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果经
(Sàma¤¤aphala-suttaü)
玛欣德尊者讲于广东六祖寺
2009.12.18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居士、大德、贤友们:
晚上好!
在上一讲我们学习了佛陀对国王说:一位比库应当知足,之后去一个安静的地方,结跏趺坐,正直其身,置念于面前,然后去除五盖。我们还学习了去除五盖中的第一盖——欲贪盖的六种方法:1.修习不净;2.致力于修习不净;3.守护诸根门;4.饮食知节量;5.亲近善友;6.适当的言谈。
今天晚上,我们将继续学习如何去除“瞋恚盖”,如何克服自己的脾气。有些人爱发脾气、爱生气,情绪容易失控,我们就来讲应当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气,调节自己的情绪。
“瞋恚”或者“瞋恨”是指心对所缘的排斥、厌恶、抗拒,巴利语patiññhãyati,即抗拒的意思。
有两类瞋恚:一类是破坏性的瞋恚;另一类是忧郁性的瞋恚。这两种瞋恚包括了从程度很强的暴怒、生气,到很微细程度的忧郁、担心、焦虑、忧愁、伤心、紧张、绝望等。从字面上来看,翻译为“瞋恚”很容易让人理解为“生气”,但其实在巴利语里面这一个词包含的范围要广很多。不仅仅生气被称为“瞋恚”,你的心很忧愁、很悲伤、很烦躁,都属于“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切忧受都称为“瞋”, 瞋心必然伴随着忧受,即感受是忧的,而不是乐的、喜的。换而言之,心对目标的排斥、抗拒、厌恶,都属于“瞋”。
我们知道破坏性的“瞋”是内心生气、暴怒,甚至会表现为语言与行动上对自他造成伤害,例如:表现在身体行动上的,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他可能会去揍人,会砸东西、扔东西,甚至暴怒到动刀动枪要去杀人,这是属于“瞋恚”;表现在语言上的,用很难听的话去骂人或者挖苦人,这也属于“瞋恚”,乃至批评别人,很多时候也是因为瞋恨、瞋恚心而产生的;表现在意门方面的,内心的忧愁、忧虑、担心、烦躁不安,这也是属于“瞋恚”。
在这里我们讲如何来克服这一种心理。这种心理我想没有一个人喜欢吧?谁喜欢生气、发怒?谁喜欢焦虑?谁喜欢自己被人说脾气很坏?应该如何来克服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瞋恨、瞋恚是没有任何利益的。在阿毗达摩里面,“瞋”被形容为能够烧毁自己的依处、烧毁自己的身心。瞋心是带有杀伤力的,当这种瞋心还没有外现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已经在伤害自己了。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心本身是有破坏性的,由这一种心所产生的心生色法会烧毁、破坏我们的依处。用现在的医学实验来说,当人生气的时候,身体的分泌液会带有毒性,会对身体的免疫系统造成破坏。
要去除瞋恚,在义注里面讲到有六种方法:
第一、 培养慈爱,用慈心;
第二、 致力于修习慈心;
第三、 思惟自己是业的主人和继承者;
第四、 做有帮助于去除瞋恚的如理作意(思惟);
第五、 结交善友、亲近善知识;
第六、 适当的言谈。
佛陀在《增支部》里面也提到有五种方法可以去除瞋恚、消除怒气,哪五种呢?
第一、当心中生起瞋心的时候,应当修慈;
第二、应当修悲;
第三、应当修舍;
第四、应当不作意会引起瞋恨的目标;
第五、思惟每个人都是自己业的主人、业的拥有者。
用这五种方法去思惟。
在这里我们讲一讲如何透过修慈来克服自己的瞋心。
修慈是去除瞋心很好的方法,因为“慈”与“瞋”是两种对立的心态,他们两者是不相容的。慈心是对对象的包容,用一种柔和、柔软、喜悦的心去对待对象。而瞋心是用一种粗暴、僵硬、有破坏性的、有伤害性的心去抗拒、厌恶、排斥对象。这两种心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当一个人拥有瞋心的时候,慈爱就很难培育起来;而当一个人拥有慈心的时候,瞋心就不容易生起。所以,为了克服瞋心,我们应当培育慈爱,应当经常致力于培育慈爱。
如何培养慈心呢?培养慈心又称为“散播慈爱”,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学会祝福。慈爱(mettà),源于词根√mitta,用一种友善的态度来对待目标(对象)称为“慈”。又如在《应作慈爱经》(karaõãyamettasuttaü)里,佛陀讲到:
ßMàtà yathà niyaü puttaü, àyusà ekaputtamanurakkhe; evam'pi sabbabhåtesu, mànasaü bhàvaye aparimàõaü. û
“正如母亲对待自己的儿子,会以生命来保护唯一的儿子;也如此对一切生类培育无量之心!”
这句经文,佛陀教导我们要这样做:犹如对待很好的朋友一般,又犹如慈母对待自己的独子一般,这样的心称为“慈”。
应该如何来修慈?如何来培养慈爱?
培养慈爱的方法可分为两类:
一类称为“一切处业处”(sabbaññhaka kammaññhàna);
另一类称为“应用业处”(pàrihàriya kammaññhàna)。
一切处业处的方法主要用来调心。为什么称为“一切处”呢?因为它适合于一切人、一切修行者,是任何人都可以修,并且应当修行的,所以称为“一切处业处”。
什么是“应用业处”呢?即透过这种禅修方法,一直培育直到证得禅那,称为“应用业处”或“根本业处”。
如果我们培养慈爱只是为了让心柔和、去除瞋恚,这种称为“一切处业处”的修法。如果透过持续地培养慈爱来达到禅那,证得慈心的第三禅或者证得慈心解脱,这种称为“应用业处”或“根本业处”。
对于根本业处的修法,可以按照在《经藏·小部·无碍解道》里面记载的方法,用五百二十八种方式,对十方的十二类的有情众生散播慈爱的方法。
在这里简单地讲一讲一切处业处的方法。
一切处业处一共有四种,又称为保护业处。哪四种呢?
第一、佛随念(buddhànussati);
第二、慈心(mettà-bhàvanà);
第三、不净(asubha kammaññhàna);
第四、死随念(maraõànussati)。
当一个人生起贪的时候,他应当修习不净;当一个人生起瞋心、生气的时候,他应当修习慈心;当一个人缺乏信心的时候,他应当修习佛随念;当一个人懈怠、懒惰、放逸的时候,他应当修习死随念。
这四种不良的心态,即贪心、瞋心、没有信心或者心乏味,以及放逸、懈怠,正好是修行人经常生起的四种心态。所以,用这四种护卫业处,可以保护禅修者。同时,修佛随念、修不净和修慈心还可以起到保护禅修者不会受到一些内外干扰的作用,所以也称为“保护的业处”。
在刚开始修习慈心的时候,不应当对六种人修慈。哪六种呢?
第一、不应当对不喜欢的人修。如果一开始就对不喜欢的人修,心容易乏味、疲劳,因为对对方没有兴趣。
第二、不应当对极亲爱的人修。为什么刚开始不应该对极亲爱的人修呢?因为对极亲爱的人,你的心会很容易紧张,由于还没有定力就对他(她)修慈,会为对方的苦乐而患得患失。
第三、不应当对中性者修。因为对中性者(你既不太喜欢,又不会讨厌的人)没有感觉,所以这种人不应该在刚开始时对他修。
第四、不应该对敌人、厌恶的人、你憎恨的人修。因为还没有定力就对你讨厌的人修,你的心会很在意、计较他,计较他对你不好、曾经伤害过你、中伤过你,你的心反而变得不能平静。
第五、不应当对特定的异性修。在培养了定力之后,可以对一组乃至作为整体的异性来修。女性刚开始的时候不适合对单个男性修,男性也不适合对单个女性修。之后可以对整组、整体的异性,比如:愿所有的男众都快乐,愿整个寺院的男众都快乐,愿整个县的男众都快乐,这样可以,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不适合对单个修。
第六、不适合对已经去世的人修。因为已经去世的人,无论你怎么修,都不可能培养定力,乃至连近行定都不行。
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不适合对这六种人修。
一开始修慈的时候,可以先对自己修。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快乐,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痛苦,是不是?有谁希望自己痛苦呢?都不希望。所以我们先学会祝福自己,惟有能够善待自己者,才能够善待他人,惟有我们学会祝福自己,才能推己及人、去祝福他人。
如何祝福自己呢?在传统上,我们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ßAha§ avero homi, abyàpajjho homi, anãgho homi, sukhã attàna§ pariharàmi.û
“愿我无怨敌,愿我无瞋害,愿我无恼苦,愿我保有自己的快乐。”
你也可以用自己的理解来散播慈爱,你可以说:“愿我没有危难,不会遇到危难,愿我没有心灵的痛苦,愿我没有身体的痛苦,愿我能够快乐、幸福、开心!”等等都可以,你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或自己的理解方式来对自己修慈。
刚开始的时候不要太杂,只是用你最有感觉的其中一句去修就可以。你先感受一下,闭上眼睛,先祝福自己,感受自己的快乐。
不过,有一些人确实连感受自己快乐都很困难。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他可以先回忆起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件令他很欢喜、很开心的善事,例如:他曾经布施过僧团或者见过一些心灵导师、宗教师等等,那时令他的心很欢喜。他可以先回忆起当时那种很欢喜的心情,然后再以这种心情让自己的慈心培养起来。当他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快乐时,再这样保持几分钟,例如保持五分钟或者十分钟,这个时间并没有硬性规定。
之后,再对一位自己所恭敬的、尊敬的人修慈。对于出家人来说,可以对自己的剃度师、戒师、教授师等修慈;对于在家人来说,也可以对自己的老师,或者在宗教方面的导师修慈。有些人,特别是有些女众,她找不到一个自己很恭敬的人那怎么办?她可以找一位曾经用心、很真诚帮过自己的恩人,然后对这个人修慈。
我们可以用:
ßAverà hontu, abyàpajjhà hontu, anãghà hontu, sukhã attàna§ pariharantu. û
“愿这一位善人没有怨敌,愿他没有瞋害,愿他没有恼苦,愿他保有自己的快乐!”
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对他散播慈爱:“愿我的老师(导师)不会遭到危难,愿我的老师没有心灵的痛苦,愿我的老师没有身体的痛苦,愿我的老师快乐安稳!”刚开始不要一下子用四句,只要用任何一句你最有感觉的话,然后闭上眼睛,想象你恭敬的人犹如坐在你前面两、三米的地方,取他很快乐的样子,之后,你用心去祝福他、向他散播慈爱。
如果你本来就已经有很柔和的心、有良善的素质,一对对方散播慈爱,很快就可以感受到对方的快乐,而对方的快乐其实也是你的快乐,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我们用一颗良善的心去对待他人的话,即使别人还没有收到,我们自己就先感受到了,是不是?当你想祝福他人快乐时,他人甚至还没有收到快乐,你自己就已经先获得快乐,是不是?犹如你想把一束鲜花送给他人,你自己先闻到花香。同样的,当你把祝福、快乐向他人散播的时候,首先你感受到的是你的快乐,祝福的是你自己。
我们要用这种方式对对方散播慈爱,直到你的慈爱已经可以毫无保留、毫无障碍地散播给对方。在这个时候,一切处业处跟应用业处就有差别。如果是应用业处,就用这种方式持续地维持下去乃至证得禅那。但是对于一切处业处,在这时就可以换另外一位恭敬的人,当换了三、五位恭敬的人之后,就可以换自己很亲爱的人。对于女众来说,可以换自己的母亲、换自己的姐妹,如果有女儿的话,可以换女儿来散播慈爱。对男众来说,可以换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儿子、兄弟等,或者很好的朋友来散播慈爱。
用这种方式散播慈爱,大概四到六位,当然,能够越多越好,这证明你的心很容易对不同的人散播慈爱。
对大约十位恭敬的人和亲爱的人散播慈爱之后,可以再找中性的人。中性的人是你所认识的朋友,对于出家人来说,是同法者、同梵行者、同戒者,又叫做同修(在台湾同修是指夫妻之间的同修,对于男的来说,妻子叫做同修)。一起修行的人或者所认识的一般朋友,这种中性者是指不会太过亲爱又不会讨厌的人,可以选大概十位左右对他们散播慈爱。
如果对这些中性的人也可以毫无障碍、毫无保留地散播慈爱之后,再对你讨厌的人散播慈爱。有些人性格很好,几乎找不到自己讨厌的人,找不到自己所憎恨的人,这证明他的性格很好。但是有些人就太多怨敌了,看这个人不顺眼,看那个人又很讨厌,这其实证明他的心理很有问题,看谁都不顺眼,这个人的人际关系一定不太好。如果对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他的长处,都不会讨厌,证明这是个很好的人,就犹如我们的菩萨过去生一样,他不会憎恨任何人。如果有一些人确实找不到讨厌的人,那么他可以找自己不喜欢的人,例如感觉某些言行有点过分的人,可以对他们散播慈爱。要做到对自己讨厌的人、经常跟自己作对的人、亲爱的人和自己都毫无差别地散播慈爱,这样才是做到了慈心平等。
在应用业处中,还有一种做法叫“破除界限”(sãmàsambheda),即把四种人分为一组:自己、亲爱的人、中性者、怨敌或者讨厌的人,每一组都先选自己,然后再选一位亲爱的人或恭敬的人,一位中性者和一位怨敌。之后你先对自己修慈,然后对恭敬者、对中性者和对怨敌修慈,你可以对任何一个人修慈都完全没有差别,不会对亲爱的人就给予慈爱多一点,对讨厌的人就给少一点或不给,甚至恨不得落井下石,恨不得对方一出门就被车撞死,这样肯定不是慈爱。要能够毫无区别地对自己以及怨敌散播慈爱,没有任何的差别,这才叫做破除界限,这里的“界限”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界限。这个时候,在你的慈爱当中,对待怨敌、讨厌的人也犹如对待自己那样平等、毫无差别,这才叫做破除界限。
可以破除界限之后,我们再继续找另外一组。然后可以用限定范围的方式:“愿在这个禅堂里的所有众生都能够没有怨敌或免除危难,没有心灵的痛苦,没有身体的痛苦,能够拥有、保持自己的快乐!”你可以用这四种方式的其中一种向他们散播慈爱。
之后,又可以用传统的分类方式,如:
ßSabbe sàttà, sabbe pàõà, sabbe bhutà, sabbe puggalà, sabbe attabhàva-pariyàpannà, sabbà itthiyo, sabbe purisà, sabbe ariyà, sabbe anariyà, sabbe devà, sabbe manussà, sabbe vinipatikà. û
“愿一切的有情,愿一切的有息者(即有呼吸的生命),愿一切的生物、生类,愿一切的个体(即拥有独立生命的个体),愿一切拥有生命的生命体,愿一切的女性(包括女人、雌性的动物、女的天人、女的鬼等等),愿一切的男性,愿一切的圣者,愿一切的凡夫,愿一切的天人,愿一切的人类,愿一切的堕恶趣者。”
一共有这十二类众生,对每一类众生散播慈爱,都用四种方式:“愿他们没有危难,愿他们没有心灵的痛苦,愿他们没有身体的痛苦,愿他们快乐、安稳(或‘愿他们开心、幸福’)!”先限定一个小范围,例如:整个禅堂,然后整个寺院,之后整个小区、整个县、整个市、整个省、整个国家、整个亚州乃至整个世界。在修应用业处时甚至要把慈爱散播到十方世界去,用这种方式来散播慈爱。
对于一切处业处(作为调心的方法)来说,就不用那么严格。你可以先对自己散播慈爱,之后再对一位你很恭敬的人散播慈爱,在换两、三位之后,可以换亲爱的人,人数可以自己调节。总之,在散播慈爱的时候,应当要感受到自己的心很快地变得柔和、柔软、快乐、平静,一切的修慈都必须达到这样的效果。如果在散播慈爱的时候,你的心还是很僵硬、固执、忿忿不平,那证明你的慈爱还没有培育起来,就应当要致力于经常地散播慈爱。有时候,你对散播慈爱的对象没有感觉,那你可以先暂时换另外一位。用这种方式来调节我们的心。
在这里简单地讲了修习慈爱的方法之后,在座的每一位都可以去修习、培养,而且应该这样去培养。
这是透过修慈来去除瞋恚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如理作意(正确思惟)的方法来去除瞋恚。
当你的心已经陷入怒气、仇恨的时候,可以用很多种方法来做思惟。你可以这样想:“别人在造恶,别人在中伤你、伤害你,你为此而生气。当你在生气的时候,你的心也陷入了不善。生气的心必然是不善的,对方在造恶,你也在造恶,你比对方也好不了多少。”
你也可以这样思惟:“当别人在激怒你、令你生气,而你自己也用生气来刺激你自己。当别人希望你由于生气而痛苦的时候,你自己却陷入痛苦,那你不是正中他的下怀了吗?所以为什么要生气呢?”
或者可以这样思惟:“如果你生气,或者能够令他痛苦,或者不能令他痛苦,但在你生气的当下,自己肯定也是痛苦的。”
也可以这样想:“由于对方被瞋恨所蒙蔽,所以他加害你、中伤你。由于他所造的恶业使他走向堕落,乃至走向恶趣之门,而你自己又通过生气,你也在跟随他的脚步,你也在走向堕落。”
或者又可以这样想:“在生气的时候,你到底是气他的哪个部分呢?你是气他的头发?气他的脸?气他的手?气他的躯干?气他的皮肤?气他的肉?是气他的哪个部分呢?他只是由三十二个身体的部分——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这些所组成的,你对他的哪一个部分生气呢?”
或者你可以这样想:“对方的某一个动作发生了,很快就已经消失、灭去了;对方所说的一句话早已经随风飘逝了,你这愚痴人为什么还要抓着他以前的动作、以前说的话紧紧不放呢?你是在为他过去所造作的某一些行为、某一些语言而耿耿于怀吗?也许他在造作了身体的行为或在说了那一句话之后早已经忘了,你还在对这样的一种行为、这样的一句话耿耿于怀,那你不是一个愚痴人吗?”
我们还可以这样思惟:“如果你在路上,看到路边有一堆粪便,你把这堆粪便抓起来,放在自己的口袋里。然后就一直生气:‘哎呀!这粪便为什么那么臭!这粪便弄脏了我的手,又弄脏了我的口袋。’其实愚痴的是你自己,因为你自己去抓粪便放入口袋,才弄脏了手,弄脏了口袋。对于那些恶人来说,他造作的恶行犹如粪便,你抓住他的某些言行,然后放在自己的心里,就如你用手去抓粪便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你是智者还是愚痴人呢?粪便本来是臭的,但是如果你不去碰它,它就沾不了你,你没必要为它而生气。同样的,对于那些愚痴人来说,如果他是有意要中伤你、伤害你,其实他并没有直接对你的身体造成任何的伤害,只不过是由于你看不惯他的行为、听不下他的言语而已。”
同时,我们也可以思惟:“如果一个愚人冒犯了不应该冒犯的人,毁谤、批评清净无染的人,这种愚痴的人就像在逆风中撒尘土、丢垃圾,或者向着天空吐痰、吐唾沫,伤害的还是他自己。”
我们还可以思惟佛陀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婆罗门,因为他的弟子,弟弟都成为了佛陀的弟子,所以他很恨佛陀。于是,他就去佛陀那里骂佛陀,等他骂完了,佛陀问他:“婆罗门,你骂完了吗?”婆罗门说:“我骂完了。”于是佛陀说:“在某一些吉庆之日,你是不是曾经准备了美味佳肴,宴请你的亲朋好友呢?”婆罗门说:“是啊,我曾经这样做过,那又怎么样呢?”佛陀说:“如果你的亲朋好友都不吃你的、不接受你的宴请,那些饭菜会归谁呢?”他说:“当然还是归我了。”佛陀说:“你骂我那么多,我不接受,你骂的这些会归谁呢?”
所以,我们可以用种种的方式如理作意,来思惟瞋恚、忧虑、忧伤所带来的危害。如果生气可以使你造善业的话,那你就生气吧!如果生气可以使你解脱的话,那你就生气吧!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生气是愚痴人所做的事情,智者不应该为之,所以,我们不要被自己的情绪所打败、被自己的生气所征服,做瞋恚、瞋恨的奴隶。
这是对治瞋恚的方法。
我们接着讲如何克服第三种盖——昏沉与睡眠。
如果把瞋恚比喻成一锅烧开的水,烧开的水是不能拿来当镜子照的,昏沉与睡眠就好比是一壶长满青苔与水藻的水,这样的水要照自己的脸也照不清。同样的,当一个人的心陷入昏沉睡眠的时候,他不能够知晓自己的利益、不能知晓他人的利益,以及不能知晓自他的利益。
要如何去除昏沉睡眠呢?昏沉是心的病,睡眠是心所的病。在义注里面提到有六种方法可以去除昏沉睡眠。
第一、不要吃得过饱。刚吃饱或者吃得很饱的时候,禅坐起来很容易昏沉,所以在饭后那一座经常容易昏沉的人,应该要少吃点。当然,在午饭的时候可以稍微多吃点,然后回去休息,下午才有体力禅修。
第二、可以透过改变身体的威仪,即换一下姿势。
第三、作光明想。
第四、住于露地。
第五、亲近善知识。
第六、适当的言谈。
在《增支部·第七集·第五十八经·睡意经》(Pacalàyamànasuttaü)里,佛陀教导了八种去除昏沉睡眠的方法。这一部经是佛陀在刚刚成佛的那一年,或者说他过了第一个雨安居之后的那一年所说的。那一年沙利子尊者跟摩嘎喇那尊者正好加入了僧团,摩嘎喇那尊者在听闻了阿沙基(Assaji)尊者说的那首偈诵之后,也证得了初果(入流果)。之后他带着他的弟子们去见佛陀,加入了佛陀的僧团。加入僧团之后,摩嘎喇那尊者用很强的精进连续修行了七天七夜,到了第七天,他已经很累了,当时他住在马嘎塔国的嘎拉瓦拉子村(kallavàëaputtagàme),由于太疲劳了,于是他坐在那里打瞌睡。
当时,佛陀住在跋噶国(bhaggesu)苏苏马拉山(susumàragire)的一个恐怖林鹿园里,佛陀用超越一般人的天眼,看到摩嘎喇那尊者坐在那里打瞌睡,于是前往摩嘎喇那那里。摩嘎喇那尊者见到佛陀前来,急忙起立、让座,之后顶礼佛陀,坐在一边。佛陀问他:“摩嘎喇那,你是不是陷入了昏沉?”他说:“是的。”于是,佛陀就教导了八种去除昏沉的方法:
“第一、当你感到昏沉的时候,当你住在某一想(你的心放在某一个所缘)而陷入昏睡的时候,你不应该作意该想、不应该多作该想。(当你专注在一个目标而感到很困、很疲倦、疲劳而陷入睡意的时候,你不要再继续注意这个目标)透过不作意这个目标,可以去除昏沉。
第二、如果你透过不作意这样的目标,还是不能去除昏沉,你应该用心思惟、思考,用意省虑所听闻、所学过之法。(让思惟活跃起来,思惟曾经听过、学过的佛法)透过思惟,能够去除昏沉。
第三、如果这样还是不能去除昏沉,你应当详细地背诵所听闻、所学过之法。透过背诵,可以去除昏沉。
第四、当你这么做的时候,昏沉还是不能消失,你应当拉扯双耳,按摩手足和肢体。透过拉扯双耳,按摩手足、肢体,去除昏沉。
第五、假如这样还是不能去除昏沉,你可以从座起来,用水擦眼,眺望远方,仰望星空。(如果你拉扯双耳还不行,睁开眼睛望望远的地方,或者用冷水擦擦眼睛、洗洗脸)这样让自己精神起来。
第六、假如这样还是不能去除昏沉,你可以作意光明想,决意白昼想,使白天如黑夜,黑夜如白天。(这时你可以作意光明,义注中说:“这个时候,他可以修光明遍;修光明遍之后,再把光明扩大到一切处。”对于还没有禅那的人来说,他可以先张开眼睛,然后看看光明或者看看外面的光。如果是在黑夜,就想像犹如白天一样;在白天的时候,就应当持续地维持。)透过作光明想,而去除昏沉。
第七、假如这样还是不能去除昏沉,你应当决意来回想而经行,诸根向内,意不向外。(透过变换威仪,可以经行)透过经行来去除睡意。
第八、假如经行还是不能去除昏沉,你应以右胁作狮子卧,足足相叠,具念正知,作起来想。(“作起来想”是指这时可以小睡片刻,在睡之前想:“让我小睡十分钟”或者“让我小睡十五分钟”。)当有醒觉之意,应迅速起来,不住于躺卧之乐、横卧之乐、睡眠之乐,如此实行。(当醒来的时候,不要再赖床,赶快起来,然后继续禅修。)”
透过这八种方法来去除昏沉睡眠。
其中一些方法在上一期开营的时候也跟大家介绍过了,例如当你感到昏沉、睡意的时候,可以透过睁开眼睛、拉扯耳朵、揪一揪自己、或者看一些光明,甚至可以用冷水洗脸等等方法来去除昏沉、睡意。
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可以透过加强自己的精进去除昏沉。为什么在禅坐的时候会发生昏沉睡眠这样的现象呢?原因有几种:
第一、身体疲劳,比如很累,一直以来太累了,睡眠不好,或者昨天晚上失眠,或者很晚才睡,由于睡眠不足而在禅坐的时候造成昏沉。这种情况如何解决?首先,应该要保证每天的睡眠,如果是过去的睡眠不足,我们应该要早点睡,用补充睡眠的方法来解决。
第二、由于身体有某一类的病,造成禅坐的时候容易昏沉。这种情况可以用一些药物来调理。
第三、由于刚吃饱饭就禅座,也容易造成昏沉。可以在吃完饭之后经行,或者少吃一点,或者在吃完午餐之后小睡片刻,这些都是解决昏沉的方法。
如果是由于心的精进力不足而造成的昏沉,我们可以透过修习死随念或者思惟精进的事情来激发、策励我们的心。
修习死随念的方法,可以思惟“生命是不确定的”、“死亡是必然的”、“这一个身体必然会死亡”、“死亡必然会降临在这一具身体上”,然后,透过忆念“死、死、死……”或者“生命是很脆弱的”、“生命是不确定的”、“死亡是必然的”等各种方式来思惟死亡。当一个人能够忆起死的时候,他将能够策励、精进,而不会过度放逸。
或者他可以思惟八种能够激发精进的“悚惧事”。哪八种呢?
第一、生之苦;
第二、衰老之苦;
第三、生病之苦;
第四、死亡之苦;
第五、堕落恶趣之苦;
第六、基于过去轮回之苦;
第七、基于未来轮回之苦;
第八、今生觅食之苦。
一个人一旦有了生命,他必须经受在母胎里面待九个月、十个月,这是一种苦。出生的时候也是苦。待在母胎里面快乐吗?母胎干净吗?母胎是个很肮脏的地方。但是,我们在还没出生之前、在结生之后,在母胎中已经蹲了九个月、十个月了,假如现在再要你回到里面蹲一天,你会愿意吗?当然是不愿意,可是你已经在里面蹲过很久了。出胎的时候也是很苦的,所以,生是苦。
衰老是苦,谁喜欢衰老?即使一个老人家听到别人说:“你那么青春,那么年轻。”他都会心花怒放,明知对方在骗自己,都会很高兴。谁希望老呢?老了头发白了,记忆力消退了,皮也皱了,牙也掉了,又很健忘,行动也很不方便。所以,没有人喜欢衰老,衰老确实也是苦。
生病也是苦,头痛、脚痛、腰痛,特别是现在还有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病,疾病是苦。
死亡也是苦,跟亲人离别也是苦。
堕恶趣之苦,只要我们不修行、我们放逸,我们都不可避免要堕落恶趣。可以这样说,只要你还没有证得初果,就还有不善业在,这些不善业必然还会使你堕落恶趣,即使连菩萨都不能幸免。我们看到《本生经》里面,我们的菩萨也是因为不善业堕落为狮子、鹿、猴子,我们又是什么人呢?怎么能够幸免造作的不善业在未来不会成熟而不堕落恶趣呢?所以,我们应该要赶快修行,提起精进、激发精进。
我们再思惟:在过去漫长的轮回以来,我们遭受过各种各样的苦,堕落到地狱、成为畜生、成为鬼、做人、被人砍头、被人欺负、被人打压、被人砍手砍脚、被人追债等等这些痛苦。
只要我们不修行,未来的痛苦也是不能避免的。所以,基于未来的痛苦,我们要思虑。
还有,今生为了生计、为了自己和家庭的温饱,要风雨无阻地流血流汗来赚一点钱养家糊口,所以,今生的觅食也是苦。
我们思惟这八种苦的任何一种,都可以使我们提升悚惧感,而不会让自己落于放逸。由于心的放逸、心的没有力而在禅坐中打瞌睡时,就可以思惟这八种苦。
这是克服昏沉睡眠的方法。
第四种盖是掉举和追悔。追悔,在义注中讲到主要是对于戒律方面的追悔。当一位出家人犯戒之后,他由于犯戒而感到内心不安、后悔,这称为“追悔”(kukkucca)。
要去除追悔,义注中提到有六种方法:
第一、 多闻;
第二、 发问;
第三、 了解戒律;
第四、 跟年长而对戒律精通的人相处(结交这样的人);
第五、 结交善知识;
第六、 适当的言谈。
透过这些方式来去除对戒律方面的疑惑、对戒律的后悔。
“掉举”在这里特指心的散乱,爱打妄想,思绪纷纷扰扰。如何克服在禅坐时思绪万千、心不能安定下来呢?“妄想”其实是心在取不同的所缘、抓取不同的对象,不能安定下来,犹如被风吹的旗在飘扬;又犹如把石头丢到尘土堆里,尘土飞扬一样。
要让妄想止息下来,我们可以透过把心专注在一个对象上的方法,因为心专注在一个对象上,它就不会晃来晃去了。为什么心不能持续地专注在一个对象上呢?由于缺乏念力和精进,心太软弱无力了,于是很容易跑掉。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心的念力收摄得不够。“念”就是把心犹如石头沉入水中一样沉入对象当中,例如你在专注呼吸的时候,把心就沉入在这边,或者把心镶在这里,躲在呼吸里面。那时,如果你能够透过精进和正念去保护你的心,心就不容易飘走。由于精进力不够,所以心漂浮。当知正念与妄想是不共的,就犹如瞋心与慈心是不共的。同样的,你的正念强,妄想就会少;你的正念弱,心就会溜走。我们可以透过提升精进,加强正念来克服妄想。
还可以用数息的方法。“数息”是透过数呼吸来克服妄想,例如从一数到八,或者从一数到十。
如果透过数息还是不行的话,那么可以用更强的方式,你可以在每数一个来回时下定决心:“从一数到八,让我的心不飘走。”如果数着数着,心又飘走了,就不要再数下去,立刻重新回到一,从“入、出、一;……”重新开始数。要把从一数到八这个时间段保持完整,不要被妄想中断,这是一种克服妄想的方法。
如果这样还是不行,那么可以用更快的方法:在吸气的时候,很快地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呼气的时候,再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心不要让妄想有空隙溜进去。
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是透过平时培养正念正知,在两座之间多经行。在经行的时候,你的心仍然放在业处上。在禅坐的时候,你的心也是放在业处上。那么,经行和禅坐其实只不过是变换了姿势而已。
如果你在禅坐的时候,好象很认真地去专注,但其实你一直在期待“什么时候才敲引磬?”、“怎么现在还没有敲引磬?”一旦听到引磬响了,就像监狱开门一样地跑出去,心马上就散乱了。前两天结营,很多人的心就散了。这就像蜗牛爬井一样,白天爬了三尺,晚上溜下两尺。这样,我们怎么能够让定力很好地培养起来呢?心怎么会不散呢?所以,平时的“保温”是很重要的,就像烧水一样,本来你是要把水烧开的,但你是坐班制的,一到下班,就不再烧水了,然后水就冷了。到了第二天上班又再烧,当水还没有烧开,你又下班不烧了。这样的话,这锅水什么时候才能烧开呢?所以要懂得保温,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念与正知就是保温。不懂得保温你会费很多劲,老是重重复复。
还有另外一种方法是清除内心的污垢。如果心还有心事没放下、还有牵挂,不能够很好地专注,在禅坐的时候,就会以另外一种方式使心纷纷扰扰、不能安定下来。如果是这样,在禅坐的时候,可以先透过清除心里的污垢、杂质的方法,让心先平静、清净。当心平静与清净的时候,要专注就很容易了。
这些是去除掉举的方法。
最后一种盖是疑——怀疑。在义注里讲到对八种事的疑:佛、法、僧、戒定慧三学、过去世、未来世、过去未来世以及因果法则(此缘性、缘生法)。
对于修行,疑也会发生。例如我们会怀疑法:“现在我修习这种东西,到底能不能够证得禅那?”“这种方法是不是佛陀所教导?”这样的疑,可以透过看经典来去除,当你看到经典里面佛陀确实是这样教的,你就没必要去怀疑法。
对导师的疑,例如对导师产生这样的想法:“导师教的方法对不对?”等等。如果你想:“他教别人都可以成功,为什么教我就不成功呢?”这不是导师的错,这是你自己的错,就如有句话“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
还有很多人经常会怀疑自己:“我的根基不行,修行哪里有可能成功?”等等。其实根本没必要去怀疑自己,只要是佛陀教导的法,你去修行,就是在培养资粮;只要你的心是向着解脱,想要断除烦恼,你就要这样走,走一步是一步,根本没必要去怀疑自己。如果你限定今生一定要成就、今年一定要证果,你的疑也许是成立的,但是,我们不能以短浅的目光来修行,而要把目光放长远一点。我们都已经经过了那么多世的轮回,就不要再去计较今年能不能证果了,如果等到明年修,又不能证果,那怎么办?如果不修的话,你还会继续这样轮回下去。所以,没必要怀疑自己。
还有另外一种疑是怀疑时代。有的人认为现在是末法时期,但是在上座部佛教中,这是不存在的问题。因为上座部佛教认为现在是正法时期,为什么呢?因为现在三藏圣典还在,戒定慧止观的传承还在,还有人证果,我们就根本没必要怀疑现在是否还是能够证果的时期。犹如雷迪西亚多说过:“如果现在怀疑这个时代是不能证果的时代,你将会造成‘法障’(自己障碍自己)。如果你宣传现在不能证果,你会障碍自己,也会障碍他人。”所以我们没必要怀疑,只要依法而行,坚持下去就是了。
当一位禅修者能够去除这样的疑,犹如在经文里面这样说:
“大王,又犹如无债,如无病,如脱离牢狱,如自由人,如安稳之处;大王,当这些五盖被舍离时,比库乃如此看待自己。
他见到自己舍离这些五盖而生愉悦,由愉悦而生喜,由心喜而身轻安,身轻安而觉乐,乐而心得定。”
由于舍离了五盖,他的心能够感受到愉悦。对于愉悦之人,喜悦会生起而震动他的心和身体。由于愉悦而内心生起喜,由于心的喜悦而感到身的轻安。
“身轻安”:这里不是指色身(身体)的轻安,而是指名身(心与心所)的轻安。
“身轻安而觉乐”:由于身体的轻安而体验到内心的快乐。
“乐而心得定”:透过内心的快乐而证得近行定与安止定。
“舍离这些五盖而生愉悦”:这里的“愉悦”属于“继起喜”。“继起喜”犹如大海的海浪拍打海岸一样,一阵一阵地感觉到喜悦。
“由愉悦而生喜”:这里的“喜”是指“遍满喜”。“遍满喜”就像洪水冲进山洞而淹没了整个山洞一样。同样的,当一位禅修者生起遍满喜的时候,喜是遍及全身每一个部分的,这称为“遍满喜”。
“由心喜而身轻安”:“轻安”是指身心的愉悦。
“身轻安而觉乐”:这里的“乐”有两种含义,都称为“出离乐”:一种是近行定的乐,由于他已经脱离了五盖与烦恼,这称为“近行定的出离乐”;另一种是安止定的乐,是由于他已经证得了禅那所获得的乐,这称为“安止之乐”。
“舍离这些五盖而生愉悦……身轻安而觉乐”的整个过程,属于“遍作修”。什么是“遍作修”呢?修任何一种业处,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或者对于能够证得禅那的业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遍作修(parikammabhàvanà);
2、近行修(upacàrabhàvanà);
3、安止修(appanàbhàvanà)。
对于修入出息念的禅修者来说,当他从导师那里学到了禅修业处,从专注呼吸的那一刻开始,一直到证得近行定,这个阶段都称为“遍作修”。“遍作”(parikamma)是准备、预备的意思。
“近行修”是指透过修习,证得近行定。所以,对近行定的修习就称为“近行修”。什么是“近行定”呢?已经靠近、走近禅那的定,称为“近行定”。已经行近了、走近了禅那,这称为“近行修”。
从证得禅那的那一刻开始,对于入禅的修习,称为“安止修”。
“乐而心得定”:这里的“定”包括近行定和安止定。
对于如何修习近行定和安止定,我们在明天晚上一起来学习。
下面各位请合掌,我们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àsavakkhayaü 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一切有情,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