山有监于此,不仅于早年编印了举世闻名的《佛光大辞典》方便现代人按图索骥、了解经义,更大规模地出版了一百三十二册《中国佛教白话经典宝藏》,具有通顺易懂,文简义赅,雅俗共赏三大特色,之后又相继完成了《佛教》丛书十册、《佛光教科书》十二册……。这些由星云大师一手擘画的钜著,目前已陆续著手翻译成各国文字。
  大师的著作在华人圈里甚受欢迎,这与他一生致力于将佛陀的数理说(写)得让人懂有很大的关系,他曾在(我的宗教体验)一文中表示:
  听不懂的佛法再奥妙,只不过是东之高阁的装饰品而已,对我们的生活一点也没有帮助。我个人不
  喜欢谈玄说妙,更不喜欢故作神秘,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不论佛法中多么难解的数理,我总是深
  入浅出,让大家很容易地了解。就是谈空论有等形而上的问题,也要设法和日常生活印证。……佛
  陀的毅化,本来就是为了改善我们的人生,净化我们的心理,提升我们的生活,因此佛法是离不开
  生活的。……我一生的理想,就是弘扬人生佛教,生活佛教。
  值得注意的是,如前文所述,近几年来,星云大师的著作译本在西方世界也开始受到瞩目,这证明了人生的佛教、生活的佛教是普世大众所需要的。
  ㈢基督教是全球化最成功的宗教,但是近年来也面临了一些瓶颈,佛光山如何面对这些瓶颈?
  佛光山的优势在于:
  1、具有缜密而统一的组织——佛光山与国际佛光会,让出家僧众与在家信众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一样,彼此合作,弥补了基督教单打独斗的困境。
  2、有专职训练的弘法宣教人员——弘讲师与檀讲师,并作有计画的培训,让佛法得以弘化全球。
  3、主动的出击。佛教过去由于过分的保守,固本、重视传统,与生活脱节,与人分离,佛光山采取主动,例如积极参与二OOO年雪梨奥运即为显例,佛教参与奥运,在以前不可想像。
  4、向先进国家弘法。以前基督教重点向落后地区宣教,今天佛光山也将落后地区(如非洲)列为重点弘法地区,但是也积极向先进国家弘法,因此发展出一套与基督教截然不同的弘法方式。
  综合以上三项,可以看出佛光山与佛光会在全球化的实践中,已经替佛教全球化找出了一个正确的道路,指引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展望未来,只要有更多的正信佛教徒加入内修外弘的行列,佛教的全球化是可以预见的。
  上述三项是佛光山与佛光会内在的努力,至于外在的环境,目前正有助于佛教国际化,全球化,主因在于:一、自七O年代中期,台湾开放移民,且移出的人经济、教育条件均不错:二、香港人于数年前大量移民大英国协国家;三、中南半岛难民涌入各地。这一波波以佛教为母亲之教的华裔子孙,在海外尤其需要心灵寄托,佛教才得以在他们支持下推展。
  内在的努力加上外在的环境,是佛光山与佛光会得以迅速国际化的主因。
  八、结语
  今天,缀著BLIA(Buddha's Light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字样的黄背心穿在白、黄、黑不同人种身上,见证了四海均有佛光人:而象征“竖穷三际、横遏十方”的五色国际佛光会会旗飘扬在六大洲的上空,也说明了只要佛子们肯发心立愿,自觉行佛,星云大师的宏愿——“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即在指日之遥。
  本文的目地在于探讨佛教具不具有人间性?进一步探究全球化的可行性?由于佛光山与佛光会是目前国内提倡人间性最力、国际化最成功的显例,于是以佛光山及佛光会为主体,藉由佛光山的作为,建立佛教全球化的方向指标,供有意推动全球化的后来者借镜。
  今天在欧美,“禅”、“静坐”、“身心治疗”等,让美国人充满好奇;比起日本学者钤木大拙带来的日本禅宗,以及藏传、泰传佛教的弘法,中国大乘佛教进入西方算是起步比较晚的。五百年后,西方佛教中到底是哪一种佛教的成分会多一点?受谁的影响多一点?从本文当能看出一些端倪。
  摘自《普门学报》第四十期

 


{返回 人间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李虎群)
下一篇:人间佛教的建立(星云法师)
 立足于人间佛教 立足于净化人心——“佛教与环保”演讲会评述(惟贤法师)..
 中国大乘佛教传统与人间佛教实践——以慈善事业为中心(纪华传)
 人间佛教的经言祖语
 秉承佛陀精神,开启人间佛教的南宗禅(晏斌)
 作为佛教信仰的环保理念——人间佛教新进路及生态佛学论的建构(李向平)..
 “人间佛教”与现代化的一点思考(安虎生)
 倡导发心发展弘化人间佛教(王庆)
 当代人间佛教所面临的核心理论问题(李利安)
 建设慈悲道德的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与台湾佛教的主体性探索——读江灿腾新著《台湾近代佛教的变革与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舍断不善根,饶益自他[栏目:向智尊者]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慈氏述见 第三十九[栏目:净空法师]
 追随佛陀求解脱[栏目:传喜法师]
 不要留你的恶业过夜[栏目:佛网文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